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邦为何要杀韩信,只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文/王明记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留言

司马迁曾评价韩信,认为韩信是领衔萧何与张良的“汉三杰”之首,在整个楚汉相争的战场上,韩信功高,莫可比也。但是,就是这样一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臣将领,却出来没有被刘邦视为“自己人”。当然,刘邦不把韩信当做自己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韩信最先是项羽的人,刘邦难免不把他当成敌军的间隙看待。

其次,当韩信率军连克齐地70城时,恰巧刘邦统帅的另一支大军却被项羽团团围困于荥阳。刘邦无奈,派军使命韩信“伸出手来拉老兄一把”。韩信却并不着急派兵,而是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表面上说是为了便于治理整顿齐地事务,实则可以理解为借机要挟,有不臣之心。刘邦此时已怒不可遏,多亏陈平偷偷往他脚背上踩了一脚,使刘邦从震怒回到理智与现实中来,不仅“没有”见怪于韩信,反而封他做了“齐王”,连个“假”字都顺便删了。韩信喜形于色,很快便带兵解了刘邦的围,刘邦心中却暗暗为韩信记下一条死罪。

再者,刘邦和项羽决战之时,刘邦约韩信同时发兵,到时却不见韩信兵马,导致刘邦再吃败仗。直到刘邦故伎重演,再次向韩信许愿,韩信才大举发兵,一战破楚。项羽被灭,刘邦没有了外患,这就意味着韩信对于刘邦的重要性已不复存在。刘邦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刘邦向韩信下手那就只是等时间找机会的问题了。

 机会很快就来了,打败项羽一年后,刘邦借口南游云梦,兜里却揣着一封告韩信谋反的信件,召韩信见驾。而韩信这个人,对敌作战总能审时度势,奇谋百胜;唯对内部从不设防,自认为凭本事吃饭,别人奈何不得。所以才在毫不设防的情况下被人擒拿起来,也就在此时,很少写诗的韩信从口中喊出了6句18字的这一段诗句。

  或许是刘邦自己心虚,手中并无韩信必反的真凭实据;或许是出于某种恻隐之心,韩信如此一嚷嚷,倒使刘邦有点不好下手,只好将韩信暂且带回洛阳,贬为淮阴侯,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也对群臣起到一种杀鸡儆猴的效应。倒是他那位心智更毒的皇后吕雉,趁着刘邦率军镇压陈稀造反,偷偷摸摸便将韩信给杀了。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大概是韩信流传至今仅有的诗句了。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前4句尚且是范蠡写给文仲信中的内容,只有后两句才是韩信的创作。但恰恰是这短短的两句诗,赤裸裸地展现了封建时代君主与功臣之间那种若即若离、尔虞我诈的血淋淋的关系,千百年来警醒着后来人。

刘邦与韩信的故事,影响着封建社会后世的朝朝代代。那些聪明的功臣从其中汲取经验从而获得功成身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功高震主,手下劝他自保,他说:借给皇上两个胆子,他也不敢动我
切勿功高盖主
韩信仅活了35岁,却创造了34个成语,囊括了韩信的一生
刘邦为啥要杀韩信?800多年后的李世民,给了一个全新的解释
为何说韩信被冤杀?司马迁笔下,刘邦的这个反应坐实了这个观点
刘邦最厉害的地方:2000年了别人仍然低估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