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讲座 | 宋运来:童漫作文的实践性建构

卓越

       童漫作文的实践性建构

         宋运来


作文教学改革30余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的教学天地里辛勤耕耘,不同时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作文主张或风格流派。诸如兴趣作文、记实作文、聊天作文、情境作文、网络作文、个性化作文、童化作文等。我们为何选择“童漫作文”,而不是其他?利用儿童漫画进行作文的“漫画”图片,先天具有儿童喜欢的基因。儿童漫画从小学生的生活中来,紧跟时代跳动的脉搏,具有很强的审美穿透力,表达的都是学生熟悉、关心甚至好奇的内容,具有吸引人的事件、夸张的场景和鲜明的意象,使得儿童有形象可依,思维活跃,从一开始就开阔了儿童的说话思路及写作视野。

当把漫画中的“儿童漫画”作为习作的资源予以开发,引入小学作文教学中,于是便创生了“童漫作文”。童漫作文,由起初就画面写文章,囿于忠实画面的本意,到以“画”作为说话与写作的诱发“原料点”,经历了一个实践中不断升华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逐渐理解、遵循儿童习作规律的过程。

一、教学理念

“漫画”原是一种水鸟的名字,这种“漫画鸟”是生活在水边类似鹭鸶的鸟,它漫步于无际的水域,自由自在,随遇而食。如果把童漫作文仅仅定位于“把图说清楚写完整”,则失去了其应有的灵性。

非唯看图。过去对于看图说话有两个根深蒂固的指导思想:一是,要把“图意”说清楚,不说清楚,不说完整,就不算把“图”看完整,于是教学起来便面面俱到,巨细无漏,小学生说着说着便没有了兴趣。二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言说,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等,目的是要培养小朋友有序地言说,而这样的程式化教学会导致教学呆板枯燥。说图式的看图,不仅制约着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也丢掉了教学的情趣,其说话能力会一直徘徊在原有水平很难有质的提升。从“漫画眼”入手,则是基于儿童认知特点的求是教学。“漫画眼”是整幅漫画中最夸张、最幽默的部分,也是隐含着漫画寓意并引人深思的部分。给小孙子送书包、小黄帽的奶奶、爷爷后面,居然跑来一只叼着“红领巾”的小猫。学生们乐开了怀,那就从小猫说开去。不再拘于要按观察的顺序等常规教学套路。

非唯说话。说是写的基础,看图当然要进行说话训练,而说话训练不是师生一问一答的“答问”式言说,也不是格式化的“哪里有什么?”的二素句、“谁?干什么?干得怎么样”的三素句、“时、地、人、事”的四素句等“套语”,更不是溢满课堂笑哈哈的欢语,而是再现赋予画上的人、事、物、景于鲜活的生活场景,把平面的没有生机的画中元素变成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元素。“起床、穿衣”之类的事情哪个小朋友没经历过?当从自己的生活谈起,再延伸到画中之人之事,儿童逐渐模糊了生活与“画”的界限,于是画中的内容就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这种忘记是说“画”还是说“自己”的界限,才会有真正的“言语交际”的发生,才会有师生角色互换时应变能力的培养。

二、内容选择

美容图片。仅就图片的“选择”来说,不再是拿来主义,而是对图片进行“美容”, 根据儿童习作需要进行重新设计,让儿童产生意想不到的新鲜感,并滋生言说的欲望。有的删去儿童漫画上的部分元素、物件,或增添一些内容。有的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将本不相关的漫画予以组合。在教学低年级《急吼吼》写话时,把三幅漫画组合成“上学去”这一主题,急吼吼小朋友“起床”是由一群小动物叫醒,“穿衣”竟然把衣架穿在身上,“上学”居然有小猫送上红领巾。一连串搞笑的事件,让儿童的每张小嘴欲罢不能,下课了都不愿意离开课堂,因为那是孩子们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

漫画故事。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生不能从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开始,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借用此话来解释童漫作文为何不难是贴切的。“画”上的时、地、人、景、事、物,就在眼前,不需要通过想象重新构造情景,跳出了靠记忆性写作的藩篱。尤其是 “起承转合”的中国四格漫画表达风格,为儿童叙事写作铺垫了巧妙的构思,自然让儿童感到作文不难。

那选取什么样的“画”才能激发儿童言说的欲望呢?一是内容吸引学生,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审美特点,低年级可以选择以表现动物为主题的图片,中年级以亲情类为主;二是以独幅或四连幅为主,篇幅过多会限定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利于教学操作;三是从中能提取可供学生讨论的话题,特别是能引发中高年级学生思维冲突的不同观点的话题;四是画面表达的风格上要多元化,以丰富学生的“读图”经验。

