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经的走向动画图及穴位功能(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7点)
十二经的走向动画图及穴位功能(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7点)
2016-5-16 11:55:30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二、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手阳明大肠循行路线: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挠侧尖端(商阳穴),沿食指挠侧上行,经过合谷(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至肩前,经肩盂穴(肩端都),过肩后,至项后督脉的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前行内人足阳明经的缺盆穴(锁骨上窝),络于肺,下行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手阳明大肠分支:
手阳从缺盆上行,经颈旁(天鼎、扶突)至面颊,入下齿龈中,复返出来夹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人中),左脉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手明大肠联络脏腑:
属大肠,络肺,并与胃经有直接联系。
手阳明大肠经络动画示意图:
【语译】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病侯】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人体经络穴位图分布及详解-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记述,手阳明大肠经所属穴计有:1商阳穴.2二间穴.3三间穴.4合谷穴.5阳溪穴.6偏历穴.7温溜穴.8下廉穴.9上廉穴.10手三里穴.11曲池穴.12肘髎穴.13手五里穴.14臂臑穴.15肩髃穴.16巨骨穴.17天鼎穴.18扶突穴.19口禾髎穴.20迎香穴
手阳明大肠经交会穴有:大椎穴(督脉),水沟穴(督脉),地仓穴(足阳明),秉风穴(手太阳)。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咽喉病、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根据《手阳明大肠经穴国家标准部位表》,以下详解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表
卯时(5点到7点)
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左右各20穴位。
穴名
取 法
功 能
主 治
备注
商阳
在食指桡侧,指甲角根部,约去指甲角一分许取穴。
泄热消肿,
开窍醒神
咽喉肿痛,颐颔肿,下齿痛,耳聋,耳鸣,青盲,喘咳,肩痛引缺盆,热病汗不出,昏厥,中风昏迷
井穴
二间
微握拳,在第二掌指关节前缘桡侧,当赤白肉际处取穴。
清热消肿
喉痹,颔肿,鼻衄,目痛,目黄,齿痛,口干,口眼歪斜,身热,嗜睡,肩背痛振寒
荥穴
三间
在第二掌指关节后方,第二掌骨小头上缘
泄热消肿,
消满止泄
目痛,咽喉肿痛,衄血,唇焦口干,嗜睡,腹满,肠鸣洞泄,手指及手背肿痛
输穴
合谷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之中点取穴
清热解表,
明目聪耳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齿痛,耳聋,面肿,咽喉肿痛,失喑,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痄腮,半身不遂,指挛臂疼,发热恶寒,无汗或多汗,咳嗽,经闭、滞产、胃痛,腹痛,便秘,痢疾,小儿惊风,瘾疹,疟疾。
原穴,妇人妊娠可泻不可补
阳溪
腕背桡侧,姆指翘起时,当姆短伸肌腱与姆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清热安神,
明目利咽
头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目翳,热病心烦,癫,狂,瘾风,疮痂,臂腕痛。
经穴
偏历
侧腕屈肘,阳溪上三寸,桡骨外侧,当阳溪与曲池的联机上取穴
明目聪耳
目赤,耳聋耳鸣,鼻衄,口眼歪斜,喉痛,癫疾
络穴
温溜
侧腕屈肘,阳溪与曲池的联机上,阳溪上5寸,桡骨外侧取穴
清热消肿,
安神通腑
头痛,面肿,鼻衄,口舌肿痛,咽喉肿痛,吐舌,肠鸣腹痛,癫狂,肩背酸痛。
隙穴
下臁
侧腕屈肘,阳溪与曲池的联机上,曲池下4寸,桡骨外侧取穴
理气通腑
头风,眩晕,目痛,乳痈,腹痛,飧泄,食物不化,肘臂痛
上臁
侧腕屈肘,阳溪与曲池的联机上,曲池下3寸,桡骨内侧取穴
理气通腑
头痛,偏瘫,腹痛,腹鸣,泄泻,喘息,手臂肩膊酸痛麻木
手三里
侧腕屈肘,阳溪与曲池的联机上,桡骨内方,曲池下2寸取穴
清热明目,
理气通腑
腹胀,吐泻,齿痛,失喑,颊肿,瘰疬,偏瘫,手臂麻痛,肘挛不伸,眼目诸疾。
曲池
侧腕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散风止痒,
清热消肿
热病,咽喉肿痛,手臂肿痛,上肢不遂,手肘无力,月信不调,瘰疬,疮疥,瘾疹,丹毒,腹痛吐泻,痢疾,齿痛、目赤痛,目不明,胸中烦满,锲苁,癫狂,疟疾,善惊
合穴
肘髎
屈肘,在曲池外上方一寸,肱骨边缘取穴
疏通经络
肘臂痛,拘挛,麻木,嗜卧。
手五里
曲池与肩骨禺的联机上,曲池上三寸取穴
宁嗽止血,
化痰消肿
肘臂挛急,疼痛,瘰疬,咳嗽吐血,嗜卧身黄,疟疾
臂臑
曲池与肩骨禺的联机上,曲池上7寸取穴。即三角肌下端肱骨桡侧。
理气消痰,
清热明目
瘰疬,颈项拘急,肩背疼痛,目疾。
手阳明络之会
肩髃
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散风清热,
消痰止痒
风热瘾疹,瘰疬诸嘤,肩背疼痛,手臂挛急,半身不遂
手阳明,
阳蹻脉之会
巨骨
在肩端上,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凹陷部取穴。
理气消痰,
镇惊宁神
瘰疬,嘤气,惊痫,吐血,肩背手臂疼痛。
天鼎
正坐,微仰头,在扶突穴直下1寸,当胸锁乳突肌后缘取穴。
清热消肿,
理气化痰
咽喉肿痛,暴喑,气梗,嘤气,瘰疬。
扶突
正坐,微仰头,在颈部侧面,结喉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肌腹中取穴。
平喘宁嗽,
理气化痰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嘤气,瘰疬。
禾髎
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处取穴。
清肺利鼻
鼻疮息肉,鼻衄,鼻塞,鼻流清涕,口涡,牙关紧闭
迎香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取穴
散风清热,
通利鼻窍
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口眼歪斜,面痒,面浮肿
手足阳明之合
LI01:商阳穴shāng yáng
商阳穴(绝阳穴,而明穴)解析:
1)商阳。商,漏刻也,古之计时之器,此指本穴的微观形态如漏刻滴孔。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由本穴外出体表。人体经脉由气血物质的运行构成内外无端的循环,它分为体表部分和体内部分,体表部分运行在三部九候的表层,也即是地之上部,体内部分运行在三部九候的里部,也就是地之内部。商阳它即是大肠经体内经脉气血向体表经脉运行的出口。
由于人体系统的重力场特征,人体内部的温压场高于外部的温压场,因此大肠经体内经脉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态物就会由本穴的漏刻滴孔向外喷射。商阳之名正是对本穴气血物质这一运动特征的概括描述,故名。
2)绝阳。绝,断绝也。阳,阳气也。绝阳名意亦可释为阴绝而阳,或曰纯阳。如商阳之解,本穴的气血物质由大肠经体内经脉的阴水所化,出体表经脉后化为纯阳之气,穴内无阴性之水,是绝阴化阳的过程,故名绝阳。
3)而明。而,语气助词,作转折用。明,与暗相对,指可见。而明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可见之物。在中医学中,物质可划分为二大类,一类为阴,一类为阳,阴又为有形之水,阳又为无形之气。有形之水可见,无形之气不可见。穴名冠以而明,它正是对穴内的气态物质处于特殊的可见状态的描述。由于本穴物质由大肠经体内经脉的阴水气化并喷射而出,成为了可见之状,因而明白可见,故名而明。
4)大肠经井穴。井,地之孔也。因本穴的气化之气从地部孔隙而出,故为井穴。
5)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内部外出的高温高压气态物,水湿浓度大,出体表经脉后其变化为散热冷疑,表现出西方之气的秋凉特性,故本穴属金。
附注:手阳明经所出为“井”。
商阳穴意义:大肠经经气由体内外出体表。
气血特点:气血物质为纯阳之气,性凉。
运行规律:阳气由大肠经的体内经脉外出体表经脉并循经传于二间穴
功能作用:气化大肠经体内水液,向大肠经体表经脉输送高温水湿气体。
主治疾病:
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人体穴位配伍〗配少商穴点刺出血治热病,昏迷。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血必淡、色必暗),热则摇孔出气,无见其血。
〖生理解剖〗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取穴方法:商阳穴位于人体的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
如何找准穴位–商阳穴
这一篇来说说商阳穴。商,古代五音之一,属金,属肺。阳,指阳金。意为此乃阳金脉气所生之处。肺与大肠为表里,肺为阴金,大肠为阳金,阴金至此转化为阳金。
商阳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食指尖端的商阳穴,是使人延年益寿的穴位,经常按摩商阳穴,可强精壮阳、延缓衰老。此穴还有开窍、泻热、利咽喉的作用。有资料记载,点刺商阳放血,对于治疗扁桃体炎有很好的疗效。
精确定位:商阳穴在手指,食指末节桡,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取穴窍门:一手掌背朝上,屈曲另一手拇指,以指甲尖垂直掐按靠拇指侧的食指指甲根,即是商阳穴。
一按就灵:商阳穴是男性性功能保健的重要穴位,按摩时应保持一定的频率和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宜,每次5-10分钟。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可延缓性衰老。
小贴士:商阳穴是手阳明经的井穴,手阳明经内属大肠,与肺互为表里,所以,只要是发生于肺和大肠经的急性疾病,都可取商阳穴治疗。
按摩商阳穴的作用与好处
导读:按摩商阳穴的作用与好处:提高性欲、促进新陈代谢、治疗便秘、耳聋、腹痛、咽喉肿痛等。商阳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商阳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按摩商阳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治疗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中风昏迷等
2、治疗便秘、腹痛、上吐下泻、急性胃肠炎等
3、治疗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等
4、提高性欲、促进新陈代谢
【温馨提示】
按摩商阳穴的手法:用拇指和食指握住患者食指的两侧,揉捏此养生穴位。每次2分钟左右,每日2次。力度适中。
养生功效:商阳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可治疗咽喉肿痛、齿痛、耳聋、热病、昏迷、手指麻木等疾病。
养性功能:这也是一个调理内息与肠胃的穴道。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这里,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人体穴位配伍:配少商、中冲、关冲,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中风,中暑。配合谷、少商,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配合谷、阳谷、侠溪、厉兑、劳宫、腕骨等。有发汗泻邪热的作用,主治热病汗不出。配少商穴点刺出血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LI02:二间穴 èr jiān
二间穴(间谷穴,闻谷穴,周谷穴)解析:
1)二间。二,概数,在此表示较小之意。间,间隔、空隙也,指本穴物质所处为空隙之处。
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位处不太高的天部层次。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所处为不太高的天部层次,二间之名即是对本穴气血物质所在的空间层次范围的说明,故名。
2)间谷、闻谷、周谷。间,间隔、空隙也。闻,听也,指距离短近。周,范围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之处。间谷、闻谷、周谷名意皆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位处较小的间隙处。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高温水气,此高温之气因是由商阳穴的喷咀喷出,行至二间后扩散的范围不大,如处于狭小的区域,故名间谷,闻谷,周谷。
3)大肠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因散热而有部分水气冷凝而降,在地部形成细小的经水,故为荥穴。
4)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湿之气,在本穴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的变化,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附注:手阳明经所溜为“荥”。
二间穴意义:大肠经气血在天部不太高的层次冷凝化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大部分为天部之气,同时地部亦有极少经水,天部之气及地部经水性皆温热。
运行规律:天部之气向三间穴上行,地部经水向商阳穴下行。
功能作用:大肠经经气在此分清降浊。
主治疾病:目昏,鼻出血,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
〖人体穴位配伍〗配合谷穴治齿痛。
〖治法〗寒则补之或灸、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有指屈浅、深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方法:微握拳,二间穴位于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二间穴止牙痛立即见效
俗语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前天女儿吃饭时居然坐在桌边不动筷子闷声不语,满脸的不愉快。问过之后才知道是牙痛。牙痛我没给别人治过,只是自己牙痛时点按二间穴给自己治过,效果那是相当的好。
治牙痛的穴位很多,合谷、颊车穴就是治疗牙痛的经验方,但是我牙痛的时候点按过合谷、颊车穴,自我感觉效果并不是太显,当我点按二间穴时,牙痛的感觉竟然瞬间消失了。这让我有点疑惑,那么这个穴位是不是在我身上只是一个偶然现象?正好小女也犯了牙痛,那么再验证一下这个穴位的功效,也好彰显一下二间穴的功绩。
于是我在小女的痛侧的手背的二间穴上点按了一下,小女手指纤细,骨感突出,拇指点按很难点到骨间隙的深部。我用拔筋板的窄面在小女的二间穴上点揉,她感觉穴位很痛,穴位痛时牙痛就没有了,停止穴位按揉时牙痛又有了。我想二间穴治她的牙痛应该有戏,就继续点揉了一分钟左右,她说还在痛。我说那吃完饭再帮你做做,没想我刚吃饭不到一分钟,女儿突然高兴地说:“牙不痛了!”哈哈,看来二间治牙痛并非个案!
