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字教学中的.doc1

写字教学中的“常态化”问题及矫正策略

----海南区四完小 刘金华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呈现动态变化的学生,我们的教学任务很明确,按部就班,潜移默化,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但在以课为单位系统而明确的教学任务面前,我们在完成的过程中难免因为各种因素而有些微的偏移与懈怠,从而出现了一些教学中的不良因素的恶性循环。今天,我将就写字教学中的几个“常态化”问题与各位老师及家长朋友进行交流。

一、错误的坐姿和执笔。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生写字任务中指出,小学生要学会写楷体铅笔字、钢笔字。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然而,深入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在大量的教学任务面前,淡化了写字的质量,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学生的双姿却收效不大时,老师们也感到一种无奈和疲惫,久而久之,只在课堂上学生趴下一片的时候,喊一嗓子下去,随着老师的余音落下,还没有绕梁三圈,便又呼啦啦趴下一片。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通过随机观察发现,学生的双姿正确率仅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之间。主要表现在“三个一”大都不到位: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桌沿;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可见,当前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是个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找到在握笔姿势上的错误关键点,作为专门从事写字教学的教师,下面我将从学生写字的三个问题及其关键点入手剖析,以作为抛砖引玉,引起语文教师乃至全体科任教师和各位家长的重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问题一:“低头,身歪,背弓”及其矫正策略。

这是学生进入写字状态时我在教室随意拍下的镜头。其头低,身歪,背弓的程度令人难过。每当此时,我们一般都会听到语文老师的提醒“头正?.”学生也马上会接着齐诵:“身直,臂开,足安”。并马上坐正挺直。可是不到一分钟,又是低头弓背一大片。由此可见,我们的孩子明明知道书写时要坐正挺直,可是为什么一握笔写字马上就回到了“原形”了呢?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我们会发现,孩子之所以要让头低得那么下去,是因为他们握笔手指的指尖离笔尖太近,这就导致视线被手遮挡,在坐正身子的情况下无法看到笔尖在纸上是如

何运行的。为了看到笔尖在纸面上的运笔书写过程,学生身子本能地随着视线前倾和左歪,以至于胸脯紧贴桌沿,头部又势必偏向左侧来将就视线,于是眼睛离本子很近,后背倾斜成弯腰驼背状。久而久之,不仅眼睛会近视,甚至脊椎变形,影响身体健康发育。

那么,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呢?原来,“头低,身歪,背弓”的“关键点”是拇指“离笔尖三厘米”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于是,我在写字课堂上特别强调这“三厘米”,用图片和肢体示范直观地展示三厘米的具体位置,并进行强化训练,一二年级用铅笔的孩子提示他们抓笔抓在转笔刀削过的边沿上部,三至六年级用钢笔的孩子,让他们抓在钢笔距离笔尖向上的粗处,以手感舒适为准,以此来提醒孩子书写时的握笔位置,直至习惯养成。

问题的“关键点”找到了,“三厘米”保证了,孩子的视线宽了,头自然就抬得高了身子自然也直了。

问题二:“笔杆与纸面成角较小”及其矫正策略。

正确的握笔姿势要求“笔杆与纸面成45—7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可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好多孩子握在手中的笔杆与纸面间的夹角只有30度角左右。到底怎样形象直观地给孩子阐述和明了这个夹角呢?

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发现引起这个错误的“关键点”是学生笔杆的依靠点不对。好多孩子笔杆的依靠点落在了虎口软软的那个地方,而笔杆正确的依靠点应该是架在食指根部的关节凸起处。(出示图片)

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后,为了让孩子更快的掌握握笔夹角的要诀,我在课堂上告诉孩子:“虎口凹处太软,这里是靠不住的,食指指根骨节凸处,硬硬的,这才是一个好的靠山。”学生常常是会心一笑,非常乐意地纠正了错误的握笔夹角,而“笔杆与纸面成45—70度角”也水到渠成,顺势而来。

问题三:“位置不对,食指受累”及其矫正策略。

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写字时,食指因拼尽全力而变形,一次作业写下来,手指关节累得不行。曾有一个学生告诉我,他每次写完作业后食指就麻了。用力不对的握笔姿势是用食指关节前后部位狠狠地压住笔杆,食指实在受累。

其实,食指的力,用与不用,笔杆和字都在那里,不偏不移。很多比较有经验的硬笔书法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提醒学生“食指不要发

力”。于是,有些学生会停下笔来,放松一下食指。可是一会儿又开始写字的时候,食指又会狠狠地压住笔杆,很费力地书写。

到底如何才能有效地纠正呢?通过多次查阅资料、观察学生和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尝试,必须给学生说清楚问题的关键点:食指太用力的原因是他们拇指和食指放在笔杆上的位置不对。他们握笔的共同错误是拇指指肚与笔的接触点低于食指指肚与笔的接触点,而正确的姿势是“拇指指肚与笔的接触点高于食指指肚与笔的接触点”。

