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读丨李逸之:给未来世界的礼物

佛教艺术叙述真是个庞大复杂的仪轨系统,我想,我还能敬畏地刻我的理解。

这是个荒诞的时代,无从选择的,我还是热爱这个时代,热爱曾经和正在经历的生活,热爱此时的阳光。穿梭古代和现代之间总能让人喜悦,观照所见,在石头上自由想象和表达,所刻甚至常常给以新的提示,感谢所有机缘,对我来说,每一件作品都是完成自我救赎的表达过程,都是“在”的结果。

——李逸之

李逸之

Li Yizhi

1974年生于新疆拜城,艺术家。从1996年开始持续赴西藏腹地考察佛教遗址,采集和整理藏传佛教图像学资料,从事西藏艺术史研究,相关研究论文陆续发表于各类专业刊物及藏学会议论文集,论文曾参加第二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北京)、2008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第六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年杭州),第二届藏学与喜马拉雅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西安)等。出版有《西藏古格擦擦艺术》(中国藏学出版社)等,现为西藏擦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擦擦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

给未来世界的礼物

李逸之在2018年,也就是在他四十四岁时放弃篆刻家的创作,在此之前他有与众不同的特殊经历,即长期在西域和雪域的生活经历,二者相加超过三十五年,其余的时间分别在常州和北京两地。这也注定了李逸之的独特气质的必然性。

1996年李逸之第一次由青藏线去往西藏腹地,并不是莽撞而行,据他说,连续去五、六年后才意识到对那些古寺壁画开始有了初步的认知,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后来把视线落实到与世隔绝的西藏最西部地区古格故地,那时那里几乎不通路,国内还罕有人往,李逸之每年有半年的时间耗在这片高原深山里,在与印度接壤的无人区寻访早已消亡的古寺遗址,十多年后这里才通上电,期间吃过多少苦,只有他知道,衣食住行的艰难,李逸之特别能忍受煎熬,他说那时候已经不习惯在山里带上手机,有电有信号后就感觉与古人渐行渐远了,之前的岁月都是与阳光、与风同行,跟古人、跟自己对话,通了电,就是一种精神分水岭。

二十年后,李逸之把他在西藏艺术田野考察的成果出版,填补了西藏学界的空白,他说是给他的两个偶像的致敬,瑞典的斯文赫定先生和意大利的图齐先生,一百年前这二人都曾经涉及古格地区,前者是发现新疆楼兰古国的西域研究先驱,后者是西藏考古的早期泰斗,二十年前此两人一直是李逸之的精神偶像,李逸之视野如斯,也注定了他的非凡之路。

李逸之有从事篆刻的经历,风格样式多变,以恣肆跌宕见长。由于长期从事研究西藏艺术史的优势,将喜马拉雅样式的佛造像艺术移入石上,成为一种创作自觉,而对于李逸之来说是信手拈来的转化。 2018年李逸之决定结束文字篆刻的创作,也是在这一年,他以一批滚印创作来告别自己的篆刻生涯,其中就有那些著名的球型滚印,前无古人的球型滚印,可以任意方向滚动的印,滋生章法无控的空间景象,甚至摒弃泥土,以水、以空气作为语言媒介,严格的说已经是一件真正意义上印文化的当代艺术,这是从喜马拉雅向西的视野,向印文化发祥地两河流域的致敬,石头与空气相互挤压摩擦,仿佛星球掠过头顶,气脉震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期间,惊到观者下巴一时忘合。

正是研究西藏艺术史的经历背景,使得李逸之视野跳出地域文化的局限,思考愈加宽泛,直接实现自我视角成长。2018年后的李逸之以喜马拉雅艺术元素做当代的表达来给自己未来设定方向,对表达可能性的探究一如既往。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他在刀下隐藏的伏笔,佛像背过身去,或视线移向左右,不再正视世人,或忍受伤害,或长出锐刺,或折曲肉身,或解衣方便种种,暗藏深意,译解当下,生命的问题自释迦后从未离开,李逸之说,他还是想继续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一种自我解脱,走向更大自由。

李逸之在运用喜马拉雅视觉图式创作的过程中,探索了当代表达的可能性,从《剔肉记系列》、《受箭系列》、《行方便系列》、《镜系列》到《折腰系列》、《刺血计划》等等,是在呈现作者对世界背景下的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的思考和阐述。

作为旁观者,我最关注的是李逸之默默做了几年的一个作品《移山计划》。在西藏无法如古代信徒在山体上凿刻佛像的今天,李逸之最初开始把小型石上刻像从工作室运抵西藏腹地,投置野外无人区,李逸之说最初只是想将石质造像传递给未来西藏的人们,在石头终将被未来的高原人发现,传递出去的是一种被传承过的二手传统,穿越时空,传递线索,李逸之认为这是一种他自己所经历过的长期切身感受,而这种感受时下以这种方式传递出去,是今天荒诞世界的一种尴尬和无奈。

随着时间和思考的推移,《移山计划》越发趋于成熟,最终成型,以一千件酷似山型的石头,每件石头代表一座小山,每座山上都凿刻有西藏佛造像,它们承载着这个时代所蕴含的难于言说的信息,已经和正在被移往这个地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荒无人烟之地,山川海洋,它们将熬过无数日出日落,或风和日丽,或风吹雨打,作为《移山计划》的始作俑者,李逸之希望它们直到几百年后才被陆续发现,它们终将被拾起,被端详,被想象,被解读,被怀念,它们是文化图像芯片,是移送给未来世界的礼物。

祁钥 2021年6月12日

-- END --

出品丨私享时代

学术主持丨刘大石

主编丨王成业 编辑丨刘慧

图书策划丨媒体传播丨展览策划丨书画经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愈:李逸之,由印而渡!
来自喜马拉雅的造像意趣—李逸之作品
李逸之:受箭与剔肉的往昔
【论坛通知】刻画艺术人类学: 李逸之的艺术田野工作及其佛像印创作
大咖讲堂即将开始|李逸之:从两河流域到青藏高原——印章文化的擦擦式流变
西方人为何更钟情于喜马拉雅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