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渔猎习俗
2013-02-28 17:51:39   来源: 何 文京杭运河流经济宁215公里,在南部穿微山湖而行,由济宁任城区李集村西南入湖,到微山县韩庄镇跃出,长126公里,约为总流经长度的3/5。因此,济宁段运河的渔猎习俗,则可以微山湖渔俗作为代表。 微山湖...京杭运河流经济宁215公里,在南部穿微山湖而行,由济宁任城区李集村西南入湖,到微山县韩庄镇跃出,长126公里,约为总流经长度的3/5。因此,济宁段运河的渔猎习俗,则可以微山湖渔俗作为代表。      微山湖渔民,旧时的组织形式是“船帮”。主要有网帮、箔帮、罱帮、枪帮等。各船帮有着各自不同的捕捞方式,形成独特生产习俗。微山湖渔民的捕捞方式有许多。拉网、风网、抄虾、下箔、下卡、下钩、下篮、下刺网、下须笼、扳罾、罩鱼、围罱、敲星、砰星、罱签子、罱闸子、端把子、捣火头窝、踩鳖、抠蟹、打鸡头、割苇、摘菱、抹草种子、采莲崴藕、砸凌起草、猎雁猎鸭……可谓是五花八门。每船帮又有各自为主的捕捞方式,网帮拉网为主,箔(枪)帮下箔、猎鸭为主,罱帮罱鱼为主,大船帮拖风网捕鱼和运输为主。其余的捕捞方式,各帮则都有使用,只是量的不同。拉网,是网帮的主要捕捞方式。春秋两季,用大网拉;冬季,多用二网逮鱼。其余,便是用刺网,或下箔、下卡、下钩、扳罾、敲星、下篮、下丝网、下须笼逮鱼。大拉网,俗称“马镏子网”,为长带形网具,属地曳网类,由网衣、网纲、浮子、沉子等组成。是以网具包围鱼群而达到捕捞目的。春、秋季,选择无水草或稀少水草1至3米水深的湖面,用两只中型船,一船4人,载网具;另一船3人,有一人撑小飗,负责收获鱼。三人船先拉曳网纲划向湖岸抛锚。四人船,2人划船2人下网,将网下成“马掌”形,放出曳纲,亦划向岸。二船同时用绞车收绞曳纲,收毕,两边同时上岸收网,2人拉下纲,1人拉上纲,且收且向内靠拢。飗船跟随其后,随时排除杂物。网越兜越小,最后合拢,共同提起下纲,用抄网将鱼捞入飗船舱中,啥鱼都逮。还有小拉网逮鱼虾:网形似漏斗,开口处有两横杆和两软性竖杆使网口开合。系网在飗船船头,倒棹飗子,因网眼细密,多是逮小鱼、小虾、湖螺(当地称“蜗螺牛”)、湖蚌等。用二网逮鱼,可常年作业,旺季在冬。二网,由20块网衣组成,左右对称,中间稍高,两端略低,呈带形。用此网逮鱼,要选择无草或少苲草、无流或流速较小、无障碍物和水下地形平坦、水深在1至5米的湖面。两只小船,分为主、副。主船4人操作,负责起、放网;副船2人,协助主船。下网时,主船将囊网端的跑纲交给副船拖带,然后2人划船,2人下网,迅速将网形成一个包围圈。副船将跑纲交给主船系于船头一侧,便在网头空档处,不断用泡子击水轰鱼。主船则迅急起网,1人棹船,2人拉下纲,1人拉上纲,将集中到囊网里的鱼,倒入舱内,多是逮鲫鱼、鲤鱼等。微山湖渔民所用刺网,是定置刺网。用刺网逮鱼,是根据鱼的生活习性,将网具敷设在鱼类经常洄游的湖面,使鱼拨刺缠于网上而得以捕捞的,故网具称“刺网”。下刺网,一般在傍晚时分。