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光里的桑村:乡村怀古忆老街

梦里不知身是客,直把他乡作故乡!

曾忆当年,少小离家,内心放荡不羁,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向往自由奔放,又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看着孩子们渐渐长大,父母已然两鬓斑白,一股淡淡的乡愁油然而生!更愿意去了解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我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家乡。

院子里的梧桐树,树上的喜鹊窝,还有门前那口古井,村后的河里又涨水了吗?和玩伴们一起去做个浪里白条吧。记忆里的家乡历历在目,却已无法回到从前,偶尔打个电话给长辈们问候安好,听他们讲述更遥远的故事,迷一样的家乡期待我们去更深入的解读,惟有在闲暇时将往事记之,以解乡愁!

                                                      李庆新

书于珠海陋室

李庆新,祖籍桑村镇东坦村,现迁居广东省珠海市,就职于广东陆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







淡淡的文字

多少离愁

诗人说

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

而家乡,是一条路

是一壶酒

是落寞时翻开的一张旧照片

是浓郁在心间化不开的“愁”

对于李庆新来说,乡愁则化为笔下涓涓细流,柔情于字里行间,满是眷恋与深情。今天,推出他的原创文章之一《乡村怀古忆老街》

乡村怀古忆老街

桑村镇桑村村地处鲁南山区的西南麓延伸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属低山、丘陵地区,东依泰沂山脉,北、南部有漷河环绕,西接滕西平原与微山湖贯通。古官道经桑村老街直通东部山区,自古以来就是进出东山里的门户,交通要道。

经查史料,桑村区域在明正统年间属安乐乡,到了明万历年间已发展成最大村落之一。明朝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滕县志》卷三“市集村店”记载:“城东村落以六十数:时村、乌沟、勤窝、郭村、桑村、堌城、善堌、山亭最大,刁庄店、夹河滩、贾庄、漷上店、城头、东鲁、东庄里、赵家庄、东江、西江、峭村、板行、渴井、东新庄次之,其桑村、庄里、山亭、善堌集市也。”桑村在明万历年间已发展成村落、市集,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至清末民初发展为商业重镇,有本地和山西的商人聚集于此,经营杂货铺、典当行、钱庄、油坊等,拥有小型加工作坊数家。有史记载:“邑之震山而村者以百数,而扼其喉言言乎,其西者有砦(寨)焉,曰桑村,固东西往来冲要地也。...邑治之所倚以为固者,盖屹然一巨镇焉!” 以上文字足以见证桑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历史地位。

明万历版《滕县志》对桑村的记载

桑村青山绿水,人杰地灵,素有“一面青山三面水,一袭杨柳一畦田”的美誉。现如今桑村经济蓬勃发展,旧貌换新颜,但是在老辈人的口中可是另一番模样。听老一辈人讲,在清末民初,桑村筑有高大的围子墙,围子墙外挖有深沟,俗称海河子。围子墙东西较长,南北略窄,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约3000米。高约6至8米,基底厚5米,顶宽近3米,沿围建有炮台10余座,垛口百余个。当年土匪猖獗,东山里的“马子”横行乡里,老百姓只有住在围子里才有安全感。

围子墙建有东、南、西、北四个围子门,围子门上方均筑有阁门楼子。东门位于今桑村老街最东端与小王庄交界的丁字路口处,是通往东山里的必经之路。东门建有火神阁,靠近围子门的地方俗称阁门里。东门外偏北的地方还有一片桑林,又称为“桑园”,不过“桑园”这个名字,恐怕没有七八十岁的长者是不会知道的。桑村之名皆因此地大兴养蚕,遍地植桑,故称桑村至今。

南门里路西建有“三官庙”,三官庙建有正殿和配殿,有两进院子,正殿供奉着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每逢桑村大集,三官庙前就成了民间艺人的聚集地,有说评书的、唱大鼓的、拉二胡的、唱瞎腔的(拉魂腔),十分热闹。

