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新年朗读会展播:引岗战歌

引岗战歌


朗读者:原水务局  王浩

引岗战歌


又一年小麦返青了,那是你送给春天的绿色衣裳。

穿过春夏,来到秋天的田野,金黄的玉米、饱满的高粱,麦香、果香,全都加入了我的诗行。

掬一捧清凉的渠水,和着泪,吻一吻。你养育了我四十年,我的母亲——引岗。

引岗渠是鹿泉人民的创业渠、致富渠、母亲渠,全长102公里,纵贯平山、鹿泉、元氏三县,穿越20座山、50条河,开挖土石方750万方。人们很难想象,在六十年代末那样一个经济极端困难、技术一穷二白的时代,鹿泉人是如何奇迹般的完成了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

时任县委书记缑增福回忆修渠前到山区乡镇调研时的心酸场景:东焦村排队打水的长龙摆了多半条街,绞20多圈才能打上半桶泥水。黄岩村出门就是一片片干透的白毛地,地里看不到一个社员。一个大嫂直言不讳地埋怨:解放了,怎么还是这么穷!社员们什么时候才能有二亩水浇地,才能吃上一顿饱饭呀!群众的责问,像刀子一样戳的干部们抬不起头,掉下了泪,难过、愧疚,使大家暗暗下定了决心,获鹿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

获鹿县素有“老八成”之说,多年来人们习惯于“旱收平原涝收山,凑凑合合八成年”的平乎日子。面对严重干旱的实际情况和群众“吃饱饭”的迫切需求,县委一班人下定决心,要转变旧有观念。农业上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部们学焦裕禄——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在县委的带头引导下,全县上下迅速形成了思想共识“小打小闹不解气,搭大台子唱大戏”,“下定决心修建引岗,重新安排获鹿河山”。

1969年,引岗渠修建工程正式启动!获鹿上下全民动员,全员参战,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任务艰巨,干部带头。县委书记带头上工地,跟民工一起拉水泥、抬石料。各单位分任务,机关干部利用休息时间自带工具到任务段劳动,下水挖沙石,上山凿隧道和民工们一样流血流汗。每个作业单位,都有一个战场指挥部,就建在工地上,工作进度,战斗捷报,通过扩音喇叭不断播报,传送到每个人耳朵中,“硬骨头连”、“铁姑娘排”的英雄模范事迹层出不穷。没有工具,肩扛手推。三十多万民工用拖拉机、大马车、小拉车、独轮车、自行车搞运输。工地上到处是人、到处是车,红旗招展,口号震天。那种团结一心,踊跃参战的场面,就像当年,母亲送儿子打鬼子、妻子送丈夫上战场一样,让人热血沸腾!没有机械,土法上马。20多米、6、7层楼高的渡槽怎么建?张文庆、宋正华等技术人员倾尽了心血。一部电动机就是最先进的机器,架个木杆子,连上钢绳、滑轮就变成了吊车。450座分供水建筑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垒起来,历经1996年的特大洪水仍完好无损。

劳力不足,妇女参战。山尹村的翟志秀常给孩子们讲述自己当年参加引岗渠建设的故事。妇女们两人一组,一人抡锤一人抱钢钎,大冬天的河滩地里,河水一会儿就渗透了棉鞋,姑娘们的手背上布满了一道道的血口子,鲜血一锤一锤地溅落在地上上。晚上用开水烫手是最难过的关口,血口子一着水扎心的疼。烫好了抹上凡士林,捂在被子里睡一宿,血口子就能基本处于愈合状态。可第二天一劳动就又都一道一道的重新绽开。“坚持下去,不能给队里丢脸”这是当年铁姑娘们朴实的信念。凭着干部群众的齐心合力和坚强的信念支持,鹿泉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不可思议的伟大工程!1974年,奋战5年的引岗渠终于修通了,开闸放水那天,很多人望着滚动的渠水,留下了幸福的泪水!是啊,多少个日夜,多少个春秋,多少的心血,多少的牺牲,斗转星移、担山填海,当代的愚公终于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引岗渠建成通水,彻底结束了鹿泉人民靠天吃饭的历史,通水当年粮食亩产由原来的400斤迅速提升至800斤,真正实现了全县老百姓“吃饱饭”的梦想,在鹿泉的发展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引岗渠的滋养下,鹿泉绿化面积大大增加,地下水得到有效补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沿渠两侧绿树成荫,山水相依景色宜人,鹿泉被省市定位为省会西花园。四十四年过去了,引岗渠至今仍在流金淌银,造福鹿泉百姓,“引来一渠水,换来万担粮”,引岗渠不仅解了生产上的旱,而且解了鹿泉干部群众思想上的渴,形成了独特的“引岗精神”。一是依靠群众。领导干部带头干,依靠群众一起干,昼夜三班战引岗,5年实现全线通水。实践再次证明,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二是敢于担当。面对老百姓的殷切期望,在缺钱少物的情况下,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存在争议的背景下,县委一班人认准了就甩开膀子干,“砸锅卖铁战引岗,誓把获鹿变水乡”!三是善借外力。引境外之水解鹿泉之旱,以革命的精神向大自然开战。1971年1月,新一届获鹿县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县委委员到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再次明确,不仅要从西柏坡引来了一渠清水,更要引来“两个务必”的活水,并最终形成鹿泉特有的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依靠群众、团结协作”为核心的“引岗精神”。随着引岗渠的修建通水,先后有10多个国家、26个省的领导、友人前来考察学习,鹿泉人民创造的“引岗精神”流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新一代鹿泉人一次次创新创业,又一次次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能干事,能干大事,能干成大事,成为鹿泉人特有的气质,“引岗精神”成为鹿泉干部群众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后,让我们用诗人刘小放的《鹿泉赋·引岗篇》,来致敬我们的“引岗英雄”,来致敬我们的“引岗精神”,致敬鹿泉的第一次创业。

雄鸡报晓,山乡巨变。老区儿女,改地换天。引岗凌云战歌,十万铁锤钢钎。凿隧道,架渡槽,筑桥涵。穿山越岭,跨河过坎。蜿蜒百里引岗渠,清水浇绿万顷田。耸巍巍丰碑,谱浩浩诗篇。水龙吟啸,豪迈鹿泉!

因爱筑家 共营美好

2019年新年

让我们以朗读的名义聚集在一起

电话0311-86616666

地址:山前大道与南二环西延交口南行200米路东



更多消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建利:引岗渠——艰苦奋战五年的中国第二条红旗渠是怎么修成的|干渠|引岗|温塘河|红旗渠|隧洞
篆书《鹿泉》获鹿已作古,鹿泉早成区
引岗渠赞歌[七律(新韵)]
《心中的根和魂》作者:赵五朝 诵读:王令才
曹雪芹祖籍“鹿泉说”又有新发现
红旗渠是如何修建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