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夫之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识 高意新,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是独放异彩的。本 文仅就其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作一全面论述 以 期引起进一步的研究。

一、因材施教的理论依据 王夫之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以其对心理 个别差异的认识为理论依据的。他继承了张载 “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而不一也”的观点,认为 人在情、识、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心函姻 缘之全体而特微尔,其虚灵本,一。而情识意见成 乎万殊者 物之相感,有同异,有攻取。时位异 而知觉殊,亦犹万物为阴阳之偶聚而不相肖也。” 这里所谓的情、识、意,很明显,就是现代心 理学所说的情感、认识和意志。王夫之认识到, 人们在这几个方面的差异,乃是“物之相感”的 不同所致。由于人们处于不同的时 时间 、位 空 间 、环境,其在心理方面所产生的差异是十分 悬殊的。这种悬殊的程度,就象阴阳五行的造化 产生’'不相肖”的宇宙万物一样,千姿百态。

具体说来,王夫之从以'一卜几个方面说明了人 的心理的个别差异 

 一 ’'学者材质之差”。在这里,“学者”是指 学习者 “材质”指先天得来的“生之理”,即遗传 素质,主要是指人的耳、目、口、鼻、心等感官及 其潜在功能。他指出 “夫性者何也 生之理 也,知觉运动之理也,食色之理也,此理禽兽之  心所无,而人所独有也。“从这段话中可以很容 易地看出 王夫之所说的“人所独有”的“生之

理”,是指人的认识器官的潜在机能,也就是人 们与生俱来的自然素质。在他看来,学习者的 “材质”是存在差别的。他写道 ’'难易者,斯道 大小显微之序也。美恶,学者材质之差。”王夫之不 仅肯定了受教育者的遗传素质存在差别,并且 还明确指出这种差别是先天具有的’'自然之别”  “人之有材质也,譬诸草木天乔者一区,而萌茁 者又一区也,自然之别也。”就是说,人的先天 素质象自然界的草木一样,有的高大,有的矮 小,有的柔弱,有的强壮,而这些差别是天生 的。

 二 “人之气质不同”。王夫之所说的“气 质”,其涵义与现代科学心理学中的“气质”是不 同的,他主要用来指人们的学习能力 由于先天 遗传素质的差异,以及后天不同环境的影响,学 习者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这是现代社会众 所周知的事实,王夫之也同样认识到了这一 点。

王失之在解释孔子的“生而知之者,  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 不学 民斯为下矣”这段话时说二“谓有所不同, 言人之气质不同,大约有此四等 ”可见在这句 话中,他肯定了人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可以大 体按孔子的意见划分为上、次、其次、下四 等。

 三 '’一人有一人之性”。王夫之认为 学习 者的个性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他写 道 “故质以函气,而气以函理 质以函气,故一 人有一人之生 气以函理,一人有一人之性也。 若当其未函时,则且是天地之理气,盖未有人者是也。乃其既有质以居气,而气必在理,自人 言之,则一人之生,一人之性,……”众所周知, 人的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 生活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先天与后天的 “合金”。从上面这段引文中,可以看出,王夫之 认识到了人的个性是“气”与“理”相互结合而形成 的。由于“一人有一人之生”,即每个人具有不同 于别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所以,人就形成了 不同的个性,即“一人有一人之性”。这样,王夫 之肯定了人的个性差异的存在。

 四 “人之志欲不齐”。“志”相当于科学心理 学中的“志向”,“欲”主要是指人的各种欲望。我们 知道,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志向、欲望是各不相 同的 有的人志向远大,有的人志向短浅 有的 人欲望多而强烈,有的人欲望少而平淡。王夫之 用“志欲不齐”来说明这一问题。“不齐”就是存在 差别。“人之志欲不齐,而皆欲同之,则为众皆 悦之乡原矣。惟不同乎其情之所应,而同乎纯刚 无私之龙德以理与物相顺,得人心之同然,而 合乎天理,斯为大同之德,而非苟同也。”王夫 之肯定了人的志向和欲望是千差万别的。人们都 有“合乎天理”,达到“大同之德”的志向和欲望, “皆欲同之”主要是指这一点而言的,但人们不 会因此而使自己的志向与欲望与别人的“苟同”  “非苟同也”一句话,非常明确地强调了这一 点。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工夫之肯定了人的心理存在个别差异,认为 受教育者在遗传索质、志向、欲望、个性、德 行、知识基础等方面,均存在差别。教育者必须 承认和了解受教育者的这些差异,根据他们的各 种实际情况,对他们因材施教,才一能作到人无不 可教,教无不可施。