二间穴位于手背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取穴时微握拳,就是在食指和手掌连接的那个关节前一点,有一个浅浅的凹陷即是二间穴。
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之荥穴,有清热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医书上说,其穴主治鼻衄、牙痛、咽喉肿痛、颔肿、肩背痛、面神经麻痹、口干、嗜睡……。但是否真有这些效验,得一一试过才有发言权,这里只是对上火引起的牙痛作了一个验证。但对于重症的患者是否也有显效,暂不敢确定。朋友们如有牙痛的不防试试,共同确认这个穴位对牙痛的治疗价值。
快速治疗牙龈肿痛的方法:按压合谷穴二间穴
赴澳新12天的旅游在恋恋不舍中还是结束了。所谓不舍真的不是留恋那里自然清新的空气与美丽的风光,更多是希望躲避武汉这让人难以忍受的冉冉烈日。本以为12天的澳新冬日旅行结束会让武汉的闷热多少降下一些来。没想到一下飞机,滚滚热浪依旧如常。哎......今年的天气这是怎么啦?
书归正传。说说这次去澳新旅游通过按摩治好牙痛牙肿的方法。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次旅行同样准备了旅行中必备的治疗工具------首先喝NIAO的杯子是必备之一,其次刺血针、酒精棉球、两根艾条和一盒火柴,也是我旅游必备之物、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有些病我个人认为刺血艾灸疗效会比尿疗来的更快。没想到的是上飞机前导游要求我们必须把所有的易燃易爆的物品扔掉,这样我所带的刺血针和艾条因为没有办法消毒和点燃,自然就没了用武之地。
我属于那种出门容易上火的人,多年来都是艾灸帮我解决了旅游所带来的不适,今年刚刚学会的刺血本想也能让它发挥一下作用的,没想到居然出师不利快速治疗牙龈肿痛--按压合谷穴二间穴、我变成了赤手空拳,没带任何治疗工具和药物的旅行者,心理不免有些担忧。
果不其然,旅行第3站到达澳大利亚的凯恩斯准备浏览列入世界保护遗产名录的大堡礁之一的绿岛时,火气果真开始发作,上牙龈起了一个小脓包。整个口腔也开始疼痛。
好在平时学习的养生知识这时发挥了作用,我按平时学到的按摩手法,针对牙痛选择了合谷穴二间穴进行点压按摩。每个穴位按压十几下,尤其是在按压二间穴时发现有痛点,就重点用大拇指指甲按压二间穴的痛点,在旅行途中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按压几下。结果让我太惊喜了。
第二天牙龈脓肿就消失了,牙也不痛了。
这次的手法按摩实践让我对手法按摩和穴位按摩有了初步的认识,穴位按摩效果如此之快,疗效立竿见影令我开始对手法按摩刮目相看。
学无止境,平时多掌握一门养生知识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健康机会以及解除病痛的方法。
有牙痛的朋友不妨试试按压合谷和二间穴。
注:文中穴位准确位置图和讲解可以点击文中链接直接查看。
合谷穴主治症状:
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指压的小窍门:
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颜面上的病,像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
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二间穴主治症状
二间穴主治病证:目昏,鼻出血,齿痛,牙龈炎,口歪,咽喉肿痛,热病,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腰痛。
二间穴取穴方法为: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压此养生穴位。
按摩二间穴的保健养生功效主要有:治嗜睡,二间配三间,有提神解困作用。治目翳,二间配合谷,有散目翳作用。
LI03:三间穴 Sān jiān
三间穴(少谷穴,小谷穴)解析:
1)三间。三,概数,与二相比稍大。间,间隔、间隙。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所处为比二间穴稍高的空间层次。本穴物质为二间穴传来的天部清气,其性温热,上行至三间后所处的天部位置较二间穴为高,故名。
2)少谷、小谷。少与老相对、小与大相对,皆言小之意。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少谷、小谷名意皆指本穴物质所处的空间范围较小。
3)大肠经俞穴。俞,输也。大肠经气血由于有二间穴的散热冷降,在本穴处基本上无气血物质的升降变化,本穴只是起到了大肠经气血物质的传输作用,故为俞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中的气血物质由于基本上无升降变化,而在二间穴不断提供气血物质的情况下,穴内的气血物质只是循大肠经向上部的合谷穴横向移传,表现出风木的横向运动特征,故其属木。
附注:手阳明经所注为“输”。
三间穴意义:大肠经气血在稍高的天部层次形成风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横行的风气,性温热。
运行规律:穴内物质以横行的风气形式循大肠经传向合谷穴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眼痛,肠泻洞泄。
〖人体穴位配伍〗目中漠漠,即寻攒竹穴、三间穴。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有第一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头静脉其示部),指掌侧有固有动脉;布有桡神经浅支。
取穴方法:微握拳,三间穴位于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穴位密码网注释:
【按摩三间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牙痛、扁桃腺炎、急性结膜炎、青光眼、肠鸣下痢、口干气喘、热病、三叉神经痛、便秘、咽喉肿痛、身热胸闷等。
【作用功效】三间穴,清热止痛,利咽平喘,通经活络。
LI04:合谷穴 Hé gǔ
取穴方法: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合谷穴(虎口,容谷,合骨,含口)解析:
(1)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2)虎口。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风也。口,出入之所也。虎口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运动形式为风木的横向运动。
(3)容谷。容,容纳、包容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间穴传来的气血物质在本穴被包容、聚集。
(4)合骨。合,汇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质为三间穴的水湿之气汇合而成,所处为天部,其状为云,富含水湿,故名合骨。
(5)含口。含,包含、容纳也。口,脾胃之属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脾土的长养特性。本穴物质为三间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由本穴外传时也是以风木的形式横向外传,但由于其水湿云气有温热之性,因而还有部分水湿之气气化上行于天,表现出脾土的长养特性,故名含口。
(6)大肠经原穴。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原穴
附注:(l)手阳明经所过为“原”。(2)《神应经》: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
合谷穴意义:大肠经经气在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层次大范围内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穴内的天部水湿云气一方面横行向阳溪穴传输,另一方面不断气化向更高的天部层次扩散。
功能作用:推动天部层次的气血运动,向天部层次输送水湿云气。
主治疾病: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位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合谷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位的疗效。
〖人体穴位配伍〗配太阳穴治头痛;配太冲穴治目赤肿痛;配迎香穴治鼻疾;配少商穴治咽喉肿痛;配三阴交穴治经闭,滞产;配地仓穴颊车穴治眼歪斜。
〖治法〗虚寒则补而灸之,实热则泻之,热症凉药水针良。
〖生理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方法: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真人图解如何找准穴位–合谷穴
前一篇博文谈到了如何找准太阳穴,这一篇来说说合谷穴。古语说:合,结合、合拢之意。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穴在太阴与阳明结合处。开则如谷,合则如山也。
合谷穴即虎口,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是人体六大养生要穴之一。本穴有解表退热、理气止痛、活血调肠、调理汗液的作用,最善于调理大肠经的病变,可以补虚泄实,治疗胃痛、腹痛、肠炎、痢疾等。
精确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取穴窍门:轻握拳,拇指、食指指尖轻触,另手握举外,拇指指腹垂直下压处
小贴士:合谷穴是大肠经气的获居之地,脏腑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经络中手足阳明经两脉连贯,因而合谷既可解肺主管之表,又能治疗胃肠属下之里,治疗病种多不胜数。
中医“合谷穴”的来历(图文)
《针灸甲乙经》说:“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间。手阳明之所过也,为原。”在全身体表的数百个腧穴中,合谷穴的治疗范围最为广泛,具有全身性的治疗作用。历代医家对它很重视,各针灸文献中均有记载。
合谷穴的来历
(1)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2)虎口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风也。口,出入之所也。虎口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运动形式为风木的横向运动。
(3)容谷容,容纳、包容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间穴传来的气血物质在本穴被包容、聚集。
(4)合骨合,汇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质为三间穴的水湿之气汇合而成,所处为天部,其状为云,富含水湿,故名合骨。
(5)含口含,包含、容纳也。口,脾胃之属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脾土的长养特性。本穴物质为三间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由本穴外传时也是以风木的形式横向外传,但由于其水湿云气有温热之性,因而还有部分水湿之气气化上行于天,表现出脾土的长养特性,故名含口。
(6)大肠经原穴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原穴
按压合谷穴可止牙痛、头疼
当手掌合拢时,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便会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有一个“合谷穴”,合谷穴对于治疗头疼、牙痛等有效,它是止痛的特效穴,在我国古代拔牙时都在此穴针灸以为麻醉之用。
当牙痛、头疼时,只要揉合谷穴即可缓和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则剧烈的疼痛自然就会缓和下来。
由于合谷穴与整个头部组织有关,若继续摩擦可使颜面变得光滑、细嫩,并且有预防面皱的功效。而且合谷穴的摩擦对于治疗颜面麻痹、眼疾、鼻炎、扁桃腺炎和所有头部之疼痛将能发挥莫大的效果,只要一日做二三回,便能使一个人生气蓬勃。
患有慢性头疼的人,一旦感到疲倦时,不妨做此合谷穴的摩擦,就会将头疼的症状治疗。
快速治疗牙龈肿痛的方法:按压合谷穴二间穴
赴澳新12天的旅游在恋恋不舍中还是结束了。所谓不舍真的不是留恋那里自然清新的空气与美丽的风光,更多是希望躲避武汉这让人难以忍受的冉冉烈日。本以为12天的澳新冬日旅行结束会让武汉的闷热多少降下一些来。没想到一下飞机,滚滚热浪依旧如常。哎......今年的天气这是怎么啦?
书归正传。说说这次去澳新旅游通过按摩治好牙痛牙肿的方法。按照以往的经验这次旅行同样准备了旅行中必备的治疗工具------首先喝NIAO的杯子是必备之一,其次刺血针、酒精棉球、两根艾条和一盒火柴,也是我旅游必备之物、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有些病我个人认为刺血艾灸疗效会比尿疗来的更快。没想到的是上飞机前导游要求我们必须把所有的易燃易爆的物品扔掉,这样我所带的刺血针和艾条因为没有办法消毒和点燃,自然就没了用武之地。
我属于那种出门容易上火的人,多年来都是艾灸帮我解决了旅游所带来的不适,今年刚刚学会的刺血本想也能让它发挥一下作用的,没想到居然出师不利快速治疗牙龈肿痛--按压合谷穴二间穴、我变成了赤手空拳,没带任何治疗工具和药物的旅行者,心理不免有些担忧。
果不其然,旅行第3站到达澳大利亚的凯恩斯准备浏览列入世界保护遗产名录的大堡礁之一的绿岛时,火气果真开始发作,上牙龈起了一个小脓包。整个口腔也开始疼痛。
好在平时学习的养生知识这时发挥了作用,我按平时学到的按摩手法,针对牙痛选择了合谷穴二间穴进行点压按摩。每个穴位按压十几下,尤其是在按压二间穴时发现有痛点,就重点用大拇指指甲按压二间穴的痛点,在旅行途中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按压几下。结果让我太惊喜了。
第二天牙龈脓肿就消失了,牙也不痛了。
这次的手法按摩实践让我对手法按摩和穴位按摩有了初步的认识,穴位按摩效果如此之快,疗效立竿见影令我开始对手法按摩刮目相看。
学无止境,平时多掌握一门养生知识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健康机会以及解除病痛的方法。
有牙痛的朋友不妨试试按压合谷和二间穴。
注:文中穴位准确位置图和讲解可以点击文中链接直接查看。
合谷穴主治症状:
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指压的小窍门:
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颜面上的病,像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
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二间穴主治症状
二间穴主治病证:目昏,鼻出血,齿痛,牙龈炎,口歪,咽喉肿痛,热病,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腰痛。
二间穴取穴方法为: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压此养生穴位。
按摩二间穴的保健养生功效主要有:治嗜睡,二间配三间,有提神解困作用。治目翳,二间配合谷,有散目翳作用。
按揉合谷穴止痛防感冒
小儿惊风时点此穴有回阳救逆、散惊去热之效。癫痫病发作时,重手法点按此穴,能缓解症状。
方法:右手掌心放于左手背侧,大拇指来回环揉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各50次(以右手拇指第一横纹放于左手虎口正中,拇指尖所达是穴)。
作用:按揉合谷穴能祛风解表,通络镇痛,对牙痛、咽痛、头痛、腹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还能治疗感冒、头昏、困倦、耳鸣、耳聋、神经衰弱等症。小儿惊风时点此穴有回阳救逆、散惊去热之效。癫痫病发作时,重手法点按此穴,能缓解症状。
左手臂按摩完毕,再做右手臂。女子反之。
感冒头面疾病的要穴---合谷穴
如果有轻微感冒时,可以按合谷穴,左右各个各按摩十分钟,按摩完后再喝一杯热开水,出出汗,感冒就可以缓解。
平常有鼻子过敏的人,也可以常常按压合谷,如果有耐心,持之以恒,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手阳明大肠经有经过下牙龈,所以,牙痛时可以先按按合谷止痛.
