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世昌为什么一定要“撞沉吉野”?

邓世昌为什么一定要“撞沉吉野”?

                          崔志刚 

1045日,有幸主持了我台新闻频道对致远舰的水下考古直播报道,再一次重温了那场荡气回肠的悲壮海战。对于很多人来说,始终定格在脑海中最为令人扼腕痛心的英雄画面,无疑就是在致远舰的最后时刻,邓世昌邓大人下令“撞沉吉野”手扶舵轮大义凛然的瞬间,经过电影《甲午风云》中李默然老师的传神演绎,将士们高喊着“撞沉吉野”的“致远舰”途中不幸被击沉,成了无数人心中永远的痛。

 

也许是电影中展示的这一幕太过于震撼,在没有其余影像传播方式的年代,也几乎成为了真实战斗过程的记录。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可能都认为,邓世昌最后去撞击吉野的这一举动,是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自杀式攻击。

 

在这次直播过程中,我接触到了两位非常好的致远舰研究者,军事博物馆研究院陈华老师和陈悦,结合水底致远舰上的一些器物的发现,对于邓世昌在最后时刻“撞沉吉野”的壮举,有了更新的认识,也更加笃定了对邓大人英雄行为的更多敬佩!

 

首先,邓世昌“撞沉吉野”的行动不是鱼死网破的莽撞打法!而是正常的海战战术的一种。

 

这就要回顾一下舰船的海战历史,在没有强大威力火炮的年代,军舰之间的战斗主要就是靠这种“冲撞”战术,在军舰的前方舰艏下部,都设计有一个尖利的“撞角”,通俗理解,就是相当于陆战步兵长枪上面的刺刀,“冲撞”战术也就相当于在子弹杀伤力不足的情况下,靠“拼刺刀”来定输赢!最著名的战例,就是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在利萨海战中,奥匈帝国的旗舰“斐迪南·马克斯大公”号装甲舰正是用“冲撞”战术撞击意大利的“意大利国王”号装甲舰,后者连同四百名舰员被击沉,从而决定了这场海战的结局。

 

“冲撞”战术仅从名称也许听起来有点像莽汉打架,但是一旦得手,威力非同小可!可以直接摧毁对方的军舰,直接击沉或拦腰斩断!对敌震颤效果和杀伤力惊人!

 

虽然,到了甲午海战的时候,大威力火炮已经广泛装配在军舰之上,但是作为传统配备,包括当时参战的日本联合舰队,在每艘军舰的前方,大多还都保留着这样的“撞角”,这也就意味着,“冲撞”战术依然是当时海战的战术选择之一,而邓世昌“撞沉吉野”采取的正是这样一种正常的海战战术!

 

那么,既然甲午海战已经进入到主要是炮火对决的阶段,为什么邓世昌最后却还要采用“冲撞”战术去进攻敌舰呢?这就不能不提到另一个令我们心痛的话题,当时北洋舰队的火炮实力和日本联合舰队的火炮实力对比,从火炮总数来说,我们的数量不比日本少,在重炮方面甚至还比日本占优,尤其是我们的旗舰“定远舰”上装配有当时世界第一口径的305毫米克虏伯大炮,甲午海战的第一发炮弹正是从这门大炮上打出的,射程威力都很惊人!但是,重炮虽然打击威力大,可是发射速度慢,命中精度低!日本舰队采用的纵队游击战术也不利于我重炮的发挥。

 

而在火力对比上最可怕的一个致命缺陷是,我们的速射炮数量严重不足!日方有120门左右,我们只有40门,日本舰队1分钟能打10发炮弹,我们10分钟打1发炮弹!还有另一个致命的缺陷是,我们的开花弹数量太少,大部分是实心弹,虽然北洋水师将士们训练有素,从战后日本舰队舰上的弹痕来看,我们的命中率远远高于日本!但是实心弹的威力主要是以“砸”为主,不如开花弹能引起爆炸,因而对敌舰的毁坏作用不明显!

 

正是在这样的炮火劣势下,3个多小时过去,我们有3艘战舰在敌方密集快速的速射炮打击下被击沉!日本的舰船虽然也被我们多次炮击,甚至他的旗舰“松岛号”的弹药库还被打中而遭到重创,“赤城号”在我们的围歼下也是被屡屡击中,但是由于开花弹太少,日本的舰船即使伤痕累累、遭到重创,但就是硬撑着不沉!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本方舰队中航行速度最快的穹甲巡洋舰的“致远舰”(最高时速可达到18节!),邓世昌在自身也遭到严重炮击的前提下,才决定放手一搏!试图以最古老的“冲撞”战术去撞击对方嚣张的“吉野号”敌舰!用靠近对方的近距离搏击来抵消掉速射炮不足的劣势,期望能够用舰艏锋利的“撞角”去“撞沉吉野”! 为我方争取击沉对方一艘军舰!

