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论哲学与宗教

     人对世界的认知总是出发于把这个世界分裂为两部分:1 内在感知的活动对象 2 外在被感知的对象。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分别从这两个层面来解析这个世界纷混的现象,这在我看来并不是个对错的问题,因为唯物唯心都是立足于形而上学根基的。唯物者把这个世界还原成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并用这个抽象的符号(概念)来填补其之下的形而上学虚无的空白,这种追求形而上的先天理性倾向仿佛有其先天生理遗传学的基础这是基于以下说法:人作为一种低等生物演进过来的理性生物和低等生物一样按照其感官活动来作为行为认知的基础,这种理性本能的基础就像是设定好了程序的生物机器一样按照机器的程序来去进行“思考”,在这个程序中包含着对深层次未知的本能恐惧感和逃避反应。但人不同于其他生命的特质在于人总是有追根结底的自由理性特质,在这类大部分的活动中人的理性更扮演着工具的作用,为了逃避上述对虚无未知的形而上空虚的本能的害怕就需要人无意识地用到本能理性这个工具来构造一种人为的抽象概念来填补形而上领域的空白,我认为各类宗教信仰也是立足于这个出发点来去为心灵趋吉避害的。

     哲学和宗教作为两种不同方式的精神活动正是来源于上述的的逃避虚无,人为了驱除原始恐惧的折磨来去避免虚无这个认知黑洞而构造了对这个世界各种不同意义的解析这种语言形式的活动是不能用对错来描述的上面以说过现在再补充这个理由:我们在判断对错的时候放在经验世界总是适用的因为人总是在经验世界里头找到一个参照点,对于超越于经验世界之外的本质,形而上学世界就由人来去自由构想了无论这个构想是上帝或是物质等按照维特根斯坦他们所进行的不过是语言形式不断变换的语言游戏活动而已,世界本质不可说不可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闲鹤通灵 的 姜赞东:尼采生命观论析
梅洛·庞蒂:大理性主义
哲学的精神/周国平(部分文字稿)
哲学的知识和哲学的责任
浅论尼采对“理性”的批判
关于对未来的一些思考和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