《四总穴歌》里头,有这么一句“面口合谷收”,就是颜面以及口部的毛病都可以找合谷治疗;合谷还可以治疗“疟病热还寒”,就是疟疾先热而后冷的打摆子症状。也可治龋齿及鼻衄,就是蛀牙和流鼻血;“口噤不开言”,牙齿咬得很紧,不能张口说话,可以在此穴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可是要注意,合谷跟另一个叫三阴交的穴道,在孕妇身上要小心,有可能导致流产。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太子,他很喜欢医学,有一次看到一位孕妇,把了脉后,希望证实自己的判断,要剖腹看一看到底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或者是双胞胎,跟他同行的医师徐文伯说不可以这样,用针剌合谷及三阴交这个胎就可以顺利产出;所以合谷、三阴交在孕妇身上不可以随便扎针,要非常小心的。
合谷穴这个穴位恰到好处就在手背,而且好找,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方便简单地按两下,并且疗效惊人。
感冒乃百病之母,按压合谷穴最大的好处就是预防感冒。
按合谷穴能护齿
中医四总穴歌诀有“面口合谷收”之歌,能保护牙齿,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按摩合谷穴还能治疗牙疼、牙龈炎、舌炎、腮腺炎等。比如,牙疼时,按压合谷穴5分钟后,疼痛会减轻,如果有牙龈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经常按压合谷穴能起到一定疗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这与合谷穴促进延脑的中缝大核神经元放电增加有关。
按压合谷穴时注意用对侧手的拇指和食指指腹,用力按压,直到产生酸胀感为宜。
扁桃腺疼痛-合谷穴
扁桃腺疼痛
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位于骨头延长角。
大蒜贴敷合谷穴治扁桃体炎
将大蒜(紫皮者佳)捣烂如糊状,敷于双虎口(即合谷穴),时间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为度。
合谷穴治黑眼圈
坐在床上、书桌旁、沙发上,按压合谷穴非常顺手,随时可按,治疗黑眼圈有一定疗效。
合谷穴配内庭穴治疗神经性头痛内庭穴:位于双足第二、三趾之间)。
按摩该两穴位可治疗神经性头痛、失眠性头痛、颈后疼痛等疾病。
按摩方法:
按摩合谷穴时,可用双手拇指以顺时针方向交替按摩。内庭穴位用双手拇指直接点压双足二、三趾之间,可起到立即止痛效果,坚持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按摩该两穴位后一般3—5日可起到治愈效果。
(1)按法:将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用力深压捻动。
(2)揉法:将拇指指腹放在合谷穴上,作轻柔和缓地揉动。
(3)一指禅推法:把拇指指端放在合谷穴处,以腕关节摆动,带动拇指作左右摆动。
(4)点法:把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伸直拇指压而点之。
按压合谷穴可止牙痛、头疼
当手掌合拢时,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便会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有一个“合谷穴”。合谷穴对于治疗头疼、牙痛等有效。它是止痛的特效穴。在我国古代拔牙时都在此穴针灸以为麻醉之用。
当牙痛、头疼时,只要揉合谷穴即可缓和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则剧烈的疼痛自然就会缓和下来。
由于合谷穴与整个头部组织有关,若继续摩擦可使颜面变得光滑、细嫩,并且有预防面皱的功效。而且合谷穴的摩擦对于治疗颜面麻痹、眼疾、鼻炎、扁桃腺炎和所有头部之疼痛将能发挥莫大的效果,只要一日做二三回,便能使一个人生气蓬勃。
患有慢性头疼的人,一旦感到疲倦时,不妨做此合谷穴的摩擦,就会将头疼的症状治疗。
按摩合谷穴治疗神经性头痛
中老年患神经性头痛是常见病。患病后一日发作数次,同时出现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办事精神不集中等症状,痛苦难忍。若采用按摩疗法,可获良好效果。
禁忌:患者在治疗期间,严禁饮酒和吸烟。同时,可多吃海产品和豆制品。如:鱼、虾、蛋、海带;海藻、豆腐、豆腐脑等食品。还可吃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坚持在每晚临睡前用热水烫双足20分钟,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早日恢复健康
LI05:阳溪穴 Yáng xī
阳溪穴中魁穴)解析:
1)阳溪。阳,热也、气也,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溪,路径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后蒸升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合谷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此后吸热蒸升并上行于天部,故名。
2)中魁。中,与旁相对,正也,指本穴气血运行的路线是大肠之正经。魁,首也,与尾相对,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首为阳,尾为阴也。中魁名意指本穴向大肠本经输送阳热之气。
3)大肠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大肠经经气由本穴经过,故为大肠经经穴。
4)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合谷穴传输至此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吸热后上炎于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本穴属火。
附注:手阳明经所行为“经”。
阳溪穴意义:大肠经气血在此吸热蒸升上行天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穴内经气由天之中下部上炎至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吸收天部之热并向天部提供水湿。
主治疾病: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合谷穴治头痛。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而后温灸,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当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
取穴方法:
阳溪穴位于人体的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阳溪穴位置见下面高清大图动画显示:
如何找准穴位–阳溪穴
这一篇来说说阳溪穴。古语说:阳,指阳经与手背部,阳溪穴内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溪,山洼流水之沟。指阳溪穴在拇指手背之阳的两筋凹陷明显处。
阳溪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是医治人体头面部疾病的重要穴位,有疏通局部经脉气血运行、调节经气的作用,经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等疾病。
精确定位:阳溪穴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烟窝”凹陷中。取穴窍门:手掌侧放,拇指伸直向上翘起,腕背桡侧有一凹陷处,即是阳溪穴。
一按就灵:头痛或牙痛时,用一手轻握另一手手背,弯曲拇指,用指甲直掐按阳溪穴,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会使疼痛迅速得到缓解。
小贴士:称其阳溪,是因为人的肢体中手背为阳,而溪代表的是水流。经络理论中,将位于前臂(小腿)附近,具有畅行水流作用的穴位叫做“经”穴。阳溪就是手阳明经的“经”穴。
导读:按摩阳溪穴的作用: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耳聋耳鸣、前臂麻痛、便秘等,阳溪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阳溪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阳溪穴位位置图】
【图解阳溪穴位的位置】
阳溪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阳”,即热,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溪”,路径。阳溪穴的位置:位于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处于拇指伸肌腱与拇指短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形似小溪,故名“阳溪”。
【按摩阳溪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阳溪穴的主要作用:清热散风、消肿止痛。缓解治疗咽部及口腔疾病、腰痛等病症。
缓解治疗:1、咳嗽气喘;2、牙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3、脑中风;4、头痛、耳聋耳鸣、前臂麻痛、手腕疼痛、重听;5、便秘等。
【温馨提示】
【穴位配伍】1、阳溪穴配解溪穴,主治心悸怔忡。2、阳溪穴配合谷穴治头痛。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阳溪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防治咽部及口腔疾病。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阳溪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目赤肿痛、牙痛、腰痛等疾病。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垂直从上而下刮拭阳溪穴,力度稍重,出痧为度,可缓解发热无汗、头痛、牙痛等。
针刺方法:阳溪穴直刺或向上刺0.3-0.5
艾灸方法:阳溪穴艾条灸5-10分钟,阳溪穴艾炷灸3-5壮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腹按压阳溪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5分钟,每日2次。
治病小贴士:阳溪穴能补阳气,提精神,所以此穴能给大脑提供充足的血液,善治头痛和眼痛。
按阳溪调理手肩综合征
拇指尽力向上,在大拇指的根部接近手腕的地方有一个凹陷,这个凹陷就是阳溪穴所在位置。阳溪穴是精气贮藏比较深的地方,阳气很充足。
现在有一种病叫手肩综合征,也就是手腕、手肘、肩膀等部位感到疼痛。这时可用右手握住左手的腕部,同时左手握拳,用拳头前后晃动,这样来帮助腕部活动。在腕部活动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刺激阳溪穴。此外,穿西装的男士在闲暇时,建议解开衣袖的扣子,放松一下腕部的肌肉,对整个胳膊都非常有好处。
LI06:偏历穴Piān lì
偏历穴解析:
1)偏历。偏,与正相对,偏离之意。历,经历。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偏离大肠正经而行。本穴物质为阳溪穴传来的炎上之气,行至本穴后因进一步受热膨胀并向外扩散,而由于肺经所处的西方之地天部之气不足,所以本穴的膨胀扩散之气偏行肺经,故名。
2)大肠经络穴。因本穴有天部之气偏走肺经,有联络大肠经与肺经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络穴
附注:手阳明经络穴
偏历穴意义:大肠经经气由本穴别走肺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阳热之气运行分二个方面,一是偏走肺经,二是循大肠经上行。
功能作用:向肺经输送大肠经的阳热之气,改善肺气之虚。
主治疾病:目赤耳鸣,鼻出血,喉痛,手臂酸痛,水肿。
〖人体穴位配伍〗配曲池穴治手臂疼痛。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在桡骨远端,桡侧腕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掌侧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背侧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前列腺和泌尿系统感染:揉偏历穴
治面部神经麻痹、脑中风、前列腺和泌尿系统感染:揉偏历穴
两虎口相交,中指在手臂上所点处就是偏历穴。它有两大功能,其一是治疗和预防面部神经麻痹和预防脑中风。所以要想记住偏历穴,就要先想到人脸偏了,想到它能治疗面部神经麻痹。
第二大功能是利尿消肿。平常有前列腺炎、泌尿系统感染的朋友,一定要坚持揉这个穴,要拨动着揉,揉时会发现有好多硬的乱筋在里面,把它们揉松揉散就好了。
LI07:温溜穴 Wēn liū
温溜穴(逆注穴,蛇头穴,池头穴,地头穴,通注穴)解析:
1)温溜。温,温热也,是对穴内气血物质性状的描述。溜,悄悄地走失也。该穴名意指偏历穴传来的天部之气在本穴悄悄地散失。本穴物质由偏历穴传来,为吸热后上升于天之天部的阳热之气。气血行至本穴后,因其所处为天之天部,外部环境对其的升温作用少,气态物质仍保留原来的余热而缓缓地散热蒸发,散失的情形如悄悄地溜走一般,故名。
2)逆注。逆,反也。注,灌注也。逆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上行。注是对有形之物的形容,其运动方向向下。逆注即是与有形之物向下的灌注方向相反,而本穴气态物的运行方向正是如此,故名逆注。
