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地专业刻章】皇帝的文房,禁宫珍宝之清代印章


vx:19137908917

长按上面图片识别二维码定制印章


     从印章问世起,印章作为一种凭据,成为信用凭证,印代表的是一份责任,一份情谊,一份信任。

     中国人说心心相印,以我为心来印证你心,只有心仪相投或彼此非常信任者,才可相互馈赠。印章成为传播知识与正能量的媒介,让印章这门艺术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传承下去。

如何定制印章

1、识别最上面图片二维码,直接联系客服定制印章

2、或加下方微信二维码定制

   为了不耽误您宝贵时间,请您直接把要刻的内容、尺寸发给客服,随即给您出图核对,直到您满意为止。

   因为是定制产品,不同内容、形状、尺寸、大小,请直接咨询客服,完全根据您的需求一对一定制,如果您不清楚需要的尺寸,以我们多年的制作经验根据您的具体用途帮您推荐最合适的尺寸。




  “养心殿宝”,清乾隆,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0.7cm见方,通高9.5cm,纽高4.6cm。附系黄色绶带。

  宝四周浅刻乾隆帝御制《养心殿铭》,绶带上系黄签,两面写有不同的文字,分别为“同治五年七月二十日常禄交养心殿宝一方,青玉”和“玉匠周文玉认看,廿一日”,为同治时期整理宝玺时所留。养心殿位于后三宫西面,西六宫的南端,明代和清初都是皇帝活动的重要场所。康熙帝崩逝后,雍正帝在养心殿为其守孝,礼成后再未迁回乾清宫,而是以养心殿为皇帝寝宫,从此直到宣统帝,清朝共有八位皇帝居住于养心殿,使这里成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召见臣工和寝兴之所。其东暖阁曾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同样是在这里,宣统帝秉承隆裕皇太后的旨意,宣布退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重华宫”玺,清乾隆,青金石质,蹲龙纽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2cm,长3.4cm,通高5.8cm,纽高2.6cm。

  重华宫原是明代乾西五所之中的第二所,乾隆帝为皇子时的居所,其十七岁成婚以后就一直居住于此,故继位后将其升格为宫,名重华宫。乾隆帝非常看重这处“勤圣学而谈王道”的龙兴之地,认为这里是他“少而居之,长而习之,四十余年之政皆由是而出之”的地方,故每年除夕、元旦,无不于此少坐,新正与诸臣茶宴联句,成为例典。该宫是乾隆帝极为重要的活动场所。

  “三希堂”玺,清乾隆,田黄石质,光素随形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2.3cm,长4.2cm,通高8.5cm。

  三希堂在养心殿西暖阁西次间,是清宫著名的古代艺术品收藏地。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这三件中国书法史上的稀世珍宝,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至乾隆初年为内府所收藏。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帝特别在养心殿西暖阁专辟一小室珍藏这三件法帖,命名为“三希堂”。三希堂虽然只有四平方米,但陈设幽雅、古朴,高雅与精致始终充溢着这个狭小的空间,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三希堂始于乾隆朝,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都从未有变动,至今仍保持原貌。

  “五福五代堂宝”,清乾隆,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3cm见方,通高9.8cm,纽高4.9cm。附系黄色绶带。

  “五福五代堂”原为宫中景福宫内明间,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帝喜得玄孙,一堂五世,故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亲书“五福五代堂”匾悬挂在景福宫内,并特作《五福五代堂记》:“兹蒙天貺,予得元孙,五代同堂,为今古希有之吉瑞。古之获此瑞者,或名其堂,以饷其事。则予之所名堂,正宜用此五福之名。”同时命镌刻多方“五福五代堂宝”玺以纪其事。不仅如此,乾隆帝又再书“五福五代堂”匾悬挂于避暑山庄东宫“卷阿胜境”殿内,并镌“避暑山庄五福五代堂宝”。所有这些,都是对他“古稀有七,曾元绕膝”这一人生重大历史的记录。

  “学诗堂”玺,清乾隆,白玉质,螭纽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2cm,长3.2cm,通高6.7cm,纽高2.6cm。

  “学诗堂”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之一的景阳宫的后殿,是清代宫中一处十分重要的收贮书画图籍的地方,“学诗堂”的得名便与殿内所收藏的书画名迹有密切的关系。“学诗堂”里的“诗”,是指中国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诗经》。南宋初,宋高宗命宫廷画家马和之,以汉代毛公所传的《诗经》为依据绘《毛诗全图》,并亲自书写经文与之相配,成为中国书画史上的著名作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作品散失很多,到乾隆朝时,内府共收藏有十七卷。经过乾隆帝的审定,认为其中的五卷为赝品,其余十二卷为马和之的真迹,乾隆帝在每一卷的后面都书写了跋语,合在一起,收藏于宫内景阳宫后殿,并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题写了“学诗堂”匾额悬于殿内。乾隆帝于第二年春正所作的诗句 “东壁图书贮景阳,新颜后殿学诗堂。缘收赵宋君臣迹,企想姬周礼乐场”正是当时情况的实录。

