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山脚下“红嫂颂”

双山脚下“红嫂颂”

记者杨军孙明春孔浩特约记者 沙朝佩 /

 

54,枣庄晚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采访行”的记者来到革命老区枣庄市山亭区,在八路军115师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双山一带进行乡村采访,徐庄镇土山村的村民们纷纷向我们讲述抗战时期本村村民孙李氏用真情和大爱养育革命干部穆林、张恺女儿的动人故事。

追溯抗战历史 再现峥嵘岁月

19426月,鲁南地区中共双山县委在徐庄建立,当时的第一任县委书记由原峄滕边县委书记穆林担任。那时,该地区情况比较复杂,我军与敌伪顽斗争十分尖锐。日本鬼子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对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和经济封锁。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顽固派专门搞摩擦,进攻新四军和八路军,对老百姓实行苛捐杂税,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根据地军民生活异常艰苦严峻。根据鲁南区党委指示,双山县在全县开展了减租减息工作,同时搞好对敌斗争。穆林的夫人张恺在鲁南区党委做妇女工作。这对革命夫妻全身心地投入革命工作,离多聚少,穆林也只有去区党委开会时二人才能匆匆见上一面。

土山村87岁的刘瑞元老人介绍说:“早先,穆林经常到俺村还有西北山、胡沟几个村检查减租减息工作,他朴素实在,对人热情,没有一点官架子,和这里的老百姓关系很好,俺都认识他。”

“红嫂”孙李氏抚养革命后代

1944年的9月,张恺在双山县的杨岗村生下了一个女孩。因为这个村坐落在山岗又叫杨岗村,穆林、张恺便为孩子起名叫“穆岗”。当时双山县的县委工作正由过去的抓减租减息、抓武装、抓打仗,转为根据地的全面建设。穆林和张恺因工作繁忙,二人都需要返回工作岗位,于是他们夫妇商定将女儿寄养在老乡家中。于是,在村妇女干部李杨氏的帮助下穆岗被送到下面土山村财粮干部孙成海家寄养,当时穆岗出生才18天。

穆岗出生之前,孙成海的爱人孙李氏抚养着四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刚出生几个月就因营养不良夭折了。穆林、张恺的孩子放在孙家寄养,考虑到一是孙李氏还有少许奶水,二是孙李氏善良、贤惠,再就是在敌人“扫荡”时不会引起怀疑。

孙李氏的小儿子,今年78岁的孙茂全回忆说:“俺小妹妹夭折后,俺娘疼的整天哭。穆岗妹妹来了以后,俺娘虽说不哭了,有时看着穆岗,就说‘我的心头肉呢?我的心头肉呢?’”

孙茂全告诉记者:“有一次俺娘又在念叨,我问:‘娘,谁是你心头肉?’俺娘说:‘你死去的妹妹呀。’俺哥安慰娘说:‘娘,你养俺兄妹几个,俺不都是你的心头肉吗?’俺娘说:‘是,你们都是,你们都是娘的心头肉!’”自此,孙李氏更加疼爱几个孩子,家里好吃的食物全都留给孩子们;冬天,宁肯自己和丈夫受冻,也要给孩子们穿暖。特别是对待穆岗,比对待亲生儿女还要亲。

19455月,穆林调沛滕边区的鲁南二地委任组织部长兼宣传部长、区委书记,离开双山县,穆岗就一直寄养在孙家。抗战胜利后,穆岗已两岁,穆林、张恺夫妇来接孩子,几个哥哥、姐姐都哭着不让妹妹走,孙李氏更不舍得这个“女儿”离开。然而,穆林、张恺夫妇始终不知道,孙李氏养育的孙家这几个孩子都是孙成海的前妻所生。孙的前妻因病去世,撇下三个孩子,

孙李氏一过门就承担起抚养三个孩子的重任,后来其亲生女儿不幸夭折。为抚养革命的后代,照顾好三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孙李氏拂去伤痛,含辛茹苦抚养四个非亲生孩子,给他们以博大的母爱,最大的快乐。1961年秋,穆林在济宁任地委书记时,安排在校读书的女儿穆岗利用放假时间,到土山村体验生活并看望养母,17岁的穆岗在乡下陪“母亲”度过了40多天。

1965年穆岗中专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支教去了靠近尼泊尔的西藏聂拉木县,在西藏工作了整整11年,直到1976年由于身体不好的原因返回内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原任吉林省常务副省长的穆林、原任吉林省纪委副书记的张恺夫妇又专程前来看望孙李氏,再次向这位“红嫂”表示谢意,1984年孙李氏因病去世,享年70岁。

