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城文史★第十辑》入选作品(96)丨我在老挝的抗美日子里

【编者按】

《薛城文史》第十辑,以记述发生在薛城的事件和人物为主,涉及领域和内容不限,反映薛城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渊源。开设“古薛史话”、“往事钩沉”、“人物春秋”、“红色经典”、“城市记忆”、“记住乡愁”、“民风民俗”、“民族宗教”、“非遗传承”、“世家汇语”、“家乡味道”等栏目。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抢救、挖掘、收集、整理薛城的珍贵史料,做好《薛城文史》第十辑的征稿编辑出版工作,″是说新语'即日起陆续编发部分入选作品,以飨读者。″投稿邮箱:sunzhonglu888@163.com

——编者


口述 李允亭 整理 付正浩

空军高炮 11 师是一支了不起的防空劲旅。作为 11 师中率先由南空在上海抽组组建的 31团,随师部两次转战西北,保卫国家顶级核基地。1971 年9月,在印度支那战争谈判及停火的关健时刻,又奉命赴老挝战场,历时两年。

空军高炮11 师 31 团的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和平年代的军人。我连属空军高射炮第 11 师31 团2营5 连。入寮后我担任5 连炮1 班副班长兼一炮手,二炮手阿杰,三炮手阿全,四炮手广东佬何伟灵,五炮手高何阳,六炮手石乃多、宋德才。原本炮班编制 7名,我班为加强班,多加 1名炮手。

记得入寮第一天,汽车灯光在鱼鳞斑式的公路上晃动。祖国的天,祖国的地,祖国的山山水水离我们越来越远,“祖国再见”!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母亲,孩儿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这是我们共同的誓言。凌晨到达老挝上寮地区三条公路的交汇处。车队分开后我们又沿东北方向行进几公里停下。此时天已放亮,早有在我们之先来寮勘察营区、阵地的团先遣队在此等候。接头后,其他人员在车上吃些干粮待命,我连几个干部在他们的指引下沿着山沟左侧山坡上的一条小路向北而行。这条路就是刚被他们趟出来的,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荒草、灌木和藤本植物。我们边走边用棍棒拨打和用刀砍,并在关键处标示出汽车进山的路标。大约行进了两三公里,出现了坐北朝南的一片缓坡地。这片原始森林中的小山坡,就是我连的新营地,距此不远西南方向的山坡上即是团指挥所的位置。

大家拿着砍刀、锹、镐、锯子等工具开辟汽车能进得去的简易公路。为了便于施工人员被分成几个组分段展开,大家砍、挖、垫、锯,一刻不停地奋力向前。汗水和露水交合在一起,手脚碰伤刺破全然不顾。下午两点多,汽车终于开到了营地位置。我们随即察看了地形,布置了岗哨。已有炊事班的同志提前背着炊具、给养到达,就地起灶,为战友们进行了首次异国战地野炊。紧接着,就是要解决住宿和生活用水问题。水是一刻也离不了的,但因水沟里的水含有热带微生物等各种杂质,我们不敢冒然饮用。于是首先挑选了五名健壮战士组成了掘井突击队,由我负责在营区西边的低洼处突击挖掘找水。地表树根交错土质坚硬,锹、镐、斧头、铁钎全都派上了用场。我们连挖了两处都因下面是大块硬石不得已而放弃了。大伙毫不气馁,又开始了第三处挖掘。上面开挖面积大,可以同时几个人作业,越往下,口径越小,到了最后,只能容纳一个人。天黑了,底下点起了马灯。这里昼夜温差很大,地面已经很冷了,我们不得不点起了一小堆篝火(因警惕敌情,尽量少用烟火)。为了干活方便,战士们只穿个裤头背心,喝上几口白酒,轮番下去苦战。也算老天有眼,劲没有白费,到晚上十点多,一口能供大伙生活用的水井终于挖好了!在挖井的同时,有的平地搭帐篷;有的建锅灶、挖茅坑,齐头并进,各项工作都进展顺利。


(图为李允亭)

