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种植带北移100公里之后
userphoto

2022.09.06 福建

关注

  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而言,过去十年间冬麦种植一直因为气温升高而北移。与之类似的是,黑龙江开始种植更多的水稻,南方出现更多的冬水田。

  “不光小麦和玉米,我国整个作物的种植带北移了100公里左右。”马世铭说,包括一年三季的作物地区和一年里两季的作物带都向北移动了100公里左右。

  农业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告诉本刊记者,过去几十年间的气候变化,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

  他说,中国粮食生产的顶峰是1996年,之后十多年间粮食产量一直在波动。最近十年正是气候变化最频繁和剧烈的时候,虽然农业科学技术在进步,粮食总产量稳定,但在气候剧烈变化的条件下,粮食的期望产量往往与实际产量不太相符。

  随着气候变化,最近十年时间南方和北方的旱情更加严重,局部地区极端天气情况增多,潘根兴认为这些客观条件都影响到农业技术进步潜力的发挥,“比如最近几年,受强降雨天气的影响,东北地区的大豆就损失很大。”

  他还以育种为例解释说,小区域可以控制条件的时候作物产量很高,但拿到大面积田地种植,在自然气候条件下,该种作物往往难以达到试验时的产量。

  虽然气温升高带来多季种植带的北移,但潘根兴认为这并不等同于粮食产量的提高。“气温的升高还带来病虫害。”当冬天气温逐渐升高,一些害虫的越冬期也大大缩短,甚至在作物刚返青时就会发作。

  更为复杂的是,最近这些年的情况表明,气候变化并非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一直在变暖。这使之前为适应气候变化所做的一些努力有可能付之东流。以今年冬天的寒潮为例,就不得不让农业部门重新审视冬小麦北移的战略。

  相关部门显然已经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难度,2009年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课题立项并启动。据潘根兴介绍,该项目由政府主导立项,选择部分科学家操作。财政部已向该项目划拨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2861万元。

  潘根兴说,之前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的研究多是模型研究,但类似病虫害这样的内容通过模型研究不出来。“这个课题就是从实际生产领域去研究气候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而美国和欧盟早在六七年前已从国家层面开始了这样的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根兴课题组New Phytologist成果:大气CO2浓度升高及增温对作物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到2025年,亚太农业市场的物联网规模将达到6.5亿美元
《不适合居住的地球》详解(4)饥荒与洪水包围的新帝国
气候变暖就能多打粮食?是真的吗?
未来全球农业至为重要的100个问题(上)
漫谈气候与古代农业的关系,气候的冷暖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