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温一故】道德经⑤:多言数穷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不正像是气囊或空管那样的大空泡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永无穷竭。


统治者政令烦苛,只会加速败亡。不如保持虚静,进退自如。


【评析】


①本章的主旨是什么?


本章的主旨宣传的是“虚用”,同前两章相连,犹在宣传“无为”,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会。承上章对“道冲”作进一步的论述。此处由“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核心思想是阐述清净无为的好处。


本章用鲜明的比喻,阐述了社会要顺乎自然,保持虚静。天地之间的关系法则,是不变的规律,是一个天数,对此不要过多地研究,研究到最后,这个数就没有了,穷尽了。还不如守于中,保持内心清静。心静则心安,心安则康健。


②如何理解首句中的“刍狗”?


“刍狗”并不是真的狗,而是用草扎成的狗,供祭祀用。等到祭典完成,用过的刍狗就视同废物,任意抛弃,不值一顾了。这正如流传到现在的民俗祭神,有时简化一点,不杀活猪,便用米粉做一个猪头来拜拜,拜过以后,也就可以随便任人当副食,而不像供在祭坛上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了。


③老子通过“橐龠tuó yuè”二字表达了什么?


南怀瑾认为,“橐龠”是旧式农业社会用作鼓吹通气的工具,俗话叫做风箱。老子通过橐龠想要表达的是,这个物质世界的一切活动,只是气分的变化,动而用之便有,静而藏之,就好像停留在止息状态。但其实,这个天地的万物,都在永远不息的动态中循环旋绕,并无真正的静止。


了解了天地之间气分的变化往来,变动不息,生生不已,有无相生,动静互为宗主,就可以进而了解到一切人事的作为、思想、言语。是非,善恶,祸福,主观与客观,都是不能肯定的确有一绝对性的标准。


同样地,人世间的是非纷争,也是愈动而愈有各种不同方面的发展,并无绝对标准。只有中心虚灵常住,不落在有无、虚实的任何一面,自然可以不致屈曲一边,了了常明,洞然烛照。这边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关键。但也有人认为老子这两句话,是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教条。


【故事】


老子认为天地是无为的,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的,任何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行为都会导致其灭亡。同样,统治者对待百姓,也要顺其自然,强制政令,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这样的胡作非为,最终会遭致毁灭。


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后,处理政事时常走极端,譬如嬴政强调以法治国,在政治上推行严刑峻法,在经济上层层设卡。其实如果不胡作妄为,这些措施对巩固政权、发展经济肯定大有好处,但他却严刑到人人谈刑色变,征敛到横征暴敛,又大兴土木,建骊山陵、修阿房宫、修长城、修驰道等,这些工程本可徐而渐图之,却由于他的峻急而昼夕无舍,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样极端化的结果自然会大违初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五章:天地不仁
【共读】《道德经》第五章
第7讲 第5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读老子】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什么意思?
第五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