两人划一小船,载网30片,选择苲草稀疏的湖面,1人顺风或旁风棹船,1人在船头上风舷放网,左手拿网,右手将网衣轻轻拨入水中。且需防止网衣纠缠一起或被水草托在水皮儿上。翌晨起网。起网时,顶风划船,上风舷收网。所获多是鲫、鲤、鳊、鳜鱼等。下篮,原用竹篮,现在用围网。下篮的主要技术在于下在哪里,这就要有“看苲”的功夫,何种苲,鱼最喜吃,而且苲草的疏密也需要注意。下篮后,白天晚上都要停船在那儿看着,一般一天“倒”(舀入篮的鱼,当地形象的说法)两回,白天逮鱼不多,晚上逮得多。白天只是“滤滤”,看看有鱼没有,另外看篮是否被船轧了,若轧了重新修整好,以待晚上。用篮逮的鱼多是鲤鱼、甲鱼、鲫鱼、乌鳢等。下钩,用一庹长的苇杆挂上鱼钩,挽个小活鱼从尾部穿进去,插在湖底。这钩,称“杆钩”,又因多是逮乌鳢(俗称火头鱼),又称“火头钩”。下钩,一下几百个。小鱼尾巴翘翘朝上,水动,钩上小鱼亦动,如游动一般,大乌鳢、鳝鱼、鲢鱼、鳜鱼,都是专吃活食的,一口吞去,就上钩了。下箔、猎鸭,是箔帮的主要生产方式。另外,则是下篮、下卡等。一般春夏秋三季,下箔、下篮、下卡都干;八月十五至翌年清明间,便主要是猎鸭猎雁了。下箔,就是用竹箔或网箔下在浅水区的捕鱼方式。用竹箔或网箔这种定置不动的大型网具,所围起的那块水域称“箔塘子”。因所围的箔塘摆成复杂的“阵”,机关暗伏,蜿蜒曲回,很易引鱼就范,故又称“迷魂阵”。箔,是根据水位用2至3米长的竹子编成的;现在,则是用胶丝线织成网片,再用竹竿串连而成的。箔的下法极复杂,一般由行条、大廊、二廊、三廊、四廊、五廊组成,五廊里头设闭缝。可摆成勾手、二郎担山、耙头和衩口式等4种。行条,也叫路箔,长达150余米。行条笔直,引鱼进二廊。二廊,因形似葫芦头,故又称“葫芦头”,鱼进此,就开始“迷”了。再进三廊、四廊、五廊,鱼就迷头不知回路,急着向前游,便落入五廊的闭缝。闭缝像个阵眼,许进不许出,鱼游进,使尽本事也出不来,就只等渔民来“拾鱼”(当地称到箔塘来捞鱼为拾鱼)。下箔,又有64、32、24、16个旋之分,旋即胡同。64的围起来方圆可50亩地。如今会下的人很少了,每个村只有两三人。下箔,以春季和洪水期为旺季,除结冰封湖外,可常年作业。春季要下不太稠密的草地,以生长象狐尾藻的水域最好。夏季下微流水处,水深半米至2米,并注意避开航道和污染水面。下箔时,需用两船8人,根据所选场地的形状、大小,确定下箔的式样。下一处箔,约需一天。箔下好后,留一只座船,渔民用以住宿。另划一飗船,每日早、晚拾鱼用。逮的鱼各水层鱼类都有,以鲫、鲤、乌鳢、黄颡鱼为多。大塘子晴阴天皆可逮鱼;小塘子阴天不逮,只晴天才行。下卡,与下钩逮鱼基本相同。卡,也属饵延绳钩。用竹子做成卡棒,卡棒再加工成所需竹签,然后被弯成弓形,夹入诱饵,再用小套套住端部,当鱼吞食时,卡棒弹开,撑住鱼嘴而被捕获。三至六月间,傍晚,撑小舟载7筐卡,向稀草或草地与明水交界处,一人划船徐行,一人将装好饵的卡依次投入水中。卡中装饵,大卡、中卡用熟玉米、大麦和萝卜螺(薄皮螺蛳),小卡一般装虾、大麦和面团。翌晨,收卡起鱼。所逮为鲤、鲫、鳊和赤眼鳟(俗称马郎鱼)等。猎鸭猎雁。“八月十五雁门开”,中秋之后,候鸟陆续从北方飞来。