教育者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呢 王夫之 提出了如一卜四条原则 

 一 深人了解的原则 教育者要正确地做到因材施教,关键问题是 要深人了解受教育者。如果对他们不了解,因材 施教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王夫之主张教育 者要有“先觉”,即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前,教 育者对所传授的知识与道理,对受教育者要有所 了解。用他的话说就是 “于道知其序,于人知

其候,立教者之所以贵于先觉也。”教育者对于 所传授的道理,要知道其先后顺序,以便循序渐 进地传授给受教育者。而对于要教育的人来 说,要“知其候”,即要了解他们接受教育的最佳 时机 、做到了这些,就是“先觉”。只有做到了 “先觉”的教育者,才是优秀的教育者。

不仅如此,王夫之还主张教育者要深人细致 地观察、了解受教育者的“刚柔明暗”,并“藏之于 心”。他指出 “教道之善,取蒙者之刚柔明暗,悉体 而藏之于心,调其过,辅其不及,以善养之。”对于 受教 一 育者个性上的差异和知识上的不同,王夫之 要求教育者要用心观察和体会,并默默地牢记于 心,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教育受教育者。

   先觉”和“悉体”都是要求教育者要深人了解 受教 一 育者,那么怎样才能深人全面地了解受教育 者呢 王夫之认为 “以人言之,始则视其质,继 则问其志,又进而观其所勉,与其所至,而分量 殊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要深 人了解受教育者,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 先了解他们的材质,即先天素质。教育者要做到 “审其才质刚柔之所自别”。就是要求教育者要客 观地分析受教育者先天素质的差别,不要受主观 偏见的影响。第二,要考察他们的志向,看他们 的志向是大还是小 第三,要“观其所勉”,即要 了解受教育者的努力程度 第四,要了解“其所 至”,就是要充分了解受教育者在学习上所能达 到的程度,或者说他所能发展的潜力。如果教育 者能从这四个方而对受教育者进行考察与分析, 则其了解也必然是全面的、深刻的。也只有这 样,才能深知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做到“分量 殊焉’',即根据他们的不同程度,分别施教。

《二 “因乎其志”的原则  夫之强调立志,十分重视“志”在道德修养 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学 习取决于一个人的志向是否远大坚定。圣人和普 通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圣人有远大坚定的志向  “学者德业之始终,一以志为大小久暂之区量,故 《大学》教人,必以知止为始,孔子之圣,唯志学 之异于人。”基于上述这种认识,他强调教育者必 须把教育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志向,置于重要地 位。“   其志于道,则事理皆得,故教者尤以正志为 本”。教育受教育者树立正确而远大的志向,也是 我们现代教育工作者应牢记的一点。

既然王夫之认识到了正确的志向对于受教育者的重要作用和人的志向会有所不同,那么,在 教育过程中,就应该“因乎其志”,即根据受教育 者的不同志向,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 的要求。他指出 “学者之识量,皆因乎其志, 志不大则不深,志不深则不大。盖所期者小,则 可以浮游而有得,必无沈潜之识。所求者浅,则 可以苟且自居,必无高明之量”。从此可以看 出,一个人学习所能达到的程度和学识的深浅高 低,与一个人的志向是紧密联系的。教育者要考 察受教育者所能达到的程度,就要分析他们的志 向。如果受教育者的志向不远大,则其学识必须 是肤浅的 如果志向不牢固,那么他们在学习上 也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因此,受教育者志向既 要远大,又要牢固。

