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关端午的诗词,你记得哪个?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有关端午的诗词,你记得哪个?

百越之地春秋之前会在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战国时期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是中国第1个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即事

文天祥著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屈原塔

苏轼著

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此年冬苏轼侍父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便写下了上面这首五言古诗。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浣溪沙·端午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端午,是时,东坡被贬惠州已是第二个年头了,在端午节这个团聚的日子里,想到自己的侍妾朝云,于是作此词送给她。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乙卯重五诗

陆游著

这首闲适细腻的生活诗确实让我们倍感慰藉。这首诗具体描写了当时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平淡的闲言琐事在诗人的笔下变得瑰奇纯粹。诗人把生活的真味都寄托在端午生活的描写中,仔细阅读,方有所悟。

南歌子·游赏

公元1090年(元祐五年),词人到杭州担任知州。在此期间词人游山玩水。端午节时词人与他的友人游览了杭州名胜十三楼,为了记录自己的游玩过程以及感受,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上片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可人,继而用对比手法自身所处的十三楼加以赞美;下片写宴饮对酌的游赏乐事,其后则用一曲声满湖山的轻歌曼曲作结。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

和端午

张耒著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此句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端午三首

赵蕃著

第一首诗是写端午节人们对屈原的祭念,表现了人们对屈原的同情。第二首诗是端午时候诗人对于屈原忠不见用陈江而死,但是诗文传千古的感概和惺惺相惜之感。第三首诗是诗人端午时候读历史有所感触,却找不到人倾诉。这里有一种可能是这个诗人也受到冤屈,跟屈原的处境相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0首诗词排名榜
古代诗词排名前十的高手,您认为都有谁?
为什么李白、杜甫等都是伟大的诗人,而苏轼却偶尔才能入局?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他的人生际遇、胸怀与抱负、赤子之心与爱国情怀,还有他以梅花自喻的个人风味,都融进了他的一首首诗词中
古诗词中的端午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