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台州虎文化

林大岳 /文

今年是虎年,老虎作为百兽之王、镇山之主,是中国百姓既崇拜又喜爱的动物。中国人对虎的喜爱延续了数千年,虎甚至作为一种图腾而存在。在台州,人与虎之间产生过很多探虎有勇、除虎有功、驭虎有灵、义虎有情的传奇故事,形成了十分有意味的台州虎文化。

台州地处天台、雁荡两大名山之间,这里林高树密,山青水美,岭秀峰奇,天蓝海阔,在晋代文学家孙绰笔下,是神秘幽绝的“神仙窟宅”,在唐代诗人李白梦中,是“熊咆龙吟”之地,在宋代政治家、民族英雄文天祥眼里,是“万象画图里,千崖玉界中”的“海山仙子国”……

这样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成为华南虎理想的栖息地。《台州府志》记载的物种中就有虎,说“虎俗曰大虫”,但对于修志时的台州来说这是“不恒有”的动物。《临海县志》则记载:“虎:山中时有之,额有黑毛作'王’字。”历史上雕虎时常在临海出没,而且额上的“王”字非常明显,这也符合越往南虎纹越深的分布特点。《光绪仙居县志》记载得更为详细:“虎:俗名大虫,有山虎、海虎二种,其骨入药,以山虎为良。”这说明台州人不仅认识了山虎,还了解了爪哇虎、苏门答腊虎等海岛虎种,人们还掌握了它们之间不同的药用价值。

但是,随着山区的开发和人口的增长,人类生存空间向山谷丘陵拓展,人与虎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台州百姓遭受虎患的记载从宋代开始一直到清代都屡见不鲜,而且愈演愈烈,以至于到了成灾的地步。

大概由于古代“二十四孝”中有杨香“扼虎救父”的故事,所以方志记载的老虎伤人事件也大多从护亲、救亲以及孝感天地等伦理视角着眼。较为有名的是曹小娥虎口夺母的故事,南宋黄岩著名学者车若水还专门撰写《曹小娥述》一文,入选了《全宋文》,其文如下:

曹小娥,黄岩人,居瑞岩之麻奥。嘉熙二年二月晦,同母范及邻居二十人采笋陆婆坑。范为虎得,同人悉惊溃。小娥执母手推虎而叫曰:“舍吾母,吾代饲汝也。”范知不免,瞀瞀然命之去,叫执愈疾。结行数百步,虎释范,掉尾拂小娥,踞坐熟视。小娥以身翼母,奉之下山,尚喘息。会救者至,布衾裹以归,归死而尸得全。里人吊之,小娥不能言,徐曰:“黄虎也!吾恨不得代母死也!”

与此相似的还有黄岩人夏孝女虎口夺父,仙居人张橒虎口夺弟,临海人陈小奴虎口夺夫等等。这些“救亲饲虎”的事例,说明了台州百姓的秉性纯良和勇敢顽强,记事者或方志抒写者都突出了事件中的人性美,而不是迎合猎奇心理,这种“因灾成福”的方式也可以约略体现出台州人的经世致用精神。更为可贵的是,事件主角多为女性,也暗示修志者肯定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的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患难见英雄,在虎患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勇士探虎”的动人故事。他们虽然没有打虎英雄武松般的传奇,却富有令百姓口耳相传、赞声不绝的胆气。如传说手刃五虎的元末明初天台人陈好智、勇于抗倭又为村民设计捕虎的明朝临海括苍人程公望、挺身驱逐猛虎的黄岩人牟天抡,等等。最为精彩的是凭一声震吼让老虎隐遁的仙居人李茂缵,据《光绪仙居县志》记载:“李茂缵,字君绪,十八都李宅人,少业儒,知属文。以母丧弃举业。姿特雄伟,膂力绝人……某山有虎,咥人为害,众咸趋李,李足踏地,一作声,虎遁。”李壮士的一声吼竟然让老虎遁迹,实在很有传奇色彩。这些勇士体现了台州人的硬气和劲气,至今读来让人气壮。

面对虎患,不只有孤独的英雄,还有与虎智斗的先民、官员和士兵,史料也记载了台州人对付老虎的几种方式:

一是毒枪射虎。早先的吴越先民,采用自然的馈赠来对付“山大王”。台州盛产一种竹子叫苦竹,因竹笋味苦而得名。据古书记载:“越人以苦毒竹为枪,中虎即毙。”古代台州人用苦竹制成“虎枪”来猎杀猛虎,这非常符合越人“被发文身”的生存习惯。而且虎图腾崇拜是狩猎民族的文化,由此可见台州先民悠久的生存繁衍历史。

二是祭神驱虎。在台州先民眼里,虎是“至灵之物”,是神明的化身,明清时期人们常借神明来寻找或驱逐行踪不定的老虎,尤其是以有为的乡贤良吏为主角,借以表现官员的正直清明和仁德之政。最为著名的是“王侍郎祭虎”的故事。明代中期,黄岩柏岙一带虎患频发,乡民受苦,罢官乡居的刑部右侍郎王启,模仿唐代文学家韩愈在潮州作千古名文《祭鳄鱼文》,也写了一篇《祭虎文》,并举行了庄重的祭祀。三天后,老虎居然自行伏死于三槐堂坦中。这件事被传为奇闻,当年祭虎的地方还留下“王侍郎启祭虎处”的碑刻胜迹。

三是官兵歼虎。清初,天性谨慎的老虎开始频繁出入府城觅食,说明当时的生态破坏比较严重,以至于台州知府齐维藩(顺治十三年至十四年任)的同乡李雅在《台州太守行》一诗中写道:“……台州太守爱山水,骑马常听山黄鹂。前年山中多虎豹,白昼攫人无老少。有时直入台州城,更向太守堂上行……”据《台州府志》记载,后来台州府城又有数次老虎入城的记载,其中,康熙二十二年春天,入城的老虎还伤了人。有两次,入城的老虎都被官兵击杀,一次是康熙元年,另一次是雍正五年,该年秋,有两只老虎从后岭跃入府城,被官兵先后击杀在白云山麓的文昌祠后和普贤寺前。后来,老虎所经之处广文路到望天台路的这条街被叫为虎弄街(音讹为虎龙街)。另据《天台县志》《太平县志》记载,康熙十八年,天台虎多到成灾的地步,出现百姓多逃徙的现象;康熙四十七年,太平也开始多虎患。

四是设计捉虎。台州人在对付老虎上,还非常有技巧,这得从黄岩、临海的虎柜头村说起。例如黄岩的虎柜头,得名就与捉虎活动有关。据传很早以前,村旁山中经常有老虎出来伤人,于是,人们在山脚下设计了一个捕虎的陷阱,取名叫“虎柜”。这种虎柜其实是个地窟,地窟以一个长8米、宽5米、深5米的地洞为主体,窟中放入一个木柜,柜中关着羊做诱饵,虎来吃羊,被诱入陷阱,从而被捕获。这是人们的传说,实际上还有更加精彩的捕虎方式,这种方式被清代文学家戚学标详细地记录在《回头想》一书中:

其法于虎所常过处掘一坑,旁为隧道,人可出入。置羊其中,石板覆之。视虎蹄迹大小、前后尺寸,石板上凿四孔,尽塞以土,唯开一,令虎得窥见羊。虎至,先腥风一阵,木叶震动有声。土人避入坑中,作羊鸣诱之。虎欲得羊,以前右足从孔下,探攫爬挲间,左一足亦从孔下,土人见两足下,用绳力缚之。虎后两足乱跑,当孔处亦下,并缚之。斧去其利爪,乃从隧出,集众,用长木连石板舁至村庙中。虎被缚,不能展动,悬四足,帖耳垂尾,目眈眈视而无所逞其威,群儿皆得侮之。

这种活捉老虎的方式,比其他地方的虎穽、虎橱设计更为精巧,更体现了台州人绝妙的生活智慧,以至于戚学标在文中还赞叹这种不费一刀一枪的手法实在妙不可言。

虽然人与虎曾有过争夺地盘的生死对决,老虎的出没极大地危害了人们的安全,但百姓对老虎的敬畏和崇拜依然不减。虎是勇敢坚强的象征,也是祛邪、禳灾、祈丰的神兽,人们尊之敬之,珍爱有加。

