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辨证与用药
 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

        在明、清两代,一些杰出的医家,如张景岳、程钟龄、江笔花等人,他们从六经辨证中抽出阴阳两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当时受到医家的重视和欢迎。后来又加以发展和完善,才成为现在的八纲辨证。从江氏的《表里虚实寒热辨》之文,还可看出当时的提法,只是阴阳称纲,然表里虚实寒热犹未被提到纲的高度。
江氏说:“凡人之病,不外乎阴阳。而阴阳之分,总不离乎表里、虚实、寒热六字尽之。夫里为阴,表为阳,虚为阴,实为阳,寒为阴,热为阳,良医之救人,不过辨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他的说法和张景岳的“两纲”、“六变”的主张基本相似。可以说,这是八纲辨证体系形成前的雏形阶段。我们今天重温八纲辨证体系的发展和临床运用情况,作为我们的参考和借鉴,也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八纲辨证的思想,源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而在《伤寒论》中六经与八纲则又是紧密相连、密切结合、缺一不可的。这是因为,六经是物质的,是脏腑经络的概括,辨证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所以诸病不能越出六经的范围。然而六经的证候表现,也不能离开八纲分证的规律,所以二者必须相结合才能完善地用于临床辨证。现将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相结合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一、 阴阳
《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故阴阳两纲,既为六经之纲,又是八纲之纲,用以统摄诸证及其发展变化。
1. 太阳病
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而有阴阳之分。若脉浮发热而恶寒的,则为病发于太阳,叫做阳证。若脉沉,无热而恶寒的,为病发于少阴,则叫阴证。
2. 阳明病
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故有阴阳之分。若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则为病发于阳明,叫做阳证;若阳明中寒,内转太阴,而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出凉汗,大便初硬后溏,为病发于太阴,则叫做阴证。
3. 少阳病
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而有阴阳之变。若其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为病发于少阳,则叫做阳证。若见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舌苔黑滑,为病发于厥阴,则叫做阴证。
六经为病,皆有阴阳两方面的问题。于此用对立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则叫做二分法的思想。夫能分则能辨,由此也才能统摄六经,进而辨清表里、寒热、虚实等证。
由上述可见,阳经之病,多发于六腑,因腑为阳,气血充盈,抗邪有力,故以各种热象为特点;阴经之病,多发于五脏,因脏为阴,气血虚寒,抗邪无力,故以各种寒象为特点。若推而广之: 凡身轻、气喘、口鼻气热、目睛了了,不能睡眠;或热极朦胧,视物不清;或目赤多眵;或身热面赤唇红;或烦渴而小便红黄,则皆为阳证的反映。若身重,口鼻气冷,目不了了,但欲卧寐,面色不红,四肢厥冷,爪甲色青,吐利而小便色白,则皆为阴证的反映。
古人说:“阳极似阴,阴极似阳”,所以,辨阴证阳证时,须区别其真伪方不被其表象所惑。《伤寒论》第11条说:“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它以“证”有真伪,而“情”则可信。故以“欲”与“不欲”而察其真象。临床之时,若师其法,则庶几近之。
二、 表里
阴阳六经为病,皆有一个发病部位的问题。故认清表里病位,则汗、下之法,方能用之不殆。
1. 太阳病表里证
(1) 太阳病表证: 六经为病,只有太阳病能当表证的提纲,这是与太阳的生理特点分不开的。太阳经上连于风府,为诸阳主气,故它总六经而统营卫,为一身之外藩,所以,太阳主表。另外,六经各有经、腑之分,凡经受邪,而与腑比较,则因经在外而有表证的含义。
《伤寒例》说:“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伤寒论》第1条的“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证候,皆说明了邪伤太阳经表,太阳经气不利而发病的特点。
(2) 太阳病里证: 太阳之腑为膀胱,而居于下焦之里。若太阳在经之邪不解,邪气随经入腑,由表及里,则有蓄水和蓄血的病变。我们将它叫做太阳病的里(腑)证。
太阳蓄水证: 以脉浮,微热,消渴引饮,小便不利为主证,甚或见饮水则吐的,则叫做“水逆”。
太阳蓄血证: 太阳病,脉微而沉,反映了表邪入里。而有少腹硬满,精神发狂;或少腹急结,精神如狂,然小便自利,故知为热与血结,而与水无关。
2. 阳明病表里证
(1) 阳明病表证: 《伤寒例》说:“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成无己注:“阳明脉起于鼻交中,络于目。阳明之脉,正上,还出目系……目疼鼻干者,经中客邪也。”此证还有发热、恶寒,无汗,缘缘面赤,额头作疼,脉浮而长等证候。
(2) 阳明病里证: 若胃肠受邪,则叫阳明病里证。《伤寒论》第218条的“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即指阳明胃肠里证为病。里证不能发汗,发汗则伤津液,故而大便为难。
3. 少阳病表里证
(1) 少阳病表证: 少阳为半表半里,位居两胁,然从经腑而分,亦有表里之证。
《伤寒例》说:“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胁痛而耳聋。”成无己注:“胸胁痛而耳聋者,经壅而不利也。”而《伤寒论》第264条亦记载了“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等的少阳经证。
(2) 少阳病里证: 指的是少阳腑证。《伤寒论》第263条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为邪热入于胆腑,迫使胆汁上溢则口苦,故称为少阳病的里证。
4. 太阴病表里证
(1) 太阴病表证: 《伤寒例》说:“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伤寒论》第274条的“太阴中风,四肢烦疼……”第276条的“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都反映了太阴脾家的经表为病的事实。
(2) 太阴病里证: 《伤寒论》第279条说:“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则说明误下之后,在表之邪传入太阴之里,出现腹满时疼的太阴里证。
5. 少阴病表里证
(1) 少阴病表证: 《伤寒例》说:“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这是论述少阴经的热证;《伤寒论》第301条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则是论述了少阴阳虚,经表受寒之证。
(2) 少阴病里证: 是指少阴心肾两脏之病。如《伤寒论》第323条的“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又285条说:“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这两条说明了少阴病既有阳虚的里寒证;又有阴虚的里热证。
6. 厥阴病表里证
(1) 厥阴病表证: 《伤寒例》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而《伤寒论》第351条又说:“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以上两条反映了厥阴病经热和经寒为病的特点。
(2) 厥阴病里证: 《伤寒论》第352条说:“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内有久寒”,是指厥阴脏寒里证而言。
以上我们用表里两纲,以反映六经的经络、脏腑之为病,这才能体现出中医辨证学的系统和完整。如果只讲脏腑的里证,而不讲经络的表证,则失六经辨证的宗旨。所以八纲辨证必须与六经辨证结合起来,才不致失于片面。
三、 寒热
寒热两纲,为反映六经寒热病情而设。它以疾病有寒热两种情况的客观存在,故作为临床治疗中辨证分型的依据。因此,它便把表里、阴阳为病的具体病情概括无遗。
1. 太阳病寒热证
(1) 太阳病寒证: 太阳主表,然表病而有寒热之分,不可不察。如《伤寒论》第3条的“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条以恶寒、体痛、脉紧反映出表寒为病的特点,故可称为太阳病的表寒证。
(2) 太阳病热证: 有寒必有热,此乃相对而生之故。然太阳病表热证,不外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感受温热邪气,如《伤寒论》第6条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因温热之邪尚在太阳,未全入里,故叫太阳病表热证。一是由于风寒束表,日久不解,则寒郁化热,而脉由紧变缓,身由疼变重,身无汗而精神烦躁者,也可称为太阳病表热证。此外尚有27条的“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也属于太阳病表热证的一种。
2. 阳明病寒热证
(1) 阳明病里寒证: 阳明主里,而以里证为主。然里证有寒热之分,试叙如下:
《伤寒论》第226条说:“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此条论阳明里寒作哕;而243条说:“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此条论里寒作呕,并提出了治法。
(2) 阳明病里热证: 阳明病的里热证,有在上、在中、在下的不同。热在上,郁于膈脘,则心中懊,舌上生苔;热在中则渴欲饮水,口干而燥;热在下,则脉浮发热,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
3. 少阳病寒热证
(1) 少阳病寒证: 其证胸胁满闷,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腹中胀,大便溏,脉弦迟等证。
(2) 少阳病热证: 其证口苦、心烦、咽干、目眩为主。
4. 太阴病寒热证
(1) 太阴病寒证: 《伤寒论》第277条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脏有寒”,指脾有寒,故证见腹泻而不渴。
(2) 太阴病热证: 《伤寒论》第278条说:“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太阴为湿土,故发病而有湿热与湿寒的不同。必须辨清而不能相混。
5. 少阴病寒热证
(1) 少阴病寒证: 少阴病寒证,包括甚广,《伤寒论》第282条说:“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以下焦虚有寒”一语,道破了少阴病的寒证实质。
(2) 少阴病热证: 《伤寒论》第303条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说明了少阴病热证烦躁的情况。
6. 厥阴病寒热证
(1) 厥阴病寒证: 《伤寒论》第352条说:“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说明了其人肝有久寒,表现为下焦积冷,少腹冷痛,或上逆作呕等证。
(2) 厥阴病热证: 厥阴病的热证,或感受热邪为病;或阳气被郁,久而化热;或厥阴阳复太过、热气有余等所致,兹举热厥一例,以资说明: 《伤寒论》第335条说:“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说明了厥阴内热,而有致厥之机。
四、 虚实
虚实两纲,常以反映六经为病,正邪斗争的虚实情况,大概来讲,凡三阳经病,多以实证为主,三阴病中多以虚证为主。
1. 太阳病虚实
(1) 太阳病表虚证: 太阳病为表证,若表证汗出的,则叫表虚证。如《伤寒论》第12条的“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是说太阳病表邪的虚证。
(2) 太阳病表实证: 太阳病表证,若无汗而喘的,则叫表实证。如《伤寒论》第35条的“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是说的太阳表邪的实证。
2. 阳明病虚实
(1) 阳明病里虚证: 阳明主里,而有虚实之分。阳明病的里虚证,如《伤寒论》第196条说:“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成无己注:“胃为津液之府,气虚津少,病则反无汗。胃候身之肌肉,其身如虫行皮中者,知胃气久虚也。”
按: 太阳主表,故以有汗为虚,无汗为实。阳明主里,则以有汗为实,无汗为虚,以见表里虚实之辨。
(2) 阳明病里实证: 阳明病的里实证,以“不更衣”、“大便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伤寒论》第180条的“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就是论述阳明为病的特点。里实的具体证候有: 不大便、腹满疼痛,或绕脐疼痛;或腹满不减,反不能食,脉沉紧,或沉迟有力,舌苔黄燥等证。
3. 少阳病虚实
(1) 少阳病虚证: 少阳病的虚证,如《伤寒论》第100条的“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阳病,脉本弦,今浮取而涩,沉取而弦,与太阳病的“尺脉迟”意义相同,反映了少阳病挟虚而气血不足之象。先与小建中汤以扶正气之虚,后用小柴胡汤(似当去黄芩加芍药)以和解少阳之邪。
今之肝炎患者,每见胁痛不止,服药而不效,脉弦涩迟的,余每用小建中汤取效。此乃“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法。肝病用糖治疗,盖古已有之,非始自于今。
(2) 少阳病实证: 是指少阳病胸胁苦满,心下急,郁郁微烦、呕不止,不便秘结,口苦心烦,脉弦滑有力等证。
4. 太阴病虚实
(1) 太阴病虚证: 太阴病的虚证,往往和寒证相连,如《伤寒论》第273条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这一条,充分反映了脾气虚寒的吐利之证。然临床所见,厥阴病寒证的吐利,是以吐为主而下利为次;而太阴病的寒证吐利,则以下利为主而呕吐为次,不可不知。
(2) 太阴病实证: 《伤寒论》第279条说:“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就说明了脾实可下之证。然其脉必沉而有力,如脉弱者,则不可用。
5. 少阴病虚实
(1) 少阴病虚证: 少阴病的虚证,应当分析阴虚和阳虚,如《伤寒论》第286条说:“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这一条是讲,因脉微阳虚,故禁用汗法。第285条说:“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这条以脉细数阴虚,故禁用汗法。从中反映出,少阴病的虚证有阴阳之分。
(2) 少阴病实证: 俗云: 肾无实证,肝无虚证,此乃粗略之言,固不足法。然少阴病的实证从何得之?多以“中脏溜腑”的方式形成。
如《伤寒论》第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条说明,燥热内实,迫阴下夺,穷必及肾,成为少阴病可下的实证。
6. 厥阴病虚实
(1) 厥阴病虚证: 厥阴病的虚证,有阳气虚和血虚的不同。阳虚的如《伤寒论》353条说:“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是说的厥阴阳虚寒证。血虚的如《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是说的厥阴血虚受寒之证治。
