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二八法则用3遍,当时就震惊了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为什么不拥挤,不拥挤到什么程度?剩下来的人又能走多远?

运用二八定律,关于这个主题80%的文章是鸡汤文。例如:

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成功的历程的确很艰辛,在心理、心态包括体能上,都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淘汰80%。剩下来20%的人在成功道路上,中途因学习不够淘汰一些、恐惧失败淘汰一些、受消极负面影响淘汰一些、体能不支淘汰一些、自以为是中途改道淘汰一些、粮草不足淘汰一些、团队关系危机淘汰一些,又淘汰掉80%。因而,我们会看到,被淘汰的失败者越来越多,越来越拥挤,实际被淘汰的高达96%之多。

在成功的道路上,同行者会越来越少。很多人认为成功需要:坚韧不拔、心如磐石、百折不挠、铁杵成针、坚韧不拔等等。这么多的意志成语,不如挑出一句概括所有:永不放弃!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很多成功者,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意志,只是他们认准目标,跟准导师,简单、听话照着做,永不放弃直到成功。胜者为王不如说:剩者为王。

文章试图说明: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结果96%的人被淘汰,只有4%的人走向成功,他们剩者为王。

结论只有两个字:坚持。

对于选择了正确方向,正确的事情的人,“坚持”很重要,甚至至关重要。这就是鸡汤文、鸡血文、励志文的价值,甚至永恒的价值。

作者的论证方式更有启发性,他运用了二八法则。作为鸡汤文,写成这个效果已经足够。但如果把二八法则用的更精致一些,得出的结论会更加让人震惊,而且会指向具体的目标。

什么是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列托法则(定律)也叫巴莱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在调查取样中,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从早期的资料中发现,在其他的国家,都发现有这种微妙关系一再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于是,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我国收入最高20%家庭的收入是最低20%家庭的19倍。根据CEIC中国数据统计(见上图)。从1985年以来,收入最高的20%人群的收入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而收入最低的20%的增长不明显。


通常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项目;80%的产出,来自20%的投入。

假如20%喝啤酒的人喝掉70%的啤酒,那么这部分人应该是啤酒制造商注意的对象。尽可能争取这20%的人来买,最好能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啤酒消费。啤酒制造商出于实际理由,可能会忽视其余80%喝啤酒的人,因为他们的消费量只占30%。


同样的,当一家公司发现自己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顾客时,就该努力让那20%的顾客乐意扩展与它的合作。这样做,不但比把注意力平均分散给所有的顾客更容易,也更值得。再者,如果公司发现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产品,那么这家公司应该全力来销售那些高利润的产品。

80/20分析法的第二个主要用途是对80%的投入只产出20%的生产状况进行改进,使之发挥有效作用。

事实上,二八现象广泛的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

——20%的罪犯的罪行占所有犯罪行为的80%;

——20%的汽车狂人,引起80%的交通事故;

——20%的已婚者,占离婚人口的80%(那些不断离婚的人,扭曲了统计数字);

——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20%的人口所消耗;

——世界财富的80% 为20%的人所拥有;


后来人们不断在心理空间、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现了二八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例如有人总结到(不一定准确,大致如此):

20%的人成功------------------80%的人不成功

20%的人用脖子以上赚钱--------80%的人脖子以下赚钱

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负面思考

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

20%的人找一个好员工----------80%的人找一份好工作

20%的人支配别人--------------80%的人受人支配

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重视经验--------------80%的人重视学历

20%的人我要怎么做才有钱------80%的人我要有钱我就怎么做

20%的人爱投资----------------80%的人爱购物

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

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

20%的人在放眼长远------------80%的人只顾眼前

20%的人把握机会--------------80%的人错失机会

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起来才想今天干嘛

20%的人按成功经验行事--------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20%的人做简单的事情----------80%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20%的人如何能办到------------80%的人不可能办到

20%的人记笔记----------------80%的人忘性好

20%的人受成功人的影响--------80%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

20%的人状态很好--------------80%的人态度不好

20%的人相信自己会成功--------------80%的人不愿改变环境

20%的人永远赞美、鼓励--------------80%的人永远谩骂、批评

20%的人会坚持--------------80%的人会放弃

20%的人敢于面对困难--------------80%的人逃避现实

20%的人认为他们应该满足以上的80%--------------80%的人觉得上面说的我有20%就好。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日常经验都可以判断,上述现象基本上就是实际情况。

查理芒格、彼得蒂尔,不断在强调二八法则的重要性,他们在事业上贯彻二八法则。

我么把这个二八法则用到一个具体事情上,反复用三次,我们就会知道究竟有多少人会被淘汰!


1,判断一件事该不该做,只有20%的人做出了正确选择。

大家都面对这件事:运营公众号、微博,或者在某个平台,例如在简书平台上每天写1000字的文章。这时候面临选择,做,还是不做。

根据二八法则,大约80%的人选择不做,20%的人选择做。

事实上当前微信有8亿用户,有几千万公众号(当然不知道有多少公号是活着的,有多少是僵尸)。实际情况是只有不到20%的人选择了做。

那么20%的人就有成功的可能性了。例如通过运营公众号开微商,分享出知名度然后开微课,等等。

选择不做的那80%的人,要么不知道做的价值意义和好处,要么不知道怎么做,要么不会做。

没有选择的,就放弃了这方面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你是那20%的人,祝贺你,不是因为你选择了正确可做的事情,而是因为你的判断力!

