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阳节的思考

重阳节的思考

    又到一年九月九,我相信孝亲敬老的呼声会在这一天达到最高,各种围绕尊老爱老的主题活动也会在媒体和民间地毯式地铺开,作为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对这个节日如今有了新的思考:根据我多年的观察体悟,大多数老年人期盼的不是在这一天有人上门送礼、洗脚,也不会满足于跟儿女去旅游购物、到饭店吃顿大餐,更不是仅仅在重阳节这一天所到之处得到最高的礼遇,他们期盼的是天天有人关注,日日有人陪伴。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特别是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老年人的心理危机感日益增强,我们会常常听到老人在一起议论同一个话题:不想拖累儿女,想到养老院去!老年人萌发这样的念头难道都是因为儿孙们不孝吗?非也,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传承至今,根深蒂固!老人被遗弃和无人孝养的情况只占少数。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老人的精神需求被忽略的现象比较多见,很多中青年以为尊老孝亲就是让老人衣食无忧,其实老人对物质上的需求已经越来越低,而内心的空旷孤独感与日俱增。很多年轻的父母误认为协助带孙辈是老年人乐此不疲的一件幸事,虽然享受天伦之乐的确会带给老年人一定的存在感以及成就感,但如果长期被孙辈拴住也难免会增加他们的失落感及郁闷感,这些加入高级保姆行列的老年人其实更渴望的是既有自己的自由空间与时间,又有儿孙定期陪伴的乐趣填补。而如果处于承上启下位置的中青年父母没有把握好这个尺度,就会让他们不再年轻的双亲左右为难:如果选择中途撂挑子或者开始就婉言拒绝,担心会被分身乏术的儿女抱怨,也心疼孤单的下一代会受委屈;如果一直硬着头皮坚持下去,何日是个头?所以努力走入老年人的心灵世界,体会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体解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是我们应该着重去落实的孝行。再忙再烦也不要忘记一点: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现在如何去做,年幼的孩子会效仿,榜样引领是每一个家庭需要建立的家庭传承教育模式!让天下所有的老年人晚年拥有真正意义的健康与快乐,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需要担当的家庭与社会责任!真诚地祝愿所有的老人幸福、长寿!



       
         后续:一位新加坡籍华人朋友看后此文稿分享如下:谈到敬老,首先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关的配套机构的建立和服务配套严重滞后,恐个人一己之力难以改观。但可从点滴做起,例如在爱心之家或社区成立老人俱乐部,每周数次开放,供老人们彼此交流,让心灵有所出口和释放。期间还可以举办一些关于身心健康的讲课或活动,为老人身心充电。老人成了年轻夫妇的高级保姆,这也是社会服务与教育配套欠缺所致,恐难以在短期缓解。一方面需要年轻夫妇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让老人有一些释放疲惫与压力的出口,这些都需要足够的爱心与耐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好“抱团养老”这一步
别伤老人的自尊心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保姆为什么越来越受老年人欢迎?45岁大姐坦言:不外乎这三个原因.
善听老人的“唠叨”
尊敬老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