3)蛇头、池头、地头。蛇,头小身大之动物也。池,水池也。地,田地也。头,首也。蛇头、池头、地头皆是对本穴气血物质总量与输出量的比喻,意指输出量小也。蛇头与其身相比为小、池之头与其池相比为小、地之头与其地相比为小,故名。
4)通注。通,通过、通行也。注,灌注也。通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不光有悄悄地溜走散失的变化,气态物同时也不断地散热缩合如细雨之降归走本经,故名通注。
5)大肠经郄穴。郄,空隙也。本穴物质为天部之气,其变化为不断地散失,微观下的穴位四周如有众多细小的空隙一般,故为大肠经郄穴。
附注:温溜穴为手阳明经郄穴。
温溜穴意义:大肠经的阳热经气在此聚集并缓慢蒸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水湿云气,其性较干燥。
运行规律:水湿云气以缓慢的蒸散之状循大肠经向上传输。
功能作用:散发大肠经气血之热,向大肠经以外的天部提供水湿。
主治疾病: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人体穴位配伍:温溜穴配合谷穴缓解治疗头痛
按摩温溜穴位的作用:缓解治疗头痛、项强、面肿、口眼斜、口舌咽喉肿痛、肩臂酸痛、肠鸣腹痛、疔疮等
按摩温溜穴按摩方法:用是指指腹按压温溜穴,其余四指握在手臂上,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2次。
生理解剖: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取穴方法:温溜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穴(图文)
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穴:在屈肘时,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处。
该穴可治疗急性疼痛,有清热解毒,泻火消肿,祛瘀止痛之功,主治咽喉肿痛,面肿等。
《甲乙经》:喉痹不能言,温溜及曲池主之。两者还共同具有祛风湿,利关节,通经络,止痹痛之功,用以治疗上肢不遂,肘臂痛等。
如图:
LI08:下廉穴 Xià lián
下廉穴(手下廉穴)解析:
下廉、手下廉。下,与上相对,指下部或下方。廉,廉洁清明也。手,指本穴位于手部。下廉、手下廉名意指本穴下部层次的气血物质洁静清明。本穴物质为温溜穴传来的水湿云系,此水湿云气在本穴所处的位置是在天之天部,而天之下部的气血物质相对处于廉洁清静,故名。
下廉穴意义:大肠经经气位处天之天部,天之下部气血廉洁清静。
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水湿云气。
冷却横向下行上廉穴,小部分则横向下行手五里穴。
功能作用:吸附并聚集天之天部的浊重之物并使其沉降。
下廉穴藏象:下廉的天部之气如同气象学中所指的在西北方向刚刚形成的高空冷湿气流,它的运行是不断地从西北方的高空向东南方的低空移动,即是横向下行。此高空冷湿气流中的滞重部分它会快速地从天部的高位降至低位,即如传至上廉穴的水湿云气,而轻质的部分它会在飘行更远处才形成降水云系并化雨而降,此即如传至手五里穴才冷降归地的水湿云系。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目痛,肘臂痛,腹痛腹胀。
〖人体穴位配伍〗配足三里穴治腹胀,腹痛。
〖治法〗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寒则补针多留或灸。
〖生理解剖〗在桡骨的桡侧,桡侧有腕伸短肌及腕伸长肌,深层有旋后肌;有桡动脉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
取穴方法:下廉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4处。
清肠、治便秘:揉上廉穴下廉穴
“廉”是廉洁,就是要让血液保持清洁。这两个穴位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所以称为上廉穴下廉穴
这两个穴位是清肠毒的,所以能治便秘。如果手三里、上廉、下廉一起揉,效果最好。
·治头面肿、上身肿、腰膝痛、肠胃功能不好、过敏性鼻炎、身体虚弱:常揉手三里
手三里穴在曲池穴下2处。
手三里主要治肿痛,对头面肿、上身肿疗效最佳。不论是眼睛、鼻子,还是嘴、口腔,只要是头面肿,都是手三里的治疗范围。
手三里可以治疗腰膝痛。尤其是慢性腰肌劳损,经常揉揉手三里就会好转。
需要注意的是,膝关节有问题,不要经常揉膝关节的痛点,而要揉胳膊肘;胳膊肘痛,要揉膝盖附近的痛点;脚踝有问题,要揉手腕子。比如风湿的人早晨起来有晨僵,手指僵硬了,您千万别揉手指头,越揉它越大、越变形,这是因为本身就缺血,您一揉它,好血没过来,里面的组织液过来了,结果就肿大增生了,这时要使劲多揉脚趾。上述疗法就叫反射疗法。
急性腰痛也一样,痛就证明这块儿有淤血,您去按揉等于是按摩伤口,虽然这个伤口是在里边,但会把旁边本来没损伤的血管给弄破,伤痛就会更厉害。虽然按摩使血液循环加快,感觉腰部热乎乎的,有点儿舒服,但随后会更严重。所以您不能这么揉,要揉与它相表里的经络。
手三里穴为什么可以治疗膝盖痛呢?原因就是反射疗法。大家都知道“肚腑三里留”这句话,这个“三里”既包括手三里穴,也包括足三里穴。
手三里穴的功效非常巨大,但却经常被大家所忽视。
肠胃功能不好,揉手三里穴同样管用。尤其是胃寒的人,揉手三里穴的效果比足三里更好。因为大肠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是可以补充气血给肠胃的,而胃寒就是胃中缺血,新鲜血液流不过去。血总是热的,如果让血很充沛地流过去,就不会胃寒了。
手三里穴还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
手三里穴是一个强壮穴,和足三里穴一样,平时多揉,可以增强免疫力。
LI09:上廉穴 Shàng lián
上廉穴(手上廉)解析:
上廉、手上廉。上,与下相对,指下部或下方。廉,廉洁清明也。手,指本穴位于手部。上廉、手上廉名意指大肠经气血物质所处为天之下部,天之上部气血虚少,洁静清明。
本穴物质为下廉穴传来的水湿云系,在本穴所处的位置是在天之下部,而天之上部的气血物质相对处于廉洁清静,故名。
上廉穴意义:大肠经经气中浊重部分在此归降地部,天之上部廉洁清静。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水湿云气继续散热吸湿并横向下行传向手三里穴。
功能作用:吸附天部的水湿浊物向下沉降。
主治疾病:头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肠鸣腹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曲池穴治手臂麻木;
〖治法〗实热则泻之,虚寒则先泻后补。
〖生理解剖〗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取穴方法:上廉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3处。
清肠、治便秘:揉上廉穴下廉穴
“廉”是廉洁,就是要让血液保持清洁。这两个穴位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所以称为上廉穴下廉穴
这两个穴位是清肠毒的,所以能治便秘。如果手三里、上廉、下廉一起揉,效果最好。
·治头面肿、上身肿、腰膝痛、肠胃功能不好、过敏性鼻炎、身体虚弱:常揉手三里
手三里穴在曲池穴下2处。
手三里主要治肿痛,对头面肿、上身肿疗效最佳。不论是眼睛、鼻子,还是嘴、口腔,只要是头面肿,都是手三里的治疗范围。
手三里可以治疗腰膝痛。尤其是慢性腰肌劳损,经常揉揉手三里就会好转。
需要注意的是,膝关节有问题,不要经常揉膝关节的痛点,而要揉胳膊肘;胳膊肘痛,要揉膝盖附近的痛点;脚踝有问题,要揉手腕子。比如风湿的人早晨起来有晨僵,手指僵硬了,您千万别揉手指头,越揉它越大、越变形,这是因为本身就缺血,您一揉它,好血没过来,里面的组织液过来了,结果就肿大增生了,这时要使劲多揉脚趾。上述疗法就叫反射疗法。
急性腰痛也一样,痛就证明这块儿有淤血,您去按揉等于是按摩伤口,虽然这个伤口是在里边,但会把旁边本来没损伤的血管给弄破,伤痛就会更厉害。虽然按摩使血液循环加快,感觉腰部热乎乎的,有点儿舒服,但随后会更严重。所以您不能这么揉,要揉与它相表里的经络。
手三里穴为什么可以治疗膝盖痛呢?原因就是反射疗法。大家都知道“肚腑三里留”这句话,这个“三里”既包括手三里穴,也包括足三里穴。
手三里穴的功效非常巨大,但却经常被大家所忽视。
肠胃功能不好,揉手三里穴同样管用。尤其是胃寒的人,揉手三里穴的效果比足三里更好。因为大肠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是可以补充气血给肠胃的,而胃寒就是胃中缺血,新鲜血液流不过去。血总是热的,如果让血很充沛地流过去,就不会胃寒了。
手三里穴还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
手三里穴是一个强壮穴,和足三里穴一样,平时多揉,可以增强免疫力。
LI10:手三里穴 Shǒu sān lǐ
取穴方法: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处(在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幅,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手三里穴(三里穴,鬼邪穴,上三里穴)解析:
(1)手三里。手,指穴所在部位为手部。三里,指穴内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该穴名意指大肠经冷降的浊气在此覆盖较大的范围。本穴物质由上廉穴传来,上廉穴的水湿云气化雨而降,在该穴处覆盖的范围如三里之广,故名。三里、上三里之名意与此穴同。
(2)鬼邪穴。鬼,与神相对,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所处为地部。邪,指邪气。鬼邪名意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的水湿。本穴物质为大肠经经气中浊降于地的经水,脾土受之,脾土喜燥而不喜湿,今受之水湿,实为受邪之害,故名鬼邪。
手三里穴意义:大肠经浊气在此降地并覆盖较大的范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和地部之水。
运行规律:天部的水湿云气沉降于地,地部的水液一部分渗入脾土之中,一部分气化上行曲池穴
功能作用:润化脾燥,生发脾气。
主治疾病:牙痛颊肿,上肢不遂,腹痛,腹泻,指压手三里对镇定精神有效,可治疗精神性阳痿;此外,对喉肿也很有效。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人体穴位配伍〗配曲池穴治上肢不遂。
〖治法〗寒盛则补之或点刺出血,湿盛则泻之,热盛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生理解剖〗肌肉、神经同下廉穴,血管为桡返动脉的分支。
取穴方法: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处(在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幅,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如何找准穴位–手三里穴
这一篇来说说手三里穴。古语说:手,指上肢。三里,指长度及人身上中下三部之里,以其与肘部距离长度及通乎三焦之里而言,对三焦诸病无所不包。
手三里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重于治肠,治疗腹痛、腹泻的效果更明显。此外,作为手臂上的要穴,手三里穴还可缓解前臂疼痛、麻木等症状。
精确定位:手三里穴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
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取穴窍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曲池穴下3横指处,即是手三里穴。
一按就灵:感觉肘部疼痛时,就用拇指指腹按住手三里穴,揉动1-3分钟,疼痛会大为减轻。平时按按手三里穴,可以防治肘关节炎症。
小贴士:在整个经络系统中,手三里穴的功效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局部治疗,针对的是由大脑、颈推,或上肢自身发生的各类病症;二是参与所属脏腑功能的调节。
敲击手三里颈背不酸痛
长期伏案工作或者经常打电脑、驾车的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颈、肩、背以及肘、腕部容易出现疲劳不适症状。这主要是因为颈背部以及上肢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肌肉组织紧张,血液流通不畅,再加上不注意保暖,特别是春季气候变化多端,易受到风寒邪气侵袭,从而使颈背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如果经常敲一敲手三里这个穴位,对这些部位出现的酸胀以及疼痛或疲劳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手三里位于肘弯曲成直角,在肘横纹尽头两指宽处。敲击方法:左手握空心拳敲击右手臂的手三里,不要用力过大。每次敲击100下左右,敲击中可有意识地做深呼吸。有人建议敲击6下作一次呼吸,即1~3下为吸气,4~6下为呼气,以此类推。然后换右手敲击左臂同样的穴位。如果用小皮锤代替敲打也可以。
另外,亦可用空心拳或小皮锤从颈到肩再到手臂、背部,自上而下敲击200次左右,可以起到温热散寒的作用,本身也有利于颈、肩、肘、腕、背等部位不适的缓解。如果将重点放在颈部与肩部的交叉点肩井穴上敲击,会感觉有一股热气涌向头部,对防治颈椎病、肩周炎、颈肩综合征、偏头痛、失眠等也有很好的作用。注意,肩井穴左右各一个,操作者可用左手敲击右侧,右手敲击左侧。
肩膀酸疼全因内脏差,手三里穴要疏通
针对疾病:肩周炎、颈肩综合征
适宜人群:中老年人、办公室工作者
操作方法: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手三里肩井穴,也可将握成空拳,用力击打此处,刺激时间每个穴位3分钟。两臂交替进行。
前天接诊时遇到一位患者,是位70多岁的老年人。“大夫,我上星期去我儿子家,他非要给我带点土特产,说这是朋友特地开车从老家带过来的。儿子孝顺,我也高兴,就带了一些回来。可拎了一路,回到家肩头就痛起来了。买了几贴膏药,贴一星期了,可也没有效果。现在,我吃饭拿筷子都感到费劲,您能帮我瞧瞧不?”
