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寰球观点】科创飞地建设问题探讨

科创飞地一般是指本地政府、园区、企业在行政区域外(主要是一线、二线等科创资源富集城市)通过建立离岸孵化器、众创空间,合作办园区,共建研究院、实验室等方式设立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通常采用政府引导支持、企业主体运作的市场化运营模式,高效对接平台所在城市的科创资源,打造面向国内外的产业政策展示的窗口、人才引入和产业招商的平台、科创产业培育发展的基地。科创飞地是飞地经济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类型,是后发城市承接中心城市人才、技术、项目的便利途径。

近几年来,大部分科创飞地为本体导入了不少科创项目、高端智力资源、社会资本和管理经验,实现了“飞入地”与“飞出地”的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目的。但也不少“飞地”的运转过程和产出实效不尽如人意,在付出了高额成本之后没有起到窗口和导流作用,使得主办和承托主体最终走上拼税收、拼场地、拼补贴的老路,这在客观上导致了“飞入地”与“飞出地”双输结局。

Innovation Center 

科创飞地建设问题探讨


笔者从当前科创飞地建设存在的不足、科创飞地建设的要素分析和科创飞地建设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01
当前科创飞地建设存在的不足

当前科创飞地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顶层设计、运行模式以及工作机制等方面。

(一)定位不清,一哄而上

一些地方在建设科创飞地时,没有认真分析基于人才和产业发展需求的目标定位、建设思路和推进步骤。只是觉得其他城市建了飞地我也不能落后,往往没有思考清楚为什么要建科创飞地——是帮助本地企业建立离岸研发中心,还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项目入驻并通过离岸孵化的方式引入到本地注册成立公司,以实现注册在本地,办公在飞地?或者是先建立联系纽带,将科创型企业导入到飞地平台,经孵化后落地到本体来产业化?因为基本定位不清晰,所以客观上导致后续的服务体系、对接交流与本体承载方的衔接机制等方面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科创飞地的作用没有完全体现。

(二)盲目建设,贪大求全

一些城市在规划科创飞地时,没有从实际需求出发,无论是购置空间还是租赁商务楼宇,动辄在一线、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圈下数万平方米的运营面积。如此规模往往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投入,前期的装修和租赁费往往数以亿计,入住后每年银行利息、物业费、运营费等成本开支就得大几千万。近几年因为疫情原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普遍比较紧张,如此大的支出往往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包袱。同时由于各地都期望通过科创飞地这种模式抢夺科创人才资源,加之自身的定位不准,客观上就导致优质科创项目入驻比较困难,比较容易出现科创飞地的场地空间长期大面积闲置。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往往运营团队就会降低企业入驻门槛 、提升政策优惠幅度。这样不仅使自己沦为二房东,还导致了与其他城市的科创飞地产生恶性竞争,与设立科创飞地的初衷大相径庭。

(三)缺乏顶层设计

除上海、浙江少数几个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在科创飞地建设和协同方面有政府间的统筹和设计外,大部分地区的科创飞地都是通过政府平台公司或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建立的。由于政府层面没有明确的顶层设计,科创飞地双方在GDP统计、土地资源、科技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上也存在利益冲突。入驻飞地的企业一般之前在飞地所在的城市都注册有公司,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区域协作及合理分税机制,入驻飞地的企业需要在主体注册公司,并多在主体交税。这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而且会倒逼政府出台相应的财政奖补政策。一旦某个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其他城市也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客观上加剧了内卷。

科创飞地要从所在城市导入人才、技术、项目、和科技型企业等各种高端资源要素,而往往这些科创要素也是飞出地的稀缺资源,他们并不希望这些资源要素大规模外溢。这种天然存在的利益冲突势必会引发矛盾,而且通过某种诱因,矛盾还有激化的可能,将原本城市间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合作演变成了城市之间人才和企业招引的恶性竞争,不但没有形成增量,反而因为内耗而减少了存量。