(2) 厥阴病实证: 厥阴病的实证,而有痰壅水停,热结使肝的疏泄不利,气机不达,而发生厥逆之变。如《伤寒论》第355条说:“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此条论述了痰邪凝结胸中,厥阴气机不利的手足厥冷之证。又第356条说:“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此条是论水停于胃,肝不疏泄,气机不达,手足厥冷之证,因内有水邪,故称为实证。
通过以上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结合来看,于每一经中,皆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的变化。用以反映六经为病的证候规律,所以说它有辨证的纲领意义。然而八纲辨证又是在六经为病基础之上的客观反映,因此,八纲与六经是一个统一的机体,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人为地把它们分割开来,则就必然破坏八纲辨证的物质精神和六经辨证的客观存在。
同时,中医的辨证学说,是体现于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的运动,所以唯有用八纲辨证方法才能统摄经、腑表里的病位;阴阳脏腑的病性;以及阴阳寒热,正邪虚实,无不一以贯之,才有纲有目,了如指掌。为此,不揣肤浅,以八纲与六经结合的实际情况,论述仲景辨证论治之法,简漏之处,请加指教。【刘渡舟论伤寒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一)
中医临床用药一般应先了解其气味,形色。明确其所入何脏腑,何经络。掌握其主治功用。体会其治病原理。
(一):五味之用
凡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凡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
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降、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
辛者:能散、能润、能宣通、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谈者:能利窍、能渗泄。
(二):阴阳分类
凡寒热温凉,为气也。酸苦甘辛咸淡,为味也。气为阳,味为阴。(气无形而升、故为阳、味有质而降、故为阴。)气厚者、为纯阳。薄为阳中之阴。味厚者、为纯阴、薄为阴中之阳。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阳气上行、故气薄也、能泄于表、厚者能发热。)
味厚则泄。薄则通。(阴味下行、故味厚者、能泄于下、薄者能通利)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辛散、甘缓、故发肌表。酸收、苦泄、故为吐泻)
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归之)。
凡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味厚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一般寒无浮,热无沉。
凡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杆者,内行藏腑。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丛也。
(三):五行相生,子母相应
凡色青、味酸、气燥、(燥为木气所化)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肝与胆相表里、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色赤、味苦、气焦(焦为火气所化)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丙火、心为丁火)。色黄、味甘、气香、(香为土气所化)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脾与胃相表里、胃为戊土、脾为己土)。色白、味辛、气腥、(腥为金气所化)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庚金、肺为辛金)。色黑、味咸、气腐、(腐为水气所化)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壬水,肾为癸水、凡一脏配一腑、腑皆属阳、故为甲、戊、庚、壬。脏皆属阴、故为乙、丁、己、辛、癸也)十二经中。惟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厥阴主血,诸药入厥阴血分者,并入心包络,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部分也。
人之五脏,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实。如:一: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二: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三: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四: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五: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二)
四:五脏补泻
1: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反为所苦、故宜食甘以缓之、则急者可平、柔能制刚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肝喜散而恶收、故辛为补而酸为泻)。
2: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藏神、其志喜、喜则气缓、而心虚神散、故宜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以甘泻之。(心火太过、则为燥越故急宜食咸以软之、盖咸从水化、能相济也、心欲软、故以咸软为补、心苦缓、故以甘缓为泻)。
3: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以运化水谷、制水为事、湿胜则反伤脾土、故宜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以甘补之。(脾贵充和温厚、其性欲缓、故宜食甘以缓之、脾喜甘而恶苦、故苦为泻、而甘为补也)。
4: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主气、行治节之令、气病则上逆于肺、故急食苦以降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以辛泻之。(肺应秋气、主收敛、故宜食酸以收之、肺气宜聚不宜散、故酸收为补、辛散为泻)。
5: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辛从金化、水之母也、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惟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以咸泻之。(肾主闭藏、气贵周密、故肾欲坚、宜食苦以坚之也、苦能坚、故为补、咸能软坚、故为泻)。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三)
一:五行相克
酸伤筋。(酸走筋、过则伤筋而拘孪、)辛胜酸。(辛为金味、故胜木之酸)苦伤气。(苦从火化、故伤肺气、火克金也、又如阳气性升、苦味性降、气为苦遏、则不能舒伸、故苦伤气)咸胜苦。(咸为水味、故胜火之苦、按气为苦伤、而用咸胜之、此自五行相制之理、若以辛助金而以甘泄苦、亦是捷法、盖气味以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阴胜者制之以阳、阳胜者制之以阴、何非胜复之妙、而其中宜否、则在乎用之权变尔)甘伤肉。酸胜甘。(酸为木味、故胜土之甘)辛伤皮毛。(辛能散气、故伤皮毛)苦胜辛。(苦为火味、故胜金之辛、)咸伤血。(咸从水化、故伤心血、水胜火也、食咸则渴、伤血可知、)甘胜咸。(甘为土味、故胜水之咸)。
二:五病所禁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洞心、透心若空也)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血得咸、则凝结而不流、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渴)。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苦性沉降、阴也、骨属肾、亦阴也、骨得苦则沉阴欲盛、骨重难举矣、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甘能缓中、善生胀满、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心闷)。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酸能收缩、筋得酸则缩、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癃、癃、小便不利也)。
三:五味所伤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水能克火、故病在心之脉与色也、五味论篇曰:心病禁咸)。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火能克金、故病在肺之皮毛也、五论篇曰:肺病禁苦)。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金能克木、故病在肝之筋爪也、五味篇曰:肝病禁辛)。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胝:皮厚也、手胝肼胝之谓、木能克土、故病在脾之肉与唇也、五味篇曰:脾病禁酸)。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土能克水、故病在肾之骨与发也、五味篇曰:肾病禁甘)。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四)
一:六淫主治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风为木气、金能胜之、故治以辛凉、过于辛、恐反伤其气、故佐以苦甘、苦胜辛、甘益气也、木性急、故以甘缓之、风邪胜、故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热为火气、水能胜之、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甘胜咸、所以防咸之过也、苦能泄、所以去热之实也、热盛于经而不敛者、以酸收之、热郁于内而不解者、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为土气、燥能除之、故治以苦热、酸从木化、制土者也、故佐以酸淡、以苦燥之者、苦从火化也、以淡泄之者、淡能利窍也)。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相火、畏火也、故宜治以咸寒、苦能泄火、辛能散火、故用以为佐、酸收苦发、义以上文热同治)。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为金气、火能胜之、治以苦温、苦从火化也、佐以甘辛、木受金伤、以甘缓之、金之正味、以辛泻之也、燥结不通、则邪实于内、故当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寒为水气、土能制水、热能胜寒、故治以甘热、甘从土化、热从火化也、佐以苦辛等议、如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也)。注意:其各有所宜。
二:临床参考
酸味:补肝、养心、除肾病。
苦味:补心、养脾、除肝病。
甘味:补肺、养脾、除心病。
辛味:补肺、养肾、除脾病。
咸味:补肺、除肝病。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五)
药性四气五味五行分类
(一)味苦皆属于心。五行为火
1:辛凉解表:桑叶(火中土)蔓荆子(火中金)淡豆鼓(火)柴胡(火)
2:寒而泻下:大黄(火中火)
3:清热:知母(火中火)栀子(火中火)夏枯草(火中金)莲子心(火中火)青箱子(火)
4:清热凉血:犀角(火中木水)元参(火中水)丹皮(火中金)白微(火中水)
5:清热燥湿:黄芩(火)黄连(火)黄柏(火)胆草(火)苦参(火)秦皮(火中金)胡黄连(火)
6:清热解毒:连翘(火)大青叶(火中水)板兰根(火)蒲公英(火中土)紫花地丁(火中金)败酱草(火中金)白头翁(火)白癣皮(火)贯众(火)山豆根(火)射干(火)七叶一枝花(火)
7:清热解暑:荷叶(火)青篙(火)
8:利水渗湿:茵陈(火)防己(火中金)木通(火)瞿麦(火)扁蓄(火)萆亥(火)
9:祛风湿:秦艽(火中金)海桐皮(火)桑枝(火)络石藤(火)石楠藤(火中金)伸筋藤(微火)
10:芳香化湿:厚朴(火中金)苍术(火中金)
11:理气:青皮(火中金、温)枳实(火中木、微寒)薤白(火中金、温)川栋子(火、寒)柿蒂(火、平)救必应(火、凉)
12:止血药:仙鹤草(火、凉)三七(火中土、平)白艿(火、微寒)地榆(火中木、微寒)槐花(火、微寒)茜草(火、微寒)艾叶(火中金、温)莲房(火、温)陈棕炭(火、平)
13:活血药:丹参(火、微寒)鸡血藤(火中土、温)姜黄(火中金、温)泽兰(火中土金、温)赤芍(火、微寒)桃仁(火中土、平)莪术(火中土、温)三梭(火、平)没药(火、平)牛膝(火中木、平)路路通(火、平)刘寄奴(火、温)急性子(火、温)
14:补阳药:胡芦巴(火、大温)狗脊(火中土)续断(火中金)骨碎补(火、温)
15:补血药:何首乌(火中土、温)
16:补阴药:西洋参(火中土、凉)桑寄生(火、平)女贞子(火、平)
17:固涩药:诃子(火中木、平)
18:重镇安神:代赭石(火、寒)夜交藤(火中土、平)
19:芳香开窍:牛黄(火、凉)
20:清化热痰:前胡(火中金、微寒)贝母(火中土、微寒)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六)随证用药参考(1)
自汗:黄芪、白术、五味子
盗汗:枣肉、浮小麦、乌梅
浮肿:
阳水:麻黄、苏叶
阴水:附子、肉桂、干姜
腰以上肿:荆芥、桂枝
腰以下肿:茯苓、泽舍、防巳
头痛:
偏寒:吴茱萸、川芎
偏热:菊花、桑叶
偏后脑:羌活、麻黄
偏两侧:蔓荆子、白芍、白蒺黎、
偏巅顶:固本、牛膝
顽固性头痛:白附子、僵蚕全蝎
头晕:天麻、钩藤
目眩:枸杞子、菊花
视力减退:女贞子、复盆子、玉竹
耳呜:胡桃肉、枣肉、金樱子
鼻塞:苍耳子、辛夷辛夷花2克,苏叶6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茶杯,冲入沸水,辊盖闷泡15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可频频饮服,连服15-25日痊愈。
[功效]散风行血,消炎通鼻。
口苦:龙胆草、茵陈
口甘:佩兰、茯苓
口渴:
风热:芦根、葛根
胃热:石膏、知母
热毒:元参、生地
伤阴:石斛、玉竹、花粉
牙痛:
肾虚牙痛:骨碎补、细辛、
风热牙痛:竹叶、石膏、生地、黄连
咽喉肿痛
实火:牛旁子、山豆根
虚火:盐知母、盐黄柏、熟地
咽干:熟地、枣肉、鳖甲
声嗄
风寒:麻黄、杏仁、甘草
风热:蝉衣、胖大海
肺阴虚:沙参、犁汁
项强:
风寒:桂枝、葛根
风湿:羌活、防风、川芎
破伤风:南星、吴茱萸、白僵蚕
肩痛:羌活、独活、姜黄
四肢疼痛:
上肢:桂枝、羌活、桑枝、
下肢:独活、牛膝、续断
四肢麻木:当归、灵仙、上肢加桑枝下肢加牛膝
四肢抽搐:蜈蚣、僵蚕、地龙
膝部肿痛:牛膝、独活
手指麻胀:丝瓜络、桑寄生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六)随证用药参考(2)
咳嗽
风寒:麻黄、苏叶、北杏
风热:桑叶、菊花、桔梗
湿痰:半夏、陈皮、川朴
阴虚:百合、麦冬、川贝
痰饮:干姜、细辛、五味子
肺痈:芦根、鱼腥草、桔梗
久咳:百部、诃子
喘促
实喘:风寒:麻黄、杏仁、苏子。风热:桑白皮、黄芩、白果
虚喘:肺虚:党参、麦冬、五味子、肾虚:蛤蚧、附子、补骨脂
咯血
外感:邪在肺卫:沙参、玉竹。邪在营血:生地、元参。火灼:栀子、黄芩、知母。风热:桑叶、芦根、牛蒡子、燥咳:麦冬、天冬、百合。
内伤:肝郁肝火:郁金、白芍、丹皮、内伤血络:川复花、降香、当归、烟酒伤肺:葛花、茜草根
脊骨痛:肾阳虚: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胶。寒湿:独活、防风、苍术。
尾骶骨痛:牛膝、杜仲、补骨脂
