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视界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亚健康人群、老年群体的不断增多,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健康与生态环保问题。而人们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改善,越来越重视对养生、度假休闲的需求。

森林环境中存在较高含量的负氧离子、芬多精等疗养因子,其不同于污染严重的城市环境,优良的空气质量、令人舒服放松的森林小气候,都对人体自身状况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人们更愿意走入森林,进行游憩休闲、养生保健活动。因此,森林康养作为一种新型的森林旅游方式,满足了人们追求绿色健康高品质生活方式的意愿,备受人们追捧。

一、森林康养概念界定

森林康养这一名词是由中国人首创,国内不同单位部门、研究学者对其概念都有各自的表述,总体上概念的外延都比较宽泛,迄今尚未形成权威性的定义。

邓三龙指出森林康养是指优质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中医等传统医学相结合,开展一系列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活动,如康复,保健和休闲。吴后建等学者对森林康养概念的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共同点是以森林环境资源为载体,促进维持健康;不同点是狭义的森林康养强调医疗设施和健康医学理论在开展森林康养活动时所发挥的作用。

二、国外关于森林康养的研究

外国不称为森林康养,而是被美国的森林保健,德国的森林医疗和日本的森林浴所取代,从而也衍生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虽然森林康养所采取的手段各有侧重,但主题内涵是一致的,都是到森林里寻求健康。森林康养旅游在国外的研究早于国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研究和成熟的产业体系。国外许多学者关于森林康养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森林环境的医学论据研究、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评价研究上。

(一)森林康养实证研究

森林优质的资源环境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国外从事了较多对森林健康效应的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森林环境及其恢复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Kasetani T为了检查森林娱乐对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选择了12名男性大学生受试者,分别被送到城市与森林区域,测量心率变异性( HRV) 、血压和脉搏率作为生理指标,得出了森林娱乐可以使人们放松身心的结论。

Bum-Jin Park等学者通过检查168名受试者对其身体环境的心理反应,在日本各地的14个森林和14个城市进行了田间试验,对在城市和森林散步的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强烈支持森林环境具有注意力恢复效果的建议,与城市环境相比,森林环境被认为更加令人愉快,友好,自然和神圣。

Bum-Jin Park 还与MorikawaT、Tsunetsugu Y合作研究森林环境对人体生理与心理的影响效果,为森林治疗的生理效应提供了明确的科学依据,结果将有助于森林治疗研究的发展,并支持将森林治疗纳入预防医学。

(二)森林康养发展模式研究

森林康养旅游在国外的研究早于国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国家有德国、美国、日本等。

德国采取了森林医疗的发展模式,建设了世界上最早的森林浴基地,目前获得批准建设的森林疗养基地大概有350处,该国公民可以享受免费的森林保健服务,国民健康指数上升了30%。

美国凭借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展了大量与森林保健相关的模式研究,目前美国人用在森林康养上面的花费比例占到1/8。美国的森林康养场所配置了完善、创新性的配套服务设施,可以给游客带来深度的康养体验效果。

截至2013年,日本已经在森林浴开发模式中认证了57个森林疗养基地,该模式分为3种类型:医疗福祉型森林、疗养保健型森林和预防生活习惯病森林。

(三)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研究

森林康养在国外结合各国特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森林康养基地。如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加强推广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有着较为科学的基地评价标准以及森林康养从业人员资格培训体系。

日本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源泉主要来自于2004年提出的森林疗法基地的建议。从自然社会条件和管理服务条件两个层面,日本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森林康养基地指标体系。

韩国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评估自然休养林开发的可行性,评估标准详尽而严格,它主要从6个方面进行: 景观、区域、地点、水系、疗养诱因和开发条件。

三、国内关于森林康养的研究

国家旅游局于2016年1月颁布了《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这标志着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正式开始。因此,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国内学者除了对森林康养旅游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之外,其研究还集中在森林康养产品和开发模式、基地建设、实证效果、发展路径等方面。

(一)森林康养产品和开发模式

森林康养旅游广受各界人士的追捧,对其产品类型和开发模式也提出了多元化的建议,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真正得到落实的康养项目却不多。不同学者对森林康养旅游产品项目有着不同的划分依据,所以划分结果也有所不同。

据杨利萍等学者介绍,根据康养项目开发的主要目的,总结了康养项目和森林健康保护可以开发的模式,主要分为4个部分: 基于“医”的项目,基于“健”的项目,基于“游”的项目,以及基于“养”的项目。

