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目瑙纵歌”、“董萨文化”……景颇族的这些风俗你知道多少?

“目瑙纵歌”意为“欢聚歌舞”,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举行,是景颇族最为隆重、最盛大、最具震撼力的传统节日,原本是祭祀太阳神的活动。庆祝时,数万人身着节日盛装,共同起舞,祈祷幸福美好的生活,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节”等美誉。目前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摄影 杨绍辉

“甩银泡”舞蹈,采用了景颇族极富特色的群舞《目瑙纵歌》中的一些舞蹈语汇,并融合景颇族妇女一些劳作的形体,创编而成的富有景颇族传统特色的舞蹈。摄影 博巴

景颇族的象征图案“目瑙示栋”是景颇族“目瑙纵歌”祭坛的重要标志,是景颇族人们心中神圣、崇敬的存在,也是景颇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景颇族的民间舞蹈,蕴藏丰富,历史悠久而又别具丰采。如欢庆自娱性舞蹈“目瑙纵歌” “整歌” “叮歌”。“目脑”意为“大家跳舞”。摄影 谢仕勋

景颇族女性多穿黑色对襟上衣和红黑相间的筒裙。盛装时,在上衣的前后和肩头饰以银泡和银片,颇具特色。景颇族女性喜爱银饰,也有在腰间用藤圈作装饰的。每逢目脑节日,村村寨寨的景颇人身着节日盛装,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入目脑广场。摄影 胡蔷

在景颇族的“目瑙纵歌”盛会上,所有的妇女都戴着由几十个大银泡连缀成的银肩帔,长长的舞队中那无数个晶莹的银泡,胜过了夏夜的满天繁星!瞧,妈妈身上的银泡装饰吸引了孩子。摄影 博巴

景颇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和祖先,建立了特有的灵魂不灭和祖先崇拜观念体系的“董萨文化”。景颇族尤其崇拜太阳,传说景颇族的祖先曾娶太阳女为妻,景颇人是太阳的子孙。部分景颇族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景颇族坟墓上的祭魂木雕“顾布绒”一般高约一公尺,大致像个人形以代表死者形象,但并不追求像逝者,仅仅作为一个亡灵的符号树立在坟上而已。摄影 王德英/人民画报

景颇文是景颇族使用的文字,通行于聚居在云南省的景颇族地区,在缅甸的景颇人也使用这种文字。景颇文属拼音文字类型,19世纪末曾创制了以拉丁字母拼写的景颇文字。1957年在其基础上作了改革,经过改进推广使用,同时也使用汉文。摄影 博巴

景颇人爱刀,更喜好练刀术。在多姿多彩的景颇民间传统佳节活动中常举行耍刀表演。在景颇族男青年中,有许多人是“耍刀”能手。每逢耍刀时,都身着民族服装,头上裹着包头。“景颇刀”不仅是日常生产工具和景颇族男性喜爱的装饰品,也是景颇民族精神的象征物,影响着景颇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摄影 张寿正

在景颇族地方,或走进景颇人家,或在路上街边与景颇族的熟识者相逢,不论男女,对方大都会按景颇人的礼俗,拿出一个精致的竹制酒筒,以筒盖为杯把酒倒进里面请你品尝,就如其他民族朋友相见时递烟让茶一样自然。摄影 博巴

绿叶宴是景颇饮食的永恒主题,也是最能体现景颇人热爱自然、改造自然、回归自然,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典型,是景颇人招待客人最富于特色的宴席,甚至连吃饭摆宴席用的桌凳都是用绿色的竹桌、竹凳。摄影 博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目瑙纵歌
目瑙纵歌,云南景颇族的狂欢节(图)
【景颇民俗】景颇族与刀的不解渊源
目瑙纵歌节
中缅边境景颇族万人共庆“目瑙纵歌”(1)
有民族特色的帅气舞蹈:刀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