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与安徽的区划变动,江苏省的3个县,为何划入了安徽省?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省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河北省与山东省、湖北省与陕西省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安徽省与江苏省之间的区划变动。上世纪50年代,江苏省的3个县,曾经划入了安徽省管理。其中的2个县,至今仍然隶属于安徽省管理。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区划调整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安徽省的基本情况。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六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华东地区的省份。近年来,安徽省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省会合肥市,发展速度非常惊人,超越了一系列老牌省会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按照2020年七普统计的数字,安徽省总人口6100多万人。在我国各个省份中,6000万人口以上的省份,并不是太多。

2021年,安徽省的GDP总量超越了4.2万亿,从人均经济计算,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安徽省由皖南、皖北两个部分组成,由于地域的差异,皖北与皖南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皖北的口音、因素、风俗等方面,更加接近中原文化或者齐鲁文化。皖南的建筑风格、饮食等方面,则属于标准的江淮文化,例如皖北与皖南的美食,存在很大的差异。

目前,安徽省总计下辖了16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市、马鞍山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芜湖市、亳州市、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黄山市。其中,省会合肥市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全国万亿GDP城市之一。

目前,萧县、砀山县隶属于安徽省的宿州地级市管理。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围绕萧县、砀山县和江浦县等3个县的归属,安徽省与江苏省之间,曾经进行了反复调整。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我国行省区划出现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几百年时间的完善和调整,基本上形成了内陆各省的框架格局。清朝统治初期,撤销了明朝时期的南直隶,组建了江南省。但是,江南省人口众多、水网密布、面积辽阔、经济发达,并不利于管理。1667年,康熙皇帝在位的第6年,江南省被撤销,组建了江苏省、安徽省。

截至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安徽省形成了8个府、5个直隶州的区划格局,分别是: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六安州、泗洲、和州、滁州、广德州。在江苏省内,形成了8个府、3个直隶州、1个直隶厅的区划格局。分别是:江宁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太仓州、海州、通州、海门厅。

当时,萧县、砀山县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府管理,江浦县则隶属于江苏省的江宁府管理。其中,徐州府下辖了1个散州、7个县,分别是:丰县、沛县、萧县、砀山县、铜山县、邳州、睢宁县、宿迁县。因此,出现了“徐州八属”的说法。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阶段。

由于军阀之间的混战不停,对于江苏、安徽各地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与此同时,很多河流、湖泊,年久失修,防护与灌溉作用已经大大降低。一转眼到了建国之初,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发展经济、休养生息的阶段。出于实际管理地方的需要,安徽省被临时拆分为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

至于江苏省,情况更加特殊,被分为了5个部分。首先,鉴于南京市的重要地位,南京市被临时提升为直辖市,成为了建国初期10多个临时性直辖市之一。当时,除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几个传统直辖市以外,南京市、武汉市、广州市、沈阳市等几个城市,也被临时提升为直辖市。同时,江苏省被分为了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

行署区属于建国初期的区划,基本对标了各个省。建国初期,除了上述4个行署区之外,我国还组建了陕北行署区、陕南行署区、旅大行署区等一系列的行署区。除此之外,江苏省北部的7个县、县级市,划入了山东省临时管理。最后,江苏省的萧县、砀山县、江浦县,划入了皖北行署区管理。

具体来说,萧县、砀山县划入了皖北行署区的宿县专区管理,江浦县划入了皖北行署区的滁县专区管理。进入50年代以后,随着各方面局势的全面稳定,我国经济进入了稳步回升阶段。进入这一时期以后,过分复杂的区划,并不利于经济发展。1952年,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被撤销,重新合并为安徽省。同时,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被撤销,重新合并为江苏省。

南京市被降级,重新成为了江苏省的省会城市。1953年2月,划入山东省代管了3年时间的苏北7个县、县级市,重新划入了江苏省管理。同时,划入安徽省代管了3年多时间的萧县、砀山县、江浦县,重新划入了江苏省管理。其中,萧县和砀山县,重新划入江苏省以后,隶属于徐州专区管理。

徐州专区下辖了1个县级市、11个县,分别是:新海连市、铜山县、邳县、丰县、沛县、萧县、砀山县、睢宁县、新沂县、东海县、赣榆县。从当时的区划来看,安徽省、江苏省的区划格局,回到了之前的状态。时间进入了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腾出手来治理各地的河道、湖泊,例如黄河、淮河、大运河、洪泽湖等等。

在治理洪泽湖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当时,洪泽湖西岸的各个县,隶属于安徽省管理。洪泽湖东岸的各个县,隶属于江苏省管理。治理洪泽湖属于大工程,需要调配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和器械装备,工程进度也需要相互协调。为了更好的治理洪泽湖,造福两岸的百姓。1955年3月,安徽省的泗洪县、盱眙县,划入了江苏省管理。

换而言之,安徽省损失了2个县,而且是“鱼米之乡的富裕县。”为了弥补安徽省的损失,江苏省徐州专区的萧县、砀山县,第二次划入安徽省管理。从1953年2月还给江苏省计算,仅仅2年时间,萧县和砀山县第二次划入了安徽省管理。萧县和砀山县划入安徽省以后,隶属于安徽省的宿县专区管理。

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宿县专区更名为宿县地区。1998年,宿县地区被撤销,组建了宿州地级市。萧县、砀山县,隶属于宿州地级市管理。由于距离宿州城区比较远,砀山县和萧县的人们,更喜欢去徐州办事、工作。尤其是萧县,距离徐州的城区非常近,大约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与山东的区划调整,当年950多个村庄,为何分给山东省?
安徽省的区划变动,16个地级市之一,宿州市为何有5个区县?
安徽与江苏的辖区调整,江苏省的3个县,为何划归了安徽省?
江苏与安徽区划调整,3个县入皖3年,为何又还给江苏省?
安徽省的萧县和砀山县,3个省反复争夺,为何三分三和?
河南与江苏原是对邻居,交界的两个县,为何划入了安徽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