另外,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镜头,小小课桌上堆着课本、字典、练习册、文具盒以及还没有收起的上节课用过的书本,满满登登一桌面,学生写字时辟出一小块地方,双臂夹住。脚下一溜儿堆放着塞不到抽屉里的书包,本应平放的双脚也蜷缩了起来,全身处于收缩的状态,文具盒里是用秃了的铅笔头、不下水的钢笔。如此写字,何谈质量啊!所以,老师和家长都要从细节出发,把基础辅助工作做好,让学生养成随用随收拾,清爽整洁的好习惯。

老师们,也许你会说,我每节课都要求学生的双姿,课中不断强调用正确的双姿写字,可是天天要求,节节课要求,已经养成习惯的学生依然如故。大家都知道,犹如一张白纸的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只需要21天,可要纠正一个孩子已经形成的坏习惯那要几个甚至几十个21天。我们面对的孩子大都没有正规系统的幼儿学前教育,加之一年级入学后,一年级语文教师的工作也是千头万绪,难免为正常的课堂常规和冗长的教学任务而疏忽了学生的执笔与坐姿这最基础的教学坚持,导致孩子形成了错误的书写习惯,积习难改以至于恶性循环。在这点上,我想,我们所有的科任教师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老师们,学生错误的坐姿和握笔姿势的矫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单单靠专任写字教师和语文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各科任教师及家长的通力配合。我们在集中指导和经常督促中,除了让学生懂得怎样写字是正确的姿势外,还得让其明确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对身体的危害——易患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毛病。引领他们反复练习,逐步养成不摆好姿势不动笔写字的习惯。

说到家长,我想请问一下,到场的哪位家长在您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时常提醒他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呢?

我想我们面对的家长大都是打工族,为生计而奔波,在孩子的书写姿势正确与否的问题上,意识十分的淡薄,有的甚至认为孩子只要

完成作业,把字写整齐,成绩好就ok了,坐姿与执笔怎样无足轻重。在这里敬请各位家长引起重视。同时也倡导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平时在与家长的校信通交流中不妨多做些这方面的知识普及,经常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家校统一要求,以期尽快改正孩子的错误姿势,改变家校两层皮的状况,形成家校的良性循环。

二、练字只为完成作业,没有写字的感悟和快乐。

学生作业繁多,对写字产生厌烦情绪,写字态度不端正,往往重量不重质。写字教学低年级重视,中高年级有所淡化;语文老师写字老师重视,其它学科老师相对不重视;语文课内重视,其他课内及课外忽视;忽视写字教学中行为习惯的培养及相关精神品质塑造。---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的,究其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书法是心灵的写照,是可以抒发内心情感的。鲁迅先生对汉字曾有这样评述:“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他还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学生在习字过程中感悟不到这些,自然也就感受不到写字的快乐了。

问题一:学生缺乏写字兴趣

科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心理条件之

一。在写字教学实践中,我观察学生对写字的态度和完成作业的情况时发现,学生在写字兴趣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首先表现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有的学生对写字只有暂时的兴趣,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则具有稳定的兴趣,一旦对写字产生兴趣,就会深入钻研,锲而不舍.另外表现在兴趣的效能方面.兴趣产生后,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很不一致的。有的学生的兴趣仅停留在期待和向往的状态中,不能使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努力满足兴趣,成为无效兴趣;而有的学生兴趣一旦产生,便成为强大的动力,他们能自觉克服困难,善于寻求最佳习字方法,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策略: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手段,不断地提高学生写字兴趣,激发他们的写字热情,增强他们写字的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知难而进,勤学苦练.

1.儿歌激趣。儿歌通俗易懂,孩子们在轻松地吟诵歌唱的同时,也就牢记了靠说教很难做到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书写规则等方面

的规矩。

2. 榜样激趣。教师应着力在四个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1)教师榜样。教师不分学科,在课堂上都应做到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课下坚持练字,提高自身书法修养。老师的板书规范工整,讲究法度,学生就会心慕手追,自然产生一种要写好字的兴趣。

(2)组织学生留心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好字,认真看,细揣摩,提高眼力,懂得欣赏。

(3)同学榜样。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优秀作品评比展览。

(4)自我榜样。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所写的最漂亮的字,以自我鼓励,不断进步。

3.形象激趣。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分析笔画、结构,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横斜钩”这一组合笔画时,让学生想象它的形态,学生会把它比作飞机或者小鸟,这样一比,学生趣味盎然,写起来也比较容易。

4.汉字演变与偏旁表意结合理解字义,也可以拓宽学生对汉字的知识积累,提高写字兴趣。

此外,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不仅从感性上而且从理性上去帮助他们,通过作品展评、参观展览、观看书法讲座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讲评、介绍,让学生从中体会美、发现美、形成美、升华美,从而感受书法美的存在和魅力所在,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丰富了写字课教学的容量。