旧时,枪帮渔民打猎开始了,而且见啥打啥。猎鸭,主要是枪打和网捕。网捕野鸭,所用网的网眼是有松紧性的,大小刚好钻进鸭头,上有浮子,下有坠子,一般宽约1.5米,长30至50米。下网为初冬封湖时,白天看好地方,在西北风吹开薄凌有稀拉苲的湖面张网,网下在离水皮儿60公分处,呈桥拱形。野鸭觅食,喜扎猛子,发现爱吃的菱子苲、麦黄苲,极贪口,一猛子扎下去,狠吃一气,实在憋不住才急急凫上来,于是头就钻进网眼里,想退,脖子上的毛卡住;想上,越窜逮得越牢。若逮得多,群鸭扑楞乱窜,将网拧成绳状,远看一道黑杠。打鸭打雁,所用工具一只鸭飗和一杆或两杆鸭枪。鸭飗,又称枪飗,又小又矮又轻,离水皮儿一扎高。飗的后一横梁是活的,下推时横木卡上,在船上摇棹时,横梁木移前,好趴着。后艄边上有小木轴,用以扣上弯形似胳膊样儿的棹,摇橹似地摇行。后艄还挖成弧形状,以便封湖时,飗下绑篙,在冰上推行。鸭枪,俗称“大抬杆”,枪长3米左右,枪管或为八棱形,或为圆形。八棱形为旧式,上细下粗,圆形的为无缝钢管。筒径五六厘米。如果装上“都噜坠”药弹,射程为8里,3里内指哪儿打哪儿。射出的铁沙子呈扇形扫盖过去。抗战时期,游击队曾用大抬杆打击敌人,日本鬼子惊骇地称为“新式武器”。另外,还有用牛皮做成的火药葫芦,点火用五月端五前打的蒲棒,以及从肩到脚粘合一块不透水的胶皮水衩。打鸭,十几只鸭飗组成鸭场,有一人负责,称“火头”,由他选定破凌猎鸭的地点,猎鸭时由他发布“夹火”、“打”的号令。打鸭,一般为过午和晚上。中午12点前打鸭,会把鸭打散;过午打,散了还会成群且再来。打雁,则必须在晚上。因为白天湖里人多,雁只有到别处休息,晚上来湖里吃食睡觉。有时是在陆上吃麦苗,到水库饮水。猎人熟悉这些飞禽,哪些是爱吃苲的水毛鸭子,哪些是在涯上吃麦苗草种来湖里“涮嘴”的干毛鸭子,知道它喜欢落那块水面苲窝儿,知道有动静时,干毛鸭跳起就飞,水毛鸭要先钻入水中一会再飞。从头年阴历的八月末到第二年的二月,在无月或新月星光稀寥的夜,水是亮亮的,渔民全身裹上白布,给小船也披上白布,便可与湖水融为一色了。棹扣要上油,怕有声。猎人还要俯下身,半侧卧在小船上一只手棹着,枪口离开水皮儿尺许。天黑,全靠耳朵听,悄悄接近飞禽栖息之地。因为野鸭子睡时都把脖子别在翅膀下,所以猎鸭点枪时不必罩着,火光一照,鸭群中老鸭,警觉性高,叫一声,其它鸭子才惊惶地从翅下伸出头逃跑。就在它们刚飞离水皮之际,渔民再开枪。这时机正好,若不飞半隐水中,中弹率小,若飞太高,命中亦少。打雁亦如此。但因为雁有站岗的,所以不能有亮,点枪时必须用手罩住不漏出光亮才行。雁发觉有动静,叨小雁,邻走时“哼……”拉长秧叫一声就走。在“哼”完就走时,猎人开枪正是时机,此时是能打就打,够不上打就算。老鹳,要走时,头向腿间一磕,就开了。天鹅,则一伸头便是要走。旧时,猎鸭渔民一枪最多能打三四十只雁,或一百多只孤鸭,或七八只天鹅。罱帮,旧时家底子薄,捕鱼工具简陋。一把罱一把叉,一只小舟七八尺长,便是一个家。因此捕鱼多集体协力劳作,也多是  小打小闹,旧时鱼又便宜,七八斤乌鳢换不得一斤高粱,仅糊口而已。