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岁小男孩画出爸妈离婚全过程:爸妈,你们终于离婚了!




 01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

你会不会离婚?

 

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谈论话题: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你会不会离婚?

 

绝大多数答主都斩钉截铁的回答:

 

  • 会!一定会! 

  • 要不是因为孩子早就离婚千百遍了,每天都有无数次想离婚的念头!

 

换句话说:很多婚姻破碎的夫妻,为了孩子在假装“恩爱”,伪造“完整的家”。

 

当面相敬如宾,背地却是死寂般的冷战或是硝烟弥漫的争吵。

 

为了做“好父母”,他们强压住对彼此的不满,在孩子面前暂时休战,彼此达成协议:

 

“等孩子长大了,我们就离婚吧!”

 

抱歉。

 

等孩子长大了,孩子也被伤的体无完肤了。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孩子的独白:

 

我的父母总是背着我吵架,但在我面前却又演着恩爱甜蜜的夫妻,他们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也小心翼翼的演着天真烂漫的孩子。

 

一次吃饭,因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又差点吵起来,坐在旁边的我终于爆发了,我说,“爸妈,我知道你们在背地里一直在吵架,如果你们想离婚就离吧,这样我也轻松”。

 

“想离婚就离婚吧,这样我也轻松”这是压抑已久的心声啊!


伪装和睦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心灵创伤,明目张胆的撕裂式的家庭同样也是对孩子的暴击。

 

还有些夫妻,连假装都装不下去了,一言不合就当着孩子的面开撕。

 

更有甚者,还把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动辄打骂、侮辱孩子,还经常指着鼻子骂孩子说: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离婚了。”

 

最无耻的父母无非是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人,而这个人还是血浓于水的亲骨肉。

 

  • 正是这样的抱怨,会对孩子的身心产生毁灭式打击;

  • 正是这样鸡飞狗跳、乌烟瘴气的家,会让孩子毫无安全感,畏惧亲密关系;

  • 正是这样无休止的怨怼,会让孩子对婚姻心灰意冷、对感情不再向往。

 

“等孩子长大了就离婚”,这是夫妻双方独裁下的契约,少了对孩子意愿的尊重。

 

殊不知这个“等”不是爱,而是伤害。

 

拖得越久,伤的越深。

 

就像《偷影子的人》面那句令人心疼的话:

 

“我一直想挥别童年,成为大人,童年却紧贴着我的皮肉,钻入这具对我而言太挤太小的身躯。”


有些伤害一旦形成,就是终身无法抹去的心理阴影。



 02 

好的父母,

不需要假装“好夫妻”


现如今,离婚率居高不下,有些夫妻即使有了孩子,也会毅然决然的离婚。

 

那些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同样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那么,到底应不应该离婚?怎么做才是真的为孩子好呢?


其实,离婚或者不离婚,真的不是关键所在。

 

不管离不离婚,夫妻的矛盾存在,孩子的负担就永远在。

 

真正伤害孩子的是家庭氛围。


海灵格说:健康的家庭运转法则,一定是先爱伴侣,再一起爱孩子。一旦违背这个规则,家庭必定走向失衡。


家是“爸爸”、“妈妈”、“孩子”三方维系的共同体,其中做纽带的是爱。真正意义上的家,是有爱的家, 而不是住在同一间屋子,或者在同一个户口本上。


为了追求形式,用冷漠、疏离、暴力、仇视搭建起来的家,无疑是画地为牢。强行编织的家庭,损伤的是三方的幸福。


 如果母亲不再是母亲,父亲不再是父亲,何以为家?


好的家庭是,父亲像父亲,母亲像母亲。

 

真正对孩子好的方法很简单:


好的父母,不需要假装好夫妻;好的家庭,也不需要伪装和睦。

 

即使夫妻关系破裂,双方依旧可以做合格的父母,尽心尽力教养孩子。

 

就像奇葩说里艾力说的那样,如果你选择对孩子说:“孩子,爸爸妈妈的感情出了些问题,今后我们就不在一起生活了,但是我们依然爱你。”

 

这样大大方方的解决问题,不仅会减少对孩子产生伤害,反而能够让孩子的三观更早地建立。

 

面对问题,不逃避掩盖问题,是对彼此负责,更是对孩子负责。



 03 

破碎的婚姻,

也可以有幸福的“家”


父母关系破裂后,如何教养孩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有一组简单的漫画却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漫画的名字叫做《破碎家庭的故事》,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男孩6岁所画,漫画讲述他父母离婚的全过程,随后引发165万人关注,许多父母看完都沉默了。

 

下面是男孩的作品:

 

“我的名字叫Azha,

这是一个关于

破碎家庭的故事。”

