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血症及其针灸治疗

    出血症是指机体不同部位各种出血的病症。其急症包括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血证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胃热肺燥,心肝火盛,迫血妄行,渗溢络外;虚症多因肺肾阴虚,虚火妄动,络伤血溢,或由脾胃气虚,气失统摄所致。

  (一)咯血
  凡因气管、支气管、肺组织出血,经口腔排出者,称为咯血)。咯血轻者,仅见痰中带血;严重者血从口鼻涌出,可因血块阻塞气道而引起窒息,或因大量出血而休克。出血停止后,还可见持续性血痰。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也可见于肺脓肿、肺癌、肺瘀血和血液病患者。 
  【治疗】
  治法 滋阴降火,清热凉血。以手太阴肺经穴为主。
  主穴 列缺 尺泽 肺俞 鱼际 孔最
  配穴 肺热者,加大椎、少商点刺出血;肝火者,加行间、太溪。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列缺清泻手太阴、阳明之瘀血。尺泽配鱼际清泻肺经之热邪,凉血止血。肺俞清热降火。孔最为郄穴,是治疗咯血的有效穴。

  (二)吐血
  吐血又称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其血色鲜红或呈褐色,常混有食物残渣;呕血量大时鲜血夺口而出,若不急救,常危及生命。吐血常并发黑便。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和肝硬化并发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及肿瘤等。 
  【治疗】
  治法 和胃止血。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足三里 公孙 膈俞 内关 
  配穴 胃热者,加内庭;肝火者,加行间;久病体虚者,加关元、气海,灸隐白。
  操作 足三里、公孙用补法;膈俞、内关用泻法。
  方义 足三里、内关和胃止呕。脾统血,公孙为脾经穴,又通冲脉,冲为血海,故可健脾止血。膈俞为血之会穴,取之理血宁血。

  (三)衄血
  衄血是指鼻出血,为一种常见病症。轻者出血较少,尚易止住;重者血流不止,甚者大量出血,称为"鼻洪"。本证可见于热病、血热病、高血压、肝硬化、子宫内膜移位症、药物中毒、多种急性传染病、尿毒症及鼻腔疾患等。 
  【治疗】
  治法 清热止血。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孔最 合谷 迎香 上星 
  配穴 肺热者,加少商;胃热者,加内庭;肝热者,加太冲;气血两虚者,加灸关元、足三里。
  操作 毫针泻法。少商可点刺出血。
  方义 孔最为肺经之郄穴,为治疗血证之要穴。合谷清泻阳明之热,止血之效最捷。上星属督脉,取之清泻督脉,清泻诸阳经之热。迎香为局部取穴,疏通鼻部气机。

  (四)便血
  便血是血从大便而下,或便前便后,或便与血相混杂,甚至单纯下血者,统称为便血。便血量多少不一,血色鲜红或暗红。本证常见于消化道出血、痔疮、脱肛、肛裂、直肠息肉、肿瘤等。
  【治疗】
  治法 清热化湿,化瘀止血。以督脉、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长强 承山 大肠俞 脾俞 次髎 
  配穴 劳倦内伤者,加百会、命门、关元;湿热下注者,加太白、阴陵泉。 
  操作 脾俞用平补平泻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 长强为治疗脱肛和肠风下血之要穴。承山、大肠俞、次髎为足太阳经穴,膀胱经别入肛中,故可疏导肠道气机,同为治疗后阴病的主穴;脾俞健脾化湿。

  (五)尿血
  尿血指尿液中混有血液,又称血尿。少量血尿,用显微镜检查尿液才能发现。常见引起血尿的原因有肾结核、泌尿系结石、肾炎、肿瘤等。
  【治疗】
  治法 清热凉血。以背俞穴、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肾俞 膀胱俞 血海 阴陵泉 三阴交
  配穴 湿热下注者,加中极、行间;心火亢盛者,加大陵、神门;脾胃虚弱者,加关元、
足三里。
  操作 肾俞、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 肾俞、膀胱俞以疏利膀胱气机。血海、阴陵泉利水通淋理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调理足三阴经气机,对前阴疾患颇为有效。
  【按语】 
  出血是临床许多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针灸治疗可作为一种其他治疗方法。必须查明病因,明确诊断,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歌诀新编』四、针灸治疗歌 6、急证
中药歌诀总结 /脏腑用药
常用中药剂量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
​针灸“出血”篇:
爱爱医资源-下篇第一章第五节到第八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