三、魅力教学

1.教学流程。童漫作文教学流程包括基本式和特殊式。基本式为“读图——联想——表达(口头或书面)——欣赏”。“读图”允许儿童多元解读,可以就图上某一点“联想”发散开去,“图片”只是儿童言说表达的材料。“联想”,一个被砍伐得一棵不剩的树林中,几个人在观赏挂在小树苗上的笼中鸟。这幅含蓄的漫画能激起儿童多方面的联想,树林哪去了,怎会只有一棵小树苗?是谁把鸟儿放进这只笼子?为什么挂在这里呢?是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来观赏?后来鸟儿怎样了,树苗会活下去吗?这些问题回答出来了,言语组织出来了,写出来了,就是想象的文字。“表达”,说是写的基础,童漫作文遵循由说到写的原则,在说写过程中,提升言语表达力。再如,教学童漫作文《拾金不昧》:

师: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大家知道要想讲好故事一般离不开故事发生的时间,(生接说:地点、人物与事件)这些要素。你看这个故事人物是谁?

生:灰太狼。

师:事件呢?

生:灰太狼捡钱。

师:故事发生的时间,放在什么时候比较合适?

生:在上学、放学的时候。

师:你凭什么说他是上学或放学啊?

生:从他背着书包看出来的。

生:我认为是灰太狼旅游的时候,因为他背着旅行包。

师: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

生:公园的路上/旅游回来的路上/学校外面的马路上……

师:灰太狼能发现这张钞票吗?

生:能发现。因为他的眼睛是朝下面看的,而且手都伸出来了。

生:他的额头上有三道金光。

师:从“三道金光”看出什么心情来了?

生:特别高兴,特别兴奋。

师:这件事来的意外吗?(生:意外)有一个词语,既能看出兴奋也能看出意外。哪个词语?

生:忽然,灰太狼发现了一百元大钞(语气夸张,引起众人大笑)。

师:“忽然”能感受到“意外”,但没有高兴意思。

(课堂沉寂下来。)

生:惊喜。

生:喜出望外。

师:挑战一下,咱们不说“惊喜、喜出望外”这些词语,能否让别人也能感觉出这件事来的意外与高兴呢?

生:(沉默片刻)咦——那是什么?灰太狼揉了揉眼睛。

师:听听,哪个字能听出“意外”又“惊喜”?

生:“咦”字。

师:给“咦”字换一个。

生:哇,呀,啊……

师:有两个字的词语吗?

生:哇噻,哈哈——嘿嘿——(掌声响起)

师:这些词语叫什么词语?

生:感叹词。

师:请选一个感叹词放到你的故事里面去,是不是变得更吸引人?

生:一天下午,灰太狼放学回家,走在校园外的马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一百元大钞,我不愧是草原上第一好人,运气都这么好。(掌声骤起)

生:一天,灰太狼出去旅游,走在去旅馆的路上时,走着走着,他突然大叫一声,“呀”,一张一百元大钞。赶快拿好,一会住旅馆不用付费了。

师:一个“啊”字,“呀”字,也能表达出“意外”与“惊喜”来。同学们,灰太狼先生到底会不会捡起地上的这张百元钞票呢?

“欣赏”,是教师“拿着放大镜艺术地放大儿童表达的优点”,久而久之,作文中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儿童习作是需要欣赏的,教师赏识什么,儿童便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童漫作文教学特殊式有三种:一是补画续写。给一幅残缺的儿童漫画补充画面,口头说话、提笔作文。补“画”的过程,就是完善故事的过程。四格漫画的起承转合为故事情节的推进,起伏而有波澜。为展开儿童的想象,请学生在说写表达前,把漫画的某一格留白,引导儿童“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审美再创造,为残缺的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补白,形成语言独特的张力。学生在绘画或说话的补白过程中,探索获得留白处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创造中寻找乐趣,调动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化课堂教学氛围。四格漫画《报警》,第一幅,一个男孩电话110报警;第二幅,警车呼啸而至;第三幅,男孩手指远方告诉着警察叔叔什么;结果呢?第四幅留白啦,让儿童发挥想象。小手高举,小嘴巴堵也堵不住啊。

二是依文作画,由文到图,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成想象中的画面。三是文画相生,由多学科教师共同实施综合习作教学,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请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去创作漫画,语文学科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创作的漫画进行写作。

2.艺术教学。童漫作文常常让儿童不舍下课,且期待着下一次作文的早早到来。仅仅是图片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吗?有什么鲜活的教学绝招吗?