  “长春书屋”玺,清乾隆,田黄石质,光素方形玺,篆书。面2.5cm见方,通高8.3cm。

  此玺为乾隆帝的闲章。乾隆帝为皇子时,雍正帝赏赐其长春仙馆,并赐号长春居士,故以后所御书屋,多以长春命名。以“长春书屋”命名的书屋在圆明园、宫内和避暑山庄都有,是乾隆帝重要的文事活动场所。

  “避暑山庄”玺,清乾隆,碧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0.7cm见方,通高13cm,纽高4.7cm。附系黄色绶带。

  此玺原存放于避暑山庄。印台四周阴刻填金乾隆帝御制《避暑山庄百韵诗有序》,叙述避暑山庄建造之原委。配紫檀木宝匣,匣顶刻“避暑山庄”四字,匣四周亦阴刻填金《避暑山庄百韵诗有序》,落款“乾隆丁卯仲秋月瀚御制”,知此玺制作于乾隆十二年(1747),钤用于有关避暑山庄的书画碑刻之上。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承德,是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建成的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是清代皇帝避暑及处理政事的重要场所。

  “纪恩堂”玺,清乾隆,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1.9cm见方,长6.5cm,通高9.4cm,纽高4.5cm。

  此玺质地温润,雕刻精细。印台四周浅刻填金乾隆御制《避暑山庄纪恩堂记》,配紫檀木雕龙宝匣,匣四周亦阴刻填金同一篇御制文,落款为“乾隆三十八年岁在癸巳仲夏月御制”,可知此玺制作是在1773年。按:纪恩堂共有两处,一处在避暑山庄,一处在圆明园,是乾隆帝为纪念祖父康熙帝将其养育宫中的深恩而特意命名的。乾隆帝在《避暑山庄纪恩堂记》中讲道:“圆明园之纪恩堂,纪受恩之自。避暑山庄之纪恩堂,纪受恩之迹。名同而实异,文异而事同。”所谓受恩之迹,即指乾隆帝十二岁时曾随康熙来到避暑山庄,康熙安排他在万壑松风之侧室居住、读书,令其日夜陪侍左右,对他呵护备至。乾隆帝即位后特书“纪恩堂”匾悬于此殿。从此玺四周所刻御制文,可知此玺是专门为避暑山庄内的纪恩堂制作的,平时放在其中,以备钤用、纪念。

  “戒得堂宝”,清乾隆,碧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1.5cm见方,通高8.6cm,纽高4.1cm。附系黄色绶带,配紫檀木浮雕海水云龙纹宝匣。

  戒得堂位于避暑山庄清舒山馆之左,命名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则知此宝制作于是年或稍后,专门存放在此书堂内。关于戒得堂命名之始末,乾隆帝曾有《戒得堂记》云:“我皇祖圣寿望七时,尝欲镌通用小玺,命内廷翰林拟文,皆无当圣意者,乃定'戒之在得’字用之。……然当时圣意引而未发。予今亦届七秩,于元旦试笔,即隐括此语为什。兹驻跸避暑山庄,乃皇祖朝乾夕惕用此玺之处,而予受恩之所也。适作书堂于清舒山馆之左,即以此题额而为记,以阐皇祖之意。曰:帝王之学,与佔毕书生有不同,则所戒亦当各异。未定方刚之戒,兹不复论,兹所戒者,当在得矣。”可知此堂之命名,既有仰体康熙“戒之在得”之训的意思,也包含乾隆自我鞭策、自我警励的成分。

  “四知书屋”玺,清乾隆,碧玉质,交龙纽长方形玺,汉文篆书。面宽3.5cm,长6.5cm,通高7cm,纽高3.4cm。

  四知书屋位于避暑山庄淡泊敬诚殿之后,是召见王公大臣之所。康熙帝曾题“依清旷”匾悬于内檐,乾隆时又题“四知书屋”匾悬于外檐。关于“四知书屋”的含义,乾隆帝在其《四知书屋记》中有详尽的解释:“予之所谓四知者,盖引孔子《系辞》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之意,内以正心,外以敕政,而更慎于用兵之际。……盖微,柔阴也;彰,刚阳也。阳动而阴静,动无不由静,彰无不由微,刚无不由柔。然而柔能制刚,微能揜彰,静能胜动,此又圣人扶阳抑阴之本义。正心敕政,以及用兵者,不可不深知。”以此作为修身养性、熙政诘戎之大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希堂,是古代艺术品收藏之地,有了这一枚印章,你知道的
史上刻印玉玺最多的皇帝,告诉你玉印章也是一种文玩
故宫珍藏的乾隆皇帝玺印大全,尽是帝王风范!
寿山石印章
清宫帝后印玺揭秘
天子宸章——清代乾隆帝王玺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