对科创飞地建设的要素把握
02

科创飞地不是一”飞”就灵,需要在明确科创资源需求、飞地地址选择、支撑体系建设以及运营机制等要素上下功夫。

(一)明确需求

首先需要明确本城市建设科创飞地的目的:解决本地企业研发力量不足,研发人员不愿意到本地生活的问题?还是需要招引企业入驻科创飞地,增加税收?还是需要引进相关的技术和智力资源?或者是离岸孵化一批有潜质的科创项目,为其在本地产业化打好基础?因需求和目的不同,建设模式、场地选择、运营机制和服务体系就不同。要根据目的和需求做好调研,切实的摸清本地园区和企业在项目、技术和人才方面的需求。其次,通过对真实需求全面、深入及周全的分析,提炼出科创飞地建设的目标和建设要点,形成规划方案。比如我们的目的是要解决本地企业的研发人员难招的问题,那么企业需要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研发人员?这部分研发人员相对来说集中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区域?他们对工作环境有哪些诉求?就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为目标研发人员进行人才画像,再根据人才画像进行支撑体系的设计及选址工作。

(二)合理选址

科创飞地的选择一般来说要选择国家的科创中心或者区域科创中心所在地。国家科创中心主要是北京、上海、大湾区,区域科创中心主要在西安、武汉、南京、重庆、成都、杭州、合肥等城市。这些城市大多高校、科研院所众多,孵化器、众创空间林立,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科创资源集聚度高。因不同的目的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选址模式,需要综合考虑到文化、人才和产业圈层、人才产业匹配度、要素资源的互补性等要素。比如说建设科创飞地主要是要解决科创成果转移转化问题,就需要选择科创成果产出高、成果丰富的城市或者是科创成果与当地的产业匹配度不高,本地的产业难以承接的城市。如选择前者,上海就是重要的候选对象,作为国家科创中心,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可以溢出和转化。如选择后者,西安是重点考虑对象,西安高教资源丰富,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但本地难以承接、转化,客观上有到外地去转化的需求。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建设飞地,也要考虑科创资源与产业的区别。比如同样将科创飞地设置在上海,也要因目的不同而选择的重点区域就不同。如果主要是要吸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这类项目因上海的要素资源不足而溢出到外地产业化,那么在张江设立飞地是最佳选择。如果主要是要吸引一些高校的科研成果到本地进行转化,那么杨浦区高校多,能链接的科研成果丰富,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三)建立支撑体系

首先需要建立针对科创飞地的政策体系,构建政策的引导优势,在人才、税收、金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监管等方面政策上要积极探索突破,从工作流程、激励措施、奖励办法等方面要全方位覆盖。要针对飞地引进的产业化项目、孵化的高新技术创业团队、科创合作项目、高层次人才等不同的诉求拟定针对性的政策,比如开辟科创飞地孵化项目绿色通道,为飞地产业化项目提供拿地及开工、开工直通车等专项政策。最终形成规范完备、独具特色的科创飞地政策体系。

其次,围绕创新生态链健全科创飞地的服务体系。在创新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落地各个环节都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及全方位的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经济人、合作企业、人才需求、市场营销等科创生态服务体系。

第三,建立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建立园区项目需求、企业人才需求、技术需求、服务需求等需求信息库和转型意向目录库为主的数据平台。通过网站、微信、宣讲会等形式定期发布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需求信息,集聚并提供科创信息资源。

第四,建立科创飞地建设沟通协作交流机制。一是建立区域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飞出地与飞入地的协作联席会,对资源导入、支持服务、利益分配、问题解决等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和沟通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目的。二是建立本地部门、园区、企业的联席会议机制,对政策措施、项目协作、技术对接、落地转化等开展信息交流、政策兑现和服务跟进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的相关问题。三是建立飞地活动宣传机制,定期开展智库讲座、高端论坛等活动,扩大科创飞地品牌的影响力和运作成效。

第五,完善科创飞地的承接平台。科创飞地技术、项目及人才最终要到主体落地。打造集园区、企业、人才、技术交易市场于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的承接平台,对于充分消化科创飞地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及项目的落地至关重要。构建“科创飞地—技术交易平台—本土技术交易市场—企业”四点一线的项目技术交易链条,承担科创飞地在本地的技术成果交易功能。打造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为载体的科创成果承接平台,为科创飞地产学研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平台支撑。