巧抓“漫画眼”。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漫画有漫画眼。对于“儿童漫画”来说,每一幅图都有一个神来之“眼”,从儿童感兴趣的画“眼”切入教学,最能激发儿童言说的欲望与兴趣。如穿上带有“衣架”的上衣,小狗、小猫居然喊小主人起床,叼着红领巾的小猫。从漫画之“眼”说开去就不再受制于刻板的教学程式,而以激发言说的欲望为主要目的,可以忽略画面上的细枝末叶,可以淡化观察顺序。

适时“抖包袱”。用一句话来概括童漫作文教学的特点,那就是“抖包袱”教学法。在儿童漫画的呈现、教学的推进上要有“波澜”,就像说相声一样,要会“抖包袱”,它能使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拔萝卜》是儿童最熟不过的儿歌了。儿童随着“嗨吆嗨吆”优美的旋律,脑海中会出现老太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等一起拔萝卜的画面 。当画面换成了男孩、狮子、猴子、老虎、狐狸等你拽着我,我拽着你的场景时,还是去拔萝卜吗?学生大多会顺着原有思维定势猜想下去,结果却是一群动物在拽着男孩要手下留情,不要举起砍树的斧头。儿童漫画的奇巧构思,符合那些正在长身体、长知识、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儿童会不知不觉走进欢快言说的天地,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自己在写作文。

四、教学特色

童漫作文是在继承看漫画写作文的基础上,赋予了新内涵,使其成为集筛选、赏析、观察、想象、作画、说话、写话的综合性作文教学活动。

其一“形象性”,面对儿童漫画,学生不是简单地摄取和存留,而要经历阅读、筛选、欣赏、归纳等系列认知活动。结合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存留在头脑中的漫画意象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概括,带来了多元的解读。给儿童拓展了写作的思路,开阔了写作的视野,留下了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其二“趣味性”,童漫作文以其幽默、讽刺、形象、生动甚至荒诞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由于漫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儿童的探究欲,这些皆有助于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学中,始终扣住形象、思维、语言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头脑中的漫画意象经过思维的加工,转化为语言,需要儿童动口、动脑、动手,全身心地投入,儿童有形象可依,有疑问可循,思维活跃,想象驰骋,许多材料涌入笔端。

其三“综合性”,在“童漫作文”教学中,既有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又有知情意行的综合培养,还有语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之间的相关渗透,课外与课内的沟通和延伸等。其中,观察、欣赏、筛选是在阅读漫画,意在训练儿童认识生活的本领。从说话到写话,使儿童完成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化,以培养儿童的言语实践能力。想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伴随儿童情感的变化,使习作活动跌宕起伏、平中有奇、动中有静、实中有活。

当下作文教学,学校设置了课内与课外两条写作通道,而课内教材中的作文这条通道不够好走时,理当有其他更多更好的写作通道可供儿童选择。读图时代,则让习作教学有了新的选择与路径。儿童漫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期刊的、网络的随处可见。取材于儿童生活场景,经过艺术地夸张,从画诞生的那一刻起,幽默、搞笑、讽刺、教育的基因便天然地融为一体,所以“童漫作文”具有天然的童趣元素,这是常规教材作文中最为稀缺的。当把随意练笔的童漫作文,变为课内作文,特别是进行公开教学,便不断创新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童漫作文是“一种新的富有时代感的作文教学主张” (杨再隋教授语)。它没有止步于教学技艺,而是站在课程的角度来研究,用适合儿童言语表达需要的素材,以开启儿童言语表达智慧的教学范式,积极改变儿童的言语态度,唤醒、激发与培育儿童的言语表达动机,推动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此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童漫作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T-c/2011/10)阶段研究成果。

(本文选自《语文建设》,2015.10)

参考文献

[1]李如密.特级教师宋运来的“童漫作文”教学艺术【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2.(3).

[2赵小雅.从儿童视角出发【N】.中国教育报,2013-6-26.

[3]赵小雅.宋运来:从漫画习作到童漫作文【N】.中国教育报,2013-6-26.

[4]杨再隋.儿童作文的儿童化之路——宋运来儿童漫画作文教学评介【J】.江苏教育,2010(28).

[5]周洪宇,徐莉.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代中国【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10.



卓越名师简介



宋运来,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获得者,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班主任。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副理事长,点亮村小悦读书屋发起人。

他经常应邀在全国性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中示范童漫作文课并广受好评。

他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童漫作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于2016年3月28日结题,并被《中国教育报》重点报道。在《人民教育》和语文教育类等期刊发表了200余篇文章,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期刊转载,出版有《中国儿童漫画与作文赏析》等专著18部,其中《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连续多年蝉联教育畅销书排行榜。

 除西藏外,他的讲学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他的课堂风趣幽默,深受儿童喜爱,他的“童漫作文”先后被《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中国教师报》整版报道。他是《小学语文教师》《语文世界》《班主任之友》《小学教学》《小学教学研究》《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等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后进教师的羽化
如何为作文难求解?①② 宋运来
名师在线丨薛法根:怎样用统编教材教好小学写作
“真快乐作文”豫鄂省际交流活动在十堰慧海学校成功举办
【苏派名师】吴勇:童化作文—探寻儿童语言和精神成长的秘密
童化作文实验 点燃学生心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