胸痛:虚寒:瓜篓、薤白。瘀滞:赤芍、红花、郁金
胸闷:枳壳、藿梗、川朴
心下硬块:三梭、莪术、青皮
胁痛:
胁痛寒热:柴胡、郁金
久痛刺痛:丹参、红花、元胡、木香
胀痛:柴胡、枳壳、香附、白芍
留饮:丁力子、大枣
肝痈:川栋子、合欢皮、白芍
胁下硬痛:鳖甲、山甲、龟版、
腰痛:肾虚:杜仲、牛膝、续断。外伤:牛膝、乳香、没药
胃脘痛:寒痛:高良姜、吴茱萸、乌药。热痛:黄连、川栋子。虚痛:黄芪、党参、白术、白芍。气痛:沉香、砂仁、枳壳、香附。瘀痛:元胡、五灵脂。食痛:麦谷芽、神曲。虫痛:使君子、槟榔、乌梅。
少腹痛:气滞:青皮、元胡、乌药。肠痈:大黄、丹皮、桃仁。
小腹痛:蓄血:丹参、桃仁、赤芍。热结膀胱:猪苓、茯苓、泽舍。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六)随证用药参考(3)
呃逆:虚证:丁香、柿蒂、党参。实证:竹茹、枇杷叶。
嗳气:厚朴、砂仁、藿香
吞酸:黄连配吴朱萸、或煅瓦楞子、煅牡蛎。
恶心:半夏、茯苓、生姜
呕吐:胃寒:半夏、干姜、吴朱萸、胃热:竹茹、半夏、栀子、黄连、伤食:陈皮、神曲、麦芽、痰浊:半夏、生姜、茯苓、陈皮、反胃:丁香、沉香、半夏
食欲差:湿浊:半夏、、茯苓、陈皮、中气虚:人参、白术、茯苓、陈皮
大便溏薄:中气下陷:白术、黄芪、桔梗、湿热下注:香薷、黄连、黄芩、白头翁、肝火偏盛:白术、白芍、防风、陈皮
大便水泻:白术、茯苓、寒症:煨姜、吴朱萸、补骨脂、热症:旱莲草、百部、湿症:白头翁、秦皮、气虚:黄芪、党参、升麻、滑脱:肉豆蔻、乌梅
大便秘结:腑实:大黄、川朴、枳实、津枯:肉苁蓉、锁阳、热秘:麻仁、郁李仁、气秘:沉香、槟榔、枳实、虚秘:柏子仁、蜂蜜、冷秘:肉苁蓉、沉香、麻仁
排气:木香、川朴、莱菔子、便血:槐花、地榆、旱莲草、
小便短黄:滑石、赤茯苓、通草、小便清长: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
小便频数:肾虚:益智仁、覆盆子、湿热:车前子、柴胡、茯苓、消渴:上消:天花粉、麦冬、五味子、中消:石斛、葛根、花粉、下消:熟地、山萸肉、五味子
小便余沥:肉桂配知母、杜仲配黄柏
小便刺痛:热淋:车前子、扁蓄、通草、栀子、血淋:大小蓟、蒲黄、生地、石淋:金钱草、海金沙、琥珀、湿热:茵陈、车前子、通草、阴虚:生地、知母、黄柏、高热:滑石、淡竹叶、通草
小便不利:肺热:黄芩、芦根、杏仁、脾虚:黄芪、茯苓、猪苓、阳虚:射香、附子、桑螵蛸、阴虚:知母、黄柏、肉桂、
小便失禁: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
夜间多溺: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
小便带血:茅根、地榆、石苇
怀孕浮肿:白术、茯苓、泽舍、
怀孕胀闷:砂仁、陈皮、藿梗、
虚热:虚热有汗:秦艽、地骨皮、知母、虚热无汗:丹皮、青篙、地骨皮
掌心热:丹皮、栀子、掌心灼热多汗:鳖甲、地骨皮、乌梅
潮热骨蒸:银柴胡、白薇、胡黄连
【天南星性味】苦、温、有毒。
【天南星功用】祛风痰,解痉痫:用于风痰壅盛之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惊痫,常配半夏、天麻。也可用于破伤风。中风
【天南星用法】5~10克。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七)脏腑主次药选择:五脏
补心主药:五味子。次药:枣仁、柏子仁、远志、丹参、龙眼、麦冬、当归、白芍、茯神、
1:泻心主药:石菖蒲、黄连、木通、朱砂、犀角。
泻心次药:栀子、连翘、通草、车前子、竹叶、灯心、莲子心。
2:补肝主药:枸杞子、五味子、乌梅、
补肝次药:山萸肉、菟丝子、首乌、当归、沙菀蒺黎、龟版、龙骨、牡蛎、木瓜
泻肝主药:郁金、桃仁、青皮、莪术、沉香
泻肝次药:香附、木香、元胡、柴胡、栀子、川芎、川栋子、赤芍、乙厘、佛手、钩藤
凉肝主药:龙胆草、胡黄连、次药:羚羊角、夏枯草、石决明、青篙、菊花
温肝主药:肉桂、桂枝、吴朱萸、细辛、胡椒、骨碎补
温肝次药:菟丝子、艾叶、山萸肉、茴香
3:补脾主药:白术、黄精、次药:淮山、扁豆、薏米、大枣、炙甘草
泻脾主药:枳实、莱菔子、
泻脾次药:神曲、麦芽、山楂、枳壳、厚朴、大腹皮、使君子、白芷、鸡内金、陈皮、槟榔、
凉脾主药:大黄、黄芩、瓜篓霜、次药:黄柏、栀子、知母、银花、武夷茶
温脾主药:附子、干姜、巴豆霜、肉豆蔻、草果、苍术、胡椒
温脾次药:木香、煨姜、乌药、藿香、益智仁、砂仁、白蔻仁、焦谷芽、川椒
4:补肺主药:黄芪、人参、次药:沙参、百合、阿胶、淮山、诃子、麦冬、冰糖
泻肺主药:丁力子、麻黄、白芥子、桔梗、升麻、胆星
泻肺次药:苏子、牛蒡子、杏仁、前胡、紫菀、桑白皮、僵蚕、竹茹、贝母
凉肺主药:石膏、黄芩、竹沥、马兜铃、山兹菇、
凉肺次药:西洋参、元参、栀子、花粉、天冬、地骨皮、知母、麦冬、簿荷、海石
温肺主药:麻黄、天南星、五味子、次药:苏梗、冬花、半夏、生姜
5:补肾主药:熟地、枸杞子、淫羊藿、五味子
补肾次药:生地、巴戟天、首乌、杜仲、龟版、女贞子、海参
泻肾主药:猪苓、次药:泽舍、知母、赤苓、苡仁
凉肾主药:朴硝、苦参、次药:生地、丹皮、知母、滑石
温肾主药:故纸、鹿茸、鹿角胶、次药:山萸肉、菟丝子、大茴香、艾叶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七)脏腑主次药:六腑
1:补胃主药:白术、黄芪、大枣、次药:扁豆、淮山、炙甘草、桂圆、红枣
泻胃主药:石菖蒲、枳实、白芥子、莱菔子、神曲、次药:苏梗、枳壳、蔓荆子、麦芽
凉胃主药:石膏、犀角、次药:花粉、葛根、香薷、石斛、萆亥、知母、芦根、竹叶
温胃主药:干姜、高良姜、益智仁、肉豆蔻、草果、丁香、木香、胡椒、辛夷
温胃次药:藿香、砂仁、白蔻仁、半夏、乌药、煨姜、厚朴、川椒
2:补膀胱主药即补肾药。肾气化则小便自行
泻膀胱主药:羌活、麻黄、防己、木通、丁力子、猪苓
泻膀胱次药:独活、防风、蒲黄、川栋子、前胡、固本、泽舍、葱
凉膀胱主药:甘遂、龙胆草、次药:车前子、茵陈、海金沙、川黄柏
温膀胱主药:吴朱萸、次药:乌药、茴香
3:补胆主药:乌梅、次药:枣仁
泻胆主药:桔梗、青皮、次药:柴胡、香附、秦艽、川芎
凉胆主药:龙胆草、次药:青篙、槐实
温胆主药:肉桂、细辛、次药:山萸肉
4:补大肠主药:淫羊藿、次药:诃子、百合
泻大肠主药:大黄、桃仁、麻仁、升麻、紫草
泻大肠次药:秦艽、旋覆花、郁李仁、杏仁、大腹皮、白芷、犁汁
凉大肠主药:黄芩、黄柏、次药:地榆、槐实、知母、连翘
温大肠主药:胡椒、故纸、枸杞子、次药:当归
5:补小肠主药:生地
泻小肠主药:木通、次药:瞿麦、海金沙、川栋子、苡仁、赤芍、赤茯苓、灯心
6:补三焦主药:淫羊藿、黄芪
泻三焦主药:青皮、木香、次药:柴胡、香附
凉三焦主药:栀子、麦冬、黄柏、地骨皮、青篙、连翘
温三焦主药、乌药、白豆蔻、胡桃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八)用药备旨
味为阴,味厚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气为阳,气厚为纯阳,气簿为阳中之阴。又曰:味厚则泄,味薄则通;气厚则发热,气簿则发泄。又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通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升降者:天地之气交也,茯苓淡,为天之阳,阳也,阳当上行,何渭利水而泄下?经云: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手太阳也。麻黄苦,为地之阴,阴也,阴当下行,何渭发汗而升上?经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手太阴也。附子,气之厚者,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大黄:味之厚者,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竹淡,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也;茶苦,为阴中之阳,所以清头目也。清阳发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也,浊阴归六腑,浊之浊者也。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也。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九)药性要旨
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药平降,甘寒泻火,苦寒泻湿热,甘苦寒泻血热。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十)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注云: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注云:三焦命门补泻同。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注云:温凉寒热,各从其宜,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
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
注云: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此之谓也。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居。又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乃行,常有天命。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十一)脏气补泻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黄芩。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
注云:开腠理,致津液,通气血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白芍。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舍。以甘泻之,黄芪、甘草、人参。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以酸补之,五味子。以辛泻之,桑白皮。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舍。
注云:此五者,有酸、辛、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软、或坚、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十二)制方秘法(1)
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有酸、苦、辛、咸、甘、淡之味,各有所能,不可不通也。凡同气之物,必有诸味,同味之物,必有诸气,互相气味,各有厚薄,性用不等,制方者,必须明其用也。经曰:味为阴,味厚为纯阴,味簿为阴中之阳;气为阳,气厚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然、味厚则泄,薄则通,气厚则发热,气薄则发泄。又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凡此之味,各有所能。然,辛能散结润燥,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酸能收缓,甘能缓急,淡能利窍。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以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凡此者,是明其气味之用也。若用其味,必明其味之可否;若用其气,必明其气之所宜。识其病之标本脏腑,寒热虚实,微甚缓急,而用其药之气味,随其证而制其方也,是故方有君臣佐使,轻重缓急,大小反正逆从之制也。主病者为君,佐病者为臣,应臣者为使,此随病之所宜,而又赞成方而用之。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耦之制也。去咽喉之病,近者奇之;治肝肾之病,远者耦之。汗者不可以奇,下者不可以耦。补上治上制以缓,缓则气味簿;补下冶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薄者则少服而频服,厚者则多服而顿服。又当明五气之郁,木郁达之,谓吐令调达也;火郁发之,谓汗令其消散也;土郁夺之,渭下无壅滞也。金郁泄之,谓解表利小便也;水郁析之,谓制其冲逆也。凡此五者,乃治病之大要也。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十二)制方秘法(2)
药有气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主治之法,各各不同,应参考前制方之秘法以修合之。1: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如: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威灵仙、细辛、独活、白芷、牛蒡子、桔梗、固本、川芎、蔓荆子、秦艽、天麻、麻黄、荆荞、薄荷、前胡。
2:热浮长: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如:黑附子、干姜、干生姜、川乌头、良姜、肉桂、桂枝、草豆蔻、丁香、厚朴、益智仁、木香、白豆蔻、川椒、吴朱萸、茴香、元胡、砂仁、神曲。
3:湿化成中央:戊土,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淡,其兼味辛甘咸苦,在人以脾应之。如:黄芪、人参、甘草、当归、熟地、半夏、白术、苍术、陈皮、青皮、藿香、槟榔、三棱、阿胶、诃子、挑仁、杏仁、大麦芽、紫草、苏木、
4:燥降收: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如:茯苓、泽舍、猪苓、滑石、瞿麦、车前子、木通、灯草、五味子、白芍、桑白皮、天冬、麦冬、犀角、乌梅、丹皮、地骨皮、枳壳、琥珀、连翘、枳实。
5:寒沉藏: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如:大黄、黄柏、黄芩、黄连、石膏、龙胆草、生地、知母、防己、朴硝、瓜篓根、牡蛎、玄参、苦参、川栋子、豆鼓、地榆、栀子、
四象对应:
1:冬至一阳生:味之厚者,联系五藏即肾、阴中之阴,联系药物即大黄。其对应夏至一阴生:气之厚者,联系五藏即心、阳中之阳、联系药物即附子。
2:冬至一阳生:味之薄者,联系五藏即肝、阴中之阳、联系药物即麻黄。其对应夏至一阴生:气之薄者、联系五藏即肺、阳中之阴、联系药物即茯苓。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十二)制方秘法 (3)
五行制方生克法:
夫木火土金水,此制方相生相克之法也,老于医者能之。
1:风:制法:肝、木、酸、春生之道也,失常则病也。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辛,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2:暑:制法:心、火、苦、夏、长之道也,失常则病也。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3:湿:制法:脾、土、甘、中央化成之道也,失常则病也。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4:燥:制法:肺、金、辛、秋收之道也,失常则病也。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辛润之,以苦下之。
5:寒:制法:肾、水、咸、冬藏之道也,失常则病也。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坚之。
注云:酸苦甘辛咸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之本也。四时之变,五行化生,各顺其道,违则病生。圣人设法以制其变,比如:风邪侵犯人体,使肝木失去疏泄条达,火随之而作乱,此时宜选用辛凉:因选其辛金克其木也,凉水制其作乱之火也。
又一比例:天麻半夏汤:
治风痰内作,胸膈不利,头眩目黑,丌丌欲吐,上热下寒,不得安卧,遂作此方云: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治,故以为君。偏头痛乃少阳也,非柴胡不能治,黄芩苦寒酒制炒,佐柴胡治上热,又为引用,故以为臣。橘皮苦辛温,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为佐。生姜、半夏辛温,以治风痰;白茯苓甘平,利小便,导湿热,引而下行,故以为使。不数服而见愈。