这到不是什么大病。老人由于上了年纪,再提拿重物很容易就会导致腰背酸痛。我让他伸出手臂,然后在他的胳膊上找痛点,当按到手三里穴时,他“哎哟”叫了一声。症结找到了,我在此处用力揉了几分钟,然后又在肩头的肩井穴进行推按,他立刻就感觉肩膀不那么沉了。试着活动一下胳膊,胳膊已经可以活动自如了。我告诉他,回家之后,自己按摩这两个穴位(也可请别人帮助按摩),肩膀酸痛的情况就会好了。老人连连称谢。
生活中,当我们提拎重物,或是进行大量手臂运动之后,经常会感到臂膀酸疼,一般休息几天就好了,这并不是什么疾病,只是一般的肩臂肌肉疲劳。但也有的人怎么休息也休不过来,还有的人就是常年的肩膀痛,胳膊都抬不起来,这时候怎么办呢?其实也简单,还是按摩手三里和肩井,一般按个十多分钟就能见效。手三里也是大肠经上的穴位。我们知道,足三里穴是人体的长寿要穴,对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调治效果。其实,手三里的养生功效也是不容小觑的。因为大肠经从食指上行,然后沿着胳膊的外线一直走到肩,过大椎穴,再进入缺盆穴。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疾”的原则,所以肩臂酸疼也属于它的治疗范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肩膀、前臂都是它循行的部位,当人体的肠胃不好的时候,阳明经的气血就不那么充沛,相应的它所循行的部位就会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如果这时候再加上疲劳的话,那么自然就会肩膀酸痛,甚至抬不起胳膊了。我多年的临床观察,肩膀不好的人,多有肠胃不好;而肠胃不好的人,也大部分都有肩周炎、颈肩综合征等疾病也验证了这个理论。因此当出现上述表现的时候,刺激阳明经上的大穴——手三里,则能起到调节大肠功能和改善其周围气血供应的双重作用。由此则通过肩膀的气血充足,肩臂酸疼、麻木的症状自然也就大大减轻了,效果当然立竿见影。
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先将手肘弯曲,肘横纹外端点处是曲池穴曲池穴再往下2,就是手三里穴。用拇指按压此处时会有微痛感。可用对侧手的拇指在此进行按揉,也可将对侧手握成空拳状,用力击打此处,刺激时间不少于3分钟。两臂都要进行按摩。
肩井穴比较好找,它位于肩关节与脖子边缘(头向前伸,颈椎最突出的部位)的中点处,位于肩部最高的地方,它与乳中穴(位于乳头中央)处于一条垂直线上。可以用手指在此处进行按压,也可以用按摩棒等轻轻在此处敲打。用指腹按住此穴,然后慢慢旋转肩膀(注意上臂要与肩膀同高,旋转角度要与前臂成直角),也可以起到相同的刺激作用。刺激此穴的时间与按摩手三里穴相同。平常我们累了,经常敲打肩部,其实就是为了刺激肩井穴,以加速气血的运行,从而使肩部更加舒服。
因此,按摩这两个穴位不仅仅对那些肩臂易酸疼的老年人有效,对年轻人的肩部不适同样有帮助。由于长期坐立办公的原因,或者经常使用鼠标、敲打键盘,“鼠标手”“四十肘”都成为现代白领常见的疾病,而且动不动就会感觉肩膀酸疼、手臂活动受限。这时,可以按摩这两个穴位,很快就可以取得效果。我有一次就是因为用电脑写文章时间太长,以致手臂抬举都发生困难。后来击打手三里及肩井穴十多分钟,手臂就可以活动自如了。后来我经常击打,肩膀再也没有感到不舒服。所以,您在有空的时候也别忘了经常按摩这两个穴位,既可以保健,又可以治病。但愿我这里所讲的养生方法可以给您的生活带来一些便利。以后,遇到个小病小灾的,你再也不用跑冤枉路、花冤枉钱,自己就可以调理了。人体的奥秘还有很多,还是让我们一起来慢慢学习、探讨吧!这可是会让你我受益终生的呢!
肠火上牙痛,请掐按合谷、曲池、手三里(图文)
我曾接待过一位牙痛病人。他对我说是上牙痛,我知道这是肠内实火在作怪。上牙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因此上牙痛主要是大肠实火造成,治疗时需以针灸或按摩祛除肠火的穴位为主。
检查完毕,还没等我开口,病人就急切地说:“大夫,你要给我开最好的止疼药,我只求它快点好起来。这太折磨人啦!”我说:“最好的药未必会有最好的效果。”他满脸困惑地问:“那要怎么治呢?”我说:“先在你的合谷穴上扎一针,你试下效果。”
刚刚扎上针,他就说:“好像没那么疼了。”又过了一小会儿,他说:“现在不疼了,把针拔出来吧。”于是他让我教他如何扎针,他要回家自己扎。我说:“你不用学扎针,我告诉你几个穴位,自己时不时地按按就可以了。”
我告诉他,如果牙再疼,就不定时地从上到下按揉合谷、曲池、手三里这三个穴位,每个穴位2分钟。这样即使不扎针,也会减轻牙痛和祛除牙肿。
手三里前面已经讲过,在这里主要教大家如何找其他两处穴位。在这里主要教大家如何找其他两处穴位。首先把你的拇指、食指并拢,肌肉最高处的穴位就是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另外,当你完全屈肘时,肘横纹最外端处的穴位就是曲池穴,它可使大肠经经气深入至大肠,排毒清热的功效最明显。
肠火上牙疼只需按摩三个穴位即可解除痛苦,可见人体的穴位是比消炎药还要灵验的“奇药”。但是需要大家明白一点,胃火和肠火的牙疼都是实火引起的牙疼,这种疼是比较剧烈的,伴有明显的牙龈红肿。单纯按摩穴位消除疼痛立竿见影,但对缓解牙龈红肿可能会较慢,所以建议你搭配吃一些清热下火的中药片。
如果你的牙总是长时间地隐隐作痛,牙龈红肿的症状也不明显,这时不管是上牙还是下牙,用我们介绍的方法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因为这是虚火引起的牙痛,需要用另外的治疗方法。
胃火下牙痛,请掐按双侧内庭、手三里(图文)
胃火下牙痛,请掐按双侧内庭、手三里
有一次,我和几位朋友聚会吃饭,点的是川菜,非常辣,餐桌上不经辣的人,吃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可是菜很正宗,即使辣,我们也一扫而光了。第二天,其中一个朋友就喊牙疼,我问是什么样的疼,他说:“巨疼!”又问:“上牙还是下牙疼?”他说:“下牙。”我让他张嘴,观察他的牙龈。牙龈很红,稍微浮肿,我断定他是胃火太旺,建议他去我们医院,给他扎针治疗。他说:“不行!我下午还有事,买点消炎药吃吃就好了。”还没等我具体分析,他就急匆匆开车走了。第二天九点左右,我接到他的电话:“牙还是疼,消炎药吃了,止痛药也吃了,就是不管用!我疼得受不了了,现在就去你们医院。”等他到了我们科室,我早已准备好了,立即在他内庭穴颊车穴扎了针,同时给他按揉手三里。过了一会儿,我问他还疼不疼,他说还有点疼,不过没什么影响了。-
我之所以要问病人是上牙疼还是下牙疼,这是因为上牙和下牙所连接的经脉不同。上牙和手阳明大肠经相连,下牙和足阳明胃经相连。对付胃火引起的下牙痛,主要是按摩内庭、颊车、手三里三个穴位。
人身之火,唯胃火最旺。胃火牙痛是指下牙(火牙)痛,多是胃火通过足阳明胃经转入牙齿,而牙齿又非藏火之地,当牙齿上火的时候,就会使牙齿疼痛,牙龈也会变得红肿。一般来说,导致胃火出现的原因很多,往往是吃太多辣椒,喝太多白酒之类辛辣的食物。因此在治疗下牙痛的时候,一定要戒吃这些食物,不要再火上浇油。-
现在我来讲一下内庭穴颊车穴、手三里这三个穴位的具体位置。内庭在脚趾的第二和第三趾的夹缝处;颊车位于耳下,紧闭上下齿咬肌隆起的地方就是,此穴属于胃经上的穴位,向里对应着牙齿;手三里位于前臂背面桡侧,曲池下两处(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并起来的宽度),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是治疗胃火下牙剧痛的主要穴位。-
又有一次,我在小区里碰到一位大妈,她捂着嘴直喊:“哎哟!疼死我了!”我见和我那位朋友差不多的症状,当场按揉内庭、颊车、手三里三处,她的疼痛很快缓和了。我告诉她需要自己再按这三处几天,配合牛黄上清丸,牙龈的红肿就会很快消失。
在治疗胃火引起的牙痛时,在内庭、颊车穴上扎针效果比较好,但大多数病人并没受过专业训练,对穴位的把握并不准确,所以可以用按摩来代替扎针。每当出现胃火下牙痛时,可在家人的帮助下按摩内庭、颊车和手三里这三处穴位,5分钟之后牙痛的症状即可缓解。
常敲手三里可助白领远离颈椎病
长期伏案工作或者经常用电脑、驾车的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颈、肩、背以及肘、腕部容易出现疲劳不适症状。
这主要是因为颈背部以及上肢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肌肉组织紧张,血液流通不畅,再加上不注意保暖,特别是春季气候变化多端,易受到风寒邪气侵袭,从而使颈背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有关针灸的书籍上介绍,穴位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据经络学上说,穴位手三里与颈椎部位的大椎穴密切相关联,如果经常敲一敲手三里这个穴位,对这些部位出现的酸胀以及疼痛或疲劳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那么,手三里是哪个位置呢?穴位手三里在左、右手前臂处。将肘弯曲成直角,在肘横纹尽头处是曲池穴,曲池穴下面两指宽处就是手三里。按摩方法:左手握空心拳敲击右手臂的手三里,不要用力过大。共敲击108下,每敲6下,作一次呼吸,一至三下为吸气,四至六下为呼气,以此类推。然后换右手敲击左臂手三里。
另外,亦可用空心拳或小皮锤从颈到肩再到手臂、背部,自上而下敲击200次左右,可以起到温热散寒的作用,本身也有利于颈、肩、肘、腕、背等部位不适的缓解。
如果将重点放在颈部与肩部的交叉点肩井穴上敲击,会感觉有一股热气涌向头部,对防治颈椎病、肩周炎、颈肩综合征、偏头痛、失眠等也有很好的作用。注意,肩井穴左右各一个,操作者可用左手敲击右侧,右手敲击左侧。
最为常见的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
最为常见的穴位按摩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揉肩贞穴。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按摩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肩贞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2、按揉列缺穴。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列缺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3、按揉委中穴。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按摩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做50次。
4、按揉肩井穴。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小贴士:白领预防颈椎病最适合的运动
年轻人每周应好腾出相对固定的时间适当运动以锻炼颈肌,日常还应注意颈部保暖等细节。最适合预防颈椎病的运动有游泳、打羽毛球、放风筝。
游泳:水中浮力减少了颈部的压力,而且在游泳过程中头常向上抬,颈肌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打羽毛球:头常后昂,挥拍动作又能带动肩颈肌群同时得到锻炼。
放风筝:除了需挺胸抬头,还常要左顾右盼,有利于锻炼颈部的肌张力,可预防颈椎的退化和颈部韧带的老化。
LI11:曲池穴 Qū chí
(鬼臣穴,洪池穴,阳泽穴)解析:
(1)曲池。曲,隐秘也,不太察觉之意。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地部之上的湿浊之气。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气化而来,位处地之上部,性湿浊滞重,有如雾露,为隐秘之水,故名曲池。
(2)鬼臣。鬼臣,风止也。鬼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无风的横向运动。大肠经属金,金气为神为君,其所克的风为鬼为臣,且本穴物质由手三里穴传来,在本穴聚集而无风木的横向运动,风为死鬼,故名鬼臣。
(3)洪池。洪,盛大也。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洪池名意指本穴气血物质名包含大量水湿。
(4)阳泽。阳,气也,指本穴物质为气态物。泽,聚水的洼池。阳泽名意指本穴物质为富含水湿的天部气态物。
(5)大肠经合穴。合,汇合、聚合也。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气化而来,在本穴处是聚集之状,为大肠经经气最强盛之穴,故为大肠经合穴。
(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之上部的雾露之气,受脾部之热而气散于天,有土的不动之义和对金气的长养之性,故其属土。
附注:(l)手阳明经所入为“合”。(2)参考资料:据报道,在犬阑尾壁内直接注射B-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以引起实验性阑尾炎,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曲池”和“阑尾”穴,证明对实验性阑尾炎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曲池穴意义: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之上部天之下部的水湿雾露,性温热,气血场范围巨大。
运行规律:水湿雾露吸热蒸发上炎天部。
功能作用: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提供天部阳热之气。
主治疾病: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贫血等。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人体穴位配伍〗配血海穴,足三里穴治瘾疹;配手三里穴治上肢不遂;配太冲穴大椎穴治高血压。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凉药水针。
〖生理解剖〗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取穴方法: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曲池穴的的日常保健按摩方法
导读:曲池穴归属手阳明大肠经,有抒压/解除疲劳,疏风清热等作用;曲池穴的位置: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详见本文图解曲池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曲池穴的准确位置图】
【图解曲池穴的位置】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
准确位置:曲肘的时候,在肘部的横纹末梢。按压的时候酸痛。这个穴位可以按住、点按,也可以把手伸直用另外一只手进行局部摩擦,擦热擦红。
【3秒钟取穴】正坐,轻抬右臂,屈肘将手肘内弯,用另一手大拇指下压此处凹陷处即是。
【取穴技巧】屈肘90度,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
【曲池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肠炎、腹部绞痛、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皮肤瘙痒、结膜炎、眼睑炎、荨麻疹、高血压,齿槽出血、甲状腺肿、上肢瘫痪等。
缓解治疗外感发热,咳嗽,气喘,腹痛,吐泻,齿痛,湿疹,痤疮,手臂肿痛,半身不遂,白癜风等。
【功效作用】疏风清热调和营卫、清热和营,理气和胃,降逆活络
【曲池穴位配伍】曲池穴配合谷穴外关穴,适用于感冒,咽喉炎,目赤等。
高血压配伍穴位:人迎穴大椎穴太冲穴、曲池穴