罱帮,一般冬、春、秋罱鱼;三四月里用叉和大罩逮鱼;六至九月,采莲、打鸡头、摘菱角、抹草种子;冰雪封湖后砸凌起草、破凌逮鱼。罱鱼,有多种。最好时机为冬秋和早春时节,此时水冷,鱼儿不欢,蛰伏水下,好罱。罱帮人棹了小船,男人船头张罱,女人在后棹船,中舱前放一松布板,板面向前倾斜,罱来的鱼虾松抖其上,鱼虾一跳便滑入舱内。这样的数十只或百余只罱鱼船,在湖面上排成雁阵般弯弯长队,渐渐拢为圈围形式的罱捕,称“围罱”。“砰星”,亦称罱星。摇船湖中,先用扁叉在水中乱扔,惊鱼,并注意观察鱼星(鱼呼吸冒出水面的水泡),然后再用罱逮。砰星一般在秋季里。罱签子,为冬季的捕捞。先选择比较安静的深水湖面,每隔10米插一根苇杆,共插百余根。苇杆,便是“签子”。然后,每日在签子的一侧罱一网,久之,罱网处便形成一个坑凹,鱼怕冷常躲在坑内,所以每次罱捕都有收获。罱闸子,需选在河道或水域的交汇处,用箔拦截,留出一个口门,渔民在口门处张罱,逮那些企图越过闸口的鱼。罱网的主要捕捞对象是鲫鱼,其次为鲤鱼、鲂鱼、鳜鱼、黄颡等。叉鱼,用叉,叉分两种,一种扁叉,一种圆叉。圆叉,叉静止不动的鱼;扁叉,叉游动的鱼。立夏十几天后,是捣火头窝的好时机。火头,即乌鳢的俗称,又俗称黑鱼、乌鱼等。此时,是利用乌鳢繁殖期有以水草营巢并护卵护幼之本能,乘它“洒籽儿”(即下卵)后看窝子的机会,看准它守窝子的地方,用圆叉逮。五至八月间,叉鱼则称“敲星”,在船头放一木板用脚乱踩,发生“沓沓”声响,鱼多,一听响,在湖底乱钻。此时水面便“起星”(冒小水泡)。看着“星”起的方向,摔出鱼叉,便可十拿九稳地逮鱼。砸凌起草和破凌逮鱼,是在十一月至次年一月间。涯上人出本钱制箔,渔民出力起草逮鱼。所获鱼、草之利,渔民是百分之四十。起草逮鱼之前,要敬大王。领着起草逮鱼的叫“草头”,因起草逮鱼需用箔围起箔塘子,故又称“箔头”。箔头领着众人在供有“大王”的案前,捻香,磕头,烧黄元金帛,放鞭炮。敬过“大王”,起草逮鱼开始,用篙量着,或30篙、或40篙见方,四四方方插箔于这块草。然后逐渐插成“回”字的箔塘子,插箔后,“推皮根”,即起苦江草,用“个”字形的钐推割。此时的草,软而韧,故称“皮根”。然后,“搭皮根”,把割好的草,一搭儿一搭儿搭起来,搭如竹筏子样儿,撑着出箔塘。起草后,在箔塘各角上,下上逮鱼的“旋子”,“回”字套的箔塘所围的圈,越来越小,最后把鱼赶到小圈中,进行捕捞。逮鱼,除倒“旋子”,主要用罱和叉。如果把黄丈鱼赶到小圈中,鱼就起疯了。还有一种朱红鱼,头尖,半个尾巴红,形如海中的小鲭鱼,此鱼渔民称“神鱼”,言其会飞;若遇此种鱼,便兆有大风将临。所逮鱼,上层水里逮鲢、鳊、鳙、黄丈,下层苲窝儿里逮鲫、鲤、鳢等。起草,40篙见方的一块地约可捕获六七万斤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传恩:微山湖中的网箔捕鱼
渔民收藏!最全渔船捕捞的作业方式详细介绍 你知道几种?
长江刀鱼 百科
【纽芬兰】追寻鲜活的味道 ? 乘风波浪,捕获之乐
刺网(蔡晓安)
老保定方言拾趣——​夹罱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