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节执中之道是儒家修炼的灵魂

十二节 执中之道是儒家修炼的灵魂

(2012-12-19 14:12:08)
标签:

杂谈

    杨学思

 

   儒家修炼的少,做学问的多,了解的多,可是真正明白的人却很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是儒学的灵魂,儒“执中'来自这里的无需外借佛道两家,实际上儒家思想来自“中极图”,可是有人不明此理,以佛法道法为儒。
  关于儒学的学问,或阐发其深奥之义理,或揭示其文化之意义,这方面的文章已有很多。然从修行的角度,特别是从养静工夫的角度讨论儒学的文章,近百年来就很少见了!从这个角度写文章的确不容易,也的确需要勇气!因为儒学已经被歪曲的太多了。
  修儒不能“借用资源”!虽然有的文章的确很好,可从修炼的角度而言错误不少!了解儒家文化受佛道文化的影响,这不可否认就文化而言是很正确的。可做为修炼者这是大错,大家都知道,练功的法门只要有一小点的出入那就不能练了,更不能称儒家了,练功有素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功法修改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自成体系,并发展了儒学文化强调”知行合一“这没错”借用资源的痕迹“应不包括修法!
对于今天的学儒求道者,如果要将静坐作为一门日修的功课来实行的话,则有必要从儒家的种种关于养静工夫的说法中理出一头绪来,使之系统化。以使今之习儒者对静定的妙用不仅只看成是一理念,而是要从身心上也有亲切的感受,能够入手操办,依次渐进,对机而行的。这也算是“知行合一”的一种体现吧.
儒家修炼的关键在调心,就是求放心。阳明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孟子曰:“学问之道无它,求放心而已。”可见把放逸,奔驰在外的心思收回就是修学,修静的首要之事。思虑消息,放心收回,心体寂然不动,清清明明,此时就是格物了。即阳明所说的“省察克治”。致知是格物的效果,得中的开始,不能分开理解!因为”致知在格物"已经点明此点。
  儒学中的许多德目都可以于静中去默察内省——如观“喜怒哀乐之未发”之时的中,此处“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观物篇》邵雍)静坐默察之中反反复复就是以人应天。也就入门了
 修炼如果全是东家借盐西家借米的大杂烩,借道教的守丹田,佛家的观心,离儒家修法越来越远了。“执中”不是“守中”(执中——还有执两端而用中之意,强调生活中要恪守中道,做道知行合一。)更非练“真言”,儒家的灵魂是儒家十六字真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点不能改,这是儒家的精髓,这是一个尺度准则啊!我们还是不要强睬,初学者宜精读经典,少走剪辑大法之路,相信某天会明白“诚明”之道。如何入手?格物致知理自明,多学国学文化,这要比被误导要好的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良知之道——阳明禅与儒学修道养静工夫
儒家工夫论
儒释道三者的关联与区别
教师要成为德性之师
于我心有戚戚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