 【中医临床常见百种病证用药】

介绍临床用药,这样正文以药物功效主治纵向归纳,附篇以病证用药横向综合,纵横交错,融汇贯通,以期使学生打下辨证用药的坚实药性基本功,同时为学习方剂学、临床课,搞好辨证论治和遣药组方创造条件。
1. 感冒常用药
(1)风寒表证:麻黄 桂枝 紫苏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香薷 辛夷 苍耳子 生姜 葱白 淡豆豉
(2)风热表证:薄荷 牛蒡子 蝉衣 浮萍 桑叶 菊花 金银花 连翘 蔓荆子 葛根 升麻 柴胡 淡豆豉
(3)暑湿表证:藿香 佩兰 紫苏 大腹皮 香薷 白扁豆 厚朴
(4)暑热表证:青蒿 滑石 金银花露 通草 连翘 绿豆 荷叶 白扁豆 西瓜翠衣 淡竹叶 香薷
2. 气分实热证常用药:石膏 知母 寒水石 栀子 黄芩 黄连 黄柏 竹叶 芦根 天花粉 鸭跖草
3. 营分血分实热证常用药(包括热入心包证):水牛角 生地 玄参 金银花 黄连 连翘 赤芍 丹皮 丹参 莲子心 连翘心 连心麦冬 竹叶卷心
4. 温毒发斑证常用药:水牛角 玄参 生地 赤芍 丹皮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羚羊角 升麻 紫草 番红花
5. 湿温暑温证常用药:白豆蔻 薏苡仁 杏仁 藿香 佩兰 青蒿 黄芩 滑石 通草 香薷 茵陈 厚朴 清水豆卷 黄连 金银花露 绿豆 荷叶
6. 温邪发热、骨蒸劳热证常用药:青蒿 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秦艽 龟甲 鳖甲 女贞子 牡蛎 玄参 泽泻 丹皮 熟地黄 生地黄 知母 黄柏
7. 咳嗽常用药
(1)寒痰阻肺证:白芥子 苏子 莱菔子 生姜 皂角子 半夏 天南星 白果
(2)湿痰阻肺证:半夏 天南星 白前 旋复花 橘皮 枳壳 茯苓 苍术 厚朴 白术 香橼 佛手 桔梗
(3)热痰阻肺证:瓜蒌 贝母 知母 青黛 海蛤壳 胆南星 竹茹 竹沥 瓦楞子 海浮石 车前子 石韦 冬瓜子 芦根 天花粉 前胡 四季青 鸡矢藤
(4)燥痰阻肺证:知母 贝母 桑叶 沙参 杏仁 天花粉 阿胶 百合 麦门冬 天门冬 玉竹 百部 紫菀 款冬花 梨皮 荸荠
8.肺痨常用药:百合 地黄 天门冬 麦门冬 阿胶 西洋参 知母 五味子 川贝 百部 沙参 紫菀 款冬花 冬虫夏草 枸杞子 黄柏 龟板 鳖甲 仙鹤草 白及 三七 丹皮 山栀 紫珠 血余炭 花蕊石 郁金
9.喘证常用药
(1)肺热壅遏证:石膏 麻黄 杏仁 黄芩 桑白皮 地骨皮 葶苈子 牛蒡子 前胡 地龙 鱼腥草 马兜铃 枇杷叶 金荞麦 瓜蒌 海蛤壳 旋复花 白前 羚羊角
(2)寒饮涉肺证:麻黄 干姜 细辛 桂枝 苏子 沉香 五味子 厚朴 肉桂 磁石
(3)痰浊阻肺证:陈皮 半夏 茯苓 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旋复花 皂荚 白前
(4)肺肾虚喘证:人参 蛤蚧 冬虫夏草 胡桃仁 五味子 补骨脂 紫河车 山萸肉 沉香 磁石 钟乳石 诃子 硫黄 黑锡
10.痞证常用药
(1)脾胃气滞证:橘皮 枳实 枳壳 木香 苏梗 乌药 砂仁 白豆蔻 厚朴 沉香 檀香 降香 柿蒂 大腹皮 槟榔 甘松 薤白
(2)湿滞伤中证:藿香 佩兰 苍术 厚朴 白豆蔻 砂仁 白扁豆 草豆蔻 香薷 陈皮 大腹皮
11.胃脘痛常用药
(1)寒邪客胃证:高良姜 干姜 吴茱萸 生姜 小茴香 胡椒 乌药 丁香 砂仁 荜拨 荜澄茄 白豆蔻
(2)脾胃虚寒证:黄芪 党参 茯苓 白术 山药 白扁豆 干姜 桂枝 蜂蜜 大枣 饴糖
(3)肝胃气滞证:香附 青木香 半夏 吴茱萸 佛手 香橼 木香 乌药
12.呕吐常用药
(1)胃寒呕吐证:半夏 生姜 吴茱萸 砂仁 木香 丁香 橘皮 柿蒂 刀豆 灶心土 旋复花 藿香 佩兰 代赭石
(2)胃热呕吐证:竹茹 黄连 芦根 枇杷叶 黄芩 生石膏 栀子
13.呃逆常用药:丁香 柿蒂 刀豆 沉香 荜拨 荜澄茄
14.腹痛常用药
(1)寒邪内阻证:高良姜 吴茱萸 荜拨 荜澄茄 乌药 丁香 小茴香 花椒 胡椒 白芷 檀香 草豆蔻
(2)脾肾虚寒证:黄芪 干姜 桂枝 芍药 益智仁 乌头 附子 肉桂 蜂蜜 饴糖
15.便秘常用药
(1)热结肠燥证: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 牵牛子 枳实
(2)津枯肠燥证:火麻仁 郁李仁 蜂蜜 杏仁 桃仁 柏子仁 松子仁 瓜蒌仁 决明子 冬葵子 苏子 知母 天门冬 麦门冬 玄参
(3)血虚肠燥证:桑椹 黑芝麻 当归 生首乌 胡桃肉 锁阳 肉苁蓉
(4)气滞肠燥证:槟榔 枳实 木香 厚朴 郁李仁
(5)阳虚寒凝证:巴豆 干姜 硫黄 半夏 肉苁蓉 锁阳
16.泄泻常用药
(1)暑湿蕴结证:葛根 黄芩 黄连 茯苓 木通 车前子 藿香 香薷 白扁豆 荷叶 穿心连 地锦草 拳参 鸡矢藤
(2)食滞肠胃证:山楂 神曲 莱菔子 鸡矢藤 枳实 青皮 槟榔
(3)脾胃虚弱证:党参 茯苓 白术 白扁豆 山药 莲子 芡实 薏苡仁 砂仁 苍术 厚朴
(4)脾肾阳虚证:补骨脂 五味子 肉豆蔻 吴茱萸 干姜 白术 菟丝子 仙茅 益智仁 附子 肉桂 葫芦巴
17.痢疾常用药
(1)湿热壅滞证: 黄连 黄芩 黄柏 苦参 胡黄连 马尾连 三颗针 拳参 鸡矢藤 马齿苋 椿根皮 穿心连 地锦草
(2)疫毒蕴结证:白头翁 秦皮 黄连 黄柏 地榆 马齿苋 鸦胆子 银花炭 山楂炭 鸡冠花
18.久泻久痢常用药:罂粟壳 乌梅 五倍子 诃子肉 赤石脂 禹余粮 肉豆蔻 菟丝子 金樱子 石榴皮 五味子 椿根皮 芡实 灶心土
19.蛔虫蛲虫病常用药:使君子 苦楝皮 苦楝子 鹤虱 芜荑 榧子 槟榔 雷丸 川椒 乌梅 牵牛子 扁蓄 石榴皮 百部
20.绦虫病常用药:槟榔 南瓜子 雷丸 鹤草芽 贯众 山楂 干漆 雄黄 穿山甲
21.钩虫病常用药:榧子 雷丸 槟榔 百部 鹤虱 贯仲 大蒜
22.胁痛常用药
(1)肝郁气滞证:柴胡 白芍 郁金 川芎 香附 乌药 青皮 青木香 白蒺藜 延胡索 佛手 香橼 枸橘 川楝子 荔枝核 娑罗子 八月札 玫瑰花 绿萼梅 九香虫 橘叶 橘核
(2)肝胃气滞证:佛手 枳壳 香橼 青木香 甘松 娑罗子 八月札 玫瑰花 绿萼梅
(3)瘀血阻滞证:延胡索 川芎 郁金 姜黄 五灵脂 三棱 莪术 丹参 红花 牡蛎 鳖甲
23.黄疸常用药
(1)湿热蕴蒸证(阳黄):茵陈 栀子 黄柏 黄连 大黄 虎杖 金钱草 秦艽 苦参 白鲜皮 猪胆汁 大青叶 板蓝根 垂盆草 地耳草 龙胆草 蒲公英 柴胡 黄芩 郁金 珍珠草 水飞蓟 熊胆 半边莲
(2)寒湿阻遏证(阴黄):茵陈 茯苓 苍术 泽泻 桂枝 猪苓 附子 干姜 金钱草
24.癥瘕积聚常用药:丹参 红花 桃仁 郁金 乳香 没药 三棱 莪术 鳖甲 生牡蛎 昆布 鸡内金 山楂 干漆 穿山甲 大黄 土鳖虫 水蛭 虻虫 麝香 凌霄花 山慈菇 黄药子
25.梅核气常用药:紫苏 半夏 厚朴 茯苓 柴胡 郁金 绿萼梅 旋复花 八月札 全瓜蒌 大贝母
26.眩晕常用药
(1)肝阳上亢证:羚羊角 钩藤 天麻 石决明 珍珠母 磁石 代赭石 白蒺藜 生龙骨 生牡蛎 罗布麻 紫石英 紫贝齿 菊花 桑叶 桑白皮 夏枯草 青葙子 白芍 玳瑁
(2)肝肾阴虚证:龟板 鳖甲 牛膝 杜仲 桑寄生 女贞子 枸杞子 沙苑子 菟丝子 玄参 生地黄 熟地黄 山茱萸
(3)痰浊中阻证:半夏 白术 天麻 陈皮 茯苓 生姜 枳实 竹茹
27.痉证常用药
(1)肝风实证:羚羊角 牛黄 钩藤 天麻 地龙 僵蚕 全蝎 蜈蚣 玳瑁 紫石英 菊花 青黛 蚤休 水牛角 龙胆草 熊胆
(2)虚肝风证:龟板 鳖甲 阿胶 牡蛎 白芍 生地黄 鸡子黄 麦冬 五味子 天麻
28.破伤风证常用药:白附子 天麻 天南星 防风 蝉衣 白芷 拳参 僵蚕 全蝎 蜈蚣 守宫
29.中风中经络常用药
(1)脉络空虚,风痰阻络证:羌活 秦艽 防风 川芎 当归 地龙 黄芪 全蝎 蜈蚣 白附子 半夏 天南星 皂荚 远志 菖蒲 生姜汁
(2)肝阳化风,痰瘀阻络证:龙骨 牡蛎 龟甲 代赭石 天麻 钩藤 菊花 白芍 牛膝 石决明 羚羊角 牛黄 天竺黄 竹沥 竹茹 胆南星 猴枣 礞石 沉香 大黄 菖蒲 郁金
