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谷豸龟(龜)角言(讠)辛青
谷 豸 龟(龜)角言(讠) 辛 青 
时间:2014-11-12 15:30:00  作者:吴永亮  来源:青年记者

  (文中有图片性文字缺失)

  ● 吴永亮

  162谷

  163豸

  164龟(龜)

  165角

  166言(讠)

  167辛

  168青

  169

  162谷

  谷,会意字。甲骨文从(水)从(口,泉眼),本义是泉水从泉眼流出,经过山谷流向山外。山谷自然行走不便,于是就有了进退维谷成语出现。穀(稻谷之谷的繁体字)因读音与谷相近,于是古人假借谷代替榖。新中国汉字简化时,穀与谷合并。谷部首内汉字,大都与山谷有关。

  欲,会意兼形声字。金文从(谷,高深空阔的沟壑,兼表声)从(欠,张口叹气表不满),会贪求如空谷纳物之意,这就是欲壑难填。

  豁,会意兼形声字。篆文从谷从害(割裂,兼表声)。本义为开阔的山谷。引申泛指宽阔,开朗,再引申指胸襟开阔,大度,如豁达。继而引申出豁然开朗。以上读音为huò。读音二huá(划),豁拳,同划拳。读音三huō,指裂开。如豁了一个口子,豁嘴等。

  163豸

  豸,象形字。甲骨文像猫形。篆文。本义为猫,当初也读猫(貌从豸取声即是),后用作猫类猛兽的标志。由于《尔雅》的误解,豸用以表示像蚯蚓一类无脚的虫子。后来指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异兽,俗称独角兽。此兽能辨别是非曲直,故此,古代把御史等执法官员所戴的一种帽子叫作獬(音谢)豸冠。由于豸被作为部首,本义只好另造貓(现简化为猫)。

  豸读音一zhì(志),指没有脚的虫。虫豸,虫子的通称。读音二zhài(寨)。冠豸山,山名,在福建连城。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

  豸作为部首,一部分仍写作豸,一部分简化为犭(如猫原为貓)。现将豸部首内汉字进行简要介绍。

  豺,形声字。篆文从豸从才(表声)外形像狼而小,性凶猛,也叫豺狗。豺和狼组合成豺狼(前者部首为豸,后者部首为犭),凶恶至极。

  豹,象形兼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像豹子形。古字另加(勺,利爪,兼表声),强调豹的大口和利爪。

  貂,读diāo(叼)。哺乳动物,如紫貂。

  貉,读音一háo(毫)。专用于貉绒、貉子。读音二hé(盒)。哺乳动物,外形像狐而较小。通称貉子。读音三Mò(陌)。义为:1.我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2.姓。

  貌,象形字。古字与頁相同,像束发人面形。篆文一、篆文二从豸(豹的省略,表声)从(頁,即头),强调人与动物的脸部形象与神态。

  貘,读mò(莫)。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犀牛而矮小,生活在热带密林中,吃嫩枝叶等。今年8月31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八场中有一道题:梦貘。梦貘,指上古时代的神兽,他们以梦为食,吞噬梦境,也可以使被吞噬的梦境重现。

  貔,读pí(啤)。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貔虎,比喻勇猛的军队。貔貅:1.古书上说的一种猛兽。2.比喻勇猛的军队。

  164龟[龜]

  龟,象形字。甲骨文像侧视的乌龟形。金文、篆文。繁体字龜,如今简化为龟(取其轮廓)。龟部首内只有龟自身。龟有三个读音:一读guī,指爬行动物。二读jūn(军),如龟裂:1.同皲裂。2.裂开许多缝子,呈现出许多裂纹。三读qiū(秋),龟(qiū)兹(cí),古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qiū这个读音是因为篆文(龟)与篆文(秋)相近,龟在古地名中取秋的读音。龟与龜是繁简关系,不再赘述。

