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弘一法师:一念放下,万般从容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送别》是李叔同在1914年创作,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李叔同的大名,但是这首歌却大都听过,唱过。


歌词属婉约一派,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其中画意诗情,更是相得益彰。历经百年时光,依然是送别诗中的不二经典。



1914年冬天,大雪纷飞,旧上海一片凄然,“天涯五友”之一的许幻园形容枯槁,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雪子悲切地说:“书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


说罢,许幻园挥泪而别,连好友家门也没进,李叔同独自在雪中站了很久才返身回家。他关上门窗,让雪子弹琴,自己作词,含泪写下百年来无人超越的经典歌曲《送别》。


天涯五友(左一李叔同)


1880年农历九月二十日,津门巨富桐达李家五姨太王凤玲阁中诞下一男婴,六十八岁的李筱楼年近古稀又得一子,更是喜不自胜。紧攥着手中佛珠,长诵一声无量寿佛。而这个排名老三、哭声如钟的男婴,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即后来的一代通才、奇才弘一法师李叔同。




一半李叔同,一半是弘一


李叔同父亲是清朝同治四年的进士,曾经是吏部主事,后来子承父业成为津门巨富。在李叔同五岁那年,父亲去世,让幼小的李叔同过早地见识到了生离死别。身在富贵之家,却时有世事无常的幻灭之感。


早先李家常邀僧人诵经拜忏,李叔同与侄儿李圣章以床单做袈裟,扮成法师,口诵佛号,形神俱备。他在15岁读《左传》《汉史精华录》时候,就曾写下“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样的句子。此类格言多参人生禅机,描述荣华尽头是悲哀的光景,此可谓早慧,超然物外的情志已露端倪。


李叔同自画像


迁沪之后,李叔同进入上海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读书。

与黄炎培、邵力子、谢无量等从学蔡元培;

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义结金兰,

唱诗合词,时称“天涯五友”;

与画家任伯年设立“上海书画公会”;

他在上海滩粉墨登场,表演京剧;

二十一岁出版《李庐诗钟》《李庐印谱》;

二十四岁与许幻园、黄炎培成立“沪学会”,

举行演讲会、宣扬民权思想、提倡婚姻自由;

李叔同文人雅士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颇负盛名;

在上海的七年时间里,

母亲、妻子、孩子、朋友都在身边,

这是李叔同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李叔同篆刻


26岁那年,母亲去世,李叔同治丧一改旧式传统:撰诗文、书对联、鞠躬致敬的,来者不拒;赠呢缎轴幛、纸箱礼彩、银钱洋圆的,一概拒绝。不办豆腐饭,只备些蛋糕沙拉等招待来宾。


悼念仪式上,不用锣鼓唢呐,用西洋管乐,他自己坐在当时国内罕见的钢琴旁,边弹奏边唱歌,令众亲友目瞪口呆,大家都说“李三爷又搞了一件奇事”。


李叔同在日留学期间(二排左三)


然而李叔同心中的哀痛却无人能懂,接连的失意加上母亲的离世,让李叔同心力交瘁、悲痛欲绝。是年秋,烟雨绵绵、黄叶飘零,李叔同改名李哀,独自一人东渡日本,开始为期六年的留学生涯,在日本他办诗社、演话剧、画油画、募善款。


在此期间结识一日本女子并娶之为妻,1911年,三十二岁的李叔同携日籍妻子回国。任教于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投身教育事业,培养出了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等一代大师。


弘一法师的高足与挚友丰子恺


李叔同曾受聘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主讲音乐和图画。


“高高瘦削的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宽广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威严的表情。讲台上放着点名簿、讲义、讲课笔记、粉笔等。谱表摆着,钢琴衣解开了,琴头上放着一只怀表,闪闪发亮。黑板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课内容。李先生端坐着,上课铃响,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


这是丰子恺对老师李叔同的描绘。


一次丰子恺请弘一到自己府上小坐。弘一法师每次在藤椅上坐下前,都把椅子摇一摇。屡次三番,丰子恺忍不住问何以如此,大师答:“椅子藤条间,或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要把它们压死。先摇一摇,以便走避。”


李叔同扮演的茶花女


艺术先驱 多点开花


1906年,李叔同与同学组织成立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主编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介绍西洋音乐;


1907年,在日本为国内赈灾募款,他主演的《茶花女》是国人上演的第一部话剧引起了极大反响,开创了中国话剧的先河被誉为中国话剧的先驱、奠基人;


1908年,第一个将西方通俗音乐介绍到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最早推广钢琴;


李叔同画作


李叔同静物油画


1912年,任上海《太平洋报》美术编辑,第一个采用图文广告艺术排版,一改国内长期单调文词乏陈的局面,是中国近代广告画的先驱;


1913年,第一个编著《西方美术史》教材,完整系统地讲授西方油画艺术,备受徐悲鸿等人的推崇。第一个在中国美术史上采用裸体写生教学。是中国近代油画的先驱;


1914年,第一个介绍石膏模型用法,用于西画教学;


1915年,最早创作、倡导中国现代木版画艺术,最早撰《西洋乐器种类概说》,开创钢琴教学的先河。


他还是近代第一位对传统书法审美观进行革新的艺术大师,鲁迅先生盛赞他的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当时各界人士莫不以得到他的一幅书法作品为荣。


弘一法师书法作品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飓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62岁时弘一法师沉疴不起,知大限将至,吩咐弟子传贯说:“我命终前请在帐外念佛,但亦不必多念。命终后勿动我体,锁门八小时。八小时后,不必擦体洗面,随身衣被裹了,送往后山坳中即可。历三日有虎食我最好,虎不来则就地焚化。化后再布告周围,万不可早通知。”


1942年10月10日,西归前三天,弘一法师手书“悲欣交集”四字赠侍者。此为大师人间绝笔。


10月13日晚8时安详西逝,享年63岁,在俗39年,僧腊24年。圆寂前他交待徒弟在龛脚垫四碗水,以免蚂蚁爬上尸体被不小心烧死。


弘一法师晚年照


人生短短能有几何,他在俗世时激昂风流、结交天下、绚丽至极。


以一己之力开中国文化、教育、艺术十数先河,散尽家资遁入佛门后洗尽铅华,眉目疏淡、笃志苦修。


重兴八百余年最难修的四分律宗,被奉为第十一代律宗祖师。


他半生繁华半世僧,献出无数奇珍供世眼,自是一轮圆月耀天心。


才如大名鼎鼎的林语堂也禁不住膜拜称赞:“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傲如天才的作家张爱玲,亦曾有言曰“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送别,才会有下一次相见 | 纪念弘一法师李叔同
先驱遗作在 光芒万丈长——李叔同油画作品
揭秘李叔同为什么出家
国庆闽浙纪行之三:杭州虎跑李叔同纪念馆
李叔同剃发成为弘一法师的真实原因,学生丰子恺用3句话说明白了
弘一法师的人生三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