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5年,刚打下江南根据地,为何粟裕又率部主动北撤?
userphoto

2023.04.23 山东

关注

抗战胜利后,时间来到1945年9月,当时我军面临的形势是这样的,罗荣桓带领山东军区部队6万余人,黄克诚带领苏北淮阴新四军3万余人,已出发抢占东北,我军在山东,苏北地区留下大量兵力空白区。

军委决定,江北的新四军部队北上补充上述部队走后留下的空白,自9月下旬始,罗炳辉率新四军2师从高邮地区、张爱萍率领新四军4师从泗县地区、谭希林率新四军7师从无为地区相继北上到鲁南根据地。

新四军北上

然而新四军江北主力的北上,又给华中、淮南根据地造成了兵力不足的空缺,党中央认识到这些根据地的重要性,9月26日指示华中局:“江南撤退,但江北必须控制,不可放松。如我在苏中、苏北、皖东不能击退顽军进攻,则对全国战略形势将受影响。”

“粟裕两个旅可作为北进预备队,看山东形势需要时即调赴山东,不需要时,可留华中工作。叶飞一个旅必须留在苏中、苏北,因华中仍须留必要的主力部队。如将来山东方面需要更多兵力,可从华中派些次要的部队北上。因目前谈判已无结果,大的内战可能爆发。那时苏北、皖北在全国战略上仍居很重要地位”。

江北部队行动的同时,新四军在江南的部队,也开始陆续北上。9月下旬,在江苏宜兴县的张渚镇,新四军1师师长、苏浙军区司令员粟裕主持会议,研究北上的行动方案。9月25日,根据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华中局作出华东部队北调的行动计划。江南部队的行动是:“苏南先由粟裕率第一批两个旅约15000人迅速集中后,立即出动到达苏中地区。稍加休整,并由苏中抽调两个旅补充估计约22000人左右,作为第三批入鲁部队。叶飞率廖政国旅及苏南地方部队、地方干部约15000人,掩护浙东部队经江北绕道五分区再到苏中。待浙东部队到达安全地区时,叶飞由苏南方能开始北撤。将来拟作第四批入鲁部队。”

新四军北上示意图

10月1日,新四军军部发表《关于江南部队北撤事告全体民众书》,向全国人民表明我党、我军的立场:“我们的抗战是胜利了,我们现在要什么呢?我们要和平、民主、团结;我们不要什么呢?不要内战和独裁。”“毛主席应蒋委员长电邀,亲自到重庆和国民党当局谈判。同时为了促进谈判成功,为全国和平团结的迅速实现,就又委曲求全,自愿将江南的新四军全部转移到江北。谁都了解这是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一个极大的让步,但共产党为了制止敌伪和反动派的阴谋,为了避免内战,实现全国和平团结,就不能不忍痛这样做。我们相信中国共产党的这种顾全大局的伟大脑怀及委曲求全的苦衷,是能够得到全国人民的赞许和谅解的。”

粟裕

实际这份声明发出之前,我军委实际上早已制定此方案,之所以这样做,有两大好处:

一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当时正是我方与国民党谈判时期,这样做,极大的为我党的在舆论方面争取了极大益处,更让全国群众看到我党诚意,

二此举更是战略方面的考虑,由于江北部队全部北上,江南部队逐渐成为飘零在外孤军,由于又极其接近南京、上海等国统区,面临军事压力巨大,如不回撤,很有可能被国军合围,陷入绝地,与其孤悬于外,不如回撤之我江北老根据地,聚集江北更有利于我军保存实力。

所以此举不论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是上策。也充分体现了我党军队高层,极其强大的战略眼光,同样的相似的情况,在后来的辽沈战役当中,蒋介石对东北国军到底要不要撤退到关内犹犹豫豫,致使国军在东北被我军歼灭,该舍不舍,最终致使国军被我军各个击破。

关注我:历史长河中的无名之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丕显回忆:先后送粟裕、叶飞率新四军一师主力下江南
日军进攻盐城,守还是撤?黄克诚语出惊人:干脆送给敌人吧!
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将帅(59)——叶飞上将(4)
解放战争刚开打,为何粟裕在双方战略试战期,就打出了七战七捷?
新四军苏中海防部队立奇功
粟裕司令亲赠一帧珍贵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