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兆松: 一人一偶一剧团

张兆松在给木偶脸部定妆。

张兆松正在教学员如何操纵木偶。

张兆松制作的镂空木偶。

本报通讯员张鲜红文/摄

“大拇指和食指要控制住人物表情,注意人物动作整体协调……”前些天,当笔者来到温岭市文化馆张兆松提线木偶工作室时,张兆松正在手把手地教学员。这个周末提线木偶公益课,已开办了半年多。

今年68岁的张兆松,是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线木偶传承人。自2016年参与抢救提线木偶以来,他重拾与木偶的缘分。

抢救

张兆松的父亲张云斋老人,是当年温岭木偶剧团的主要成员,还会制作提线木偶。张兆松从小看着父亲制作提线木偶、表演木偶戏长大。偶尔,他还帮父亲打打下手。后来木偶剧团解散,那些木偶丢的丢,坏的坏,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木偶戏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2016年的一次偶然机会,张兆松听说黄岩九峰公园边上的一家旧货铺里发现了遗失的木偶,便想把提线木偶抢救回来。他找到民间艺人金明才,商量抢救木偶的事。碰巧金明才也听说了这件事,两人一拍即合,立即动身去黄岩。遗憾的是,那些木偶早已破败不堪,两人失望而归。

静下心来,张兆松决定重振提线木偶戏。他重拾手艺,凭着记忆尝试做些简单的木偶。听说温州有木偶制作艺人,他就一次次去温州拜师学艺。制作一个提线木偶,从选料到最后定妆,需要十几道工序。为了制作出逼真的木偶人物,张兆松细细揣摩每一个角色的性格、年龄、职业,然后对照剧照雕刻、修改、定妆。

经过不断摸索,张兆松已能制作不同角色的木偶人物。在他的提线木偶工作室内,悬挂着40多个提线木偶,都是他这几年的心血。“制作一个最简单的提线木偶需要10来天,制作一个可以控制表情的镂空提线木偶,至少需要双倍时间。”

收徒

除了制作木偶,张兆松把精力都花在传承和发扬提线木偶上。

2017年,温岭市创建省文明城市,张兆松和金明才一起编排了第一个提线木偶节目《老倌老太望戏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年轻一代没见过木偶戏,觉得很新奇;节目语言是用方言快板编排的,老人又喜欢。

自此,张兆松和金明才一发而不可收。他们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编了一个又一个提线木偶宣传节目,许多部门主动找上门来,请他们编排节目。在随后几年,温岭举办的很多活动都有提线木偶的身影。

2018年,金明才因病去世,张兆松扛起了传承和发扬提线木偶戏的重任。他先后收了几位徒弟,尝试编排提线木偶折子戏,《梁祝》《送花楼会》《包公》等经典越剧选段,都被他编排成提线木偶戏,并搬上舞台。他还把温岭民间故事《小神童》改编成提线木偶戏,在温岭市举办的非遗文化展示会中获得银奖。

除了带徒弟到各地表演外,张兆松还试着把提线木偶带进校园推广。他还把工作室改成提线木偶展示厅,免费对市民开放。在张兆松多年的传承下,提线木偶戏逐渐回归到温岭人的视野。

传承

这几年,张兆松虽然收了几个徒弟,但仅限于节目排练。写台词、制作木偶人物等,都是他一个人的事。在他的提线木偶工作室,他既是提线木偶制作者,又是木偶戏编排者,相当于一个人“经营”一个木偶小剧团。

“我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实在忙不过来。”张兆松说。有一段时间,他尝试着从学生中培养几位提线木偶爱好者,可他很快发现,初中、高中学生根本没时间学,小学生课业不多,但由于提线木偶有好几斤重,只有小学高年级学生才适合学,可这些孩子没学多久就要进入初中,到时又没时间学,几年来没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

他又尝试着在传统文化爱好者中寻找合适的继承人,为此还推出周末提线木偶公益课。这一招从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每次来学艺的爱好者都有十几人,而且半数以上是固定学员。让张兆松高兴的是,提线木偶公益课的学员基本都是民间艺术爱好者,有一定文艺基础,接受比较快。更让他高兴的是,找到了两位中意的传承人,他说要把提线木偶技艺全部传授给他们,等有一天他老了,就把担子交给他们。

现在,张兆松又有了更大目标,他希望排几场提线木偶大戏,让父辈经典木偶戏重新回归舞台。“剧本我已经开始准备了,等学员们再学几节课,就可以安排角色了。”张兆松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泉州提线木偶戏:传承千年 名扬四海
世界上难度最高的木偶艺术
岌岌可危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木偶戏
南通日报数字报纸文章
木偶戏:人才断代、事业不继,剧团严重缺岗,急需年轻人的加入
提线木偶:手口随心 出神入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