最难忘的就是我们营第二次转移阵地。夜间闭灯行军,天亮前到达湄公河边新阵地,把火炮放列好后,我们各炮手按分工职责,马上擦拭炮弹,采伐筑工事用的木材。

到了中午一点多,饿极了才抓紧时间吃午饭。当时我一边吃一边想:当兵的不要命,还得向战友们的家人负责。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打掉敌机,当前最主要的是马上组织人员构筑阵地工事。于是催着大家狼吞虎咽地吃着饭(吃饭时间才十五分钟呀),四炮手何伟灵用恳求的口气说:班长让我们休息 15 分钟再干吧,我们太睏了。听了这话我当时真的很心疼,多想让战友休息一会儿,战友只要求 15 分钟短暂的休息。我看了一下战友,有三个歪倒在一边已经睡着了。我想我的战友太睏太累了,心里酸酸的。但这时我想构筑防御工事不能停。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大家才有安全呀!我又不忍心叫醒已经睡着的战友。只好找副班长,还有五炮手高向阳。我们三人先开始干,其他几位战友睡上几分钟吧。后来,我们全班一齐动手构筑炮阵地工事,直到火炮处于良好战斗状态后,又去搭盖居住的简易棚,然后抓紧时间打开被包躺下,呼噜呼噜昏睡。睡了十几分钟又进入构建交通壕等其他工事。这次转移阵地真是到了拼尽全力的地步。

那是1971年夏,我们11师接到毛主席亲自签发的援老抗美轮战命令,各级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加强。9月下旬,师部率31团、 32 团1营和3 营、33 团3 营和配属的内蒙古军区 30师一个地监连和以空军石家庄医院为主组成的野战医院,由包头铁路行军到云南昆明集结。11 月下旬,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政委周兴等首长接见 11 师营以上干部。12 月10日,部队沿滇南公路摩托行军一千多公里到达边境县城勐腊。12 月 21 日陆续进入老挝。担任勐赛至勐洪一线的防空作战任务,掩护我军援老筑路工程部队的施工和地面警卫部队的安全。

部队驻防的上寮地区,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山林中腐质遍地,瘴气弥漫,各种毒虫肆虐,人员极易受侵染病。部队在生活上承受着生存极限的挑战。多次转换阵地负荷超强,干部战士体力严重透支,体质下降。但全师官兵思想稳定,战斗情绪饱满,始终保持优良素质。卫生防疫紧抓不懈,抢种蔬菜改善伙食,战场练兵努力刻苦,战备防务一丝不苟,架起了空中天网。


两年间,全体指战员经受住了战争状态和生存环境艰苦卓绝的考验。我们31 团与兄弟团在老挝布下威慑天网,令敌机不敢冒进,做到了人员安全,无失战机,炮响敌机落。1972 年 5 月 30 日,在勐赛一号公路24 公里小炮营防区,敌机向小炮营发射 6枚火箭弹,被小炮营击伤。1972年9月29日夜,我们31团2 营在勐洪地区击落美军 F一111 可变翼战斗轰炸机1架。共作战5次,消耗各种炮弹 5316 发,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我指战员无一伤亡。在援老抗美作战中,全师有 1个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9个连队和 160 个班、排荣立集体三等功;有 1272名官兵荣立三等功。11 师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援老抗美作战任务。

还有一事不会忘记。那就是 1972 年 8 月26 日中午的警报,至今还记得:那是美军C--135 空中加油机飞入我防空,当时防区所有的连队没有开炮,就这样,让美军 C-135溜走了。此事在当时曾引起纷纷议论,也追查过责任。但我还记得原来上级指挥员曾说过:航路捷径大于五公里不打。是不是这个原因,我那时是个小副班长,不得而知。

在老挝的战斗生活,像泛了黄的书卷,一页页在我的脑海里翻开,一个个鲜活的战友身影和一场场并肩战斗的画面自今仍显现在我的眼前 ······

附注:李允亭,1949年出生,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埠上村人,1969年参军入伍在内蒙古军区,1970年入党,1971年被分入高炮11师31 团2营5 连,并随部队参加抗美援老(老挝)战争。1975年退伍回家务农至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木军——援越抗美 出兵老挝之回忆录(四)
真实的“金刚川”——对空作战硬汉击落击伤美军28架飞机
援越抗美
【我的卧虎湾】马誉炜:为了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四)●岁月留痕
援越、援老抗美老兵深情缅怀牺牲在异国它乡的英烈
“神炮手”血战上甘岭 打千发炮弹晕死两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