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国以来南京大学曾走出三位联合国副秘书长

建国以来南京大学曾走出三位联合国副秘书长

     张文江

 

  金桂飘香,美丽的南京大学校园10月31日下午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来到鼓楼校区,接受南大授予他的名誉博士学位。这是南京大学和联合国密切联系的又一段佳话。

 

  早在前身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时期,南京大学就为联合国的成立作出过重要贡献。1945年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吴贻芳、联合国远东救济总署第一任署长洛辛·卜凯就来自金陵大学。在中央大学执教的杨兆龙教授完成了《联合国宪章》的中文翻译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中有30多位专家、教授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委员会执行委员及各专门委员会委员,他们是:吴贻芳、吴有训、茅以升、陈裕光、孙本文、竺可祯、朱家骅、吴学周、孙明经、胡焕庸、熊庆来、顾毓琇、梁希、陈贺琴等。其中,在金陵大学任教的孙明经由胡适、郭有守、陈裕光等联合推荐受聘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中国委员会委员,并同顾颉刚、黎锦熙等人受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大众传播组成员。

 

  此后,南大一直延续着与联合国结下的缘份,演绎着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九旬教师的特别礼物

 

  10月31日,在授予学位典礼结束后,潘基文来到南京大学大礼堂会客室,接受了南大91岁教师蒋克老人向其赠送的礼品——一幅绘有牡丹和和平鸽的南京云锦和一把紫砂壶。蒋老缘何向潘基文赠送礼品?其中有一段故事。

 

  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197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他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蒋克任英语系党总支书记,对贫困中努力学习的沙祖康十分关心,并在沙的成长及以后的工作中给予了很多的指导和帮助。沙祖康亲切地称蒋老为老妈妈,40多年来师生之情非常深厚。

 

  2009年12月,蒋老90岁生日之际,沙祖康专程从美国纽约回国为老妈妈祝寿,临行前向潘基文请假。当潘听说沙的老师妈妈已90高龄时,十分动情地说:我的老母亲也90岁了,你这次回去一定要带一份礼物送给你的老师妈妈,并连夜叫自己的秘书将礼物送至沙祖康的官邸。

 

  沙祖康回国后一家四口专程赶到南京,在蒋老的家宴上,他将潘基文的礼物郑重地交给了蒋老,并当场打开了这件包装十分精美的礼物:礼盒的上面是潘基文的一张名片,礼盒打开后,是一套做工极为精致的白底雕花韩国瓷器,一大一小两只碗和一只碗盖,碗底刻有潘基文的亲笔签名。蒋老在九十大寿时收到这样的礼物非常高兴和激动,再三表示谢谢潘先生!

 

  这次,提前知道潘基文要到南大接受名誉博士学位,蒋老特地准备好了回赠的礼物,表示对潘基文的谢意,也表达了一位中国老人对世界和平的祝愿。联合国三位副秘书长出自南大

 

  建国以来,在联合国历任的7位中国籍副秘书长中,有3位是南京大学校友,他们是:1979年至1985年在任的毕季龙,1985年至1991年在任的谢启美,2007年起任职的沙祖康。

 

  毕季龙在担任副秘书长的6年里,风尘仆仆地访问了六七十个国家,足迹遍布亚、非、拉、美各国,结交了成千上万的各界人士和朋友。在他的领导下,技术合作与发展部门曾向100多个国家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援助。

 

  作为毕季龙的继任者,在谢启美负责技术合作促进发展事务部之际,该部门正面临赤字和处理削减1/3雇员及其一系列遗留问题。谢启美以其高超的管理才能和冷静有效的调控手段,最终使技合部在财政和机构功能上出现了根本的转机。

 

  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则有着沙铁嘴沙将军等别称,他素以善于即席发言且妙语连珠著称。自2007年上任以来,他正全力推进着所主管的经济社会事务部向前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毕季龙的夫人胡济邦、沙祖康的夫人刘谨凤也分别是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学生。作为一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外交家和名记者,胡济邦精通英、法、俄、日、匈、拉丁等语,二次大战时采访过斯大林、罗斯福、杜鲁门、张伯伦、邱吉尔、戴高乐、铁托、卡达尔等一大批世界风云人物;刘谨凤曾任中国驻韩国釜山总领事、驻日内瓦公使衔参赞、驻印度大使馆参赞等。