 三 “必因其材”的原则 既然受教育者存在着“材质之差”,那么,教 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就“必因其材”,即根据他 们不同的接受能力,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 不同的要求,使他们的学识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在王夫之看来,“一言教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 之,则其言易人而无跟等之弊也。”作为教育 者,应该依照受教育者水平的高低,对他们进行 教育。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教育者的教育才容 易被受教育者所接受,教育才会取得预期的效 果 否则,不管受教育者水平的高低,而对他们 千篇一律地进行教育,必然会造成“跟等之弊”。 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必因其材”的道理 “圣人之 进,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 焉。盖中人以下之质,骤而语之太高,非锥不能 以人,月 将妄意跟等,  ’  有不一切于身之弊,亦终一  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 盯语之,是乃所以使之切问 近思,而渐丁 高远也”。现代心理科学证明,人 的卿力是有高低之分的。但大多数人的钾力水平 是差不多的,处于“中人”水一平。铆力水平高的 人头脑灵敏,接受能力强 而智力水平低的 人,接受能力相对来说较慢。在教育过程中,就 必须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钾力水平和知识墓础, “因其材”而施教,这样刁'会保证他们都得到提 高。如果不顾受教育者钾力水平和知识准备情 况 对他们进行教育时,急于求成,传授太高深 的知识和道理 刀卜么,不但他们不能接受教育者的 教育,还会由于“不切于身之弊”,而使他们失去 对学习的兴趣而更加落后。这也是我们现在在教 存实践中常常着到的现象。现在有许多学习成绩

落后的中小学生,就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仅仅照顾少数优秀学生而使教学进度太快,学 生一时难以完全接受和理解,从而使一些学生厌 学,造成学习成绩的落后。因此,王夫之主张, 教育者必须“就其所及”而教之,“使之切问近 思”,这样才会使受教育者逐渐提高而得到发 展。

 四 “因机设教”的原则

“ 因机设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之 时”,二是“教之序”。我们先来考察一下王夫之 关于“因机设教”的如下两段话 “教者之所以 教,学者之所以学,皆以因人心自有之机,而纳 之于道”。“知道之序,而尽人之材,则因机设 教,而人无不可喻者矣。”从  述两段引文中可 以看出,“因机设教”虽然包含有“时”与“序”两个 方而的意思,但主要是指“教之时”,即教育的时 机。王夫之在解释张载的“当其可,乘其间而施 之”一句话时说 “可者,当其时也 间者,可受 之机也 ”可见,他主要强调的是把握受教育者 接受教育的时机,如果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依 据受教育者的“自有之机”设教,那么每一个人都 会受到教育,都会有所进步。现代心理科学和教 育科学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如何“因机设教”呢 王夫之提出厂 “因时而立事”,“一时一事而必因时以求当”的具 体做法。一方而,他主张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可 接受教 一 育的时机来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另一 方而   他又要求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时, 要适合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做到“因 时以求当”,即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和传授的知 识,要适合于受教育者的水平。

相反,如果教育者急于求成,不顾受教育者 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不“因时以求当”,在受 教育者智慧初开时,就向他们传授广大深远的进 理,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他是这样说的 “六 年以  二,固有早慧而可与于六艺者矣,而古人不 及焉 岂靳教哉 盖迫之小成,而固不足以达二于 广大深远之义理,则聪明局隘,志意苟且,将终 其身 一  “粗浅卑近之中,而不足以人斯道之室《 故 必待其可喻而后迪之,斯以正蒙而为功之大成 也。’可见,教育者不把握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 时机是不行的,

三、因材施教的方法

论王夫之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使教学易于被受教育者所接受。

在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顺序上,王夫之主张 产因物而顺其序”,由下学到上达,由具体到抽 象,由小到大,由粗至精,从具休事物人手安排 教学内容 “事理之各殊者分为四。一,事之粗 小 二,事之精大 三、粗小之理 四、精大之 理,而理之合一者为五 粗小之理即精大之理 , 此事理之序也。始教之以粗小之事,继教之以 粗小之理,继教之以精大之事,继教之以精大之 理,而终以大小精粗理之合一,此立教之序亦有 五焉,而学者因以上达矣。”根据王夫之的看 法,教学内容应按如下五个步聚来安排 第一 步,学习粗小之事,如洒扫应对 第二步,学习 粗小之理,如洒扫应对的理 第三步,学习精大 的事,如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等 第四步, 学习精大的理,如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 理 第五步,学习大小粗精之理的综合统一。教 学内容这样安排,即使今天看来,也是符合儿童 心理发展规律的。