2,付诸行动之后,只有4%的人选了坚持。

在选择做的20%的人里面,运营了一段时间以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带孩子没时间,主业工作忙没时间,课程忙压力大,或者其他的诱惑,看电影,交友。即便是专门运营公众号的人,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苦难,例如看到了其他的机会,或者前途渺茫、体力不支、思路枯竭等等。

在这个时候在经过第一阶段这20%的人里面,又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面对选择了:坚持还是放弃。虽然大家都知道:坚持,有成功的可能性。不坚持,连可能性也没有。

但是根据2/8法则,仍然只有20%的人选择了坚持。80%的人放弃了。于是留下了许多僵尸号。所以这几千万公众号里面,大多数都是僵尸号。我知道的,有个公司申请了三个公众号,现在都是僵尸号,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僵死在那儿了。

现在看来,从最初面临选择的那批人里面只剩下了4%。

居然有96%的人在这件事上被淘汰了。

二八法则仅仅连续用了两次,就已经淘汰了96%的人。

真不知道是应该赞叹二八法则的威力,还是该感叹人是多么经不起淘汰。

如果你是幸存下来的那4%的人,祝贺你:因为你的意志力已经胜过了80%的人。

3,意志力胜出的人里面,只有0.8%是动脑子,胜者为王。

在坚持做的这4%的人,仍然会遇到各种诱惑和困难。换工作了,结婚了,升值了,最大的诱惑是新机会出现了。困难包括,体力不支、才思枯竭等等,最大的困难就是,迟迟不见效。想要的效果迟迟没来。

当然,这4%的人经过了时间的检验,证明他们是有意志力的。他们或者没有别的出路,或者是经过了读书的训练,高考这么难熬的事情都可以坚持三年,何况写个文章、运营个公号。

但是,这4%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

他们进入了两种状态:一种是机械的坚持,另外一种是聪明的坚持。

机械的坚持里面。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根筋:我相信只要坚持,咬着牙的坚持,全力以赴的坚持,就有机会。反正我就是不下牌桌,我就赌一赌了。他们一直在挣扎,需要各种鸡血,他们不断的发现现实是残酷的:

“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另外一种是麻木,机械式的操作。每天凑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情况,做好的可能性多不大。这样的公众号在运营着,虽然不是僵尸,但却是半死不活。

有些是原地踏步,有些甚至还会退步。

这些人里面,有些最终还是放弃了,有些人会进化成下一类人。他们是聪明的坚持者,最终无需坚持,他们终于“剩者为王”。

聪明的坚持是这样的。他们一开始也是机械的坚持,一根筋的坚持,打鸡血的坚持,甚至也会机械式的坚持。但是他们想的更多。

他们发现:即便事情是对的,凭借坚持也不一定能够成功。这里的成功,是指达成目标。

例如,准备高考的时候,大家都想考个好的大学,或者考个好成绩,比如650分。大家都在坚持上课,听课,做作业,做卷子,看参考书,等等。大多数人都能坚持做这些事情。但是,并不是每个坚持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再如,运营个人公众号。许多人都能坚持固定周期发文章,但是坚持两年下来,结果差别很大。有些人已经实现几十万的关注度,有些人的关注度可能只有几千人,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

于是,他们考虑如何更有趣的坚持?如何不用坚持?如何变得有趣有意义?如何更有效率的坚持?等等。

这些人只占最初人数的0.8%。


例如,有些人就琢磨这件事儿的意义有多大。李笑来在应聘新东方老师的时候,他知道他得考托福——即便不出国,考了高分,才有资格当老师。而托福要考高分就得被单词。他按照新东方老师年薪100万(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高)的收入来平均计算每个单词值多少钱。如果需要背1000个单词,那平均每个单词就值100块。即便是近乎零基础,需要背1万个单词,那么平均下来每个单词也值100块。一天背10个单词,等于赚一千块,背100个单词,等于赚1万块。于是动力就来了。

比如,写原创性的文章。我能不能写个系列,专门写人物,写感兴趣的人物。或者写一个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主题,分八个方面写,一个方面写一篇。等等。这样就有意思了。

如此就实现了不枯燥的坚持。写着写着,发现自己越来越擅长写了。于是产生了兴趣。到这个时候,彻底不用坚持了。这个工作,成了每天的乐趣了。

仅仅是这样还不行,得越做越好才行啊!

如果把运营公众号,或者写文章当做一个项目来做。那么就要算投入产出比。如果不成比例,那么这个项目还是失败的。

他们开动脑筋,他们看各种各样的案例,他们各种各样的请教,他们加入社群。他们一边开动脑筋,一边行动,直到有一天他们变成了另外一种人:

“我不断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来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查理芒格)。

他们总是想着办法能够比昨天做的好一点点,经过各种各样的尝试,他们终于实现了每天都比昨天好一点点。于是,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想要的收获与成长。



唐家三少,打工屌丝,20多岁开始,写了12年的玄幻小说。这十二年,平均每天写1万字,任何事情都没有打断它。现在总共写了3000万字,版税一年1.1亿。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持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自1965~2006年的42年间,年均增长率达21.46%,累计增长361156%。2016年3月1日,福布斯公布全球富豪榜单,沃伦·巴菲特个人财富为608亿美元排名第三。


唐家三少,打工屌丝,20多岁开始,写了12年的玄幻小说。这十二年,平均每天写1万字,任何事情都没有打断它。现在总共写了3000万字,版税一年1.1亿。这些网络作家,都掌握了时间的秘密,迭代的秘密。


这样的例子许多许多。


这是时间的力量,是二八法则的力量,是复利的力量,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力量。但关键是进步,每天的进步,持续性的进步。


查理芒格说,“我不断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来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最后一句,最难,然而这不仅仅是希望,而是人生全部希望之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的二八定律
《你真正了解二八定律吗?》
二八定律
16条让事业和生活走向成功的法则
成功的法则:紧盯目标专注行动
墨菲定律之成功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