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透教材 重组内容

 

《吃透教材 重组内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吃透教材  重组内容

——《修改图形》教学案例

一、    教材分析

这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教材《小学信息技术》 上册第12课《修改图形》。写作文是三分写,七分改,电脑绘画还是一样。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画图中一些基本的修改工具的巧妙运用,图形修改是画图单元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本课主要分为三个板块的学习,第一板块主要介绍了“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第二板块主要介绍如何使用“裁剪”或“选定”工具来修改图形的方法;第三板块是结合对图形进行细微修改,来学习“放大镜”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橡皮/彩色橡皮擦”来修改图形,熟练选择橡皮的大小;学会巧妙地使用“选定工具”和“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来选定规则区域和不规则区域;学会用“放大镜”工具来放大图形进行修改,学会调节放大的比例和还原图形。

2、   在修改图形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电脑画图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重点

运用“选定”工具或“任意裁剪”工具和“放大镜”工具画弯月和星星。

四、    教学难点

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弯月和星星。

五、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赏识教育法”

六、        教学过程

一)板块一     画出光芒四射的太阳

(这一部分内容简单,适合于初触电脑的三年级小朋友自学,这一部分安排自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有效地控制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局面。)

1、   学生自学作画步骤(教师提示学生看一看P53提示牌)

(1)   选择合适的工具画出太阳;

(2)   单击“橡皮/彩色橡皮擦”工具;

(3)   选择合适的大小;

(4)   按下左键,擦去不要的部分。

2、教师巡视、小结。

二)板块二     画弯弯的月亮

1、   掌握基本的方法、思路

首先画两个重叠的圆,然后擦除多余的部分,就形成了弯弯的月亮。

2、   学生尝试画两个重叠的圆,并把自己认为是月亮的部分填上黄色。

3、   选择几幅学生画拷贝到教师机。

4、   展示学生的画。

师:月亮的形状、大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任意拉的两重叠圆,由于重叠位置不一样,所形成的月亮部分也不一样,只要像月亮就行,不一定非要和书上一样。

(模仿既是学生的优点,也是学生的缺点,教师如果按照书上的方法进行演示,学生就会模仿教师的做法,即使做不成,也要反复做,遇到难一点的画法,这种一味的模仿既浪费大量的时间,又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对画图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淡,直至消失。在这里,我提醒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教师,易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5、   学习有效的擦除方法

师:我们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擦除多余的部分呢?同学们先试试。

(1)   学生尝试

所有的学生都是用橡皮把多余的部分擦掉,有的用大橡皮,有的用小橡皮。

(先让学生探究,学生有了实践的基础,对下面教师的新颖的方法才会形成直观的比较。变一味的单向的教师演示学生学习为学生通过比较两种修改的方法,自主的将好、快、省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方法、技能。)

(2)   教师指导、演示

①单击“选定”工具;

②拖动,将多余部分尽可能多选中;

③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清除选定内容”命令或“剪切”命令;

④用橡皮把剩下的多余部分擦除(注意不能擦多,擦多了,剩下的月亮形状就不密封了,填充颜色就有问题。)

(如果按照书上的方法,两个圆重叠要非常巧妙,用“选定”工具才能正好把多余部分全部选中,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以书本教书本,那学生的更多时间会花在画两个圆上——学生的模仿天性使其然,而且是很难成功的,既增加了学习难度,又影响本课的教学进度,事倍功半,采用选定工具和橡皮相结合,就方便多了。)

6、   步入实践园

要求:选择其中的一组进行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关于这一部分,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这节课的容量也比较大,如果让每个学生都修改三幅,后面的内容就上不完了。针对这两种情况,我就让学生选画其中的一组,这样既做到因材施教,又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7、   小探究:“选定”工具只能选定矩形区域,如果要选定不规则的区域,应该怎么操作呢?

(1)   学生分组探究

(2)   在学生分组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演示,进一步领悟“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的巧妙作用。

很明显,在这个事例中,运用“任意形状裁剪”工具可以选择更多的多余部分,可以提高绘图的效率。

三)板块三    画闪闪的红星

1、   教师先按书上的步骤示范

(1)   单击“放大镜”工具;

(2)   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3)   在画星星的位置单击;

(4)   用“直线”工具画星,并涂上喜欢的颜色;

(5)   单击“放大镜”工具或在画图区单击,星星恢复原来的大小。

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在巡视的过程中,由于是用直线一段一段的拉,等于是画空心五角星,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对应的线段很难保证在一条线上,所以我发现学生画出来的星星都不是多好看,针对这种情况,我果断地进行了如下调整:

3、即用直线工具画出穿插形的五角形,如下图(3):然后再用 “橡皮”工具把多余部分擦除。


                             图(3)

 

学生再用这种方法画星星,就漂亮多了。

4、   步入实践园

由于第二组星星已经在第三步中画过了,所以这里只要让学生练习第一组就行了。

四)成果篮:

让学生先把这节课的学习所得写在成果篮中,再交流。

教学反思:

1、“吃透教材”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同时也是实践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学思想。所谓“吃透教材”指能对教材的科学性、合理性予以辨别,进而能作出正确的调整,如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顺序的调整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这课为例,弯月的画法如果按照书上的教法,非常准确地画出两个圆,然后正好用“选定”工具把多余部分选中、删除,这一点学生是很难把握的,几乎做不到,既然学生做不到,为什么还按书本教呢?于是我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只要是弯月就行,不一定非要和书上的一模一样,这样一下子就降低了学习难度,因为随便画两个相交的圆,都能产生弯月,只是形状不同而已。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对电脑画图的兴趣,而不是经过努力仍不能和书上一样,让自己尝到失败的滋味,进而降低了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不迷信教材,首先教师不要迷信教材。教师不迷信教材了,就会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也不迷信教材。我把自己对这一课教材的重新理解、感悟,写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让他们也创造性地读书,创造性的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对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与世界观也有帮助。

要想让学生创新,首先教师要学会创新。教师的创新表现在通过自己的创新重组教材内容,运用适宜的教法,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否则,教师毫无创新意识,还谈什么要求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只能是纸上谈兵。那么对于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刚刚接触电脑的小学生,他们的创造性从何而来,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这要求不能太高,对于他们不是要他们创造什么,而是要引导他们培养创新的意识,比如正确的看待教材的正确性,从分得清是非,分得清合理性开始,进而培养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入手,从灵活、巧妙地运用绘图工具入手,从教师引导他们学习一个又一个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入手,知识和技能是创新的基础,学生有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然后才有创新的意识,创新实践就有了可能,这样就为高年级的进一步学习,在学习中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2、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信息技术课上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太难,一节课下来,97-98%的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内容,其中包括语数英认为特差的学生,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人手一机,学习内容书上是很直观的,学习方式也是直观的(教师通过网络教室软件),所以学生的学习是可以达到效果的。既然面向全体是可能的,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对学生不要有成见,一视同仁,让一节课教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使用颜色工具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资源
“修改图形”——正确分析与合理使用教材
(参考教案)第三课在作品中插入图象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
认识“画图”
【新闽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表格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