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未都脱口秀精选:打眼(上)


“打眼”是跟“掌眼”来的

关于“打眼”,字典上有三个解释。第一个,说是这人显眼。比如说,那女孩真漂亮,站在人群中真打眼。这是打眼的第一层意思,就是显眼。第二层意思,是睁眼一看。比如说,打眼一看一片人黑压压的。第三层意思,是指拿手枪钻在木头上打一眼,叫打眼。

打眼,说来说去都跟眼睛有关。在文物系统中,说这人打了眼了,就是看错了,眼力不好看错了,是眼睛有问题。每个人的眼睛都有问题,有各种问题。比如,你生下来的时候眼睛都很好,俩眼视力都是一点五,看什么都清楚。一上学,视力就开始下降。我眼睛现在还很好,远近看得都清楚。远近看得都清楚才叫眼睛好。如果近了才能看清楚那叫近视,远了才能看清楚那叫远视。我前些天去体检,有一只眼睛视力有点下降了,到一点二了,剩下那只的视力还是一点五,所以小字大字都能看。

有时候,眼睛视力好也看不清楚,那就需要洗眼。就是点眼药水。点什么眼药水呢?点眼药水就是洗眼,但中国人还有一项绝技,就是洗眼不用药水,而是用刀洗。四川就有这绝技,在集市上就能看到。这人拿一片飞快的刀,有人说眼睛不清楚了,看不了多远了,就在这露天集市瞪着眼睛看着天,这师傅拿刀在眼睛上一刮,眼睛一闭再一睁,就能看出二里地去。还有一种洗眼的办法。眼睛里有个泪腺,眼泪就是从这个泪腺孔往外流。有人帮你洗眼,就把你眼睛扒开,揪根头发,头发不够硬,就揪根猪鬃,猪鬃消过毒,照着眼腺一扎,泪如泉涌,一会儿眼睛就别提有多舒服了,眼屎跟着都出去了,所以叫洗眼。过去古玩行里的黑话,叫打了眼了;今天南方人爱说吃了药了,意思差不多,就是错了。

“打眼”是怎么来的呢?是跟“掌眼”来的。比如这人特喜欢文物、喜欢收藏,但没眼,看不懂,就得请一掌眼的。让人帮着他掌眼,掌就是掌握的意思。这行里各种话都跟眼睛有关,比如,听说你买一好东西,给咱展一眼。意思就是你打开让我看一眼。比如,本来是能看好,没看好,就说今儿走了眼了。意思就是我这技术是足以判定真伪的,但今天一不留神走了眼了。就跟射击冠军打飞了靶一个道理。所以,打眼这“打”字太复杂了。

一知半解更易上当

打眼分很多级。第一级,也就是初级。初级打眼的主要问题,就是自己技不如人却又急于求成,特别容易打眼,就是买错了。我也打过眼,买错过。打眼是正常的,不打眼长不大。我年轻时跟现在有点不一样,气躁,急,精力发泄不出去,没有白天晚上的概念。比如,白天老睡觉晚上却不睡,这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干的。那岁数大的,太阳一下山就耷拉了,困了。年轻那时候听风就是雨,谁叫你都得走。有人叫我说那谁谁谁家里有俩好东西要卖,去不去?去啊!赶紧去啊。骑着自行车,钻胡同,左拐右拐,最后到人家家里了。过去人住的条件不行,三十年前北京的老房子里,很多地方都得侧身过,又舍不得点灯。到现在我还发现,很多老年人都舍不得点灯。比如,我一回家看我妈去,我妈都把灯弄得特暗,我就不舒服。我说您为什么不弄亮点?舍不得,说浪费电。我们小时候都是人走灯灭,这叫节约观。跟人上人家去了,光线暗到跟蜡烛差不多。那时候,灯泡质量也差,买回来是亮的,使上半年光线就越来越弱,突然有一天就开始闪动,开始不正经亮了。那时候人还舍不得扔了换一个。我进去一看,这灯就是这么亮着的,而且永远是这种状况。

在那屋子里看东西,眼睛得跟着光影走,它一亮你就赶紧看,它一弱你就休息一会儿。那人家里俩反青花,是长得跟将军罐差不多的鸡腿瓶,上身粗下身细,带盖儿,漂亮极了。当时凭自个儿的经验,书也读了,觉得什么都知道,一看是康熙时期的。康熙时期的瓶子当年应该能值个两三百块钱,就问人家多少钱啊?说一百块。一听一百块,行。讨讨价八十块钱就买了。我印象可深了,就是把这东西拿报纸裹了又裹、缠了又缠,然后还找一块布包一下,最后捆在自行车后架子上,骑回家打开欣赏,挺美。