 ▼


爸爸妈妈相遇不久后 ,

便陷入爱河,

婚后他们决定生一个宝宝。



2004年6月6号,

我终于出生了,

爸妈给我起名叫Azka。



在我6岁之前,

我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



后来一切都变了,

爸爸妈妈开始为了琐事,

争吵不休,

最后他们终于受够了一切,

他们想要离婚了。



那一天,

他们慎重的告诉我他们的决定,

我很难过很害怕,

可他们让我别担心,

我不必在他们之间做出选择。



爸妈离婚后,

我还是住在原来的家里,

爸爸变得比以前更有趣了,

所以我更愿意爸爸多陪我玩。



妈妈的新家就在附近,

她几乎每天都会来陪我,

我真的很开心。



奇怪的是,

他们再也不吵架了,

还一起陪我去商场,

一起到国外旅游。



我常常和爸爸一起睡,

我害怕僵尸,

而爸爸特别强壮,

睡在他身边我很有安全感。



妈妈也总会细心照顾我,

我们一起吃饭、买衣服,

做好多好多美好的事情。



许多人会“关切”地问我:

“作为一个破碎家庭的孩子,

你有怎样的感受?”



实际上,

我一点也不觉得家庭破碎。

他们只是不再是夫妻,

但永远还是我的爸爸妈妈。



我很享受这一切,

他们终于不再争吵。



有人问我:

希不希望他们复合?

我回答说:不,

我只想让他们都很开心。



我依旧能感受到爸爸妈妈,

  对我满满的爱,

所以这不算一个破碎的家。



我爱你。

妈妈,



我也爱你。

爸爸,



和你们在一起,

我很快乐。



谢谢你们,

虽然你们离婚了,

但在我心中,

你们依然是最好的父母,

永远是我心里的NO.1。




爱从来不是盲目的给与,不是用你强加给他的方式,把你认为最好的一切给他。

 

爱是,给他最需要的。

 

孩子最需要的或许只是:


真实的、简单的、轻松的、无负担的、和睦有爱的一间小屋,父母在不在同一间屋子其实并不是关键所在。


关键是那间屋子里的爸爸妈妈这两个人是否还在。



 04 

真正完整的“家”,

是永远不减分的爱

 

托尔斯泰有一句特别经典的名言: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

 

说的对,但也不完全正确。

 

不幸的家庭可能有相似的境遇,比如父母离婚,家庭破碎,但经历不幸事件之后,不同家庭的最终走向却各不相同。

 

不幸的家庭,亦能走出不幸,收获幸福,就如同,漫画的主人公这样。

 

漫画的名字叫做《破碎家庭的故事》,听起来就很悲伤,以至于我们都以为小男孩想要讲述的是一个悲剧。

 

可在漫画里小男孩画出来的却不是难以启齿的童年伤痛,不是欲哭无泪的心酸之语,反而是溢于言表的幸福。

 

这组暖哭百万人的漫画最发人深思的地方,不在于男孩父母从深爱到离婚的感情支离破碎的过程,而在于他们离婚前后,对孩子的态度与关爱。

 

这对夫妻对离婚的处理方式真的超赞:

 

离婚前,他们坦诚的告诉孩子自己的决定;

离婚时,他们不强迫孩子在父母双方做残酷的选择;

离婚后,他们没有缺席孩子的成长,反而更用心的陪伴。

 

从遇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环节他们尽可能的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然后用“爱与陪伴”成功的将孩子从“离婚”的阴影中脱离出来,让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离婚,的确意味着家庭的破碎,可家的完整与否,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涵”,父母饱含深情的爱,才能给孩子真正“完整”的家。

 

就像结尾男孩说的那样:


谢谢你们,

虽然你们分开了,

但在我心中,

你们却是最好的父母,

你们永远是我心里的NO.1。


真正完整的“家”,是父母永远不减分的爱。



 05 

做父母的,

永远不能替孩子长大。


《北京女子图鉴》里陈可离婚后,给妈妈打电话倾述时有一段很感人的对话:


“你不想问问我理由,不骂我吗?”


“在20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就是现在的你,可儿,没有什么是非要离的婚,也没有非要在一起的人,既然做了决定,就永远不要后悔,向前看。”



对成年人而言,离婚与否,都是自己的选择。决定以后,就永远不要后悔向前看。


对孩子而言,也是如此,因为这也是他需要面对的生活。


你只需要做你该做的,其他的你无法掌控。

 

武志红说:做父母的,永远不能替孩子长大。

 

孩子人生路要靠他自己走。


任何人都代替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爸妈什么状态,孩子就什么命
14岁少女因父亲再婚割手臂20多刀:不疼很舒服|离婚|家庭
6岁小男孩画出爸妈离婚全过程,看完很多中国父母沉默了···
年幼孩子全托,有好处?小心更多的是坏处
12岁男孩带5岁走失男童报警:优秀的孩子,大多出自于这3种家庭
夫妻冷战!孩子最受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