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漂,漂在有“艺”之城

 

 图片说明:艺漂族们,艺术之路而漫漫 黄田 摄

  图片说明:展览、博物馆是艺漂族吸取营养的地方

  ●编者按

  又到一年毕业季,百万大学生又开始辛勤找工作了。找一份理想而又薪水优厚的工作,当然是所有毕业生及其父母亲的共同愿望。可是当理想照进现实,大家都明白“现实有时很骨感且无奈”。此时,想起了城市里越来越多的“艺漂”,他们漂在北上广,漂在个性小镇、千年瓷都,他们有大学毕业生、事业有成者,甚至海外人士,毅然追着梦。

  艺漂一族,背后辛酸难言述

  ●所谓艺漂是指那些离开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漂泊到另一个地方去学艺或者以艺谋生。城市、乡镇,有绝活、有文艺之事的地方就有可能招来好艺之人。

  改革开放以来就有“北漂”和“横漂”现象存在,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有演员王宝强。那位农村出来,先到少林寺,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蹲了几年活儿的王宝强就是一名典型的艺漂,有武功想演电影,加上一根筋蹲到底的劲儿,王宝强终于等来了他事业的春天,于是这位河北农村娃今日已成演艺明星。

  幸运如王宝强者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为艺术、为生计而艺漂者都没那么幸运。有一类“艺漂”——美术学院里的人体模特,他们或者是城里的拾荒者,或者是进城务工者,因为机缘巧合,长相“典型”的他们进入了画室,成为了描摹的对象;还有一类大家更为熟知的艺漂,就是那些做着艺术梦的音乐、绘画、表演类艺术生了,你到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这些著名的艺术类院校周边去看看,哪里不是汪洋一片地“漂”着这些年轻稚嫩、做着“艺梦”的人?

  始于何方,有几人笑到最后

  ●“艺漂”何时开始?许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那些想更近听闻艺术真谛、天籁之音的文艺青年们就来到了心向往之的艺术城堡附近,安营扎寨,大有不到罗马不罢休的英雄气概。

  于是,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所在的转塘镇如今每年云集10万艺漂——艺术类考生,为他们服务竟成万人小镇的宏大产业。培训的画室、半年的食宿,走在象山校区周边的街区村落,走进任意一户农家,几乎找不到一户与艺考无关者。艺考教学点、住宿餐饮、教具供应、艺考接送、医疗健身……凡是与艺考培训相关的,一应俱全。“十万人的艺考培训,三四十亿元的产值,需要两三万人为这批学子服务,而且还在逐年扩张,这可是一个新兴产业。”业内人士放言,谁能说他们中间将来不出黄宾虹吴大羽、颜文樑、李苦禅、李可染常书鸿、王朝闻、吴冠中这样的艺术大家?

  不仅艺术类院校,横店、东莞下坝、景德镇等有艺术、有高人的地方就吸引了不问出身的“艺漂”们。下坝素有“东莞的鼓浪屿”、“东莞的798”之称,在林立着各种咖啡馆、休闲吧、静吧、清吧、藏吧的背面,白天这个古村落的廉价出租屋里就是青年艺术家张帅和罗文的创作时间,二人共用的一个工作室,蜷缩在一家休闲吧之后。30平方米许的工作室一边放着张帅的各钟铜制品和长短不一的各种榔头,让人怀疑到了铁匠铺;另一侧是罗文的画架,架上一块画布上已经勾勒出一个女性的背影。

  “挺苦的,说是去酒吧唱歌,其实就是卖唱,赚点生活费。”张帅从小痴迷于大人们玩的“翻砂”,东流西浪落草到了这里,玩起了铜艺。罗文的经济状况要比张帅好很多,卖画并教人画画,衣食无忧。他说:“去年我去写生,碰到张帅正在叮叮当当地打制铜壶,聊着聊着,感觉他是踏实搞创作的人,投缘,就到一起来了。”罗文说:“潜心创作的艺术家都不会搞销售,经济状况也大多窘迫。加上租金不断上涨,不少青年艺术家都走了。”

  景德镇,众“景漂”汇成海

  ●近年来,有个词在艺术圈内很热,这个词叫“景漂”。今天,瓷都景德镇的“艺漂”已数以万计,那些怀揣陶艺梦的,他们自发地、大量地,也有像候鸟般地来闯。

  安徽书法家胡松建本已小有名气,但想把画、书、瓷融为一体,于是来到景德镇,开始了陶瓷书法创作,他坦言“刚到景德镇时,对釉料及陶瓷工艺掌握不够,创作有些吃力,于是遍访老艺人、观摩瓷作坊,才有今天的乐耕陶瓷艺术交流中心”。70后唐勇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一呆就是7年,先后上北京、到南京,5年后又回到景德镇,“这些年,北也漂过,南也漂过,但还是把人生‘锚’在这儿。”唐勇说,这里有磁场,看拉坯,看复原古瓷,心里天明水清的,今后艺术之路也清晰了:建一个陶瓷修复诊所。还有广西人黎波,80末的年轻人从四川漂到北京,最后选择景德镇停下了脚步。“与北京艺术圈的浮躁不同,这里安宁淡定,能让我静下心来思考、沉淀。”

  还有很多外国人,澳大利亚50后罗本·贝斯特,年轻时赴德学习陶瓷,她没想到的是这家享有盛誉的陶瓷公司,“师傅”也是景德镇,“那时我就想到中国看看,看看生产‘美得让人不敢呼吸’的瓷器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一到,就被“腻”住了:“对艺术家而言,它就是全人类的陶瓷圣城!”于是,她成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一名外教;于是,景德镇的街头巷尾经常出现她的身影,要么就窝在屋里埋头创作,工作台就在床边,架子上、地上,鼻烟壶、圆盘、瓷板坯摆放得井井有条,她说“每当青花釉料在坯胎上蜿蜒流转时,心里就特别快乐”。

  海外“景漂”中,还有来自韩国、日本、西班牙、法国等地的陶瓷迷,他们有的小住一月,有的买房常住,景德镇的三宝村成了他们聚会的“罗马”。陶瓷学院的韩籍教师李伶美在三宝村还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在景德镇,陶瓷永远看不完,艺术门类很多,进去容易出来难。呆得时间越长,越觉得不认识的东西多。”于是,在北京住了8年、景德镇住了7年的她因为景德镇朋友多、技法多、工艺全、材料全,什么想法都容易实现,泊在这里不舍得离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的这所二本学校,听说外国人抢着来留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400件景德镇陶艺作品亮相广州
江诚|景德镇青年陶瓷艺术家
今日璀璨 未来可期——这场不容错过的景德镇画院跨年大展
《瓷无止境》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鄢浩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