  165角

  角,象形字。甲骨文像牛角形。金文。篆文将金文中(挂扣状)写成了(人)。由本义引申指像角的东西,如豆角,菱角。古时军中的乐器也叫角,如鼓角齐鸣,号角。角,在上古时代曾当过量器,后来就用角作为计量单位。又从计量单位引申为货币单位,如十分为一角,十角为一元。以上读音为jiǎo。角读音二jué(抉)。1.角色;行当;演员,如主角。2.竞赛;斗争,如角斗。3.古代盛酒的器具,形状像爵,但口沿上没有小柱。4.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3。5.姓。

  角部首内汉字大都与动物头角或量器有关。

  斛,读hú(壶)。1.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2.姓。如斛律(复姓)。

  觖,读jué(抉),义为不满足;不满意。

  觞,读shāng(商),古代称酒杯。滥觞,原指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引申指事物的起源。请注意觞与殇的区别。

  觚,读gū(孤),义为:1.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2.古代写字用的多棱形木简,如操觚即写文章。3.棱角。

  觥,读gōng(宫)。指古代用兽角等做的酒具。觥筹交错,指酒杯与酒筹交叉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触,繁体字觸,会意兼形声字。金文从(角)从(蜀,瞪大眼看),本义用角相顶撞,如抵触。引申指碰撞,冒犯等义。楷书写作觸,俗省作触(改为虫声)。如今规范用触。

  解,会意字。甲骨文从(双手)从(角)从(牛),字形像屠夫双手从牛的头上剖取牛角,牛角上的两点指事符号,表示血滴。金文、篆文。由本义引申指划分,分开,如解开,难解难分。再引申泛指离散,涣散,融化,消释等。以上读音为jiě。

  读音二jiè,指解送,如押解。还指解差,解送,解运。解元,明清两代乡试第一名。

  读音三xiè(谢),义为:1.懂得;明白,如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3.地名和姓。解数,指武术的架势,也泛指手段、本事。

  166言

  言,甲骨文上似箫下为口,本义吹奏乐器。金文、篆文。由本义引申为说话,再引申为议论,言论。言与音同源。言可作语言单位,指一个字、一句话,如五言诗、七言诗、只言片语、一言为定等。

  言作部首时,表现形式一为言,二为讠。言部首内汉字,言大都居于汉字下部。

  訾,一读zī(滋),义为:1.同“赀”;2.姓。二读zǐ(紫)。义为说人坏话,如訾议。

  誊,形声字。篆文从(朕,表声)从(言),本义为照原稿或底稿抄写。如誊写。

  誉,形声字。篆文从(與,表声)从(言,评价),本义称赞。引申指信誉,名誉。

  誓,会意兼形声字。金文从(言)从(折,折断,兼表声)。篆文。本义为古代出军时用言辞告诫、约束将士。引申泛指发誓。注意势不两立与誓不两立的区别。势不两立,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誓不两立,指发誓不跟对方同时存在,形容双方矛盾或仇恨极深。

  謦:读qǐng(请)。謦欬(kài):1.咳嗽。2.借指谈笑,如亲承謦欬。

  警,会意兼形声字,篆文从言从敬(敬慎,兼表声),义为戒备,敏锐,告诫。警还可作姓。

  譬,读pì(僻),义为比喻,比方,如譬喻;譬如。

  [166]讠

  讠是言的附形部首,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讠都位于汉字左边(“雠”等字讠居汉字中间,但不在讠部首内,如“雠”需在隹部首内方可一觅芳踪)。讠部首内汉字洋洋万言,现撷取常挂嘴边一组汉字加以讲述。

  计,篆文从言从十(表数目),会统计数字之意。

  训,金文上从川下从言,本义教导使人心田如溪流般顺畅之意。引申指教导,教诲。

  讯,甲骨文从(口,表审问)从(双手被反绑的人),会被俘之敌受审问之意。金文。篆文从(言,诱导)从(卂,表声)。由本义引申指责问,指责。

  讲,繁体字講。篆文从言从冓(两相交接,兼表声)。本义为讲和。

  讳,金文从言从韋(相违,兼表声)。本义为避忌。

  讷,篆文从言从内(兼表声)。讷是呐的异体字。本义为说话迟钝,不善言谈。

  许,金文从言从午(捣杵,兼表声),会舂米时呼喊以助劳之意。共同劳作时一般是一人呼而众人应,故引申指应许。

  讹,篆文从言从為(人的所为,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譌,俗作訛。訛从言从化(变化,兼表声)。如今规范为讹。讹本义谣言。