问题二:写字教学过程枯燥,缺乏准确的指导方法,学生写不得法。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教师有一定的书法造诣,并能写一手好字,这是十分重要的,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学生说:“当我们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漂亮的字时,首先是佩服,其次是羡慕,也想试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应当是学生的楷模。据一份调查资料表明:调查四所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师中能写一手漂亮毛笔字,并具备指导学生书写毛笔字能力的均不超过10%。

对策: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改进写字教学方法,用准确,简明,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

1.田字格的书写指导。

小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差,初学写字不知从何下笔,写出来的字不是蝇头小字,就是“顶天立地”。指导学生用田字格书写,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知觉精确度,帮助他们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

田字格本身不是汉字的一部分,它只是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起到辅助参照的作用。通过与边线、中线及其分割出来的空间对照使学生更清楚地分辨汉字本身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首先,田字格具有普及性。田字格作为最为精简的练习格被广为应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的生字就使用田字格来展示。学生对于田字格的熟悉与习惯程度,是其他写字练习格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更鼓励学习者们采用最为精简的田字格进行书写训练。

其次,田字格便于笔画练习。初学文字书写者都要从基本笔画的书写开始学习。在田字格中方便练习笔画书写。横中线与竖中线是书写者最基本参照线。例如书写顿笔之后走向不同的三种撇:平撇、斜撇与竖撇,根据这三种撇与竖中线构成的不同夹角来区分这三种撇。平撇末端的出锋处,即与横中线基本平行;斜撇的轨迹,与横中线或竖中线构成不同的角度,而起笔从竖中线开始,与竖中线的夹角在30度到50度左右;竖撇的练习,也可以将竖中线作为基准线,即从起笔至开始变竖为撇的线段都写在竖中线上,“先竖后撇”中的“撇”段的写法与斜撇基本一致。除此之外,横、竖与其他由单笔构成的复合笔画都可以在田字格中找到相应的参照线或参照点,只要解决好定位问题,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也就很顺利了。

最后,田字格便于结构安排。田字格书写文字便捷的原因在于田字格的四边与横中线、竖中线所划分出的区域为所有汉字的笔画与组字成分提供了基本的定位参考。竖中线可以暗示左右或左中右结构,还可以作为独体字或包围结构中左右对称文字的中轴线;横中线可以暗示上下或上中下结构。对于其他结构的文字,也能在横中线与竖中线及其构成的分区中找到相应的参照系。此外,楷书审美中所同行的文字“上紧下松”与“内紧外松”这两项基本原则也可以通过横中线与竖中线的作用表现出来。所谓“上紧下松”,是将字的多数笔画写在横中线之上,即单字的重心应处于横中线之上;所谓“内紧外松”,即书写单字时,多数笔画往竖中线靠近或田字格的中心点布置,同时将文字中主要的横、竖、撇、捺等单个笔画写得舒展些,这样就可以在田字格的书写中体现出“内紧外松”。而田字格的中心点,也是将文字书写时居中布置的重要参照点。

2.注重字体规范,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

汉字结构单位组合时,必然受空间范围的限制,一个字无论笔画多少,都要匀称的分布在一个方块形的空间内。因此,要把字写得好看,其笔画的组合很讲究,该左该右,该上该下,该长该短,组合都要协调。但是小学生写出来的字体,大多大小不一,字体不匀,不注意笔划的变化,间架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等。要克服这些毛病,在写字训练指导时,必须注重字体规范,引导学生构建对方块汉字的整体认识。在学习写字时,除了熟悉字形、记熟笔顺外,还要引导学生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看清楚每一个字的每一笔该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特别要强调说明关键笔画在什么位置上起笔,在什么位置上收笔;然后再看老师示范写字的每一笔画是否到位,是否美观;最后看自己练写的字与范字的差距,分析原因,进行更正。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要细心指导,让学生领悟写法。在指导书写过程中可以用比较法,让学生评判、辨析、总结结构规律,知其所以。例如“至”字横画比较多的,要怎样写才好看(横画要匀,底横宜长);“千”和“平”等字带中竖的又应注意什么?(中竖要长,但要掌握准确尺度)。让学生从中明白在书写时处理好汉字的每个笔画相当重要,只有运用好书写规律才能把汉字写好。

4.教师要积累一些汉字笔画和结构的书写规律。在课堂时方可游刃有余。例如,横要左低右高,与水平线有3-5度的夹角。字中横画多时间隔要均匀,长短有变化。竖画要挺直。写字结构中的一些小口诀:左旁小者齐居上、右旁小者齐居下、横长竖短撇捺宜收,横短竖长撇捺宜放、马头小小马背宽宽等。这些作为最基础的教学常识,学生在接受后会举一反三,达到灵活运用。 会写更要会教。期待我们教师能授学生以渔,让中华汉字的精髓伴随学生一生的成长。

及矫正策略

海南区四完小 刘金华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写字教学中的“常态化”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书法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曹雕: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浅谈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如何学好书法
写字教学的理、趣、法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校本课程:2.横?的?书?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