首先,从称呼上看,人们称虎为“老虎”“大虫”,俨然将虎“老大”捧上了至上的地位。古人以“虫”泛指动物,并将“虫”进行了分类:兽为毛虫,禽为羽虫,龟为介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而虎是百兽之王,是毛虫之尊,因此称为“大虫”,既有尊敬之意,也有亲切之感。正如“土人呼为山猫”一样,竟然还“习见不甚畏”,多见不怪,足见台州人常用“大虫”“山猫”的称呼带有些萌味。如今我们俗语中还保留着一些与虎有关的老话,“大虫头上抓抓痒”“大虫口里挖碎肉”“大虫伏壁”“大虫嗒蝴蝶”,以及“大虫追到脚后跟,还要旋转头望望雌雄”“大虫头搔痒,虎背脊乘凉”“大虫呔人,要问山神土地口开”等等,现在读来都非常有趣。

其次,从地名上可见台州人对虎的钟爱。由于古人认为虎出现的地方意味着祥瑞,所以常称虎为瑞虎,古代风鉴之士也总在为人们寻找龙虎脉象的圣地。又因为台州的山“峰势皆如虎牙犀角,竞锐争猛”,所以三台山水之间还留有各种以虎为名的地名,如直接以虎命名的有温岭的虎山、虎坑,临海的虎岩、虎石山、老虎洞,仙居的虎溪、虎坦、老虎崖,椒江的五虎山,三门的虎陇头,等等。还与龙搭配,形成了黄岩的龙虎庙、仙居的龙虎井、临海的虎龙街、三门和玉环的龙虎山等地名。

以虎的身体命名的也有很多,尤其以虎头命名,遍布九个县(市、区),如虎头山、虎头岩、虎头背等;也有虎尾山、虎尾泉、虎鼻头、虎口洞、虎乳泉、虎眼井等以虎的其他部位命名的地名。还有一些是以老虎的姿态命名的,如临海的伏虎山,黄岩的卧虎山、跏虎岩,天台的踞虎岭、伏虎岭,仙居的伏虎岗;也有以老虎的活动命名的,如三门的虎唱岭、天台的虎威山、椒江的虎啸坦、温岭的虎啸村、临海的崴虎村等。

而从道德文化上,古人认为慈孝可通神明,又由于老虎是仁兽,是人间的“大灵”,也是正义的象征,为此喜欢借老虎能感应人间善恶的灵性,来彰显贤孝、忠勇、守节之人,传达贤能之人能得到神明护佑的价值观,这在当时起到了较好的道德塑造和社会教化功能。

宗教中也常表现寺僧或道人有降龙伏虎的佛性和道法,甚至能以“禅虎”的方式驯服、点化老虎,以此体现僧道道行的高超和道德的尊贵。作为佛宗道源的台州,“高僧禅虎”的故事流传非常多,如晋代高僧昙猷诵经时有数十只猛虎蹲在他前面听经,天台僧人惟靖出入寺门常有巨虎随行,仙居福延寺高僧清澈也有猛虎驯顺地伏卧他身边……

最后,从民俗上看,民间认为虎有驱祸辟邪保平安之功,所以台州人也曾穿虎鞋、戴虎帽、围虎兜、挂虎画,台州府城的古砖中有虎雕,温岭石雕、篆刻、扎染等民间工艺中也离不开虎,章安故城出土有青瓷虎子,黄岩还有虎烙画,等等,都将虎作为一种趋吉避凶、镇邪纳福的祥瑞。

综观台州的虎文化,既有人们射虎、驱虎、击虎、捉虎的斗争,也有借义虎来彰显道德、借灵虎来突出道行、借瑞虎来祈求福报的文化,这些行为背后都集中表现了百姓渴望平安、向往美好、重视精神的人文追求,至今还有值得回味的哲学意味和生命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临海台州古城
浙江·台州书院对联集锦
台州红色之旅的几条经典线路
浙江---台州 仙居景区、天台山、大陈岛、临海江南长城、长屿硐天、路桥老街、温岭、大鹿岛、桃渚风景区
浅议台州园林景观中的风水理论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九十五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