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鱼:中国画要何去何从?丨私享艺术
userphoto

2022.09.09 河北

关注

中国画要何去何从?

文·北鱼

中国画从巨然、王蒙、倪瓒,到朱耷、虚谷等,并不只是绘画形式的改变,重要的是应该看到其审美观念在改变、在发展、在提升。中国画虽然形式的变化不像西方绘画那样大,但是其审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是基本一致的。

所谓绘画艺术的发展,主要是审美观念的发展。形式的改变可以增加绘画的样式,但是,在审美上未必是在发展,甚至或许是在倒退。若要使绘画在审美上有所升华,就必须了解传统绘画在审美上的发展轨迹,必须要找到传统审美的根。古人说,“根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淮南子》

明·孙枝-杜甫诗意图

明·孙枝-梅花水仙

老子说:“进道若退”“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是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内涵,中国人应该最懂得这样的道理。割断了自己的根本,到处去采摘一些漂亮的枝叶,这样的“创新”怎么可能持久呢?照搬、借用一些西方的绘画样式,难道可以说明中国的传统审美之根有什么新生吗?

法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尔在《论美术的现状》一文中谈到西方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时,特别引用了艺术史家帕诺夫斯基在《西方艺术中的复兴和再生》一书中详细阐明的论述:“从七世纪到十五世纪,西方形式的发展远非线型,远非从一个所谓的中世纪黑暗上升到十五世纪的光明,实际上是发自一系列前进和后退,决裂和反动,而每次都企求同一个本源的根本。”克莱尔还说:“这里面有一个观念:每个追求平衡和力量的古典主义时期,都发生在一个动荡混乱的大背景。”

明·孙枝-踏雪访友图

明·孙枝-携琴访友图

由此看来西方艺术的几次复兴,不但每次都要经过一个“动荡混乱的大背景”,而且“每次都企求同一个本源的根本”。“动荡混乱”只是一个序幕,它为进一步的复兴做好了准备,但是真正的复兴则需要“复归其根”才能发生。

老子说:“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中国绘画在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学习、采纳、借鉴,甚至批判、改造之后,可以说,回归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画复兴之日。

作者:季酉辰,号北鱼,1945年出生。曾任河北美术出版社编审,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

明·孙枝-玉洞桃花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人画在中国画创作中的特殊地位
高玉竹:画绘人间满目生香 一花一木中营造“意境之美”
魏云飞丨当代青绿山水画的语言探索
丝路印象——王西京的中国水墨复兴之路
《复兴画风29》——“缤纷花野” 的自然维度
胡 泊 黄佳琦|承一脉之风雅,继往来以不穷——读王来文白描花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