桑村老街素描

西门位于桑村西岭,是通往县城的门户。西门外路北立有四座功德碑,第一座是为民国剿匪义士'李成義’所立。1932年春(民国二十一年)李成義参加滕县清乡剿匪桑村联庄会,时任清乡队队长,奉县长赵长江(赵长江,字 景文,山东寿光人,时任滕县县长)之命剿匪,在陡城壮烈牺牲。功德碑上书“義勇可封”四个大字,据说是滕县著名绅士黄以元先生题写。另外还有一座烈士纪念碑,纪念西坦村的抗日英雄程子显、程子亮两兄弟。烈士碑在九十年代中期还竖立在西门外的原址,后来被搬迁到西坦村村口。'李成義’的功德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功德碑在拆除围子墙的时候被毁,目前仅存半截残碑弃于效野,那段剿匪保乡的故事也鲜为人知!

李成义功德碑残碑

出北门经一条蜿蜒小路过了小北河,路旁建有一座贞节牌坊(现北河公园附近),上书“钦旌贞烈”四个大字,俗称'至门’。这是为桑村的贞节烈女'朱二妮’所建,《滕县志》(道光二十六年,卷十一列女篇)记载:“朱氏,郭松妻,年十九,于嘉庆十三年闰五月十四日,不污强暴被勒死,奉旨旌(桑村)。”据传当年朱二妮被害后,官司打到了北京城,几经波折终于惩治了恶人,皇上御笔旌赐,表彰其贞节。如今贞节牌坊已荡然无存,御笔石匾也成了人们的垫脚石。

桑村贞节坊石匾

桑村街里还建有奶奶庙(泰山行宫)、关帝庙、送子娘娘庙等。当年奶奶庙香火最盛,大殿里供奉着'三仙奶奶’,每逢农历庙会,数十名道士开坛做法,诵读经文,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善男信女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奶奶庙里挤得是水泄不通,大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围子墙里有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两条大路,两条大街交汇的地方叫大路口,关帝庙在大路口西北角,紧邻关帝庙北侧建有观音堂,观音堂门朝东,是座家庙似的庙堂。大路口东南角建有送子娘娘庙,当年求子纳福都要去找庙里的绿带子奶奶。除了以上庙堂,大街两侧商铺林立,有蒸酒坊、杂货铺、豆油坊、钱庄、药铺等,贩夫走卒,往来商贾,络绎不绝!

清代桑村杂货铺雕板

围子墙外挖有沟壕海河子,先辈取土筑墙,形成深沟,据父辈讲,海河子宽约十余米,深约三至五米,解放后成了桑村大集牛羊的交易市场,俗称“牛市沟”,如今东边和南边一段海河子还依稀可见。

经查《续滕县志》等文献资料,围子墙始建于大清咸丰至光绪年间,由桑村泰昌府'李兴德’组织修建。民国初年,在军阀统治下,匪患猖獗,为保全一方平安,在李兴德之子李文祺(字 文蔚,号 侠山,乳名二泉)的带领下又进行了加固修缮,设置了炮台、马面、垛口,瞭望塔等。晚清翰林高熙喆所著的《创修桑村石砦记》中记载:“李子文祺者,吾友也,谓余曰:寇深矣,砦不完谁与守?吾将罄吾力固吾围焉。...于是伐山辇石垒土削屡,自经始而落成,以泉计凡贰千万,至是而李氏三十年之储蓄,盖几于尽矣,虽然此足以为固,而非所以为固也。”可见当年大地主李二泉为了加固围子墙,几乎耗尽三十年家产。那个时代围子墙在抗击土匪,保卫乡里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

《创修桑村石砦记》  高熙喆著

时代变迁,岁月沧桑。桑村的围子墙和几座庙宇在解放后陆续被拆毁了。就连有钱人家的大宅院也未能幸免,几乎被拆毁殆尽。现在仅剩下阁门里泰益堂药店几间老铺。

当年的官道桑村东西大街成了村道,失去了往日的繁华。现在泰益堂残存的老房子成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桑村最繁华的东西大街改成了泰昌路,时代的变迁令人唏嘘不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塘随笔||孤寂的牌坊
东坞村通村公路功德碑
党街村手绘文化墙,助力乡村振兴
行走丨难忘岭下
老家围子里村[五律]
民艺的希望在乡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