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学步(31):仿古无外三大块 辨识谨慎六种怪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中,皇帝的一切嗜好、愿望就是天意,皇帝有权力无限地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和各种癖好!宋代宫廷开始仿制古玉器,皇宫中设有玉院,专门生产时用玉器和仿古玉器,南宋高宗时期还曾专门编了百卷《古玉图谱》,详细地描绘了他所占有的古代玉器的纹饰器形。上行下效,搜觅古玉器,仿制古玉器之风从此大盛。

清代宫廷对仿古的热情较之于宋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代仿古玉——都已然成制造一大行业了,凡藏玩中人都知道的。

大凡假仿古玉,大约分为三大方面:

1、古玉后雕:

指利用未成器形或器形不规整、雕琢不精的古玉进行加工。将素面的或一面有纹饰一面素面的古玉器,重新切磋,雕琢纹饰。素面的玉斧、玉圭、玉璧、玉璜乃至玉琮等古玉器是被较多选用的器物。利用新发现的古玉,或加工粗糙的古玉仿造古玉器,数量庞大,或据调查可能占据假仿古玉的一成之多。

此类假仿,又称老玉新工,料是老的,工有半留老半新仿、型也有随原形就仿、纹也是半留老半新仿、沁是老的尽量予以保留,所以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和杀伤力,辨别古玉后雕需要极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较长期的实践经验。往往遇资深藏友之间对一件藏品辨识不一、分歧较大时,要往古玉后雕的方向上查找原因了。

2、新玉摹古

新玉摹古是新玉仿古的一重要形式,其历史由来已久。新玉摹古是完全根据出土玉器的形制、纹饰用新玉摹仿制作的仿古玉器。在这类赝品中尤以宫廷玉匠精心仿制的玉器最难识别。清朝宫廷对汉代玉器的鉴定和认识极负盛名,故宫存有一些清代仿古玉,仿制品与原件存于同一匣内,尺寸、样式、工艺非常接近。新作品又做了旧,很难区别。仿造者从器形纹饰乃至雕琢技术都刻意模仿,甚至能逼真地模仿出汉代玉佩上的游丝跳刀方法,线条若断若续,往往使一些有经验的鉴定者也受骗上当。

这类新仿古玉器物在现代假古玉中更多。由于现代制玉者中一些人手中无真玉可仿,因而变换方式,照图册仿制。市场上能见到很多仿图录玉件,如仿红山文化玉龙、玉鸟,仿汉代玉马、玉兽,仿战国璧、璜、佩等。几乎到了处处见良渚、场场堆红山的滥仿地步。

2、新玉臆古

新玉臆古是新玉仿古的另一类重要形式,同样其历史由来已久。宋代开仿古之先河,所仿古玉似古非古,有时甚至是不伦不类。这在考古资料严重缺乏,断代知识刚开始积累的宋代,确实是难免的。后代仿古者,包括宫廷仿制,也往往采用宋元时代的考古图录如《考古图》、《古玉图谱》等摹绘的许多古玉形状、纹饰仿制。如根据宋聂崇义的《三礼图》中的玉壁图仿造古壁:刻若干株蒲草的所谓蒲纹玉壁,琢几棵稻穗的所谓谷纹壁,此类“杰作”早已贻笑大方。由于此类图录缺乏考古依据,许多又是“拍脑袋”发明,一些稍有考古知识者就能明辨,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器物本身已成了研究仿古玉器的重要资料,也不乏研究保存价值。

此类仿古玉,在现代假仿中依然不乏臆造之品,甚至达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由于是仿古,无论仿的多么“到位”但仿毕竟是仿、依然是假,所以造假者在仿古时往往不经意间要留一些小“手法”避人慧眼、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所以一般仿古玉多少都能找到怪怪的痕迹,往往遇到如下“说不出来”怪怪的感觉时,需要多留一份谨慎了:

1、拼接。拼接是各类仿古器物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把几个不同器物的局部凑到一起,组成新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细看时,看到哪一个局部,都使人觉得对;但整体风格不伦不类,有时还会出现将不同时代风格的作品拼到一起的现象。所以,凡遇到器型风格怪异的古玉,一律要谨慎对待。

2、局部。就是照古器仿制,略微带有变化。如此做法亦自古有之,尤其是清代的一些玉器,往往在局部采用古器造型,但多数不做旧。现代的仿古玉者为了掩饰仿古的意图,使自己的作品不易被别人识破,在仿古时有意将器型或纹饰加以变化,这类作品给人一种看不明白的感觉。所以,凡遇型、纹不合时代规制,看不懂的,一律要谨慎对待。

3、模糊。是古玉做旧的一种方法。把玉器表面纹饰做得模模糊糊,细部纹饰似有似无,很像古玉受蚀的样子。这类作品上往往出现不该模糊的纹饰反而模糊不清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仿古璧、璜,上面的谷纹模糊.是人为而致。所以,凡遇到脏兮兮模糊不清、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古玉,一律要谨慎对待。

4、披纹。即在一般的器物上加饰古代纹饰。如在红山器、良渚器加上战国勾云纹、蟠螭纹等,以求特殊的“美观效果”而引人,其实暴露了画蛇添假痕迹。所以,凡遇特别“美观”迎人的古玉,一律要谨慎对待。

5、重色。仿古玉做旧时,一般都进行人工染色。许多作品带有重色.最常见的为黑漆古、枣皮红及石灰沁。黑漆古整体为黑褐色;枣皮红整体为红褐色,色厚重而不见玉材本色;石灰沁为白色,作伪者或将器物表面烧成斑驳状,斑坑中施色;或于器物表面烧出一层,白而微透;或于玉上制出一块一块若石灰膏,或呈斑片状沁。所以,凡遇重沁一时不能辨识的古玉,一律要谨慎对待。

6、特型。体积超大或构图复杂的较常见作品,有很强的特殊感。另外,作品样式若同已知图录上玉器相同,或某些铜器、陶瓷作品局部相同时.就要认真分析这件作品是否采用了移植方式进行造型设计。越是特型越要谨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仿古玉鉴别技术
Marchant旧藏玉器现身邦瀚斯春拍
中国古代玉文化概述
纽约佳士得一件溢价近10倍的宋代小玉瓶背后的秘密
历年玉器试题中明清两代真题及参考答案
“假古玉”常见做旧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