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露禅论太极拳
杨露禅论太极拳
王长科整理

据杨澄甫(fǔ)兆清(1883-1936)《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写于1933年)记载,杨露禅(1799-1896)谓其孙儿兆清曰:吾之习此(指太极拳)而教人者,非以敌人,乃以卫身;非以用世,乃以救国。”

又曰:“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陈州同、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陈长师(指河南陈家沟陈长兴<1771-1853>),乃蒋先生发(指蒋发)唯一之弟子,其术本于自然,而为形不离太极,为式十三。而运用靡穷,运动身体,而感及心灵。故非习之既久,骤难得其奥妙。从吾学者,不乏其人,而炉火纯青之候,虽班侯犹未易言也。然就强身而论,则一日有一日之益,一年有一年之效。孺子知之,其有以宏吾志。

另据记载,杨露禅(1799-1896)在北京告老还乡,谓其弟子吴全佑说:收身中定(注:有说是:站住中定),往开里打;圈内打人,圈外推人。

附:杨氏太极拳特点

杨氏太极拳动作简洁,平正简易,拳架舒展、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朴实、由松如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特点有:

1、立身中正安舒。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了以上两个方面,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

2、拳架开展大方。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手必须到位。上下的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如“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的开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

3、动作轻柔缓慢。拳架中没有像弹抖、跳跃、震脚等明显的刚猛发力动作,形成了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运柔成刚的独特练法。

4、行动速度均匀。强调慢、柔、速度均匀。忌讳动作时快时慢,架子忽高忽低。速度均匀既包括从起势到收势整个套路,也包括单式动作手脚运行与配合的速度,还包括了上一动作与下一动作的过度衔接自然协调。全部套路的速度始终如一。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要求动作转换时徐徐地倒换重心,轻起轻落,点起点落,快慢始终如一,从总体上说好似行云流水。即便是“转身摆莲”和“转身左蹬脚”等动作,也仍然强调速度均匀。

5、招式虚实分明。以虚实分明为第一要义,把分清虚实摆在头等位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转)
试谈杨式太极拳的特点-胡克禹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杨氏太极拳?你练的是不是?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胡克禹《杨氏太极拳的特点》(转帖)
太极拳流派 杨式88式与85式太极有何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