笔者在根据学者们对康养旅游产品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将森林康养旅游产品按照层级的高低,分为3类,即低端产品“养眼”,包括自然观光系类基本产品;中端产品“养身”,包括运动康体系类重点产品;高端产品“养心”,包括健康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文化特色产品。

(二)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国内森林康养基地目前处于探索建设阶段。国家林业局自2015年底,截止到2018年10月11日,公布了4批374个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中,涉及27个省份,其中以贵州、河南、四川省份发展最快。

国内基地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康养基地的定位、养生小径设计、基地完整的认证标准、基地规划设计等方面。研究员刘朝望、潘洋刘、曾进等以判断建设用地是否具有建设森林医疗保健基地的价值,建立了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谭益民与张志强主要阐述了疗法因素与康养基地的关系,以及康养基地选址、步道设计、规划设计研究。

(三)森林康养实证效果研究

森林康养医学论据研究可为森林康养旅游的开发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外国森林健康保护的影响最初由医学专家证实,但国内对医学论证的研究较少,森林康养旅游的实证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论证。

李博和聂欣研究了森林浴对康复期间飞行员睡眠质量的影响,并阐明了森林浴改善飞行员睡眠质量的效果优于传统疗养。

王茜等研究毛竹林中的挥发物对小白鼠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毛竹林森林浴能使小白鼠精神状态得到改善,探索、记忆以及认知能力均有所提高。

(四)森林康养发展路径

总结了国内学者对森林康养发展的建议,主要从6个方面展开:

第一,找准目标市场。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应首先明确市场定位,充分打造适合现代人需求的健康养生旅游产品。

第二,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吸收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突出成就,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制定适合中国发展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

第三,加大培养康养旅游人才。目前,森林保健专业人员短缺,服务单一。应该加强人才技能培训,组建高水平、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

第四,平衡好森林开发与保护间的关系。要充分意识到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业对生态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应该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避免给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甚至毁灭性的影响。

第五,加大森林康养旅游宣传教育活动力度。开展各种森林健康和娱乐体验活动,印刷宣传册,实施“互联网 森林康养”,向人们科普康养知识。

第六,逐渐修订与完善森林康养相关法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国家和地方政法在森林健康产业发展中的责任,创新和完善相关法律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

森林康养是一个集林业、旅游、医疗、卫生、养老、文化、教育等于一身的新兴的森林综合服务产业。国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水平远高于国内,有着较为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及基地建设标准,在森林环境实证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以,无论理论体系还是实践研究方面都十分完善,通过借助案例分析、对照实验等研究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国内有着较为丰富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森林康养产业的宏观理论上的描述性分析,虽在森林康养对人类生理与心理健康效益论证研究上获得了初步的探究成果,但与国外研究相比,更多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较少,且在其广度和深度研究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国内森林康养产业因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所以难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与弊端。国家层面缺少满足森林康养产业长远发展的整体规划,政策不协调,法律法规仍处于空白状态;大多数森林康养基地与健康养生配套的设施十分简陋,服务形式单一,森林康养体验效果不佳;森林康养标准体系亟待建立;森林康养人才队伍薄弱;优良的生态康养资源环境未被有效开发与利用形成优质的生态健康产品。

未来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首先,在森林康养产品与开发模式方面,应该开展森林康养安全性、持续有效性及可行性等基础研究,并分析探究不同年龄段康养人群的消费需求,合理配置不同特色、不同类型的生态健康产品,满足多元化的森林康养旅游市场需求,构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市场技术指导体系。

其次,在森林康养基地规范化建设方面,应该加大养生体验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吸纳专业人才,为康养者提供齐全完善的配套设施与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未来发展应探索细化不同类型森林康养基地的认证标准,还应设立专门的审查评选委员会,遵循统一的标准筛选出合格的森林康养基地。

然后,在实证研究领域,将深入论证森林保健因子如植物精气对健康方面的影响,细化森林康养环境对健康的作用研究,例如何种林分和树种适合发展森林康养及其适宜的年龄段人群,发展科学的森林健康技术。

最后,研究森林康养要有政策财政作支撑,将森林康养纳入国家和各地发展规划,加大对森林康养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社会融资等途径吸引企业进入森林康养产业,推动森林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森林康养”发展趋势
广西打造森林康养升级版
森林康养:让人目瞪口呆的2大开发模式与5大疗养产品
森林康养的政策、模式及案例
中林集团打造森林旅游 森林康养的“国储林模式”,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