30.中脏腑闭证常用药
(1)寒闭证:麝香 苏合香 安息香 皂荚 细辛 樟脑 菖蒲 生姜汁
(2)热闭证:麝香 冰片 牛黄 羚羊角 竹沥 礞石 大黄 郁金 白矾 猴枣
31.中脏腑脱证常用药
(1)亡阳证:附子 人参 干姜 肉桂 甘草 葱白 山茱萸 龙骨 牡蛎
(2)亡阴证: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西洋参
32.郁证常用药:
(1)肝气郁滞证:柴胡 枳壳 香附 川芎 白芍 青皮 郁金 合欢皮 合欢花 远志 菖蒲
(2)气郁化火证:丹皮 栀子 赤芍 柴胡 当归 龙胆草 川楝子 延胡索 郁金 菖蒲 远志
(3)心肝血虚证:酸枣仁 柏子仁 合欢皮 合欢花 龙眼肉 茯神 郁金 菖蒲 远志 小麦 大枣 甘草
33.痫证常用药
(1)风痰闭阻证:白附子 半夏 天南星 皂荚 远志 菖蒲 生姜汁 天麻 钩藤 全蝎 蜈蚣 僵蚕
(2)痰火阻窍证:牛黄 天竺黄 竹沥 竹茹 枳实 胆南星 大贝母 猴枣 礞石 沉香 大黄 黄芩 菖蒲 郁金 白矾 天麻 钩藤 羚羊角 僵蚕 全蝎 蜈蚣 地龙
34.癫证常用药
痰气郁结证:半夏 陈皮 天南星 白附子 白芥子 皂荚 茯苓 厚朴 远志 菖蒲 郁金 木香 香附 檀香 沉香 苏合香 麝香 安息香
35.狂证常用药
痰火上扰证:牛黄 竹沥 天竺黄 大贝母 胆南星 郁金 白矾 茯神 远志 菖蒲 竹茹 礞石 丹参 朱砂 黄芩 黄连 冰片 麝香 珍珠 生铁落
36.自汗证常用药
(1)肺气不足证:生黄芪 白术 浮小麦 糯稻根须 人参 牡蛎 麻黄根 五味子 山萸肉、五倍子 冬虫夏草
(2)营卫不和证: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龙骨 牡蛎
37.盗汗证常用药
阴虚火旺证:知母 黄柏 生地黄 熟地黄 五味子 五倍子 山萸肉 白芍 龟板 鳖甲 天门冬 酸枣仁 柏子仁 丹皮 地骨皮 牡蛎 龙骨 浮小麦 麻黄根 糯稻根须
38.鼻衄常用药
(1)邪热犯肺证:桑叶 菊花 薄荷 连翘 杏仁 白茅根 丹皮 侧柏叶 槐花 生地 大蓟 小蓟 藕节 鲜艾叶
(2)胃火炽盛证:石膏 知母 黄连 栀子 黄芩 丹皮 牛膝 白茅根 侧柏叶 槐花 羊蹄 大蓟 小蓟 藕节 茜草 大黄
(3)肝火上炎证:龙胆草 柴胡 栀子 桑白皮 黄芩 郁金 丹皮 赤芍 白茅根 侧柏叶 大蓟 小蓟 荷叶 藕节 茜草 蒲黄 槐花 旱莲草
39.齿衄常用药
(1)胃火炽盛证:黄连 大黄 黄芩 白茅根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丹皮 赤芍 槐花 地榆 羊蹄 茜草 蒲黄 紫珠 仙鹤草
(2) 阴虚火旺证:生地 麦冬 玄参 知母 黄柏 牛膝 丹皮 赤芍 水牛角屑 蓟 小蓟 侧柏叶 槐花 藕节 地榆 羊蹄 茜草 蒲黄 紫珠 仙鹤草 阿胶
40.咳血常用药
(1)燥热伤肺证:桑叶 沙参 杏仁 玉竹 麦冬 贝母 栀子 丹皮 黄芩 桑白皮 鱼腥草 白茅根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槐花 藕节 茜草 仙鹤草 生地 阿胶
(2)肝火犯肺证:青黛 海蛤壳 栀子 海浮石 桑白皮 地骨皮 黄芩 白茅根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槐花 藕节 茜草 血余炭 蒲黄 仙鹤草 生地 紫珠草 阿胶 鳖甲 白薇
41.吐血常用药
(1)胃热壅盛证:黄芩 黄连 大黄 代赭石 竹茹 白茅根 侧柏叶 大蓟 小蓟 槐花 地榆 荷叶 羊蹄 三七 茜草 蒲黄 花蕊石 降香 白及 仙鹤草 紫珠 棕榈 血余炭 藕节
(2)肝火犯胃证:龙胆草 栀子 柴胡 黄芩 郁金 川楝子 丹皮 赤芍 白茅根 侧柏叶 大蓟 小蓟 槐花 地榆 羊蹄 三七 茜草 蒲黄 花蕊石 降香 白及 仙鹤草 紫珠 棕榈 血余炭 藕节
(3)气不摄血,阳虚失血证:人参 白术 黄芪 附子 灶心土 炮姜 鹿角胶 艾叶 阿胶 仙鹤草 棕榈炭 藕节
42.便血常用药
(1)大肠湿热证:地榆 槐花 槐角 黄芩 黄连 黄柏 防风炭 枳壳 赤石脂 三七 花蕊石 茜草 降香
(2)脾胃虚寒证:灶心土 党参 白术 附子 炮姜 鹿角胶 艾叶 阿胶 白及 乌贼骨 棕榈炭 仙鹤草 三七 花蕊石
43.紫斑常用药
(1)血热妄行证:生地 水牛角 赤芍 丹皮 紫草 白茅根 侧柏叶 大蓟 小蓟 槐花 地榆 羊蹄 大黄 茜草
(2) 阴虚火旺证:生地 玄参 女贞子 旱莲草 棕榈炭 藕节 蒲黄 茜草 紫珠
(3)气不摄血证:人参 白术 黄芪 仙鹤草 棕榈炭 藕节 茜草 紫珠
44.胸痹常用药
(1)瘀血痹阻证:丹参 川芎 桃仁 红花 苏木 降香 蒲黄 五灵脂 山楂 益母草三七 郁金 羊红膻
(2)气滞血瘀证:川芎 延胡索 郁金 姜黄 降香 檀香 丹参 红花 橘皮 青木香 莪术 三棱
(3)痰浊痹阻证:瓜蒌 薤白 半夏 枳实 桂枝 橘皮 生姜
(4) 阴寒凝滞证:附子 乌头 干姜 桂枝 高良姜 荜拨 檀香 延胡索 苏合香 麝香 冰片
(5)气阴两虚证:人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甘草 麦冬 五味子 地黄 当归 丹参 山楂 红花 降香 延胡索
45.心悸常用药
(1)心胆气虚证:人参 茯苓 白术 远志 菖蒲 五灵脂 磁石 朱砂 珍珠 珍珠母 龙齿 龙骨 牡蛎 紫贝齿
(2) 心脾两虚证:人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当归 龙眼肉 酸枣仁 柏子仁 灵芝 景天三七 五味子
(3)阴虚火旺证:生地 玄参 麦冬 天冬 五味子 知母 黄柏 当归 酸枣仁 柏子仁 丹参 远志 朱砂 龙骨 牡蛎 珍珠母
(4)心阳不振证:桂枝 甘草 人参 附子 龙骨 牡蛎 珍珠母 紫贝齿 琥珀
(5)水气凌心证:茯苓 桂枝 白术 泽泻 甘草 附子 干姜 白芍 生姜 葶苈子 龙骨 牡蛎
(6)心血瘀阻证:桃仁 红花 赤芍 川芎 延胡索 郁金 当归 桂枝 龙骨 牡蛎
46.不寐常用药
(1)肝郁化火证:龙胆草 柴胡 黄芩 栀子 郁金 赤芍 泽泻 车前子 朱砂 磁石 龙骨 牡蛎 珍珠母 合欢皮 合欢花 夜交藤
(2)痰热内扰证:黄芩 黄连 栀子 郁金 胆南星 大贝母 茯苓 橘皮 竹茹 半夏 莪术 珍珠母 龙骨 牡蛎 朱砂 磁石
(3)阴虚火旺证:生地 玄参 麦冬 五味子 阿胶 鸡子黄 当归 郁金 黄连 丹参 朱砂 牡蛎 龟板 磁石 柏子仁 酸枣仁 合欢花 夜交藤
(4)心脾两虚证:人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当归 熟地 白芍 阿胶 五味子 柏子仁 酸枣仁 龙眼肉 合欢花 夜交藤 龙骨 牡蛎
(5)心胆气虚证:人参 茯苓 茯神 菖蒲 远志 酸枣仁 龙骨 牡蛎
47.健忘常用药
(1)心脾两虚证:人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龙眼肉 酸枣仁 柏子仁 远志 菖蒲 龟板
(2)肾精亏耗证:熟地 山芋肉 山药 枸杞子 黄精 补骨脂 阿胶 菟丝子 紫河车 鹿角胶 酸枣仁 五味子 远志 菖蒲 龟板
48.水肿常用药
(1)肺失宣降证:麻黄 杏仁 浮萍 桑白皮 葶苈子 槟榔 生姜皮 桂枝 防己
(2)脾虚湿盛证:茯苓 黄芪 党参 白术 薏苡仁 赤小豆 猪苓 泽泻 大腹皮 苍术 厚朴 葫芦 玉米须 泽漆 荠菜
(3)脾肾阳虚证:附子 肉桂 干姜 桂枝 茯苓 黄芪 白术 泽泻 车前子
(4)湿热壅遏证:车前子 滑石 泽泻 猪苓 木通 通草 防己 萆解 冬瓜皮 葶苈子 桑白皮 椒目 大黄 灯心草 白茅根 半边莲 栀子 淡竹叶 益母草 泽漆 赤小豆 冬葵子
(5)阳实水肿证:甘遂 大戟 芫花 葶苈子 番泻叶 商陆 乌桕根皮 牵牛子 千金子 巴豆
49.脚气常用药
(1)湿热下注证:黄柏 苍术 牛膝 防己 萆薢 滑石 薏苡仁 木瓜 槟榔 木通
(2)寒湿下注证:薏苡仁 木瓜 赤小豆 蚕砂 吴茱萸 生姜 紫苏 胡芦巴 槟榔