疾病概述: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先休息至少5分钟,再测血压,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值≥140/9O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按摩顺序与技法:遵循如下按摩法则:揉人迎穴、按大椎穴、推太冲穴、按曲池穴。揉人迎穴力度要尽量做到轻,时间在1分钟左右;按大椎穴至少要按20次以上;推太冲穴可自由掌握时间和力度。
流行性感冒配伍穴位:迎香穴少商穴、曲池穴
荨麻疹配伍穴位:章门穴足三里穴、曲池穴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曲池穴配合谷穴外关穴等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曲池穴配合谷穴血海穴等治疗荨麻疹;曲池穴配肩髃穴外关穴等治疗上肢痿痹。
由于饮食不慎,风寒感胃,或者其他原因,出现腹疼如绞、上吐下泻等症状。此时,只要按摩曲池穴,就能够有助于症状缓解。《甲乙经》云:“伤寒余热不尽。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目不明,腕急,身热,惊狂,曲池主之。
【日常保健】按摩此穴,在收紧肌肉的同时,可美化臂部皮肤,改善干燥粗糙的状况,使你的手臂光滑动人。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伤寒余热不尽。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目不明,腕急,身热,惊狂,躄痿痹重,瘈疭,癫疾吐舌,曲池主之。
《千金方》:耳痛。举体痛痒如虫噬,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
《千金翼》:瘾疹,灸曲池二穴,随年壮神良。
《金鉴》:主治中风,手挛筋急,痹风疟疾,先寒后热等症。
【现代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曲池穴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艾炙曲池可使胃蠕动弛缓,针刺曲池又可调节肠道蠕动、空肠、回肠蠕动弱者可即时性增强,强者可使之减弱。
针刺阑尾炎患者的曲池等穴,无论在X线观察下或直接手术观察,均可见阑尾的蠕动明显加强,紧张度增加,或阑尾弧度变动、移位、呈卷曲摆动,或见分节气泡移动加快,内容物排出,阑尾血管收缩,原来充血者,变为缺血状态。
曲池穴对冠心病、房性早搏、心房颤动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可减缓心率。对血管舒缩功能有调节作用,轻刺激可引起血管收缩,重刺激多引起血管扩张。曲池穴的降低血压作用已被证实,且远期疗效较好。
观察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图发现,针刺曲池等穴,可使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起针后脑血流量增加仍可维持35分钟,脑血管阻力降低不明显。
对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过多症,针刺曲池等穴,可使血小板数渐趋下降,以至恢复正常。针刺曲池穴对炎症灶白细胞的游出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血氧饱和度有调整作用。
针刺曲池可使多数空腹正常人的血糖升高,说明有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功能的作用。对血糖的调节,因手法不同,可产生相反的效果,如用烧山火手法,可使血糖上升,用透天凉的手法则可使血糖下降。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凉药水针。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弹拨曲池穴,可防治肩臂肘疼痛。(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曲池穴,每次1~3分钟。)。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肘痛、上肢痹痛等。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曲池穴3~5分钟,可缓解治疗便秘、头痛、发热、咽喉肿痛等。
【刺灸疗法】直刺1~1.5
按摩曲池穴容易造成流产,孕妇禁用
按摩专家称:点按“曲池穴”可以治疗感冒
感冒了,您有没有想过在服用药物的同时,配合按摩来缓解症状。这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按摩科刘长信主任教您一招。具体方法如下:
按揉风池穴(当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将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于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于头部两侧,由轻至重按揉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点按曲池穴(在两侧肘部横纹外侧,按压上去有酸重感):这个穴是一切外感病均可应用的穴位,具有很好的清热泻火作用。每次点按1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此穴容易造成流产,孕妇禁用。
降血压、祛痘痘、治皮肤病、明目:点揉曲池穴
降血压、祛痘痘、治皮肤病、明目:点揉曲池穴
把胳膊弯曲,肘横纹这条细缝靠近肘尖的部位就是曲池穴
曲池穴的功效非常多。对于老年人来讲,首先要记住的是它有降血压的功劳;而对于年轻人来讲,它是祛除脸上疙瘩的好药。
曲池还是治疗各种皮肤病的一个要穴。
曲池还有明目的功效。
其实,大肠经上的这些穴位都是相通的,比如说降完血压,眼睛自然就明亮了。它是可以推演的,有好多穴位的功能必须自己去触类旁通,要是写出来的话,能写一大堆。但如果会推演,就能发觉、改善一个穴位的功能,人体很多相应的症状都会得到改善。
比如曲池能治疗皮肤病,它的办法就是增进血液循环,把血液毒素排出去,所以我们说曲池穴还是一个排毒穴。而减肥就需要排毒,因此同时它还有减肥的功效。
LI12:肘髎穴Zhǒu liáo
【肘髎穴位位置图】
【图解肘髎穴位的位置】
【肘髎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上臂外侧,屈肘,曲池穴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肘筋膜、肱三头肌。皮肤由臂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稍厚,有少量的脂肪组织。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过肱桡肌起始部,进入肱三头肌。该肌由桡神经肌支支配。
【穴名解说】
【肘髎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
【穴义】大肠经经水由本穴的髎孔流入地之地部(骨部)。将肺及大肠经上源汇聚的冷降之水注入骨所主的地之地部。
(1)肘髎。肘,肘部,指穴所在部位。髎,孔隙,指穴内气血的运行通道为孔隙。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流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2)肘尖。指穴所在部位为肘尖部,无它意。
【作用功能】通经散瘀止痛。
【按摩肘髎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肘臂部痪痛,麻木,挛急。
【作用功效】肘髎穴,舒筋活络。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肘臂疼痛、麻木、拘挛、瘰疬。上肢瘫痪、臂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等肘关节病。
【穴位配伍】
(1)肘髎穴配曲池穴治肘臂疾病。
(2)配肩髃、臂臑治上臂疼痛不举;
(3)配天井、少海治肘关节拘挛疼痛。
(4)配手三里、肩髃,有通经活络作用,主治肘痛,屈伸不利。
(5)配曲池、手三里,有活血通络作用,主治肱骨外上髁炎。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通之,湿则泻之,热则凉药水针。
【针刺方法】肘髎穴,直刺0.5-1寸,局部酸胀,可向前臂放散。
【艾灸方法】肘髎穴,艾条灸5-10分钟,肘髎穴,艾炷灸3-5壮。
【知识补充】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以肘关节外侧持续疼痛,前臂无力为特点,在提拉重物时疼痛加重,属中医“肘劳”范畴,多发于前臂活动频繁者。肘髎穴位于肘关节的上方,是治疗肘部疾病的要穴,网球肘患者该处常有明显压痛,按揉同时活动前臂与肘关节,可逐渐缓解肘部疼痛。
取穴方法:肘髎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屈肘,曲池穴上方1,当肱骨边缘处。
肘髎穴怎么按摩
按摩
以拇指指端按住肘髎穴,然后以穴位为中心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按揉的时间保持3-5分钟。
艾灸
可用艾条灸,在艾条点燃后,将点燃的一端悬与肘髎穴的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左右,以局部感觉温和但无灼痛感为度。每次艾灸10-20分钟,穴位局部皮肤出现红晕后即可停止。
刮痧
首先选择合适的刮痧板,在肘髎穴处沿着经络方向蘸上刮痧油,手握刮痧板在肘髎穴的部位沿着经络方向从肘臂向下单向重复的刮,施力之轻重以出痧为度。
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向前臂放散。
保健养生
网球肘
患网球肘时会有肘关节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可为酸痛,也可为刺痛,部分患者疼痛可向前臂及腕部或上肢放射。通过刺激肘髎穴能够有效缓解上述症状,治疗网球肘。
得了肩周炎常点肘髎穴
在夏天,很多人都不敢吹空调、风扇,否则,肩膀就疼得厉害,其实,这是肩周炎。
这类患者常点肘髎穴(在臂外侧,屈肘,曲池穴上方1寸,肱骨边缘处),有助于缓解肩周炎引起的肩关节的疼痛、粘连而造成的关节活动受限等。
LI13:手五里穴Shǒu wǔ lǐ
【图解手五里穴位的位置】
【手五里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臂外侧,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3寸处。另说“在肘上二寸”(《十四经发挥》);“在肘髎斜上二寸五分”(《循经考穴编》)。
【取穴方法】抬臂屈肘,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向上量4横指(即3寸),所及肱骨桡侧的凹陷处即是“手五里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上组织、肱肌。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较疏松,有少量脂肪。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到达肱肌,该肌由臂丛的肌皮神经支配。
【穴名解说】
【手五里穴】Shǒuwǔlǐ,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五里。《圣济总录》名臂五里,《针灸资生经》作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别名:五里穴,尺之五间穴,尺之五里穴,大禁穴,手之五里穴。
(1)“手五里穴”。“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为手部。“五里”,穴内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手五里名意指穴内物质覆盖的较大范围场,且比手三里穴覆盖的范围要大。本穴物质由下廉穴传来,下廉穴是水湿云气开始下降的过程,手五里穴则是水湿云气降地之所,下廉穴所处天部位置比上廉穴高,其所降之浊亦比手三里穴所覆盖的范围要大,故而本穴名为“手五里穴”。余名五里、手之五里之意与手五里同。
(2)“尺之五间”、“尺之五里”。“尺”,小也。“五里”、“五间”,穴内物质所处的范围也。其名之意与手五里同,名中加尺,在于强调穴内雨降强度较手三里穴为小也,故名。
(3)“大禁”。“大”,指穴内物质覆盖的范围场大也。“禁”,禁火热之灸也。大禁名意指本穴禁火热灸之。本穴位处西方之地,地性干燥,而穴内物质为下廉穴天之上部所降的水湿云气,其覆盖的范围也大,雨降的强度也弱,脾土所得之阴不足,忌火热灸之,故名“大禁”。
【穴位含义】大肠经浊气降地之后覆盖的较大范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水湿,量极少。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由地之表部渗入脾土之中。
【功能作用】为脾土提供水湿,消除脾土之燥。
【按摩手五里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作用功效】手五里穴,理气散结,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肘臂疼痛、挛急、上肢不遂、瘰疬等。
(1)呼吸系统疾病:咯血,肺炎,扁桃体炎,胸膜炎。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恐怖症,嗜睡,肋间神经痛。
(3)运动系统疾病:偏瘫,上肢疼痛。
(4)其它:腹膜炎,颈淋巴结核。
【临床应用】电针手五里穴、曲池穴等,对刺激牙髓、内脏大神经等引起大脑皮层体感区或联合区的诱发电位,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穴位配伍】手五里穴配曲池穴治肘臂挛痛。
【配伍应用】
(1)手臂红肿疼痛:手五里、曲池、通里、中渚、合谷、尺泽(《针灸大成》)。
(2)瘰疬:五里、大迎、臂臑(《针灸甲乙经》)。
(3)嗜卧,四肢不欲动摇:五里、三阳络、三间、厉兑、天井(《针灸甲乙经》)。
(4)疬疮:手五里,臂臑。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痎疟,心下胀满痛,上气;目??,少气;嗜卧,四肢不欲动摇,身体黄;《外台秘要》:风劳惊恐,久吐血,肘不欲举,风痫;《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肘臂痛;瘰疬;《针灸大成》:风劳惊恐,吐血咳嗽,肘臂痛,嗜卧,四肢不得动,心下胀满,上气,身黄,时有微热,瘰疬,目视??,痎疟;《普济方》:雀目;《循经考穴编》:一切风湿肿滞,臂搏疼痛不举;《百症赋》:五里、臂臑、生疬疮而能治。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针多留,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无灸。
【针灸疗法】手五里穴,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传至肩部、肘部。
【艾灸疗法】手五里穴,艾条灸5-20分钟,手五里穴,艾炷灸3-5壮。