什么叫反青花呢?一般的青花都是白地,用青花画图案;反青花就是青花作地,白的反出图案来,就叫反青花。等买回去以后,我忽然就明白了,怎么看怎么也不够康熙。好在那时候,假也是老假,这对东西是光绪时候做的假。一下就泄了气了,就别提多熬淘了。“熬淘”我说过好几回了,不说“熬淘”,我没法表达那时的心情。

“熬淘”是北京土话,有后悔、沮丧、难过、自责多种含义在里头,用一个词是解决不了你内心这种负面情绪的。一个人集各种负面情绪于一身的时候,就叫熬淘。比如,我有一朋友对所有现代科技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不像我对老东西感兴趣。当年我去日本,那时候去趟日本不容易,他就说你给我带两个立体声喇叭来,说他酷爱这个。我好容易从日本千辛万苦地给带回来了,给他送去。到了他家,他就赶紧着急拆包,就在我去倒水的这工夫,就把喇叭接上了,然后一开,就听见嗡的一声,没了,烧了。为什么?电压不符,人家110伏,咱220伏,一下子就给烧了。烧了以后,他就坐在那儿熬淘啊。

接着说打眼,不能走得太偏。打眼的问题是,你掌握了一个小技术,觉得它一定是万能的,认为通过它就能获取巨大的利益。我这些年看得多,都是这事儿。比如,我们博物馆有鉴定日,人一来就是说,我这个苏麻离青,我这个蚯蚓走泥纹,我这个蟹爪纹,我这个吸光斑,说的全是专业术语。他老以为掌握了这些东西,对鉴定就有所帮助。也确实有帮助,但没有绝对的把握,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在掌握了一般性技巧以后开始上当的。我当年也是一样,说墨分五色,一看这个康熙时期的青花墨分五色,有层次,结果一看光绪时期的也有层次,就不能理解这个层次跟那个层次有什么区别,所以就上当了。我一个朋友很有意思,他学钢琴从小就练三支曲子,这辈子就会弹三支曲子,多一支都不会。但就这三支曲子弹得特溜,上来咣咣一弹,有时候大家一高兴,说再弹一支,没了。这技术就不够用了。

打眼也是心理问题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在学鉴定这事时都有一个过程。把假的看成真的不丢人,丢人的是把真的看成了假的。这事还经常发生,一看这东西太新了,就给“枪毙”了。事后你就会特别难过。头些年,我在上海看到一个青花釉里红的大鹿头尊,拍卖的时候,我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卖这么便宜啊?他们说这东西是假的呀。我说怎么是假的了?说是光绪时期仿的啊。我说谁鉴定的啊?说鉴定组鉴定的。我说这是个真的,你撤下来卖给我得了。他说不行,已经拍上了。那就拍去呗。当时那东西就值个大几百万了,结果拍卖的时候,我囊中羞涩,不多出钱,起价八十万块钱,我出了一百万就不出了,身后一人多出十万块,一百一十万就买走了。买走以后东西就出了境。因为鉴定是仿品,就可以出境了。出境到了苏富比,在香港拍了一千多万。这就属于把真看成假的情况。

鉴定不是不能学,大部分人通过鉴定也都会有一个基本判断,剩下的其实是心理问题,就是技术关基本上过去了,但心理能不能过关是个问题。一个优秀运动员主要面临的也是心理问题。比如跑步、游泳,差距并不大,但在比赛的时候,有人属于兴奋型,一比赛就出成绩;有人却是训练型的,训练出成绩,一到比赛就歇了。我看过一个片子,讲的就是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心理问题。

技术鉴定也如此,技术关没问题的时候,就看你心理能不能承受得了。比如,你在孤立无援的时候,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打眼也有一个心理问题,那就是贪欲。说句实在话,贪欲每个人都有,今天出国买东西的大部分人,都不是真有需要,而是贪便宜去了。东西本身其实也没什么用,但是一看国外比国内便宜那么多,干吗不买一个?买一个就捡一次便宜。