50.淋证常用药
(1)热淋证:车前子 木通 萹蓄 萆薢 连翘 淡竹叶 灯心草 黄柏 栀子 土茯苓 地肤子 龙胆草 苦参 鸭跖草 瞿麦 石韦 大蓟 小蓟 四季青 旱莲草 白薇 琥珀 白茅根 蒲公英 滑石 海金沙 冬葵子 鸡内金 金钱草 苎麻根 穿心连 白花蛇舌草 蝼蛄
(2)血淋证:小蓟 藕节 蒲黄 石韦 瞿麦 木通 琥珀 旱莲草 白茅根 生地 牛膝 阿胶 侧柏叶 血余炭 茜草 白薇 地锦草
(3)石淋证:滑石 海金沙 冬葵子 金钱草 鱼首石 鸡内金
51.尿浊证常用药:萆薢 芡实 莲子 白果 菖蒲 益智仁 桑螵蛸 菟丝子 土茯苓
52.遗精证常用药:鹿茸 巴戟天 淫羊藿 锁阳 肉苁蓉 韭菜子 金樱子 菟丝子 山萸肉 沙苑子 五味子 龙骨 牡蛎 芡实 莲子肉 莲须 桑螵蛸 覆盆子 刺猬皮 山药 补骨脂
53.遗尿证常用药:益智仁 补骨脂 菟丝子 鹿茸 巴戟天 淫羊藿 仙茅 山药 乌药 桑螵蛸 金樱子 覆盆子 山萸肉 龙骨 牡蛎 刺猬皮 鸡内金 白果
54.阳痿常用药:鹿茸 海狗肾 黄狗肾 紫河车 淫羊藿 仙茅 巴戟天 肉苁蓉 锁阳 枸杞子 菟丝子 冬虫夏草 蛇床子 阳起石 九香虫 附子 肉桂 人参 丁香
55.痹证常用药
(1)风湿寒痹证:羌活 独活 防风 桂枝 麻黄 桑枝 细辛 藁本 海风藤 松节 川芎 当归 乳香 没药 姜黄 川乌 草乌 附子 肉桂 秦艽 木瓜 蚕砂 苍术 老鹳草 臭梧桐 钻地风 徐长卿 威灵仙 寻骨风 伸筋草 路路通 枫香脂 雪莲 雪上一枝蒿 丁公藤 雷公藤 蕲蛇 金钱白花蛇 乌梢蛇
(2)风湿热痹证:忍冬藤 络石藤 穿山龙 苍术 黄柏 牛膝 秦艽 防己 白鲜皮 桑枝 地龙 木瓜 薏苡仁 萆薢 赤小豆 赤芍 丹皮 熟大黄 木通
(3)风湿顽痹证:白花蛇 乌梢蛇 全蝎 蜈蚣 地龙 穿山甲 川乌 草乌 威灵仙 乳香 没药 马钱子 丁公藤 雷公藤 昆明山海棠
(4)肝肾不足证:桑寄生 五加皮 千年健 鹿衔草 石楠叶 牛膝 杜仲 续断 狗脊 淫羊藿 仙茅 巴戟天 鹿茸 锁阳 肉苁蓉 附子 肉桂
56.痿证常用药
(1)湿热侵淫证:黄柏 苍术 萆解 防己 木通 薏苡仁 蚕砂 木瓜 北五加 知母 穿山龙 牛膝 白鲜皮
(2)肝肾亏损证:虎骨 牛膝 锁阳 当归 白芍 熟地 龟板 枸杞子 鹿角胶 补骨脂 鸡血藤 巴戟天 淫羊藿 骨碎补
57.腰痛常用药
(1)肾虚腰痛证:五加皮 桑寄生 狗脊 杜仲 续断 怀牛膝 菟丝子 锁阳 肉苁蓉 淫羊藿 补骨脂 鹿茸 巴戟天 仙茅 海狗肾 海马 沙苑子 韭子 阳起石 核桃仁 冬虫夏草 紫河车 黄精 枸杞子 墨旱莲 女贞子
(2)瘀血腰痛证:川牛膝 桃仁 红花 川芎 当归 延胡索 姜黄 乳香 没药 五灵脂 鸡血藤 蔗虫 自然铜 莪术 骨碎补 血竭 刘寄奴
(3)寒湿腰痛证:麻黄 桂枝 独活 羌活 白术 苍术 干姜 细辛 川乌 附子 肉桂 川芎 威灵仙
(4)湿热腰痛证:黄柏 苍术 怀牛膝 川牛膝 薏苡仁 蚕砂 木瓜 秦艽 川木通 防己 白鲜皮
58.虚劳常用药
(1)肺气虚证:人参 黄芪 党参 山药 太子参 西洋参
(2)脾气虚证:人参 党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山药 黄精 扁豆 莲子肉 芡实 龙眼肉 薏苡仁 大枣 饴糖 甘草
(3)中气下陷证:人参 黄芪 白术 升麻 柴胡 葛根 桔梗
(4)肾阳虚证:附子 肉桂 鹿茸 鹿角胶 鹿角霜 淫羊藿 仙茅 补骨脂 益智仁 海狗肾 海马 肉苁蓉 锁阳 菟丝子 沙苑子 杜仲 续断 韭菜子 阳起石 胡芦巴 核桃仁 蛤蚧 冬虫夏草 紫河车
(5)心肝血虚证:熟地黄 何首乌 当归 白芍 阿胶 桑椹 龙眼肉 大枣 鸡血藤 枸杞子 山萸肉 鹿角胶 紫河车 黑芝麻 党参 黄芪 人参 肉桂 皂矾
(6)肺胃阴虚证:北沙参 南沙参 麦门冬 天门冬 石斛 玉竹 黄精 芦根 天花粉 知母 生地 太子参 西洋参 白茅根 五味子
(7)肝肾阴虚证:熟地黄 白芍 何首乌 阿胶 天门冬 玄参 石斛 枸杞子 墨旱莲 女贞子 桑椹 龟板 鳖甲 知母 黄柏 山茱萸 菟丝子 沙苑子 杜仲 续断 桑寄生 五加皮 狗脊 千年健 石楠叶 鹿衔草
(8)精血亏虚证:鹿茸 鹿角胶 淫羊藿 巴戟天 海狗肾 黄狗肾 海马 肉苁蓉 锁阳 蛤蚧 冬虫夏草 紫河车 熟地黄 何首乌 黄精 枸杞子 山茱萸
59.消渴常用药
(1)肺热津伤证:花粉 生地 藕汁 桑叶 麦冬 天冬 葛根 知母 黄芩 桑白皮 人参 五味子
(2)胃热炽盛证:石膏 知母 麦冬 生地 石斛 牛膝 玄参 黄连 栀子 芒硝 大黄
(3)气阴不足证:黄芪 人参 西洋参 太子参 黄精 玉竹 枸杞子 乌梅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丹皮 泽泻 茯苓 知母 黄柏
60.疟疾常用药
(1)热疟证:常山 青蒿 柴胡 黄芩 知母 槟榔 仙鹤草 生何首乌 鸦胆子
(2)寒疟证:常山 草果 胡椒 青皮 槟榔 仙鹤草 鸦胆子
61.头痛常用药
(1)风寒头痛证:防风 荆芥 白芷 细辛 羌活 苍耳子 辛夷 川芎 独活 川乌 吴茱萸 半夏 藁本
(2)风热头痛证:薄荷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升麻 葛根 谷精草 白僵蚕 川芎 大青叶
(3)寒湿头痛证:羌活 独活 半夏 藁本 蔓荆子 防风 苍术 白术 天麻 生姜
(4)肝火头痛证:龙胆草 黄芩 柴胡 夏枯草 决明子 菊花 钩藤 牛膝 大青叶
(5)肝风头痛证:石决明 珍珠母 罗布麻 羚羊角 钩藤 菊花 白芍 天麻 牛膝 全蝎 蜈蚣 僵蚕
(6)痰浊头痛证:半夏 白术 天麻 茯苓 陈皮 生姜 天南星 白附子 川芎
(7)瘀血头痛证:川芎 赤芍 当归 红花 桃仁 麝香 生姜 葱白 牛膝 延胡索 全蝎 蜈蚣 蛰虫 虻虫 水蛭
附引经药:太阳头痛用羌活、藁本;阳明头痛用葛根、白芷;少阳头痛用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用吴茱萸;少阴头痛用细辛。
62.月经不调常用药
(1)肝血不足证:当归 熟地 白芍 川芎 丹参 鸡血藤
(2)气滞血瘀证:川芎 当归 益母草 泽兰 桃仁 红花 苏木 凌霄花 月季花 牛膝 刘寄奴 五灵脂 蒲黄 延胡索 乳香 没药 穿山甲 王不留行 马鞭草 赤芍 鸡血藤 茜草 香附 乌药 柴胡 玫瑰花 姜黄 郁金 山楂 干漆 三棱 莪术 水蛭 虻虫 土鳖虫
(3)阴虚血热证:生地 熟地 地骨皮 玄参 麦冬 阿胶 丹皮 白芍 栀子 茜草 女贞子 旱莲草 椿根皮 川断 生牡蛎 乌贼骨
(4)下焦虚寒证:肉桂 吴茱萸 小茴香 艾叶 乌药 川芎 当归 熟地 白芍
63.痛经常用药
(1)气滞血瘀证:当归 川芎 赤芍 桃仁 红花 枳壳 延胡索 五灵脂 丹皮 乌药 香附 甘草 益母草 川楝子 柴胡 三七 没药 苏木
(2)阳虚内寒证:吴茱萸 乌药 当归 赤芍 川芎 人参 生姜 阿胶 附子 艾叶 小茴香
(3)寒湿凝滞证:小茴香 干姜 延胡索 没药 当归 川芎 肉桂 附子 赤勺 蒲黄 灵脂 苍术 茯苓
(4)湿热下注证:丹皮 黄连 生地 当归 赤勺 川芎 桃仁 红花 莪术 香附 延胡索 红藤 败酱草 白鲜皮 龙胆草 川楝子 赤勺 三七
(5)气血虚弱证:人参 黄芪 当归 川芎 熟地 生地 白芍 香附 延胡索
(6)肝肾虚损证:熟地黄 当归 白芍 山萸肉 阿胶 巴戟天 山药 枸杞子 龙眼肉 鸡血藤 延胡索 香附
64.闭经常用药:川芎 丹参 益母草 泽兰 桃仁 红花 苏木 凌霄花 月季花 玫瑰花 牛膝 刘寄奴 五灵脂 蒲黄 延胡索 乳香 没药 穿山甲 王不留行 赤芍 山楂 鸡血藤 茜草 姜黄 郁金 干漆 三棱 莪术 水蛭 虻虫 土鳖虫 大黄
65.崩漏常用药
(1)阴虚血热证:生地 熟地 白芍 山药 麦冬 五味子 女贞子 旱莲草 阿胶 黄芩 黄柏 丹皮 龟板 大蓟 小蓟 地榆炭 苎麻根 羊蹄 荷叶
(2)血热妄行证:黄芩 栀子 生地 地骨皮 地榆炭 阿胶 藕节 棕榈炭 龟板 牡蛎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地榆炭 苎麻根 羊蹄