 

  缘何这些外交家都出自南京大学?谢启美的话很有代表性。他曾在2002年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回到母校,并深有感触地说:在母校,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很大,可是影响最大的还是母校的精神,特别是以母校精神培养出的人才的榜样对我一生影响更深、更大。一个大学能否取得大的成就,最根本的一个是求实精神、一个是创新精神,而母校长期以来实际上以这两条作为建校的基本精神。虽然各个时期提出的校风校训说法有所不同,但最实质的还是这两条。纵观各个很有成就的校友,多半是坚持了这两条。

 

  南大人在联合国赢得声誉

 

  南京大学是与联合国有着长期密切联系的中国高校之一。多年来,数十名南大教师先后在联合国供职。张本、王志刚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科长,赵学熙、钱佼汝、朱刚等一大批南大教师在教科文组织工作,他们为联合国的翻译工作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现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刚教授告诉记者,联合国录用工作人员标准很高、录用程序很严格。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虽然常年招聘工作人员,看似任何人都可以报,但实则录用过程非常严格。外文基础+专业背景+工作经验是联合国选人用人的基本要求。一般先要进行甄别考试,对通过者还要征求所属国家政府的意见,在政府的推荐下才能择优录取。

 

  对于翻译工作,曾于1987年至1993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科长的张本有着切身的体会。他介绍说,中、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每次开会这六种语言都要使用。以教科文组织为例,每种语种都有一个科,由科长、翻译、审校、打字员等组成,主要提供笔译、口译等服务。翻译工作涉及面非常广,需要扎实的业务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多年来,业务精湛的南大人在联合国屡屡受到好评。

 

  良好的声誉源于扎实的业务基础。南大的学习经历成为日后胜任联合国工作的重要基础,这是校友们的共同心声。

 

  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长达6年之久的赵学熙教授是1958年进入南京大学学习的,他回忆说,当年,不管是郭影秋校长,还是匡亚明校长,无论在什么性质的会上,都要求学生好好学习。那时好多南大学生都养成了刻苦勤奋的好习惯。与此同时,很多学问大、水平高的老教师都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而且都是从低年级学生教起。在老教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做人。赵学熙坦言,南大的课程设置对我有很大的帮助,除了主修英语外,还在必修课中设置了二外法语,没想到这为日后在法国巴黎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打下了基础;另外,大一还开设了汉语写作课,都是中文系很好的老师上课,这也为后来在联合国从事翻译工作夯实了基础。让赵学熙记忆犹新的是,当老师还教了国际音标,没想到后来竟然也用上了。那时刚去巴黎,在法语进修课上,法老师用法语说了一段话,请同学们用国际音标记下来。班上共有十几位来自各个国家的联合国雇员,而用国际音标记得周全的只有赵学熙一人,这让老师大为惊讶。

 

  南大人在联合国出色的表现也源于国际化的校园环境。赵学熙回忆说,文革刚结束,南京大学校园就显现出对外开放的局面,一批批外国留学生涌向南大。那时南大就已聘请了许多外籍教师,通过与外教们的接触与交流,赵学熙得到了很大锻炼。这就为我几年后在一个国际大家庭里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这要感谢我的母校南大!

 

  多年来还有很多南大毕业生去联合国工作,而且上手快、满意度高,说明南大的培养方案不仅有特色,而且很成功。朱刚院长颇为自豪地说,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国际知识是南大外院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今后南大外院会更加注重为国际组织培养合格的中国籍公务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他,72岁,每天4点起床工作到午夜……
联合国55位高官应潘基文要求提出辞职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是怎样学习英语的
潘基文告别联合国:自己像“灰姑娘” 午夜过后一切将改变
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猜想:潘基文之后是谁?
快哉,纯爷们儿:为中国驻联合国外交官喝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