(四)建立运营机制

科创飞地的运营一般有政府平台公司直接运营和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来运营两种模式。原则上第三方的运营机构更具有专业性,资源也更丰富,是目前科创飞地运营的主流运营模式。

目前市场上科创飞地运营的机构一般由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转化平台、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科创人才服务机构、工业地产开发商等四大类。四类机构背景和资源各异,科创飞地需要根据其目标和需求来选择拥有不同资源优势的第三方运营机构。比如设立科创飞地的主要目是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或承接科研成果的转化,那么请技术转移中心来运营是一个好主意。如果是计划孵化有潜质的创业团队并最终让其产业化项目落地,则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运营方有先天优势。如果是要解决企业的人才引进则依托科创人才类的机构更合适。如果主要是招引相对成熟的项目在科创飞地过渡后在飞入地落地,那么工业地产运营商资源更多。

03
科创飞地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创飞地模式的不断发展,在目前特色化、专业化、体系化基础上将向集成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方向演进。即飞地功能由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协同发展,飞地的建设有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由一个点突破向网络状布局演化。

(一)集成化趋势

未来科创飞地不只是单一的人才项目招引,成为主体单位在飞地所在城市的展示中心、服务中心、交流中心、双创活动中心。集城市环境、产业展示、双创成就宣传、政策解读、园区入驻、人才申报、产业服务、商事服务等服务于一体。将普惠性公共服务和定制化高端服务办理延伸至飞地所在城市,为入驻企业、创业团队、有意向合作的专家技术人才打通企业对接、产业培育及线上办事的各项流程,满足飞地企业与主体单位之间的才企对接、政企互动、资源链接、产学研合作等服务需求。

(二)市场化趋势

目前的科创飞地主要由政府和政府的平台公司主导,在带来诸多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成本居高不下、资金投入效率不高以及活力不够等问题。下一阶段科创飞地将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多部门协作,社会组织、企业及专业机构多种力量协同参与的格局。在今后科创飞地的建设中,政府不再是运动员,而是裁判员。政府通过政策来培育引导,调动市场力量建设飞地,形成以企业和第三方机构为牵头、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建设的格局。政府的财政支持更多的体现在奖励和补助上。比如鼓励企业在国内外重点城市建设飞地,集聚当地科技创新资源,实现人才引进、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孵化并落到飞入地产业化的目标。政府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考核并运营资金的补贴,并根据科创飞地的招才引智成果予以奖励。比如打造离岸孵化中心以吸引创业团队入驻,完全可以设在既有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中,采用绩效奖励的模式给予运营机构房租补贴同步给予创业团队享受建设主体单位的人才政策。

通过市场化手段低成本、高效率地集聚飞地科技创新资源,减轻财政压力,提升本地创新创业能力和活力。

(三)网络化趋势

一般一线城市的产业和人才往往集聚在不同的区域,随着科创飞地功能的提升,某一城市单一的飞地设置已难以满足要求,建设“1+N”模式的“服务中心+虚拟飞地+多点运作”的网络化科创飞地将成必然趋势。服务中心兼具服务和展示功能。虚拟飞地可选择与本地的产业、人才、项目相匹配的孵化器、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人才服务公司等作为飞地承载单位,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活动来保持联络和交流。多点运作是指依据本地的技术、项目、人才、产业需求采用少量基础工作经费加重金奖励的模式,建立与孵化器、众创空间、高校的技术转移中心、科研院所、社会人才服务机构和特色产业园区等单位的飞地联合协同机制,通过常态化合作方式向飞地建设主体输送产业化项目、技术、人才、创业团队,将飞地所在城市资源优势和建设主体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将招才引智、招商引智、招企引税功能集成起来。

通过建设网络状科创飞地,能够更加全面、立体的承接飞地所在城市的科创资源,大力提升人才导入、技术转移、创新动能释放及产业溢出等方面飞入实效。


全球华人

创新创业便捷的资源整合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城高新区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有“飞地”,也有“反向飞地”,杭州的飞地经济有新意
2021长三角地方治理创新案例
锡山打造一流的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加速大学科技园建设 打造“环高校科创带”
中以常州创新园可以给武进未来带来怎样的惊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