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张瑞图草书《王维桃源行》(版本两种)

    张瑞图(1570-1641年)字长公,无画,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居士、白毫庵主、平等居士等。他工书善画,尤擅楷、行、草。清人秦祖永赞其“书法奇逸,锺王之外,另辟蹊径。”并说他:“行书初学孙过庭《书谱》,后学东坡草书《醉翁亭》,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铎)、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梁巘在他的《承晋斋积闻录》也说:“张二水书,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为一变。”

版本之第一种

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张长公,瑞图。

张瑞图《桃源行》,草书,纵31,横610cm。此卷书王维《桃源行》,行笔稍缓,气势遂壮,笔笔沉稳,力量一贯到底。避免了习见的尖利,一变而为圆厚。但书写至卷末,他那种激昂腾跃的个性又沛然笔底,往往一笔数行,如哀弦急管,声情俱集,将他的个性、情绪以及功力发挥到了极致。在张瑞图传世书法中,这是一卷至为精彩的力作。

在晚明书坛上,张瑞图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他是晚明新书派出现的标志。在年龄上,他比当时声名煊赫的董其昌小15岁,比邢侗小19岁,但又比黄道周大15岁,比王铎大22岁,比倪元璐大23岁。同时,由于他的高官显位以及由此获得的名气,在当时颇具影响。


更重要的是,如果把他的作品与前人相比较的话,其间的差异巨大而且明显。不论是明初的“三宋”“二沈”,中期的祝允明、文徵明,或是与张瑞图一起并称“四家”的邢侗、董其昌和米万钟,尽管他们都以各自的艺术成就在明代书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但若从总的风格特征来看,这些人的作品仍是同属于传统的“二王”体系。


但张瑞图的书法、无论是外观面貌还是内涵意蕴,都与前人迥然不同。凌厉的点画,奇倔的字形,构成作品的主旋律;强烈的力感,动荡的气势,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完全是一种崭新的审美感受。这也正是其后的黄道周、王铎、倪元璐等人书法所具备的共同特点。


张瑞图草书《桃源行》长卷

版本之版本之第二种:


张瑞图(1570一1641年),是个颇具争议人物。他的行草书特立独行,“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归于“诡异”、“另类”一途。但又不得不承认,他的草书却名列明代一流书家行列,当之无愧!明末清初,出现了一股追求奇伟雄强、跌宕不羁风尚的变革潮流,让沉寂多年的草壇焕发生机活力,其代表性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一时蔚为大观。张瑞图异军突起,在这股迅疾奔涌的草书大潮中,是独辟蹊径,走得较远的一个。

这件《桃源行》草书册页,是他成熟时期的一件代表作。此作款识写明“天启甲子冬孟书于椰子书院,张长公瑞图草书”。天启甲子即1624年,张瑞图55岁,正值书法年龄的“黄金时段”,时在家乡泉州休假。当时正是东林党与魏忠贤阉党在朝廷争斗最为激烈之际,张公能远离是非之地,吟诗、书写乐逍遥,内心是否真的平静呢!

此书具张公书法的典型风格,在他传世作品中,应是一件经典力作,与前文手卷之版本类似。余拜读临习,浮想联翩,想他书写之际必然是心旌摇荡,情难自禁,因为《桃源行》诗意暗合他此时此地的心境。于是,他娴熟运用其独家所创书写“秘笈”,大量使用偏锋方笔,内擫翻折,方入直出,随心所运,变化万端,致使全卷跌宕起伏,奇姿诡态,不可端倪。虽书作尖利方折时时呈现,但沉实圆厚笔触穿插其间,奇肆与雄厚兼有,气韵与气势融汇,写得气象纷呈,山呼海啸,着实让人“羡慕嫉妒恨”,感叹奇异之人写非常之字,舍张公瑞图又有何人哉!

唐王维于十九岁(一说二十一岁)时,以东晋晚期大诗人陶渊明公《桃花源记》为依据,写下这首千年绝唱《桃源行》(唐诗中标记古诗体)。他少年意气,风华初露,想像丰富,诗文佳妙,“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偏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长诗 饱含情意,写出了对陶公渊明之仰慕,描绘对桃源生活之向往,虽未出仕已先声夺人,至今被人奉为经典。想那张瑞图必定也心仪王维,推崇陶潜,向往桃源之境。尤其他在经历政事跌宕人事沧桑之后,向往桃源悠闲生活却难以遂愿,此时此刻,见诗会意,挥毫濡墨,寄情明志也!试看柔毫摇曳处,一腔豪情现,遥与陶公、王维诗书文合璧,遂令观者心动不已!

再来分析一下作品细节。张公在写下桃源行题目后,开始纵笔书写,十数字后,始现激情,二三字连缀,浓淡干湿,疾书涩行,涌来腕底笔下。几十字过去后,已是情驰神纵,大开大合,上连下勾,字形诡异,飞白迭出,行气贯通,摇曳生姿,时见亮点,乍出光彩。及至到了后面几行,他已是目光迷离,心手合一,飘拂成仙,跃升大化之境,真让后学叹为观止也!

我敢说,这篇草书是激情、才情、功夫、心境综合下的产物,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难以想象,他一反古贤圣手圆转取势的笔法墨意,代之而来的是用尖利方折的笔锋、结体,却写出与众大相径庭之作,给人以全新感受,真是个高人奇士也!

当然,这种“另类”创新,剑走偏锋,肯定会有人喜欢,一些人不喜欢。我即是不大喜欢的人。总感到张公自谓少知圆转,把流而畅的圆转用笔硬生生改作方折硬转,打破一般审美规律,放不太开,个性过于强烈,有一种格式化之嫌。所以一直临习较少。从当前全国写草名家看,只有少数人将其作为取法对象。

有争议却能立得住,小众笔法却成为经典之作。这就是张公的过人与聪明之处。大家都以“二王”为宗,或争相学习颠张、醉素,很难写出自己的风格。而他惯用异向思维,对传统草书法则、书写习惯,反其道而行之,艺高胆大,我行我素,写出了这异体新态、不同寻常之作,使世上又添“好书数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张瑞图草书《桃源诗卷》
明 张瑞图 草书《桃源行》
张瑞图行草王维《桃源行》
张瑞图草书书法立轴《王维终南山诗》
张瑞图《草书偶然作》
明 张瑞图 草书手卷《后赤壁赋》(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