  论,繁体字論。篆文从言从侖(条理,兼表声),会有条理地分析事理之意。引申指辩论,评说等。

  讼,金文从(公,正义)从(言),表示公正诉辩。又特指打官司。

  设,甲骨文从(言)从(殳,手持器具,表攻击),会用语言支使人之意。引申指布置,安排,设置。再引申指筹划,建立等。

  话,篆文从言从(表声)。本义为谈论,交谈。

  诣,篆文从言从旨。本义为古代到朝廷、上级或尊长处去拜访。引申指前往,进献。进而引申指学问所达到的境界。

  该,篆文从言从亥(刻板,兼表声)。本义为军中戒约。戒约为军中必备,故引申指具备,完备。又引申指充足,富有。戒约应当照办,故引申指本应如此,即应该。

  说,原本作兑(喜悦)。由于兑主要用作偏旁,因而古人将喜悦之兑加言又造說(因喜悦常表现在言辞上)。说(yuè)的本义就是指喜悦。说后来借作曰,用作语言表达,说的读音变为shuō。

  读,篆文从言从賣(表声)。本义为分析理解书上文字的意义。引申泛指看,研究。读另一读音为dòu(豆),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较短的停顿叫读(dòu),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dòu)写成逗。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思。

  课,篆文从言从果(表声),本义按规定的标准考核、考验。引申指督促。再引申按规定的内容分段教学或学习。

  谁,金文和篆文皆从言从隹(表声)。本义为疑问代词,指事物,相当于何,什么。又指人,相当于哪个。

  调,篆文从言从周(表声),本义为配合和谐。用作动词,指使配合均匀、合适,如调和,调试。后增加读音diào,指选拔,提拔等义。注意:调(tiáo)配和调(diào)配的区别。调(tiáo)配侧重指调和、配制,如调配花色品种。调(diào)配侧重指交换配置,如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谄,篆文从言从閻(牢房,兼表声)。隶变后写作讇,异体作諂(臽,即陷),简化为谄。本义为献媚,奉承。

  谅,篆文从言从京(表声)。本义为诚信。因诚信可察,引申指体察,相信。再引申指宽恕,如体谅,谅解,原谅。

  谈,篆文从言从炎(表声)。本义为与人对话,议论。

  谢,甲骨文两手持席形,表示辞去官职之意。篆文改为从言从射(离去,兼表声)。由本义引申出当今谢谢的意思来。

  167 辛

  辛,甲骨文像装在(木柄)上端的(刀)。本义远古时代用来给奴隶或罪犯刺字的刀。后引申出辛苦、辛酸、辛勤等义来。辛部首内汉字通常与刀凿、刑罪、悲痛有关。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辛部首内归部汉字有:辜、辟、辣、辨、辩、(辦)、辫、瓣。