【日常保健】手五里位于骨头上,通经活络的效果非常强,尤其能治肩膀上的疾病,如肩膀沉重、肩周炎。按摩时可用圆珠笔端或食指按压,每次3~5分钟。经常用拇指指腹按揉手五里,每次1~3分钟,能改善颈、肩、手臂的血液循环,对上肢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取穴方法:手五里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当曲池穴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3处。
LI14:臂臑穴 Bì nào
【图解臂臑穴位的位置】
【臂臑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
【穴位解剖】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及旋肱动、静脉的分支和肱深动、静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皮肤由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稍厚,富胃脂肪组织。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过三角肌中点。该肌由臂丛后束腋神经支配。
【穴名解说】
【臂臑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头冲、颈冲。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络之交会穴。
【穴义】手阳明经之阳气交会于此。
(1)臂臑。臂,指穴所在的部位。臑,动物的前肢,为灵巧、好动之意,此指穴内气血物质为阳气。臂臑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本穴位处臂部,穴内气血由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阳气充盛而使臂能活动自如,故名臂臑。
(2)头冲、颈冲。头、颈,指穴内物质运行的部位和方向。冲,指穴内物质的运行状态。头冲、颈冲名意指本穴的阳气上冲头、颈各部。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本穴物质为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阳气强盛,其运行为从天部层次直上头颈,故名。
(3)手阳明络之会。本穴物质为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为手阳明络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阳气以冲行之状上行头颈天部。
【作用功能】臂臑穴,清热明目,通经通络。
【按摩臂臑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肩臂疼痛、颈项强急、瘿气、瘰疬、肩关节周围炎、急性结膜炎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颈淋巴结核等。
【穴位配伍】臂臑穴配光明穴治目疾。配强间主治颈项强;配手三里、大迎主治颈部淋巴结核。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刺方法】臂臑穴,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酸胀,可向整个肩部放散。
【艾灸方法】臂臑穴,艾条灸5-20分钟,臂臑穴,艾炷灸3-5壮。
【按摩方法】食指中指共同作圈状按压此养生穴位,感到酸痛的力度即可。
LI15:肩髃穴 Jiān yú
【肩髃穴位位置图】
【图解肩髃穴位的位置】
【肩髃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在肩膀上有个三角肌,三角肌上缘的前边,把胳膊抬起来,明显地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凹陷就是肩髃穴。有个口诀叫:肩髃抬肩凹陷处,就是一抬肩,有两个凹陷的地方,前面凹陷的地方。)
【3秒中取穴】正坐,屈肘抬臂与肩同高,另一手中指按压肩尖下,肩前呈现凹陷处即是肩髃穴。
【取穴技巧】屈肘外展,肩峰外侧缘前后端呈现两个凹陷,前一较深凹陷处,即为肩髃穴。
【穴位解剖】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穴名解说】
【肩髃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阳蹻之会。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
【名解】“髃”,骨间凹陷的意思。因为此穴位于间端关节的凹陷处,故名“肩髃穴”。
【按摩肩髃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肩周炎、中风、偏瘫、高血压、多汗症、手臂无力、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痛,上肢不遂等。
【作用功效】肩髃穴,通利关节疏散风热、舒筋活络,祛风活血,消肿散结。疏散经络风湿,清泄阳明气火,祛邪解热。
【保健原理】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坚持按压,可疏风活络、调和气血。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
【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养生保健】平时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可预防关节炎。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周炎、上肢瘫痪、臂神经痛等。肩髃穴配肩髎穴肩贞穴臑俞穴等主治肩周炎;肩髃穴配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主治上肢不遂。
针刺肩髃对食道癌手术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对血液循环系统有较好的调整作用。在针麻手术中,可稳定血压,促进循环。按揉肩髃可使指端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通过按揉前后血流图的收缩波波幅均值、流入容积速度均值和流入角均值的对比,结果提示,按揉肩髃能改善动脉的弹性,增加肢体的血液循环,使血管流量增加、血管周围阻力减小,针刺肩髃可使病人肌电幅度升高,并持续30min。
【穴位配伍】中风配伍穴位:水沟穴百会穴风池穴十宣穴、肩髃穴
疾病概述: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斜、语言不利,或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猝中。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
按摩顺序与技法:中风时可立即使劲按压水沟穴,直到患者恢复意识;接着可以做一些辅助按摩:推拿头顶的百会穴1分钟,再用拇指揉按风池穴1分钟,接着用食指和拇指依次拿捏患者的十宣穴,最后可以按摩肩髃穴1分钟即可。
肩周炎配伍穴位:合谷穴经渠穴肩髃穴内关穴后溪穴中渚穴
高血压配伍穴位:人迎穴大椎穴太冲穴、肩髃穴。
肩髃穴是“五十肩”的特效穴。长年累月在办公室里久坐,或者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会遇到肩膀酸痛,颈项僵硬的问题。到了五十岁左右时,再受到了风寒,那么在举手、抬头的时候,就会出现运动障碍,这就是俗称的“五十肩”。经常按揉肩髃穴,对于肩膀的酸、疼、僵、硬等各种病变有缓解的作用。
【主治记载】
《针灸甲乙经》:肩中热,指臂痛。
《备急千金要方》:诸瘿,偏风,不得挽弓;颜色焦枯,劳气失精;肩臂痛不得上头;半身不遂。
《千金翼方》:热风,头风,臂冷酸疼无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瘾疹;手臂挛急;筋骨疼痛。
《玉龙歌》:肩端红肿。
《针灸大成》:中风手足不遂,偏风,风痪,风痿,风病半身不遂,热风肩中热,头不可回顾,肩臂疼痛,臂无力,手不能向头,挛急,风热瘾疹,颜色枯焦,劳气泄精,伤寒热不已,四肢热,诸瘿气。
《外科大成》:乳痈,乳毒,乳岩。
《类经图翼》:泻四肢之热。
《天星秘诀歌》:手臂挛痹。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经穴用法】推拿:揉法、点按法、拿法、推法。
【特效按摩】中指和食指并拢,以指腹垂直按压肩髃穴,两肩按摩方法相同,每日早晚按摩,左右各按揉1~3分钟。可治疗肩臂疼痛、手臂挛急等疾病。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肩髃穴100~200下,每天坚持可防治肩臂疼痛。(平常多用手掌大鱼际处搓揉肩髃穴或者用中指指腹点揉肩髃穴。)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肩臂痹痛、上肢不遂等。
【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改善肩臂酸痛、风热瘾疹等。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肩髃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风热瘾疹等
【刺灸疗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功能作用】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LI16:巨骨穴 Jù gǔ
【图解巨骨穴位的位置】
【巨骨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穴位解剖】在斜方肌与冈上肌中;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分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
【层次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肩锁韧带、冈上肌。皮肤由颈丛的锁骨上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经斜方肌筋膜入斜方肌,直达冈上窝内的冈上肌。前肌由副神经支配,后肌由臂丛的锁骨上部分支肩胛上神经支配。
【穴名解说】
【巨骨穴】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阳蹻之会。
【穴义】大肠经浊降之气在地部形成的巨大水域。
【名解】巨,大也。骨,水也。巨骨名意指大肠经阴浊降地后所形成的巨大水域。本穴物质为肩髃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锁骨与肩胛骨之间的凹陷处,经水聚集于本穴,故名巨骨。(若以地球坐标系的角度来看直立的人体,巨骨穴在高位,肩髃穴在低位,何以经水能上行?此是人体重力场的作用大于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之故。在人体重力场中,外者为高,内者为低,故肩髃穴地部经水可流向巨骨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范围巨大。
【运行规律】地部水液一方面循大肠经内走天鼎穴,另一方面则循本穴的地部孔隙内注地之地部(骨部)。
【作用功能】汇聚肩胛的地部水液内注骨部。
【按摩巨骨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半身不遂、肩关节周围炎、肩背疼痛、瘾疹、瘰疬等。
【作用功效】巨骨穴,消肿散结。
【穴位配伍】巨骨穴配肩髃穴、肩髎穴治肩痛。
【配伍应用】
(1)肩背痛:巨骨、天牗、缺盆、神道、大杼、天突、水道(《备急千金要方》)。
(2)臂不举:巨骨、前谷(《备急千金要方》)。
(3)咯血:巨骨、孔最、尺泽、鱼际(《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刺方法】巨骨穴,直刺或微斜向外下方0.5-1寸。
【艾灸方法】巨骨穴,艾条灸5-20分钟,巨骨穴,艾炷灸3-5壮。
【日常保健】
(1)肩臂拘挛时可用对侧手的中指指腹按揉患侧巨骨,直至患侧感到热或局部有酸麻感,能够缓解肩臂拘挛带来的不适。
(2)经常用中指指腹按摩巨骨,每次1~3分钟,对咽喉和耳部非常有好处,能缓解咽喉肿痛,预防听力减退。
LI17:天鼎穴 Tiān dǐng
天鼎穴(天顶,天项,天盖)解析:
1)天鼎。天,头面、皮部也。鼎,炉鼎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并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巨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蒸发并上行于天,如鼎内之水被加热一般,故名。(从地球坐标系来看,天鼎在上,何以经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气血运行之解。)
2)天顶、天盖。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顶,支撑也。盖,外盖也。天顶、天盖名意皆指穴内物质为气化之气,对天起支撑或护盖作用。本穴物质为气化后上行于天的阳热之气,阳气的存在,既是对皮部的支撑也是对皮下之物的护盖,故名。
3)天项。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项,指穴所处的部位。天项名意指本穴的阳热之气从项部上行天部。
天鼎穴意义: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上行于天。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的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地部水液在本穴全部气化为气并上行头面天部。
功能作用:向头面天部传送大肠经的气化之气。
主治疾病:暴喑气梗,咽喉肿痛,瘰疬,瘿气
〖人体穴位配伍〗配少商穴治咽喉肿痛。配合谷穴治瘿气。
〖治法〗寒则补之并久留针,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在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浅层为颈阔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有颈外浅静脉;为副神经、颈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处,深层为膈神经的起点。
取穴方法:天鼎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缺盆穴连线中点。
LI18:扶突穴 Fú tū
扶突穴(水穴,水泉穴)解析:
1)扶突。扶,帮助、扶持也。突,冲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外热的扶助下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天鼎穴蒸发上行的水湿之气,性滞重,至本穴后无力上行于天,是在心的外散之热扶助下才得以上行,故名。
2)水穴、水泉穴。穴名之意皆指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头面天部的水湿之源,故名水穴、水泉穴
扶突穴意义: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滞重。
运行规律:水湿之气吸热后上行头面天部。
功能作用:为天部层次提供水湿,清润肺气。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
〖人体穴位配伍〗配合谷穴治瘿气。