 六 “教之多术”

要因材施教,就要针对受教育者的具体情

况,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 王夫之提出了 “教之多术”的观点,要求教育者掌握并运用多种 教育方法与技巧。“多术”的客观依据是受教育者 的“材质不齐”,所以他说 “教者因人才之不 齐,而教之多术”。并且,他具体指出 “夫教之 多术也,或顺而成之,或逆而矫之,或诱之以易 从,而生其慕道之切,或困之以难得,而起其奋 发之切,盖亦多术矣。”这段话中的“顺而成 之”,“逆而矫之”,“诱之以易从”,“困之以难 得”,都是教学的具体技巧。受教育者心理上存 在许多差异,他们原来的知识掌握情况与道德品 质也各不相同,教育者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 中,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使每个人的德、业都能日 新月异,  达成才。

综  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王夫之因材施教 的教 一 育思想是丰富而全面的。我们应该对他这一 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发掘和研究,以便古为今 用,服务于今天的教育实践。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   上接第 页 

自身。这样天人、性命相互包涵、相互渗透,而 无大小之别,性命为一 “自天之与人者言 之,则日命 自人之受之于天者言之,则日性。 命者,命之为性 性者,以所命为性 本一致之 词也”性者命,性命合一的言词。 注释二

①③⑧⑦⑧⑩帅⑩ ⑩卿  ⑩ ⑩ 卿⑩ 《读四书大全说》,《船山全 书》第 册房趁书社版,第   、    一    、    、   、   、   、   一   、

   、飞   、    、    、    、    、     、   、   、   、   页。

②⑩⑩⑩娜⑧卯⑩ ⑩和⑩⑩①   ⑩⑩⑩  勿《张子正蒙注》 《船止 全书》第  册,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页。

④见拙著《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 人道

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版第 一   页。

⑤《续春秋左氏传博议》,《船山全书》第  册,第   页。

⑨⑩《礼记章句》,《船山全书》第  册,第    、    页。

 ⑧⑩《庄子解》,《船山全书》第   册,第   、   页。

⑥《四书训义》,《船山全书》第 册, 第   页。

  《尚书引义》,《船山全书》第  册,第   、   页·

⑩《诗广传》,《船山全书》第 册,第    页。

。《四书训义》,《船山全书》第 册, 第  〔二页。

 《思问录》,《船山全书》第 一 册,第    页。

 《庄子通》,《船山全书》第  册,第    页。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船山学刊》    年第 期

识。如果受教育者“不愤”,教育者虽予以启发, 他们即使不疑以为不必,也会视为本来如此, 抱无所为的态度 如果受教育者“不徘”,教育者 虽给予开导,即使能使他们信之以为实,然而终 不知其所以然,而毫无收获。所以,王夫之作结 论 “若教则不愤而启,不徘而发,喋喋然徒劳 而无益也。”启发不得时机,教育者徒劳,而受 教育者也不会有什么长进。

关于启发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王夫 之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兹引述如下 “教人者 固以无有不教为与善之公,而抑以有所不教以待 人之悟 固有所启焉,以开示其所未知,必待有 求通之志,而识不能及之,自怀愤恨以不宁,乃 一示以方,而欲然请事也。……有所发焉,以达 其所可知者,必待其有深求之力,而心不能决 之,中怀排愁而难言,乃一达其情,而晓然自信 也 ……若一隅可推以三隅,则必一理可进求夫 众理,于是复焉,我无凌越之施,而彼亦无多闻 而无实之患”。这是王夫之对《论语》“不愤不 启”一章进行解释时的一段话。从中,我们可以 明确地得到三点启示。首先,教育者在对受教育 者进行教育前,应考察他们是否有“求通之志”, 即是否有通晓道理、探究未知的心理准备。如 果有,教育者就可以予以教导或启发 否则,在 受教育者缺乏求知的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教育者 即使苦口婆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他们也 不会真的动脑思考,终至一无所获。其次,对受教 育者的启发还应当视他们的能力而有所不同。教 育者在进行启发与开导时,应了解他们是否“有 深求之力”,即是否有进一步学习和探索高深知 识的能力。受教育者若具备进一步学习的潜力, 教育者在此基础上就可引导和启发受教育者, 使他们得到提高 反之,如果受教育者还不具备 这种能力,那么,教育者就不要过早地去启发, 应该等待他们达到某种程度时,才予以启发。 这样才会使受教育者理解和掌握新学的东西 否 则,即使教育者解说详尽,而他们也只会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再次,教育者在进行启发教育 时,应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对事理作出自己的推 论。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告知受教育者事理的 某一方面,然后,引导他们自己去推论事理的其 他方面,就是说,既不凌节而施教,也不和盘以 托出 