  辜,形声字。金文从辛从古(表声),本义为罪,罪过。引申指违背,背弃,对不住,如辜负。

  辟,会意字。甲骨文从(跪人,指犯人)从(辛,刑具),本义行刑砍头。用作名词,指法律章程等,如复辟。辟用作闢的简化字,此义读pì,指开辟等义。

  辨,会意兼形声字。金文从(剖分)从(刀),本义区分,分别。引申指辨认,辨别等。

  辩,会意兼形声字。篆文从言从辡(剖分,兼表声),本义治理。引申指提出某种治理理由,继而引申指争论。

  辫,会意兼形声字。篆文从辡(双方,兼表声)从纟(头发),本义将头发分股交结成绳状。

  瓣,会意兼形声字。篆文从辡(剖分)从瓜,本义为瓜类的籽实。

  168青

  青,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屮,生,兼表声)从(丹,表颜色),用植物初生之色会绿色之意。金文、篆文。上古也指蓝色,如“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炉火纯青。中古以后又用以表示黑,如沥青。用作名词,特指黑眼珠,青睐,垂青。也泛指青色的东西(没成熟的庄稼、青草、青竹),如留取丹心照汗青,青黄不接,杀青。又引申指春季。古人认为春属东方,其色青也,主春之神称青帝,故古代又用青指东方,九州最东的地方自然就叫青州。春天是万物生长之季,用青代表青年不说大家也明白其道理。注意年青与年轻的区别。年青,着重指年龄处于青少年时期,又可用于比喻义,表示充满青春活力和生机;年轻指年龄比较小,如“我比你年轻五岁”,还指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如年轻人)。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归部的汉字有:青、靓、、静、靛。

  靓。读音一:jìng(静)。义为:1.妆饰;打扮。2.美丽。靓妆,指美丽的妆饰。读音二:liàng(亮)。义为:方言用字,指漂亮;好看。如靓仔、靓女、靓丽。

  ,读jīng(睛)。(jiāo):古书上说的一种水鸟。

  静,形声字。金文从(青,植物颜色)从(争,表声),本义为色彩鲜明。引申指青春明丽,再引申指安宁。

  靛,读diàn(淀)。义为:1.靛蓝。指有机染料,深蓝色,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制成,现多用于人工合成,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通称蓝靛,有的地区叫靛青。2.深蓝,由蓝和紫混合而成。

  169

  ,甲骨文上为小草下为小草,中间为太阳,整字为早晨。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归部的汉字有:乾、韩、戟、朝、斡、翰。

  乾,会意兼形声字。籀文从乙(芽破土而出)从倝(日出旗扬,兼表声),会上出之意。由上出,借用作《周易》八卦之一,如亁卦。乾,由上出又引申表示干燥;枯竭等义,此义如今简化为“干”。

  韩,会意兼形声字。篆文左侧为,右为韋(韋上下均为足形,中间为方形圈,表示围绕),隶变后楷书俗作韓,现简化为韩。韩,本义为围绕水井口的栏圈。现如今用作姓、地名、国名(韩国)。

  戟,会意字。金文从(戈)从(矛头形),本义为一种戈矛一体的兵器。有的金文从(倝,旗,表示军队)从(戈)。

  朝,会意字。甲骨文从()从(残月),表示太阳刚刚升起,月亮尚未落尽。金文将甲骨文的写成(川)。在古代,大臣们大清早就得去拜见君主,共商国是,所以“朝”又引申出“朝拜”“朝见”,继而又引申出“朝廷”“朝代”“×朝”(如唐朝)。诸侯在春季朝见君主称“朝”,秋季朝见君主叫“觐”,后来通称“朝”。

  斡,读wò(握),会意兼形声字。篆文从斗从倝(旗杆,兼表声)。本义为瓢把。瓢把是用以运转瓢舀取水的关键部位,故引申指运转;旋转。斡旋,指调解。

  翰,会意兼形声字。石鼓文从飛(飞)从倝(上升,兼表声),会高飞之意。引申指鸟长而硬的羽。古人曾用羽毛作笔,故又指笔,如挥翰。翰墨,指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再引申指文章,文辞。翰林,特指文翰荟萃的地方。唐宋时为官名,即翰林学士,是皇帝的顾问和秘书官,负责承旨撰拟文告。清代为翰林院属官的通称。以翰作声符兼义符的字为瀚。请大家注意翰与瀚的区别。瀚指广大,如浩瀚。浩瀚,一指水势盛大,如浩瀚的大海。二形容广大或繁多,如浩瀚的沙漠。瀚海,专指沙漠,如瀚海无垠。

  (作者为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干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汉字六书详解
汉字概说
汉字常识你知多少?
字理与字谜(三)
字理趣叙
宁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