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规矩体悟



☯️ 

太极拳的功夫,在套路拳架里

六月老师专研拳架、专研正架,将拳架中的规矩琢磨的清清楚楚,在教学中呈现的明明白白。

虽然六月太极以丹田气为核心,但并不直奔丹田。而是注重以形导气——以合规矩的外形催生、催动内气。

阴与阳,松与紧…

步法,缠丝,裆劲…

肩肘手,胯膝脚,七有七无…

敛臀,泛臀,合胯,开胯…

无形,有形…

身备五弓,以身领手…

刚柔,虚实,快慢,轻沉…

遵循丹田气生、成、养的规律,化为规矩,依规矩教拳、正架,应“无为”之道,行不言之教。

☯️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老师的拳架是规矩的示范。对我们习拳练拳者而言,怎样才能做到规矩呢?别无他途,唯有一“练”,规矩只有通过练才能上身。

可是,诸多规矩,同时兼顾太难了。别说新手小白,打了一两年的人,行拳走架过程中要兼顾规矩,也可能忘了动作。

怎么办?

这规矩不是那规矩,规矩是不同的。有贯穿始终的规矩,有不同阶段的规矩,有因人而异的规矩…

☯️ 

心法规矩

例如,平心静气、收摄心神这些心法规矩,是需要贯穿到整个练功过程中的规矩。拳龄越长,丹田气越充足,越容易做到这种功态。

《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敞。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这一点无论对于养生、修身,于提升内家拳习练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 

身法规矩

再如,虚灵顶劲、下颌微收、舌抵上腭、耳听背后、塌腰收腹这些身法规矩,对出功夫而言很重要,但达到何种程度则是功夫次第的表现及要求,所以六月老师并不刻意强调,往往只是在我们确实做的不够时才会指出。

一方面因为这些都是逐渐练出来的;另一方面,这些都是不能死守的规矩。在打拳的时候既要关注,又不必特别关注是否做到了。

☯️ 

将身法化于日常规矩

相反,如果在生活中“行住坐卧”都琢磨琢磨规矩呢?

走路时虚灵顶劲、下颌微收、舌抵上腭;排队时虚灵顶劲、含胸拔背;站如松、坐如钟…如此日积月累,效果会怎样呢?

我亲身经历过,练拳两年后,一天午睡中忽然发现自己是舌抵上腭睡的,当时就很惊讶。虽说平时没有刻意去做,但它已经渐渐成了身体记忆。

再比如虚灵顶劲,也是有一天在打拳时突然发现,怎么丹田向下一松沉,百会穴反而有领起之意?问过六月老师才知道,虚灵顶劲就是这样有意无意中练出来的,甚至谷道上提也是如此。

☯️ 

有意无意是真意

所以,有意无意是真意,意念不可太重、太过。

最重要的规矩,则是每个人在自己的不同阶段需要个性化注意的。这些往往是当下该做到而未做到的。其中有的自己会觉得别扭,有的却未必自知,唯有正架时被老师指出才猛然发现。这类规矩是必须尽快练对、做到的。

不过,这类规矩中也可能有个别怎么也做不到的。这时候千万不要纠结,不要拘泥。有可能是身体深层次的问题,要允许自己的身体有个调整的过程。

☯️ 

无为之道

学拳练拳也可应自然而然,无为之道。

踏踏实实日行不辍的练习,而不存什么目的,不是“我必须怎么怎么样”,不与他人比较、不追逐别人的成就,“为而弗恃也”。

对待“规矩”也是如此,不过分关注,不死守,该有时便会有。

规矩练到身上了,也不必兴高采烈,“成功而弗居也。”

有为,无为,千年的智慧。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

学太极,不止于太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对陈式太极拳基本理法规律的认识(上、中、下篇)
童旭东先生短篇汇编(一)
气沉丹田-基本简介
陈式太极拳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洪均生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气沉丹田功的练习方法
找感觉、悟感觉、把握感觉练太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