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海蜇”的方言名说开去

 程和平 /文

“海蜇”,台州方言叫“鲊”,也叫“藏鱼”。椒江话,通常只说“鲊”,不说“藏鱼”,“藏鱼”见于俗语警句中。“鲊”,普通话读“zhà”,椒江话读“zò”。“鲊”有多种写法,以“鲊”和“公式”较常见,因古字书中“鲊”的注音跟方言读音一致,故今多记作“鲊”。台州旧志书多作“公式”。

“鲊”字来源。西晋张华《博物志》:“东海有物,状如凝血,从广数尺,方员,名曰鲊鱼。无头目处所,内无脏,众虾附之,随其东西。人煮食之。”明李时珍认为“鲊”是错字,他说“公式,乍、宅二音,南人讹为海折,或作蜡、鲊者,并非。”(《本草纲目》)

为何叫“藏鱼”?许慎《说文解字》:“鮺(注:俗字为鲊),藏鱼也。”东汉刘熙《释名》:“鲊,菹也,以盐米酿之如菹,熟而食之也。”藏鱼,本指经过腌制加工的鱼。“藏”指“贮藏”,可理解为“(腌制)存放”。海蜇,须经盐、矾加工“存放”后才能食用,台州方言的“鲊”“藏鱼”,专指海蜇,大概由此而来。

又,清《钦定音韵述微》:“鲊,海鱼名,即水母,一曰藏鱼也。”章太炎《新方言》:“今浙江谓藏鱼为鲝。”嘉庆《太平县志》作“上鱼”:“海蜇即水母,或称虾助,土人呼上鱼。”

《本草纲目》又载:“公式生东海,状如血䘓,大者如床,小者如斗。无眼目腹胃,以虾为目,虾动公式沉,故曰水母目虾。”“水母目虾”,椒江话“藏鱼望虾做眼主”与此相合,比喻没有自己的见解,完全依赖别人拿主意。

还有一句俗语叫“六月鲊,矾弗瘪。”字面上说,六月的海蜇,即使用明矾“三矾”脱水,也很难让它瘪下来。因“矾”字,恰好跟台州方言表示批评、呵斥之意的“烦(临时记音)”同音,于是“矾弗瘪”又可解作“不管怎么斥责都不收敛”,常用来形容儿童顽皮、不听话。

这个“烦”,本字不明。明代《正字通》里有一字也许可备一用。“{言+乏}”,符山切,跟“烦”同音,释义“言急”。《康熙字典》亦为“言急也”。呵斥常常发怒,发怒则“言急”,字义也大致可通。由于是生僻字,字库无存,以下继续以“烦”字代之。

比如,“拨我烦死(狠狠地斥责我)”“拨我一套烦(把我训了一顿)”。再比如,“拨渠烦噢别术样个”,或者说,“拨渠烦噢毕卒样个”,意思是,把他训斥得呆傻了。“别术”,记音,台州人32张赌博牌戏用语,指最差的牌,指最小点数0点的牌,可比作傻人。这里“术”读作“zhú”,而不是“shù”。“别术”,其他方言区有“别十”等写法。“毕卒”是“别术”的变读。椒江话里的“吵”跟“烦”义近,“烦死”可说成“吵死”。“一套烦”跟“一套吵”意思也相近。细究起来,“吵”是普通的批评,“烦”是带有不满情绪、带怒气的批评。

“烦”,也有嘟囔、抱怨义。如,“烦烦喥喥”,就是嘟嘟囔囔、发牢骚抱怨的意思。另外,“念念喥喥”,意思也相近,指嘟嘟囔囔,自言自语。

“喥”,《广韵》“口喥喥无度”,《集韵》“言无度也”。“言无度”指言语没有限度,因此,“喥”解作“话多”大概不算太离谱。“口喥喥无度”,感觉跟“嘟嘟囔囔”“喋喋不休”的意思也是接近的。椒江话另有“读天书”一说,指漫无边际的闲聊,“读”跟“喥”同音,若是按“喥天书”来理解,那么在语素和含义上跟普通话“谈天”“聊天”就更加吻合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海开渔,千帆出海
台州椒江
吃出来的生活实用大全1155条(20)
台州椒江三甲姻亲 2012年春节大团圆草排
台州的抗疫实寄片
台州方言语音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