穆岗“回家”看望孙家兄妹

记者在孙家采访时,得知孙家已和穆岗失去联系多年,但从孙茂全老人那里得知穆林的孩子其中有一位曾在山东省检察院工作过。根据这一信息我们通过济南有关方面打听到下落,并很快与穆岗老人取得了联系。当记者在电话中向她提起往事时,72岁的穆岗老人泣不成声地说,她非常思念孙家,报以感激之情,当即表示近日来乡下看望孙家。

512,大雨倾盆,穆岗老人率领妹妹穆平、弟弟穆志忠、弟媳赵峦一行四人驾车来到了山亭区徐庄镇,她向镇政府赠送了穆林生前撰写的革命回忆录《六十年革命工作纪实》后,就迫不急待地赶到了生她养她的地方——土山村。得知穆岗要来的消息后,孙家兄妹早已聚在了在大门口,上了岁数的村民也来到了大路旁等待。当穆岗见到孙家兄妹的那一刻,她眼含热泪紧紧地和他们拥抱一起激动地说:“一晃又是50多年,我想你们啊!”

在孙家,穆岗一一辨认和她当年生活过的孙家姐妹们,当她一眼认出比她小三岁的“五妮”孙茂花时,不禁紧紧相拥一起,感激万分。69 岁的“五妮”孙茂花说:“得知你要来,俺从费县专程赶来见你,你可不是外人,这是走娘家呀!81岁的老人郑广田拉着穆岗的手不放:“你还能记得俺吗?我小的时候就知道你是革命的后代,寄养在孙家。咱们还在一起玩耍过呢!乡亲们都传颂着你父亲穆林和你母亲张恺干革命工作的故事。有一次,张恺被鬼子围困在北面的土山上,是当地的群众和一位叫郑裕富的党员干部把张恺搂在怀里说:‘不要怕,有我在就有你在!’”郑广田老人接着说:“1961年你才10来岁,穆政委叫你来俺村锻炼,俺都把你当成自己的小妹妹看待,你和村民们一起下地干农活,手上磨起了血泡都不肯吭一声,还记得我叫你摘树上的果子吃,你都不敢,摇着头说:‘这是集体的东西不能吃’,真是好样的,俺对你的印象深着哩!

在杨岗村,我们和穆岗一起寻找她的出生地,眼前的小村子已面目全非,山岗上也盖起了小楼房。穆岗回忆道,“据父亲说,我的名字就是因‘杨岗’这个村名而起的。”该村94岁的老党员赵克付老人回忆说:“这里都说是‘一枪打透的杨岗村’,是当年抗日的根据地,当时区政府、县政府就设在俺家院子里,穆政委经常和组织上的人来到这里开会。那年穆岗就生在俺村,具体在谁家里生的就记不起来了。”这样就可以认定,穆岗在杨岗一村民家里出生后被送到西北山王德元家里待了几天,又被转送到山下的土山村孙家寄养。

带领弟妹们坟前祭母

穆岗一行从杨岗村回来后,又带领弟弟妹妹们来到了她的养母孙李氏的墓前,穆岗手捧鲜花,泪如泉涌,一声:“娘,我又来看您老人家来了!”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穆岗眼泪止不住地流,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她说:“我这次来是和我的过去又一次聚会。我出生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深深地眷恋这里的乡亲,由衷地感谢他们,我爱这里的一山一水,更爱这里的人民!”

穆林、张恺这对革命夫妻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奋斗一生。他们的六个孩子中有三个孩子寄养在老百姓家里:大女儿穆岗寄养在山亭的徐庄,大儿子穆志强生在山亭的桑村寄养,二女儿穆平出生在淄博,部队过黄河时寄养在乡下。直到全国解放后全家人才团聚在一起。抗日战争期间,鲁南抗日根据地涌现出无数类似孙李氏这样的“红嫂”,她们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心血,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养育党政军干部的后代,解除革命前辈的后顾之忧,事实上,她们是以独特的方式支持抗战,为全国的解放做贡献,可亲可泣,永载史册!历史虽已成过去,但历史绝不容忘记。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一生都没有自己名字的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孙李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视剧】亲爱的孩子们 40集全
【人文纪录片】高山猫-关于孙家磨孙团长的事迹
【长安村落】——细柳街办孙家湾村
民间故事:成亲当日新娘拉屎在轿内,惨遭退婚,几年后才知真相
民间故事:男子祭奠哥哥,见嫂嫂房内点红烛,他躲进棺材逃过一劫
彭辉 | 乌古论隐居地及孙丕扬故居新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