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亮兄:那些民间无法解释的事
作者:亮兄

画眉村的人们从来不养鹅。

这是我在今年正月间才听说的事情。

我写了那么多关于画眉村的故事,在画眉村住了那么多年,直到如今才恍然发现我对画眉村还不够了解。

我以为自己非常熟悉的地方,其实知之甚少。

说来也巧,听说这件事后没有几天,我又听到一件发生在自己村里的事情。

今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看到属于我家最大的那块稻田旁边居然翻新出一条宽大的泥巴路。绿色的草皮被翻开,黄色和红色混杂的泥土如同伤口翻开的肉一般暴露在外,触目惊心。

那条伤口从进村的大道出发,一直延伸到我家稻田后面的那座山上。

那座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树密草杂,以前小时候收稻子时,小孩子都不敢随便去那座山上玩耍。

那座山也被挖开了一道口子。

我以为村里要做什么农家乐之类的。现在老家这边也流行这种东西了。餐馆开在农村里,食材全部从市里进货,做好之后招待从市里远道而来的食客。开餐馆的也不是农村人,而是原来在市里开餐馆的那些人。

我随口一问,村里人说道:“你说的是道士湾那个地方呀?”

我一惊。我从来不知道那个地方叫做道士湾。

从小到大,我只知道那个地方叫做“二斗”。二斗的稻田比其他地方的稻田要大要长。我家的那块稻田有一亩二分。我曾猜想,可能老时候这块田里收的稻谷刚好两斗那么多,所以叫了“二斗”。也不知猜得是对是错,没有求证过。

道士湾这个地名,我是第一次听到。

这个说出来就带着传奇色彩的地名,居然就在我自己的村子里!而在这里长大的我此前闻所未闻!

我又一次感到自己对自己生活过的地方知之甚少。

仔细一想,也不奇怪。

我分不清五谷,分不清山上的许多树木,分不清经常在电线杆上栖息的鸟。但是它们一直在我的生活里。我小时候爬过许多树,用弹弓对准过许多鸟,虽然从来没有打到过一只。

我问村里人:“那个地方以前住过道士吗?”

村里人摇头道:“不知道。可能以前有吧。不然怎么会叫道士湾呢?”

说这个话的人已经年过古稀,但他竟然不知道地名的来源。

我猜想,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前,那里曾经是有过一个道观的,里面是住过一个道士的。但是年代久远,道观倒塌了,道士升仙了,见过道观和认识道士的人也不在了,甚至听说过道观和道士的人也不在了。就像是一条河流,有源头,有流水,但渐渐枯竭,只有道士湾这个名字像是化石里的鱼骨一样流传了下来,让后来的人们猜想这里曾经有过一条河流。

我问:“那个地方是要做什么?我看山前已经挖出一条大路来了。”

村里人却告诉我说,那不是做农家乐,而是以前住在那里的一户人家要搬回来,想在那里建房子。

说起那户人家的姓名,却是另一个姓。

在我们这片地方,很多村子都是同一个姓。如果一个村里有不同姓的,那必定是从别处迁过来的。

村里人说:“他们家不一样,他们不是外来户,他们的祖先很早就在道士湾住下来了。但是人丁一直不旺。我们这边的祖先最初只有兄弟五个,现在繁衍到了好几百口人。他们那边一直单门单户,直到如今。也就是三十多年前,这个人觉得可能是道士湾这个地方的风水有问题,生下第一个儿子后,带着老婆和孩子迁到了方家庄。果然,换了地方之后,他老婆又生了一个儿子。可是呢,方家庄都姓方,欺负他们外姓的。他受不了,手里攥下一点钱后,买下了老水泥厂旁边那个老医院。那个老医院原来是镇医院。因为新的镇医院建起来了,就是你们中学那边,知道吧?那是新的医院,当然了,现在那个医院也没有什么医生了。好一点的医生都到市里去了。”

我听到村里人说道士湾的人买下老医院的时候,心里就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村里人接着说:“那个老医院是什么地方啊?以前计划生育的时候,专门用来给人结扎的地方。就拿我们村来说,一半以上的人是被拖到那里结扎的。有的身孕都好几个月了,还是被抓了去,在那里处理掉。那时候就有人说,镇医院的阴气很重,常有人半夜听到娃娃的哭声,还有女人的哭声。不过呢,那时候医院旁边的老水泥厂生意兴隆,好几千人在厂里上班,人气旺得很,能镇住医院那些阴气。后来老水泥厂不行了,破了产,还欠了好多人半年一年的工资,几十年过去了,到现在还有没结清的呢。”

我小时候常听家里人提起,我的父亲曾在那个水泥厂做过事,但是有将近半年的工资没有领到。

“他们在那里住得不好吧?”我问道。

“要是在那里住得好,怎么会想开路挖山搬回来?”村里人说道。

我知道这是多余问了的。我怕他又说起以前许多与道士湾无关的事情,赶紧把话题引回来。

“怎么住得不好?”我问道。

“他们一家住进去没有多久,他的大儿子就疯了。”

“怎么就疯了?”

村里人摇摇头,说道:“不知道。莫名其妙就疯了。没过多久,他的小儿子也疯了。他把两个儿子都带到医院去看过,市一医院不接,说要去精神病医院治疗。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了一年多,也不见好转。有人跟他说,可能是老医院的怨气重。他还不信,说我和我老婆住得好好的。别人跟他说,那是因为你们年纪大,见惯了以前那些令人胆寒的事情。你的两个儿子哪里见过这种怨气?”

