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吸烟、肥胖、身体活动和肥胖等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吸烟

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显示,我国≥15岁人群吸烟率为26.6%,吸烟者超过3亿,约1.835亿吸烟者患有烟草依赖。与2010年和2015年相比,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分别下降了1.55%和1.13%(图5)。

图5 2010~2018年中国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吸烟率

中英合作研究发现,吸烟与15种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包括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动脉栓塞和血栓、其他肺原性心脏病、肺栓塞、其他动脉瘤、急性心梗、心搏骤停、动脉粥样硬化、心衰、心脏病并发症和描述不明确的心脏病、慢性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心绞痛、静脉曲张。

北京市于2015年6月开始实施《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5年后北京市吸烟人口减少了55万。研究估计,在政策实施后,急性心梗住院率下降5.4%,脑卒中的长期增长趋势每年减缓15.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率即刻下降14.7%,长期趋势每年减缓3.0%。估测实施该政策后25个月内避免了18 137例脑卒中和5 58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

深圳市于2014年3月开始实施《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2017年3月在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对2012~2016 年深圳市约1 200万人口进行分析,发现无烟立法后,急性心梗发病率减少9%,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每年分别下降7%和6%。

膳食结构仍有待改善

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CNHS)数据显示,中国居民膳食总能量摄入呈下降趋势,其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呈明显下降趋势,脂肪供能比则呈不断上升趋势。

中国成人微量营养素的摄入严重不足(图6),其中钙摄入不足的百分比最高,其次为维生素B2,而钠摄入量过高,平均达5 139.61 mg/d,只有1/4的中国成人低于WHO建议的摄入量。

图6 基于EAR或AI的中国成人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百分比

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仍不尽合理(图7)。全谷物、蔬菜、水果、红肉、大豆和坚果摄入量均呈上升趋势,红肉和含糖饮料摄入量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摄入量,而其他食物则低于推荐摄入量,其中全谷物(21.2 g/d)和水果(114.1 g/d)的日均摄入量仅为推荐摄入量的一半。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的比例为 44.7%。

图7 2002~2018年中国≥20岁居民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变化情况

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与1982年相比,2015年中国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增加(18.2 g/d vs. 43.2 g/d),家庭烹调用盐有所减少(12.7 g/d vs. 9.3 g/d),但均远高于推荐量。

2002~2018年,水果、全谷物和蔬菜摄入不足是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及其他脑卒中的主要膳食危险因素,而坚果、大豆和含糖饮料摄入仅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关。

归因于不健康膳食的心血管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

2018 年,全国归因于膳食危险因素的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及其他脑卒中的死亡率分别为77.9/10万、34.1/10万、32.8/10万(图8)。

图8 2002~2018年中国归因于膳食危险因素的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和死亡率

2019年GBD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16.38%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为高盐饮食所致,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年龄标化死亡率和年龄标化DALY率分别为16.88/10万和352.24/10万,明显高于全球(9.78/10万和 210.38/10万)。与1990年相比,2019年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和DALY率分别增长了1.46%和0.73%。

我国≥15岁居民中导致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由高到低的饮食因素依次为红肉摄入量高、全谷物摄入量低、水果摄入量低、加工肉类摄入量高、含糖饮料摄入高、膳食纤维摄入量低、坚果和种子类摄入量低。1990~2019年,归因于饮食因素的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构成比为26.13%~26.79%,呈增加趋势。

2011~2016年中国心脏代谢疾病和癌症队列(4C)研究显示,新鲜水果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和剂量依赖的负相关关系,摄入量每增加100 g/d,糖尿病风险降低 2.8%,糖耐量正常的人群糖尿病风险降低15.2%;在血糖正常人群中,与每周水果摄入低于1次相比,每周摄入水果7次以上的人群的糖尿病风险降低 48.6%。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研究显示,经常吃超加工食品的人患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

上海男性健康研究和上海女性健康研究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膳食血糖生成指数(GI)、膳食血糖负荷(GL)和碳水化合物均与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有关。

CNHS研究显示,对血压有益的饮食模式的特点是较高新鲜蔬菜和水果、蘑菇/食用菌、乳制品、海藻、新鲜鸡蛋、坚果和种子、豆类及其制品、水产品、粗粮摄入和较少的精制谷物、酒精摄入。

身体活动

中国慢性病及其营养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18岁成人经常参加身体活动率为12.5%,城市(18.1%)高于农村(8.5%)。2018年业余静态行为时间较 2010年明显增加(3.2 h/d vs. 2.7 h/d)。

1985~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总体趋于下降。2004~2015年静态行为增加了1.8 h/周,活动不足率升高了5.5% 。2016年中小学生体育课≥2节/周、课外体育训练≥5次/周的比例分别为85.2%、31.5%,周末看电视、使用手机、看电脑≥2 h比例分别为23.7%、27.7%、17.5%。2017年小学、初中生活动达标率高于2016年。2019年肌肉力量锻炼≥3次/周的比例达到39.3%。

2016年WHO报告指出,身体活动达标可以使我国40~74岁人群过早死亡风险减少18.3%,相当于每年避免101.65万人过早死亡。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中,与身体活动量≤ 9.1 MET·h/d相比,≥ 33.8 MET·h/d的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41%。相对于非主动通勤者,步行与通勤人群的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10%,骑自行车者的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分别降低19%、8%。

China-PAR研究中,与基线活动未达标者相比,活动达标者心血管病风险降低26%,高度活跃者心血管病风险降低38%。

广州心脏研究中,每增加1 MET·h/7d的家务劳动使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每增加1 MET·h/7d的快走或保健体操/秧歌则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6%。

CHARLS研究中,与三级握力中最低一级相比,最高握力与男、女性死亡风险分别降低53%、49%有关,年轻男性获益更多。

超重与肥胖

我国儿童与成人超重与肥胖均呈快速增长趋势。

1985~2019年7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总检出率为23.4%(超重检出率为13.9%,肥胖检出率为9.6%),较1985年增长了 18.1 倍,其中肥胖检出率增长了75.6 倍。

预计至2030年,超重/肥胖、肥胖的检出率将分别增长至32.7%和15.1%(图9);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城市(25.4%)高于农村(21.5%),男生(28.4%)高于女生(18.4%),农村男生的增长速度最快。

图9 1985~2019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
和肥胖检出率及未来预测检出率

2020~2022 年,“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显示,≥18岁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4.6%、17.8%和34.9%。男性肥胖率(20.5%)高于女性(15.0%),农村肥胖率(18.7%)高于城市(16.7%)。随着年龄增长,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根据GBD数据估算,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体重指数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54.95万,归因于高体重指数的心血管病年龄标化死亡率为38.64/10万,11.98%的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高体重指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女性绝经后,心血管更易出问题!把这些心血管知识告诉母亲!
血脂不高,慢性炎症也增加心血管病风险!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最新分析
牛津41万人研究:每天吃4两蔬菜,可防13%中风
做好八件事,可防中风!Stroke杂志开滦研究新分析
《柳叶刀》子刊:英年早胖,中年“伤心”!36万中国人数据分析显示,25岁时BMI高与中年心血管疾病风险最高增加58%有关
【膳食与动脉粥样硬化预防】 《中国循环杂志》登载了国际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CARDIOVASCULA...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