打眼还有一个心理问题,就是过于自信。早年,天津家具特别多,我就老去买。买完就装车,别人帮你装车,就会恭维你,说你买的东西好啊,眼力好啊,东西便宜啊。我记得特清楚,装车的一人跟我说,马先生,这边还有一大案子,黄花梨的,便宜,您还买不买?我远远一看,还真是黄花梨的。我说多少钱?人说您就这得了,都正在装车呢,我们不跟您多要,您就给六千,我们给您装车,您就甭管了,屋里喝茶去吧。装完车直接就开回北京了。回北京卸车的时候,我在屋里看着那工人卸这大案子,两人上去就给我把这大案子卸下来了。我心里忽悠一下就凉了。这案子出问题了,它重量不够。我们都知道硬木家具,今天统称红木家具,甭管大小都比较重,跟普通家具比较起来分量更足。现在最重的一种叫紫光檀,比重是一点三,就是它比水还重百分之三十。所以,一般情况下你一拿这种家具就能感觉到那种分量。这个大条案两人一搭就下来了,肯定没什么分量,我就知道我上当了。那这大案子是个什么东西呢?行话说是贴皮子的。

过去跟今天明显不同,过去有钱人家喜欢家具,这人有没有钱一进家门就知道了,就是看他使用什么样的家具,也代表了他的社会地位。今天就不一定了,今天你上一人家里去,可能跟狗窝似的破破烂烂,但架不住这人有股票啊。但过去的人都很注重家里的陈设,过去的土豪们一定要用紫檀、黄花梨。那种半土豪怎么办呢?就是家里也有点钱,但又跟不上,又想讲排场,于是就做这贴皮子的。所谓贴皮子,就是用柴木做家具,再包上优质木材。最常见的贴皮子就是贴黄花梨和贴紫檀的。贴紫檀的还有一种叫包镶。包镶就是贴得比较厚,宫廷里也有这种包镶。宫廷为什么要做这种贴皮子东西呢?因为它要这东西上船,对载重有要求。所以过去皇上坐船的时候,船上搁两件硬木家具,常常就是这种贴皮子的,既要有紫檀家具的好看,又要减重。

对于这种贴皮子的家具,在专业角度来看,那就叫买错了,把它当实木家具买回来,那就是打了眼了。所以,当俩工人往车下卸这东西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栽跟头了。这就是盲目自信的结果。好在那个年月的东西,跟今天比较起来也真是便宜,搁一搁,到今天就把过去吃亏的价差找回来了。这就有点像股票了,长期持股就有好处。

【脱手秀】


先看一个打过眼的盘子,五彩大盘子,非常漂亮,还画了十四个人,中间这人是项羽,举着一鼎,霸王力能扛鼎,那是一个著名典故。经验不足的人,包括经验足的远距离猛一看这盘子,百分之百是康熙时期的,因为康熙时期特征十足。盘子背面是双圈底,写着“大明成化年制”。我们都知道,康熙时很少写自己的年款,一般都是写前朝的。写得最多的就是大明成化、大明万历、大明宣德。背后的画法也是康熙时期的画法。但这东西是光绪时期的,它的颜色比康熙时期的五彩显得更加热烈,但这热烈是没有界限的,只是看多了会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就觉得它画得比康熙时期的更加满一些,颜色更加鲜亮一点。理论上讲,康熙时期五彩的颜色就非常鲜亮,在光绪时期很难仿得那么鲜亮。但不排除偶尔有仿得很好的。在光绪年间,这个盘的仿制程度以打分论的话,做到了九十分。做到九十分一般就很难辨认了。实话说,如果这件东西是通过画面看,我也不大能看得出来,也不大敢肯定它是光绪时期仿的。但看实物,我就能确定它是光绪时期的仿了。

光绪时期之所以仿五彩,是因为当时洋人有需求。清朝五彩彩瓷最初都是五彩,康熙后期引进珐琅彩,雍正时期引进洋彩,过去单一的彩色就被粉彩替代了。到晚清,西洋人进来了,他们反而不喜欢那种粉彩,更喜欢五彩,更喜欢我们传统的这种平喜欢这种热烈、单纯的表达。而我们仿的这种粉彩,包括珐琅彩、洋彩等西方彩瓷技术,对西方人来说并不新鲜。所以光绪时期大量仿制五彩,就是为了讨外国人的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时候仿的五彩,主要是为了打外国人的眼,而不是打自己人的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瑰宝:将军罐
康熙青花与光绪青花瓷的区别
差异,不仅仅是价格 —康熙与光绪仿康熙青花瓷器的价值探究
啥叫古玩 收藏古玩知识简析
微头条
康熙瓷器,一次看过瘾!0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