〖治法〗寒则补之,湿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间颈阔肌中,深层为肩胛提肌起始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
取穴方法:扶突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扶突穴的准确位置见下面高清大图动画显示:
如何找准穴位–扶突穴
古语说:扶,辅佐、扶持。突,凸出、突起。头为人体之最大突出者,穴下之胸锁乳突肌也突出明显,更为扶持头部所必须,故名扶突穴。
扶突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能够清润肺气、平喘止咳、理气化痰,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呃逆等症。
精确定位:扶突穴在胸锁乳突区,横平喉结,
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中间。取穴窍门:头微侧,手指置于平喉结的胸锁乳突肌肌腹中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扶突穴。
一按就灵: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时,用中指指腹按压扶突穴,每次左右扶突穴各按压3分钟,可以很快缓解症状。经常按摩对甲状腺肿大还有治疗、调理作用。
小贴士:扶突穴可理气、化痰、止痒,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降解与排泄。中医认为,甲状腺肿大多为痰湿积聚,阻滞经脉所致。按照肺与大肠表里相属,取手阳明经扶突穴,可清泻痰湿与肺之疾。
扶突穴位置图
体表位置
解剖位置
在胸锁乳突肌、颈阔肌中,深层为肩甲提肌始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
扶突穴的功效与作用
主治
咽喉肿痛、暴暗、吞咽困难、呃逆等咽喉病症。
瘿气、瘰疬。
咳嗽、气喘。
颈部手术针麻用穴。
配伍治疗
大椎穴合谷穴,有清热利咽作用,主治暴喑,咽喉肿痛。
天突穴天溪穴,有行气利咽喉作用,主治暴忤气哽。
临床应用
急性颈僵直
急性颈部僵直主要表现为颈项疼痛,活动不利,多为颈部肌肉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或者由于风寒侵袭颈部经络,导致颈部气血运行受阻,气血不调,血凝气滞,经络闭塞所致。临床通过针刺扶突穴,可以调节颈部神经,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湿逐寒、解痉止痛,使颈部功能恢复正常。
颅脑术后呃逆
颅脑手术虎出现的呃逆多呈顽固性,由于多种原因刺激,使神经兴奋与抑制失调。扶突穴为大肠经穴,其位于颈部,其下有膈神经走行,针刺刺激膈神经,可调节中枢的兴奋与抑制,向下传至膈肌,缓解膈肌痉挛,故而可以有效的缓解呃逆。
针灸麻醉
针刺扶突透翳风穴用于脑手术针刺麻醉,对颅区不同部位的手术镇痛效果显著。针刺本穴配足三里、太冲,或配腕针用于甲状腺瘤、甲状腺囊腺瘤、甲状腺次全或全叶切除术的镇痛效果良好,针麻优良效果好。
扶突穴怎么按摩
针刺
扶突穴的位置距离颈部动静脉及神经很近,稍有不慎可能会伤及颈部动脉造成威胁,故此法必须是经过正规培训的医生方可施行针刺。直刺0.5-0.8。注意避开颈动脉,不可过深。一般不用电针,以免引起迷走神经中枢反应。
按摩
点按法
按摩扶突穴的时候需要双目平视,颈部伸直。以一定的力量用大拇指按住扶突穴,按压时间约3秒钟后松开。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连续五个循环后换另一侧交替按摩。
按揉法
手掌四指并拢,一起放在扶突穴的位置及其周围,然后以穴位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轻柔的旋转按压。同时头颈部可以跟随按摩慢慢左右旋转运动。
LI19:口禾髎 穴Kǒu Hé Liáo
口禾髎穴(禾髎穴,长频穴,长髎穴,长颊穴)解析:
口禾髎。禾,细长之物也。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体表经水由本穴回归大肠经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扶突穴迎香穴二穴提供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冷降归于地部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归大肠经体内经脉,地部孔隙细长狭窄,如孔隙之状,故名。禾髎、长频、长髎、长颊之名皆与口禾穴同。长指地部孔隙细长,频指气血的运行频频不断,颊通挟,皆为对穴内气血物质的运行或穴位的微观形态的描述。
口禾髎穴意义:大肠经的冷降之液由此回流大肠经体内经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大肠经的体内经脉。
功能作用:导引大肠经的体表之液回流大肠经的体内经脉。
主治疾病:鼻塞,鼽衄,口歪,口噤。
〖治法〗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注意〗大肠经体表经脉的终结点在迎香穴,而其体表经脉与体内经脉的交接点则在口禾髎。
〖生理解剖〗在上颌骨犬齿窝部,上唇方肌止端;有面动、静脉的上唇支;布有面神经、三叉神经第二支下支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取穴方法:位于人体的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前一篇博文谈到了如何找准扶突穴,这一篇来说说口禾髎穴。古语说:禾,曲头木。髎,孔隙也。指口禾髎穴在形如曲头木的鼻唇沟之下方而言。大肠经体表经水由口禾髎穴回归大肠经体内经脉。
口禾髎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有祛风止痉、通鼻窍、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鼻塞流涕、鼻衄、口歪等症。
精确定位:口禾髎穴在面部,横平人中
上1/3与下2/3交点,鼻孔外缘直下。取穴窍门:鼻孔外缘直下,平鼻唇沟上1/3处,即是口禾髎穴。
一按就灵: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按摩口禾髎穴,按摩时用双手食指指腹按压,每次5-10分钟,有酸痛感为宜。可以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如果配合迎香穴,效果会更好。
小贴士:口禾髎穴主要用于治疗鼻疾。对其进行按摩,对过敏性鼻炎、鼻前庭炎和慢性鼻炎均有较好疗效。
LI20:迎香穴 Yíng xiāng
迎香穴(别名:冲阳穴)解析:
(1)迎香。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气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大肠经胃经同为阳明经,气血物质所处的天部层次相近,迎香与胃经相邻,所处又为低位,因而胃经浊气下传本穴,故名。
(2)冲阳穴。冲,直上也。阳,阳气也。冲阳穴名意指大肠经阳气由本穴上冲并交于阳明胃经。本穴为大肠经诸穴的最高穴位,大肠经循经上行的阳气皆聚集于此,而本穴又与阳明胃经的气血物质所处层次相同,因而本穴中的阳气向上直冲交于阳明胃经,故名。
(3)手足阳明之会。理同迎香、冲阳之名解。
附注:(l)手、足阳明经交会穴。(2)《外台》:不宜灸。
迎香穴:手足阳明之会。
迎香穴意义:接收阳明胃经的五谷浊气并向胃经输送大肠经的清阳之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大肠经上行的阳气在此交于胃经,而胃经的下行浊气则在此交于大肠经。
功能作用:交换大肠经与胃经的天部之气。
主治疾病: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鼻塞、鼻出血、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尤其是当您上齿牙痛时,指压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解剖位置〗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梨状孔的边缘;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取穴方法: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如何找准穴位–迎香穴
这一篇来说说迎香穴。古语说: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气也。迎香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迎香与胃经相邻,所处又为低位,因而胃经浊气下传本穴。
迎香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是治疗一切鼻疾的特效穴,遇到伤风引起的流涕、鼻塞,或者过敏性鼻炎,按摩迎香穴至发热,立刻见效。
精确定位:迎香穴在面部,鼻冀外缘中
点,鼻唇沟中。取穴窍门:双手轻握拳,食指、中指并拢,中指指尖贴鼻冀两了则,食指指尖处,即是迎香穴。
一按就灵: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用食指指腹垂直按压迎香穴1-3分钟,可以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小贴士:手、足阳明经在迎香处会合,而足阳明经通达于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按压迎香穴,还具有补气开胃、增强鼻腔黏膜免疫功能、预防感冒的作用。
导读:按摩迎香穴的作用与好处预防治疗感冒、鼻炎、鼻窦炎、鼻出血、牙痛等。本文图解迎香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迎香穴位位置图】
【图解迎香穴位的位置】
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在鼻翼两旁,有一个凹陷点,按压的时候有一些酸胀的感觉。按压的时间一般一到两分钟,按摩之后鼻塞的症状会有所缓解。
迎香穴的准确位置:(可以让鼻子通气。迎接香味)正好在鼻孔旁边,从这有个鼻翼(就你鼻子两边的翅膀一样),在鼻翼外缘的中间,向外延长五分正好是在我们的鼻唇沟,迎香穴是治疗鼻炎第一要穴。详情点击:治疗鼻炎的穴位》》
【按摩迎香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缓解治疗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等
2、缓解治疗感冒、牙痛、嗅觉不灵、口眼歪斜、面痒、胆道蛔虫症等
【温馨提示】
按摩迎香穴的方法: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连做8次,多可64次,如伤风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不通,建议多多按摩迎香穴。当您齿牙痛时,指压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
按摩迎香穴的功效: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
点按迎香穴——你真的会迎-来人生的香气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儿子因感冒没能及时治疗,最后引发了鼻炎。以后每次感冒,都是鼻塞不通,甚至呼吸困难。大部分时间,鼻子都闻不到气味,朋友做再香的饭,都很难激起儿子的食欲。
朋友担心地问我:“你说这孩子怎么办好啊?现在正是发育长身体的时候,老是这不吃那不吃的,拿什么来长个子呀!”我告诉她说:“你每天帮他按揉迎-香穴,当他的鼻子能闻到味道,被饭香吸引的时候,自会狼吞虎咽地吃饭。”
迎香穴属大肠经-上的穴位,而大肠与肺相表里,鼻又和肺相通,所以按压迎-香穴,可以治疗鼻炎、鼻塞等病症。在按压迎香穴的时候,还能刺激鼻子附近的胃经-和小肠经-,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促进食欲。
朋友按照我的建议,自己动手给儿子治疗了一番,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小家伙闻到了香味,胃口自然大增。
很多人不知道迎-香穴在哪里,现在我来告诉你怎么找到它!
眼睛正视,在鼻孔两旁大约五分(约是拇指的二分之一宽)的笑纹中找,按下去有酸痛感的地方就是迎-香穴。
当鼻塞或鼻炎犯了的时候,可以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按揉迎香穴。按揉10~20次,你就可以嗅到周围的气味。
有些人点按迎-香穴效果并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你的病症比较厉害,或者鼻子里边的通路还没有打开。
建议鼻炎比较厉害的朋友,在点按迎-香穴之前,先把双手搓热,然后搓揉鼻翼,激活它,再用上面的方法按揉迎-香穴。无论是感冒引起的鼻塞,还是过敏性鼻炎,点按迎-香穴都会有效,它被称为“鼻炎的克星”。
《玉龙歌》中有这样的记载:“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这就很明白地说明,如果你的鼻子有毛病,闻不到气味,就可通过迎-香穴来治疗。但为什么要说是二穴呢?原-来迎香穴有上下之分,我上面所讲的是下迎香穴。上迎香穴在鼻唇沟上面的端尽处,也可治疗鼻病。我们平时的治疗只需点按下迎香穴即可取得良效。
中医穴位按摩法治疗各种鼻炎
每到换季,鼻炎患者的鼻子就又开始蠢蠢欲动,要如何把鼻炎扼杀在摇篮之中,中医按摩有方法。
鼻炎,换季高发疾病之一,中医穴位按摩术治鼻炎,采用简单的穴位按摩方法,既能治好鼻炎,又可预防鼻炎,同时还可以缓解鼻炎带来的多种不适,下面中医为大家介绍治各种鼻炎的穴位按摩手法。
一、民间治鼻炎按摩术
按摩要求:
取坐势,按摩时须全身放松,呼吸平和。病情轻者每日早晚可各按摩一次,一周内即有显效;病情重者,每日早中晚须按摩三次,二十天左右即见疗效。如坚持按摩,可获痊愈。
具体按摩办法:
方法/步骤
第一式:热指快速推拿鼻梁
先将双掌用力搓得火热火热,接着以左右两手的中指指肚同时夹紧鼻梁两侧,并顺着鼻梁用力向上推至神庭穴(发迹边沿),紧接着又向下推至鼻翼旁,推行速度宜快,一上一下为一次,须快速推一百次左右,使鼻腔内有火热火热感为佳。
传统中医穴位按摩法治疗各种鼻炎
第二式:热指按揉“三穴”位
第一式结束后,再将双掌搓得火热火热,仍以左右两手中指指肚分别按揉以下三穴位:
1.迎香穴(鼻翼两旁凹陷处),按揉方法:将双手中指指肚压在迎香穴上用力按揉一分钟左右,以有酸疼感为佳。
2.搓揉鼻准(俗称鼻尖子),揉搓方法:用左右两手中指指肚同时夹紧鼻准,用力揉搓一分钟左右,以鼻腔内有火热感为佳。
3.按揉印堂穴(两眉正中间),按揉方法:将双手中指指肚同时按在两眉中心,并用力按揉一分钟左右,以产生酸疼感为佳。
第三式:热掌抚揉面庞与鼻腔
第二式结束后,再将双掌搓得火热火热,抚按于脸庞上,片刻,再以双掌同时用力由上至下反复揉搓脸庞和鼻腔,搓揉次数宜多。要使脸庞和鼻腔都有热感为佳。
鼻炎按摩术的两个要点:1.必须先将双掌搓得火热火热,再开始按摩始可有效;2.在按摩鼻梁和鼻准时,必须要使鼻腔内有燥热感才有佳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穴一针之绝技.
每天一个穴位解析(61)——臂臑穴
肺经的亲戚—手阳明大肠经(有治痘痘和美白的大穴呦)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日学一穴】手三里穴——缓解肩臂疼痛之法!
最完整的经络笔记,“手阳明大肠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