 四 '因其蔽而通之”

教育者要正确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因材施教, 就必须知道他们在学业和德行上受蒙蔽不清的地 方,作到“洞知其所有自蔽,因其蔽而通之。” 在这句话中,王夫之所说的“蔽”有两层意思 一 是指受教育者被事物的现象所蒙蔽,而对事物的 许多道理若明若暗 二是为“恶师友所锢蔽”,而 产生的偏见,或是因“失教”而“惑乎异端”。作为 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什么方面有不足或偏见,要 有一个全面而深切的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改正他们的缺点,使他们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育者知道受教育者之“蔽”后,又要善于 “解蔽”。王夫之主要论及了如下两点二一是针对 受教育者的“自蔽”,引导他们“察物之理”,不为 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启发他们深人认识事 理。二是针对受教育者的“锢蔽”,对他们进行再 教育,消除他们的偏见和不良习惯。“解蔽”要对 症下药,使每个人都“未尝不竭尽上达之旨”。

 五 施之有序

 夫之所谈的“序”,即“教之序”,有三个方 面的涵义 第一,他说 “时者,有序而不息之 谓。”很明显是循序渐进的意思。第二,指教学 的组织和安排, 即“分教合教之序” 和教学法上 的先后难易的次序。第三,指教学内容的内在逻 辑顺序。

王夫之认为,治学要脚踏实地,要循序渐 进 从近到远,从低到高,其间有一定的过程或 阶段,学习和教学都必须经过这些阶段,不可逾 越。学习和教学的进行,必须从近处的事物逐渐 扩充到远处的事物,从较低的认识阶段逐渐提升 到更高的阶段。在这一由低到高的过程中,教育 者的教学方法应有相应的变化,即有“异教”。 “子夏之言,教有等,学有序是已。然以为先后 始卒之必有异教,若今日传末,而他日传本,圣 人有始而节有卒,而学者当其始可不图卒。”学 习有一定的顺序,教育也有不同的层次,教育不 仅要循序以渐进,还必须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 同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 效果。

在教学的先后难易次序问题上,王夫之的观 点是 “有初学难而后易者,有初学易而后难 者,因其序则皆可使之易 ”受教育者在学习过 程中,“难易”在不同的受教育者身上会有不同的 表现,但只要教育者循序渐进,依据事物的育观 顺序,以及受教育者的能力来进行教育,就会 一 “顺其性之所近以深造之” 王夫之既然肯定了人的个性存在差异,那 么,在教育过程中就不应该忽视受教育者的个 性,而应该顺应他们的个性 使他们都获得较大 的发展。他认为 “乃人之性各有所近,而即其 所近者充之以学,则智仁各成其德,而性情功效 之间有别焉,各致其一而若不相作,然皆天理之 固然,而非执偏以表异也  ……盖情之所生,因 乎居心之体。则智者则动也,迎于物而即有观理 之心,不使一念之感息而不灵也。仁者则静也, 敛于己而不随物之迁,恒使此心之退藏而有主 也。……夫智仁各成其德,则其情殊也,其体异 也,其效亦分也。……故学者顺其性之所近以深 造之,各如其报而可矣。”山此可见,王夫之认 为,人的性情各不相同,智者性情近乎动,仁者 性情近乎静 学习者不同的个性有利于形成某些 品德,教育者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品质,培 养他们的某些品德,即“各成其德”。同时,在对 他们进行教育时,还应当根据其个性特长,使不 同个性的人都得到进步,使各种水平的人都有所 收获和提高,就是他所说的“各如其量”。