(3)心脾两虚证:人参 黄芪 熟地 白术 当归 龙眼肉 大枣 升麻 柴胡 炮姜炭 黑荆芥 仙鹤草 灶心土 紫珠
(4)肾阳不足证:附子 肉桂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菟丝子 杜仲 鹿角胶 紫河车 仙灵脾 艾叶 炮姜炭 阿胶
(5)瘀血阻络证: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灵脂 蒲黄 桃仁 红花 益母草 仙鹤草 地榆 茜草根 三七 血余炭
66.带下病常用药
(1)湿热带下证:黄柏 苍术 秦皮 苦参 鸡冠花 椿根皮 车前子 龙胆草 土茯苓 山药 芡实 山萸肉 茯苓 扁豆 莲子肉 龙骨 牡蛎 乌贼骨 白果 白蔹
(2)寒湿带下证:制首乌 鹿茸 补骨脂 菟丝子 沙苑子 狗脊 蛇床子 山药 芡实 山茱萸 茯苓 扁豆 莲子肉 龙骨 牡蛎 乌贼骨 韭菜子 金樱子 白蔹
67.不孕常用药:人参 鹿茸 巴戟天 淫羊藿 海马 肉苁蓉 鹿角胶 锁阳 紫河车 枸杞子
68.阴痒常用药
(1)肝经湿热证:龙胆草 柴胡 生地 栀子 黄芩 木通 车前子 苍术 薏苡仁 黄柏 萆薢 茯苓 丹皮 泽泻 通草 滑石 苦参 百部 明矾 川椒 蛇床子
(2)肝肾阴虚证:知母 黄柏 熟地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当归 首乌 白鲜皮 苦参 蛇床子 百部
69.胎动不安常用药:紫苏 香附 砂仁 藿香 佩兰 竹茹 半夏 灶心土 陈皮 白术 黄芪 桑寄生 菟丝子 杜仲 续断 阿胶 黄芩炭 艾叶炭 苎麻根
70.产后瘀阻常用药:川芎 当归 丹参 益母草 泽兰 桃仁 红花 赤芍 苏木 牛膝 刘寄奴 蒲黄 五灵脂 延胡索 姜黄 蛰虫 血竭 三棱 莪术
71.乳少常用药:穿山甲 王不留行 漏芦 木通 通草 冬葵子 白蒺藜 生麦芽 猪蹄甲
72.乳癖常用药
(1)肝郁痰凝证:柴胡 郁金 香附 青皮 枳实 川芎 白芍 当归 大贝母 皂刺 半夏 南星 白芥子 夏枯草 玄参 远志 猫爪草 山慈菇 穿山甲 漏芦 三棱 莪术 鳖甲 丹参 鸡内金
(2)冲任失调证:熟地 怀山药 山芋肉 枸杞子 知母 黄柏 菟丝子 鹿角胶 当归 仙茅 淫羊藿 巴戟天 大贝母 牡蛎 夏枯草 玄参 鳖甲
73.麻疹常用药:薄荷 蝉衣 牛蒡子 葛根 升麻 荆芥 浮萍 柽柳 胡荽 芦根 红花 钩藤 紫草
74.急惊风常用药:蝉衣 菊花 蚤休 青黛 拳参 羚羊角 牛黄 天麻 钩藤 地龙 紫贝齿 珍珠 僵蚕 全蝎 蜈蚣 天竺黄 竹沥 胆南星 礞石 熊胆
75.慢惊风常用药: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山药 黄芪 附子 肉桂 白芍 天麻 钩藤白僵蚕 蜈蚣 全蝎
76.食积常用药:莱菔子 麦芽 神曲 谷芽 山楂 鸡内金 陈皮 青皮 枳实 槟榔 大黄 郁李仁 芦荟 三棱 莪术 鸡矢藤 隔山消
77.疳积常用药:胡黄连 银柴胡 秦艽 使君子 芜荑 芦荟 鸡内金 鸡矢藤
78.痈肿疔疮常用药:金银花 连翘 蒲公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紫背天葵 七叶一枝花 黄芩 黄连 黄柏 栀子 赤芍 丹皮 冰片 牛黄 拳参 络石藤 大黄 虎杖 四季青 益母草 穿心连 鸭跖草 金荞麦 绿豆 地锦草 白花蛇舌草 半边莲 山慈菇 漏芦 垂盆草 乳香 没药 雄黄 麝香
79.脓成不溃常用药:砒霜 轻粉 升药 雄黄 松香 斑蝥 巴豆 穿山甲 皂角刺
80.疮疡不敛常用药:血竭 儿茶 铅丹 炉甘石 象皮 乳香 没药 白蔹 地榆 乌贼骨 煅石膏 赤石脂 血余炭 冰片 生黄芪
81.乳痈常用药:全瓜蒌 牛蒡子 白芷 大贝母 蒲公英 金银花 连翘 丹皮 赤芍 丹参 当归 青皮 橘皮 橘叶 白蒺藜 夏枯草 乳香 没药 皂角刺 穿山甲 柴胡 黄芩 路路通 王不留行 漏芦 芒硝 半边莲
82.肺痈常用药:芦根 桃仁 冬瓜仁 薏苡仁 鱼腥草 金荞麦 蒲公英 合欢皮 金银花 地耳草 大贝母 全瓜蒌 桔梗 甘草
83.肠痈常用药:大黄 丹皮 芒硝 冬瓜仁 败酱草 红藤 蒲公英 瓜蒌仁 地榆 赤芍 延胡索 桃仁 薏苡仁 地耳草
84.疝气常用药:小茴香 吴茱萸 荜澄茄 乌药 木香 香附 青皮 延胡索 高良姜 橘核 山楂 荔枝核 胡芦巴 乌头 附子 肉桂
85.痔疮常用药:地榆 槐角 防风炭 荆芥炭 黄芩炭 马兜铃 木贼草 熊胆 白蔹 胡黄连 地锦草 刺猬皮 砒石 芒硝
86.瘰疬瘿瘤常用药:夏枯草 玄参 大贝母 土贝母 牡蛎 山慈菇 黄药子 海蛤壳 瓦楞子 海浮石 海藻 昆布 地龙 穿山甲 白附子 连翘 全蝎 蜈蚣 守宫 牛黄 僵蚕 乳香 没药 雄黄 麝香 金荞麦 拳参 蚤休
87.阴疽流注常用药:白芥子 鹿茸 鹿角 远志 白附子 天南星 麻黄 肉桂 黄芪
88.蛇虫咬伤常用药:紫花地丁 蚤休 蒲公英 半枝莲 白芷 蜈蚣 半边莲 白花蛇舌草 雄黄 穿心连 金荞麦 拳参 地锦草 垂盆草 五灵脂
89.风疹常用药:荆芥 防风 蝉衣 白蒺藜 白僵蚕 浮萍 地肤子 白鲜皮 苦参 生姜皮 茯苓皮 桑白皮 防己 苏木 姜黄 凌霄花 丹皮 赤芍 生首乌 首乌藤 露蜂房 蛇蜕 全蝎
90.湿疹常用药:黄柏 黄连 苦参 白鲜皮 四季青 地耳草 鸡矢藤 苍术 枯矾 土茯苓 地肤子 秦皮 龙胆草 白芷 冬葵子 萆薢 蜀椒 蛇床子 百部 艾叶
91.疥癣常用药:硫黄 雄黄 轻粉 明矾 皂矾 大蒜 露蜂房 大风子 木槿皮 松香 苦参 白鲜皮 地肤子 白花蛇 乌蛇 蛇蜕 苦楝根皮 苦楝子 藜芦 蛇床子 樟脑 石榴皮
92.麻风常用药:大风子 苦参 苍耳子 白花蛇 乌梢蛇
93.梅毒常用药:土茯苓 轻粉 大风子 升药 水银
94.水火烫伤常用药:大黄 地榆 四季青 白蔹 垂盆草 羊蹄 侧柏叶 紫珠 煅石膏
95.筋伤常用药:红花 桃仁 川芎 当归尾 赤芍 丹皮 姜黄 郁金 大黄 穿山甲 威灵仙 三七 延胡索 苏木 乳香 没药 自然铜 血竭 麝香 续断 儿茶 骨碎补 土鳖虫 刘寄奴 五灵脂 凌霄花 牛膝 虎杖 松节 徐长卿
96.骨折常用药:骨碎补 续断 自然铜 土鳖虫 血竭 苏木 乳香 没药 儿茶 麝香
97.目赤翳障常用药
(1)风热上扰证:桑叶 菊花 蝉衣 蔓荆子 谷精草 白蒺藜 蛇蜕 白僵蚕
(2)肝热上攻证:青葙子 决明子 密蒙花 夏枯草 夜明砂 熊胆 龙胆草 黄芩 黄连 槐角 车前子 秦皮 钩藤 羚羊角 紫贝齿 珍珠母 石决明 珍珠 白僵蚕 益母草子 野菊花 蒲公英 冰片 炉甘石 硼砂
98.目暗昏花常用药:枸杞子 菊花 熟地黄 生地黄 菟丝子 沙苑子 女贞子 石斛 黑芝麻 桑叶 密蒙花 白芍 石决明 苍术
99.鼻塞鼻渊常用药:薄荷 辛夷 白芷 苍耳子 鹅不食草 细辛 鱼腥草 黄芩 冰片 藿香 猪胆汁
100.牙痛常用药
(1)胃火牙痛证:石膏 黄连 升麻 山豆根 谷精草 丹皮 牛黄 生地 知母 玄参
(2)风冷虫蛀牙痛证:细辛 白芷 荜拨 徐长卿 川椒 蜂房
101.口疮常用药
(1)脾胃积热证:石膏 知母 黄芩 栀子 黄连 丹皮 天花粉 藿香 佩兰 木通 生地 大黄 芒硝
(2)虚火上炎证:知母 黄柏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玄参 牛膝 麦冬 藿香 佩兰
102.喉痹乳蛾常用药
(1)风热上犯证:金银花 连翘 荆芥 牛蒡子 薄荷 蝉衣 僵蚕 牛黄 西瓜霜 冰片 玄明粉 硼砂 蟾酥
(2)肺胃火盛证:板蓝根 黄芩 山豆根 大青叶 射干 马勃 金果榄 胖大海 玄参 麦冬 鸭跖草 锦灯笼 木蝴蝶 青果 金荞麦 野菊花 桔梗 生甘草 牛黄 西瓜霜 冰片 玄明粉 硼砂 蟾酥
(3)肺肾阴虚证:玄参 麦冬 生地 玉竹 百合 丹皮 知母 黄柏 熟地 山药 山芋肉 牛膝 白芍 石斛 桔梗 甘草 锦灯笼
103.耳鸣耳聋常用药
(1)肝火上攻证:龙胆草 柴胡 黄芩 栀子 细辛 菖蒲 黄柏 牡蛎
(2)清阳不升证:黄芪 升麻 葛根 细辛 菖蒲
(3)肾虚证:熟地黄 山萸肉 茯苓 泽泻 丹皮 黄柏 五味子 骨碎补 珍珠母 石菖蒲 牡蛎

