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冰作品:《天书》

徐冰 创造《天书》《地书》

徐冰曾说:“我过去的作品是属于美术学院传统的创作方法,是一个好学生。”正是这样一个“传统的好学生”,后来却一头扎进了当代艺术的前卫浪潮。

安静寡言的徐冰,在《地书》之前,更像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手艺人”。在回顾“85新潮”运动的文章里,徐冰被描绘成独自在宿舍里刻字的人。那些不知所云的文字就是他后来蜚声国际艺术圈的作品《天书》。他一个人,不用一个词语就说出比他知道的东西更多的东西,《天书》近乎是一个传奇。

      

二十年前的《天书》是一本包括艺术家自己在内,谁都读不懂的书。《地书》却是一本说什么语言的人都能读懂的书。徐冰说, “这两本看上去截然不同的书, 又有共同之处, 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天书》表达了我对现存文字的遗憾. 而这本《地书》,则表达了我一直在寻找的普天同文的理想。我知道这个理想有点太大了,但意义在于试着去做。

       

1988年,他从中国元素中获得灵感,完成作品《天书》。这件对中国文字的解构之作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广泛的关注。1990年,徐冰作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在“体制外”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作品。1999年,他凭借“新英文方块字”获得了美国文化界的最高奖——“麦克·阿瑟奖天才奖”。 这件作品将汉字和英文字母创造性地融合,在西方掀起了一阵书法热潮。与《天书》相对应,徐冰又创造了《地书》。如果说《天书》是在创造谁都读不懂的文字,《地书》则志在创造以符号为主的国际语言。

2008年,徐冰受中国教育部任命,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他的到来为中央美院的国际交流与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回归体制内,徐冰坦言:“创作时间受到影响挺大的,有很多时间都要用在学院的工作上。我必须学会从这样的环境中获取创作动力,留意新艺术出现的可能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字何以成为图像
徐冰:别太把艺术当回事儿艺术才会出现
极尽文字之美,用文字构造艺术
东方艺术家
徐冰:文字与自然 | 7月14日在墨斋开幕
徐冰澳门谈“文字”:专注于文字创作是希望改变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