在王夫之看来,人的个性各有偏至,有刚有 柔。这种刚柔之别,各有其有利和不利的方而  “人之材质有二。有偏于刚者焉,其材可用也, 而为乖庆之习俗所染,遂成乎自暴。非但其狂 暴之为可以暴天下也,而先自暴其德性。与之言 者必逢其侮 不可与有言也。言且不可,而况望 其循理以行乎 有偏于柔者焉,其情亦感也。而 为偷薄之习俗所染,遂成乎自弃。非但其狠鄙之 志见弃于有道也而实自弃其天良。与有为焉, 终不可成,不可与有为矣既不可与有为,则 虽言而说从,奚益乎 ”个性有偏于刚者,如果 被乖庆的习俗所感染,易一于形成狂暴的性格。个 性偏 “柔者,如果被偷两的习俗所感染,而易于 形成狠鄙的性格,不会有什么作为,教育者要充 分发扬受教育者个性中有利的成分,去培养他们 积极的个性品质,而克服和避免个性中不利的成 分,即教育者要做到“知其德性之长而利一汗之, 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

 二 “因人而进之”

人在遗传索质、个性、志向、知识恭础等各 方而都是不同的。教育者应做到“因人而进之”  “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其不齐之训肖。进 嫉一致, 佰推其本原,以明其所以然 穷其极致

以究其必然,则所谓上也。……可与语者,君子 因其机而可道,因不狭之于近小之中。不可语 者,俊其悟而未得,且纳之于轨物之内。斯造就 人才'之深心,不得不出于此,而岂以一概之施, 成乎蹬等之失也哉 ”在此,王夫之认为,由于 受教育者存在个别差异,教育者不应该“以一概 之施”,造成受教育者学习的偏差,而应该“因其 机”而教之。对他们的要求,应该因人而异,不可强 求一津,但这并不是说教育者应该迁就受教育 者的水平 看看他的如下一段话,读者就会明白 “因人而进之”的真正涵义。“始来学者,执束修 以见,则已有志于学,而愿受教于吾矣。吾则因 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 因其所可行,而示之行 焉。其未能知,而引之以知焉 其未能行,而勉 之以行焉,未尝无有以诲之也”。教育者向受教 育者传授知识和道理时,要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 和原光的基础,“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 因其 所可行,而示之行”。不仅如此,教育者还应该 在受教育者“可知”、“可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 他们的潜力,“引之以知”,“勉之以行”,把受教 育者推向未知未能,使他们努力前进,以突破原 有水一 ,从不知到知,从知少到知多。

 三 因材启发

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是一个 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王夫之认识到了这一点, 并继承了孔子启发教育的思想,主张教育者在 教育过程中,要对受教育者因材启发。他指出  “刚中而不枉道,凌则不告也。当告则告,不可 告则不告,中道而立,使自得之。”从这段话可以 看出 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要“当告则告”,教育 者要启发受教育者自己思考,“使自得之”。

因材启发,不仅要把握启发的时机,还要针 对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 的要求,关于启发的时机问题,工夫之在解释   周易》中“蒙亨以亨,行时也”一句时,说过下 而一段话 “蒙之所以亨者,以方在蒙昧而能求 阳,以通其蔽,资中道以止愚,妄及,欲觉未 觉, 喷徘之时,求亨通而不自锢也”。可见,王 夫之是很强调启发的时机的。受教育者在“欲觉 未觉,愤排之时”,是教育者进行启发的好时机。 这时候,受教育者存在着“自怀愤恨以不宁的思 考状态,欲知而不得知,半知半不知的有利时机, 即“愤徘之时”。教育者在此时给予受教育者启 发, 也们就会豁然开朗,明白教育者传授的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陽明: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三主三辅:王夫之的道德教育原则
教育文萃|苏林霍姆斯基教育名言
拥抱立志教育,张开理想的双翼
寓德于情 寓理于行——略谈师德风采演讲稿怎样写作更出彩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大正藏2775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