我心想,是什么令人胆寒的事情,会让父母辈的司空见惯,而子女辈的发疯?

“你是不知道,我们那个时候,斗来斗去,吃观音土,什么艰难的事情没有遇到过?什么丑陋的事情没有见到过?什么事情都吓不到我。我知道,身边的人比鬼要吓人多了。我连人都不怕,还怕什么鬼?话说回来,他那两个儿子终归是胆子小,见得少,可能在老医院那里撞见了什么凄惨的事情,所以疯了。”村里人滔滔不绝地说道。

跟我说话的这个村里人的年纪比道士湾那个人的年纪还要大二三十岁。从我记事起,这个村里人的头发就黑白参半。现在他的头发依然黑白参半。像是没有老过,也像是没有年轻过。

这个人的头发里有一半的白头发是因为他的姐姐生出来的。

他的姐姐嫁到了我外公村里。后来他姐姐一家人在短短几年里相继去世。

听画眉村的长辈们说,他姐姐一家本来住在村尾,后来他姐夫用后山上的一块地换了村前的一块水田。那块水田紧挨着一个五分地大小的小池塘。这块水田与村里其他水田不同。其他的水田都是用来种水稻的,但是在画眉村所有人的记忆和传说里,这块水田没有种过水稻,哪怕是在缺少粮食饿着肚子的年代,水田的主人也没有改种水稻。这块水田一直以来只种一种东西——藕。

至于为什么从来不种水稻,也没有一个说法。但是这块水田曾经的主人们不约而同地遵守了这个不成文不存在的规矩。

他姐夫换来那块水田后,却在水田的四周打下了木桩,拉起了线。

这一看,就是要在这里打地基建房子的意思。

那时候我外公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姥爹,尚在人世。

人未老,脚先衰。那时候姥爹出门已经需要拐杖了,但还没有衰老到天天要躺在老竹椅上的程度。

姥爹拄着拐杖走到了那户人家。

姥爹跟那人说,那块水田不能用来建房子。不仅仅不能建房子,种稻子都不行。

那人不信。那时候已经有好几户住在村尾的人家在村头做了新房子,搬到村头去住了。

姥爹跟那人说,那块水田种藕种了几百年,水田底下怕是卧着一个藕精了。在那里建房子的话,藕精会被压住。

那人笑道,您老人家怕是糊涂了吧?听说过狐狸精,黄鼠狼精,蛇精,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世上有藕精。

那人不听姥爹的劝阻,坚持在那块水田上建起了新房子,并且建的是两层小楼。在那时候,两层小楼算是很气派的了。

果不其然,他们一家住进新房子后,一个接一个生病,一个接一个去世。短短两年时间里,一家六口男女老少都没了。

那气派的小楼成了无主之楼,一直空闲到如今。他们家的堂叔每隔两年去打扫修缮一次,免得房子漏雨倒塌。堂叔过世后,堂叔的儿子依然每隔两年去打扫修缮一回。

每次我从画眉村回来,这位给我讲道士湾发生的事情的老人会过来问我,他姐夫家前面的台阶上有没有长草。

我哪里注意到这些?就说没有注意。

有时候从那里路过,确实看到了,就说长了或者没有长。

后来我得知,是这位老人家嘱咐那个堂叔的家里人帮忙打扫修缮那个楼房的。

如果台阶上长了草,他就托人带口信到画眉村,要堂叔家里人去打扫。

也是因了这份“交情”,他才跟我讲那么多关于道士湾的事情。

道士湾那户人家回来之后到底会怎么样,现在还无从知晓。因为“二斗”那个地方暂时只是挖了路和地基,房子还没有建起来,更别说他们一家住到这里来了。往后如何,还要看他们住回来之后的情况。

只是兜兜转转数十年,他们还是回到了祖先原来居住了好几辈都没有离开的地方。

村里人说,或许当年道士湾的老祖宗没有走出去,也是有原因的?就像画眉村那块从来不种水稻只种藕的水田一样?

不过经过多方询问,画眉村不养鹅的原因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我的舅舅告诉我说,画眉村所在的镇,以前叫龙湾镇。龙湾镇的地形就是一条龙。龙头在我们那个村,龙身顺着几座起起伏伏的山漫延,如同游行的龙,尾巴却不知道在哪里。不过应了那句古话——神龙见首不见尾。而画眉村一片是凤凰的形状,叫做“凤形地”。老人们说,凤与鹅相克,一个属于天,一个属于地,一个火红,一个洁白,一个至热,一个至冷。祖先们刚迁移到这里的时候,就不让养鹅。但是这个禁忌渐渐被人们淡忘。大约一百多年前,有一户人家养了鹅,结果整个村的壮龄青年死了一大半,让整个大家族元气大伤。要不是那次奇怪又令人恐惧的事情发生,如今画眉村就不止目前五六十户了,恐怕已经是好几百户人家的大村庄了!亏得有老人想起几乎失传的告诫和禁忌,将那鹅杀了,剩下的壮龄青年才没有继续倒下。从那时到如今,画眉村再也没有人养鹅。

但似乎到了我们这一辈,又快要将那些古老的传说忘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水法---过年记
堂叔拜树
父亲年轻时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
郭骡子(民间故事)
送儿子去哈佛的前一夜
远人:“前生作了孽,今生投胎投在徐太六”,一首民谣反映并不久远的历史信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