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子兵法》简介


《吴子兵法》是反映先秦时期华夏族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战国初期著名改革家、军事将领吴起所著。有关吴起,本公众号将其列入了悲情名将之一,并进行过专门的介绍。而他的代表作《吴子兵法》这部兵书成书时代,正是封建制度确立后,战争和军事思想有了显著发展的历史时期。此时,战争规模增大、军队成分改变、铁兵器和弩的广泛使用以及骑兵的出现,也引起了作战方式的明显变化。

总体来说,《吴子兵法》反映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现存本中分上下两卷,包括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其中:图国篇主要论述战争观的问题。料敌篇主要论述作战理论问题。治兵篇主要论述治军(军队建设)理论。论将篇主要论述将帅的重要和对将帅素质的要求。应变篇则阐述了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战术选择问题。励士篇主要讲述如何激励士气。

《吴子兵法》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战争观理论方面:

首先,认为一个国家要富国强兵,必须“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其中,文德,指政治教化方面。武备,指军事战争方面。它强调二者必须并重,且要更加重视对百姓的政治教化。教化应以“四和”为标准,即国家和睦,军队团结,上阵统一,战斗协调,这样才能够发兵出战。而教化百姓的内容,主要是“道、义、礼、仁”四德。认为这四德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修之则兴,废之则衰”。吴起曾拜孔子弟子曾子为师,其军事思想中夹有儒家的某些观点一点也不足为怪。

其次,吴起试图通过对战争起因的分析,来探索战争的实质。它说:“凡兵之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 由战争的五种起因出发,《吴子》又探索了战争的性质,把它区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五类。虽然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这些认识尚为肤浅,但在战国初期的历史条件下,作者能认识到这些,也是较前人的一大进步。

第三,提出了“战胜易,守胜难”的观点。因为战争是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所以要取得胜利相对来说是容易的。而保守胜利成果,则不仅需要军事手段,还需要政治、经济、思想等各种手段,相对来说是困难的。何况胜利以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为代价,所以他认为:战争胜利的次数越多,消耗人力、物力越大,而保守胜利的希望也就越小。由此出发,提出国家应该慎战。


在战略战术理论方面:

其一,吴起提出了一套首先加强战备,然后依据敌情,“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施行“审敌虚实而趋其危”的战略战术原则。并指出,要通过加强国家与军队的战备,时刻察明敌国军情、并透过现象看本质,“观敌之外,以知其内,察其进以知其止”,然后确定我方的作战方略。其中对敌方不同情况可能是“见可而进”,也可能是“知难而退”。

其二,《吴子》强调用兵之道在于“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即强调在时间上抓住有利时机,在空间上击其薄弱之处,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

其三,提出要善于根据变化的情况而改变我方的作战方针。如:依据不同的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不同的战场地形、气候及不同的敌方士气等不同情况的应变战法。

其四,从战争的对抗性出发,强调作战时还要通过“两军相望”“轻兵挑战”等方法去察明敌将的才干。他把敌将分为“愚而信”、“贪而忽名”、“轻变无谋”、“富而骄”、“进退多疑”等各种类型,认为不同的敌将应采取不同的谋略,如“诈而诱、货而赂、离而间、震而走、邀而取”等。这种依“将”用兵,无疑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用兵法则。用现代作战理论来看,它丰富了“知敌”的内容,并有着科学的依据。


在治军(军队建设)理论方面:

一是认为将领,尤其是良将对一个国家来说极其重要,并且对将领的素质提出具体标准,即“五才”与“四机”。具体地说,要具有“理、备、果、戒、约”五种才能。其中,“理”是能“治众如治寡”;“备”是能“出门如见敌”;“果”是能“临敌不怀生”;“戒”是能“虽克如始战”;“约”是能“法令省而不烦”。同时,还要掌握:气机,能鼓舞士气;地机,能运用各种地形;事机,临事能运用计谋;力机,善于保持和充实军事力量。并且,良将在此基础之上还必须具备“威、德、仁、勇”四种品质。

二是提出“以治为胜”的观点,所谓“治”的标准就是“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按此标准,即便是现代的军队也很不容易做到这一点。

三是强调以法治军、强化教育并举的观点。认为“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但“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总体来说,吴起身兼了儒家与法家两个方面的思想,但在激励士气方面,他虽也强调严明军法等外在手段,但也极其注重思想教育、情感感化、以身作则、爱兵如子等内在方面。如史书记载他在行军作战中与士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丝毫没有大将军的架子,并曾亲自为生毒疮的士兵吸脓疗伤等故事就是例证。


总体而言,《吴子兵法》在理论上对《孙子兵法》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所以在历史上曾与《孙子兵法》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因而为历代兵家所重视。有关《吴子兵法》的原文导读,等堂主进行完《孙子兵法》导读后再说。敬请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集中吴起军事思想的著作《吴子兵法》
中国两部伟大兵法,一部是《孙子兵法》,另一部是什么兵法?
《吴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与兵法核心观点介绍
一位本应该超过孙子,却被忽略的大军事家。
吴起:一个比孙武还牛的兵家鼻祖!
兵家四圣之一——亚圣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