 

所以,邓世昌最后时刻发起的冲锋不是图穷匕见的无奈之举,而是正常的战术使用。

 

其次,邓世昌“撞沉吉野”的行动也不是破釜沉舟式的以死明志!而是为了试图挽回败局的一次有勇有谋的袭击行动。

 

前文说过,由于电影《甲午风云》的渲染,似乎邓世昌最后“撞沉吉野”的决定归结于了大义赴死的精神义举,多少有点试图以死来唤醒国人的意味!

 

诚然,邓大人此去也确实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因为连续遭到炮火打击后,“致远舰”的舰体已经严重倾斜,实际上也已经很难达到最理想的航行高速,在前往“撞沉吉野”的路途上注定了凶多吉少,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惟其如此,更显出英雄气概的可贵!正如荆轲刺秦一样,成功的胜算机会并不大,但是假如能擒住或刺杀秦王,也许战国的历史就会改写!

 

邓世昌当时的决定也是一样,如果在我们已经3舰被击沉,旗舰又被缠斗的不利形势下,用“冲撞”式的拼刺刀能够撞沉对方一艘战舰的话,也许就能立刻震撼敌胆!扭转战局。(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整场甲午海战,双方各有12艘战舰参加战斗,从直观结果看,我方沉没5艘,敌方一舰未沉,令人惊叹的打了个0:5!但是从损伤程度考量的话,敌方的旗舰“松岛号”、“赤城号”、“比睿号”、“吉野号”、“浪速号”、“西京丸号”也均遭重创!而在战斗最后阶段,日方多艘战舰集中围击我旗舰“定远号”和“镇远号”,久久也没能击沉,最后不得不在夜色中撤退。因此评估整个战况,日方的损失也很惨重!只不过我方沉没的战舰太多,顿显败势!这也就是为什么邓世昌一定要尽力去撞沉吉野的原因!)事实上,据当时的目击者回忆,当看到冒着浓烟,船体倾斜的“致远舰”以残破之躯冲出本方战阵,冒着密集速射炮的炮火,直接驶向敌方舰队的时候,双方的舰队都震惊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时机下做出的决断更是弥天大勇的展现!而并不是像网络上某些言论说,是因为战斗刚开始,“致远舰”就鲁莽瞎打,过早的打光了炮弹,最后,只能靠着不怕死的精神去撞击吉野。因为通过105号水下的直播镜头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了舰上还有没发射出去的152毫米的炮弹。所以,邓世昌之死和谭嗣同决意以自身之牺牲来宣示维新志士的革命决心是不完全一样的,是在战局不利时采取的一次突袭行动,只是没有成功而最后壮烈殉国。

 

第三,邓世昌是在还有其它选择的情况下,为了掩护旗舰“定远舰”的冒死相救,也就是情势之下的不得不撞,亦发显示出了英雄的伟大!

 

根据北洋舰队的迎敌编队,致远舰是排在左翼的第三位置,作为一艘穹甲巡洋舰,它属于

第二波次的攻击火力,当时战斗进行到中程,我方的“扬威号”、“超勇号”、“经远号”相继沉没,另几艘战舰由于受损严重正回港修复,在这种情况下,同样遭到重创的“致远舰”也可暂时撤出战斗进行修补,但此时,旗舰“定远号”指挥旗塔被轰击破坏,遭到多艘日本舰船攻击,“致远舰”选择了毅然冲出左翼,一方面替旗舰“定远号”挡了大量炮火,另一方面,就是邓世昌当看到敌方一舰未沉!遂下定决心一定要“撞沉吉野”!以图壮我士气,打乱敌阵,达到扭转整场战局的目的,只可惜,在最后时刻不幸沉没,英雄的240多名官兵命丧海底!年轻的光绪帝也写下了“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来痛悼英雄!(关于“致远舰”沉没的原因是否像电影《甲午风云》中是因为被“吉野号”发射的鱼雷击中,也争议颇多,此中的分析解释,我也想等待明年天气适合后再度开始的“致远舰”水下考古来揭开谜底)

 

  作为对英雄的追思,在直播水下考古结束后向海中撒花瓣的祭拜仪式上,我也创作了一首诗歌,献给逝去的“致远舰”将士们,这周日的本期《我诗写我心》为您诵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894年海战,为了能够击毁日军舰队的旗舰,北洋舰队有多拼命?
未被邓世昌撞沉的“吉野”号,后来的下场究竟如何?
甲午战争中不可一世的日本吉野号,你知道它的结局吗?
一语成谶,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撞沉“吉野”号的愿望,居然在10年后实现了!
甲午大海战:世界海战史上首次铁甲战列舰对决!
航母简史:01. 大炮巨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