★每个家庭必备的中药★
第一章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
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
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
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
白茅根: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薏苡仁:不是珍珠胜似珍珠
甘草: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
花椒:麻辣医生.中药驱寒很有性格

★第二章 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
当归:养血圣物,保女人一生平安
红花:活血养颜的女人花
益母草:女皇武则天的驻颜美容师
雪莲花:冰山来客养出花样年华
艾草:天然养生“舒肤佳”
芦荟:埃及艳后靠它征服世界
白芨:草药里的美白仙子
葛根:解热生津的“女人参”
白芍:养阴补血的女性知音
杏仁:润养肌肤,容颜不老白嫩嫩
玉簪花:养血祛斑,像花一样美丽无瑕

★第三章 保佑我们的先天之本★
何首乌:温补肾阳,再活500年还是黑发飘飘
枸杞子:古人的四季养生不老丹
冬虫夏草:世间有、天上无的阴阳双补药
三七:起死回生“金不换”
芡实:对脾肾忠心耿耿的水中仙子
女贞子:补肝益肾,完美的天人合一
杜仲:双向调节血压第一药
菟丝子:温和补养,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可以开始

★第四章 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
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
山药:神仙药食,养足我们的后天之本
番木瓜:“万寿果”保你肠胃平安
陈皮:身边最常见的健脾良药
藿香:助脾胃正气,让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丁香花:香喷喷的暖胃好手

★第五章 常见病不求人★
板蓝根:治感冒的经典药方
桔梗:让大长今微笑的止咳药膳
罗汉果:可以降血糖的甜果子
桃仁:最擅长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紫苏:散寒暖胃,吃海鲜绝对少不了它
南瓜子:每天吃一把,不用担心前列腺
槟榔:消食化积,南药第一名
茱萸:外用降血压的最佳选择
冬桑叶:止盗汗、自汗之妙品
款冬:久咳不愈肺寒患者的首选良药
落地生根:傣家跌打损伤圣药
石菖蒲:善入心经,冠心病患者的福音
大蓟:无论外用还是内服,都是止血良药
卷柏:消炎止血的还魂草
仙鹤草:让人迅速恢复体力
蒲黄:可以降血脂的花粉

★第六章 现代白领的健脑安神大法★
天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
酸枣仁:失眠去无踪,美梦伴一生
红枣:补血安神,每天都可以当零食吃
黄花菜:健脑清心,乐而忘忧
桂圆:养血安神、益智强身,说不完的好处
莲花:清心养神,固精气、强筋骨的宝贝
远志:治疗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的特效药

★第七章 轻轻松松草本排毒★
金银花:有了它,炎炎夏日也清凉
蒲公英:身上长了无名肿毒就用它
鱼腥草:消炎解毒,小草药有大作用
决明子: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
枇杷叶:清肺热的常用药
栀子:擅长解全身热毒
夏枯草:清热泻火,治淋巴结核第一药
紫花地丁:解毒消痈要药
牡丹:凉血妙品,花中神药
凤仙花:外用可以清热解毒的“女儿花”
黄连:清五脏湿热,世间第一苦
麻黄:发汗?止汗?看明白再用

★第八章 餐桌上的素淡美味★
银耳:润肺滋阴的最佳食物
百合:补益五脏,怎么做都好吃
荠菜:“三高”患者的极品蔬菜
薄荷:清咽利喉的芳香疗法
茴香:慢性胃炎的缓解药
白果:治疗咳喘,当仁不让
木莲果:最能壮阳的水果
紫蔸:宣肺化痰,还可以通便
乌饭树:坚筋骨,益肠胃,让人强壮得像大树
车前草:前列腺炎患者的最佳食疗

★中药的行走方式★
光知道一个药的作用和性质还不够,还得明白它的行走方式。
西方的物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向量”,比如力,有大小、有方向。中药也与此类似。大小就相当于药物的性质,而方向则意味着这味药物到人体后会怎么走、到哪里去。这就涉及升降浮沉和归经的问题。
药性,大家都很重视;但药的走向大家都不是太重视,或是一到运用的时候就忘了,这大大影响了用药的效果。

★升降浮沉★
不同的药走向不同。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有的药走五脏,有的药走四肢;有的走上焦,有的走中焦,有的走下焦……都不同。所以你要根据病位,根据邪气的出入来选择用药。
怎么把握药的升降浮沉呢?靠死记硬背当然不行。我们师门从来不要求背任何东西。过去要求背的《药性赋》、什么方歌、歌诀,我们从来没有背过。咱们要去体会。明白了它的道理,这些东西自然就记住了。不明白其中的的道理,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
很多药,药名本身就体现了升降浮沉。比如升麻,肯定是往上升的;沉香它肯定是往下沉的。沉香就是沉香木,一般的木头都浮于水,唯独沉香木,扔到水里会下沉,用于人体它也会往下沉,它能降气。
我们必须非常注意中医里的药名、方名、穴位名称,其中都含有很多密码,可以去破解。
植物类药,我们可以看它长在植物哪个部位,以确定其性质和走向。

★花叶升散,凡子必降★
花和叶是升散的,它们在植物的最表层。花散发出清香,它是散的;叶子上每天蒸发出大量的水分,这也是在散。用于人体也有升散的作用。抓过感冒药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方子,药味不多,药量也不大,但是抓回来却是一大包,以花和叶居多,质地都是非常轻的,因为要取它的升散之性,来发散掉我们体表的邪气。花叶升散,但也有例外,比如旋覆花,它不升不散,而是降的。
凡子必降。植物的种子,比如莱菔子、五味子、白芥子、车前子、川楝子等,种子在枝头成熟了以后,都要掉到地上,才能生根发芽,这就是在往下降。作用于人体,它也有下降的作用。还有比如桃仁、杏仁、柏子仁、酸枣仁,他们不但是种子而且还有很明显的油性,所以能润下,润肠通便。这些种子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偏温。没有温热,它哪有力量发芽呢?但也有例外的,比如蔓荆子就是往上升的,而且性凉,它质地轻,可以用于升散头面之风。

★枝走四肢,梗通上下★
植物的枝丫就会走人体的四肢。我们可以说,他们同气相求。比如桂枝、桑枝、紫苏旁枝,都是走四肢的。像胳膊痛,手指发麻,引经药可用桑枝,如果因为受寒较深,也可以加桂枝;如果只是因为临时受了一点寒,用紫苏旁枝和桑枝就可以了。
梗,就是植物的中间的梗子,也叫主茎。养料要通过茎从根部往上输送;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能量,输送到根部去储藏,也要通过茎。所以说,茎是能升能降的。我们经常说的紫苏梗、藿香梗,在人体内,能通气、调气,能升能降,调气就在这升降之中完成。

★根分三部★
根部入药要复杂一点。靠上部的根,主要往上面的植株输送养料,它偏往上走;靠下部的根须,是要往下扎的,它的性质偏往下走,治下焦的病;至于中间的那一截根,就是守中的,治中焦的病。比如当归,按上中下的部位,可分为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三部分,当归头上行而活血,当归身守中而养血,当归尾下行而破血。现在大家用根都不是太分明了,整个根都放在一块用了。
当然,现在用芦和用须还是有讲究的。
芦在根的最上方,是植物根和茎的交会处,比如说人参有一个参芦。芦是一心向上升的,因为根的养料在芦这里往整个植物上输送,芦也就具有了很强的上升的作用,甚至能够引发呕吐。我们在用根部的药的时候,一般都把芦去掉。像人参这样比较珍贵的药材,我们舍不得扔掉它的芦,又因为它有很特殊的作用,所以我们就留下来,遇到体质比较虚的人,上焦有邪,你想让他吐一下,又不敢用那些峻烈的催吐药,就用参芦。
根须在根的最下方,它使劲往下走,往土里钻,所以又有攻破作用。比如甘草,你要是用它来调和诸药,又不想让他过于固守中焦,就可以用甘草梢,他会往下走得快一点;再比如小便带血,小便刺痛,一般也会用甘草梢。甘草梢能走阴茎,走尿道,有清利的作用。

★药物走向的其它判定方法★
此外,植物的节则走人体的关节,皮则走人体体表,心则入心,络则通络,藤则上行,刺则刺破……这都需要我们格物致知,观察这个药的本身。
金石、介类药,即金属、矿物、化石、贝壳之类。这些药都很重,药只要重就会往下走,这是它们的基本走向。
还有动物药,被称为“血肉有情之品”,它跟人体血肉同气相求,对人体的作用就会非常明显,它能峻补不足,搜剔顽邪。人体有虚,用它可以很峻猛地给你补一下。比如说鹿茸,是峻补真阳的;龟板,是大补真阴的。还有鹿筋,保健品店里买的蛤蚧、鹿鞭等,都是用来峻补人体的。当你需要补的时候可以补,不需要补的时候用了反而会过犹不及。
人体有非常顽固的邪气时,一般的药攻不下来,可以用动物药,尤其是虫类药来搜剔。一块骨头,啃完了,上面还剩一些碎肉,咱们怎么啃也啃不下来,有的在缝隙里,剔也剔不下来,扔在地上,很多蚂蚁爬上去了,开始吃骨头上面的肉,很快骨头就被啃得光溜溜了,这就是虫类的搜剔功能。虫类的药也会钻到人体筋骨的缝隙里,把一些顽固的风寒湿邪,像从骨头上搜剔筋肉一样剔除,从而达到很好的祛邪的效果。但是,咱们不要轻易用虫类的药。医者是救人的,是拯救众生生命的,不能因为救一个人而杀害更多的众生。当用则用,不必用时,就千万别滥用。这是医家必须具有的一种情怀。动不动就用虫类药,不算本事。中药也称本草,而不称本虫,其实也是在提示大家尽量用植物类的药,虫类的药不要滥用。

★入气入血解★
虫类药也是有入气分入血分之区别。叶天士比较善于用虫类的药,他总结说:“有血者入血,无血者入气。”有的虫子有血,有的虫子没有血。比如说一只蚂蚁,你把它拈死,就没有红色的血。当然从生物学意义上你可以说它有血,它的血可以是其它颜色,但是它没有红色,在中医里面就叫无血,这样的虫子入药就往往走气分。知了死了以后,你把它剥开,看不到红色的,知了没有血,蛇则肯定有血。所以蝉蜕就走气分,蛇蜕就走血分。咱们自己就能看出来。
其它的药也是如此。红色的入血分,青色的以入气分为主。紫苏叶一面是红的一面是绿色,还有的叶子春天夏天是绿的,到了秋天的时候成红的了。这说明它一定能沟通气血。或者说当它青的时候采就入气分为主,红的时候采就以入血分为主。但你不管什么时候采,因为它在红和绿之间的变化比较快,它肯定是能沟通气血的。

★有规律就有例外★
当然,有规矩就有特权,有规律就有例外,凡事没有绝对。
比如红花是红色的,入血分,这是规律;金银花不是红的,所以入气分,这也是规律;但金银花也入血分,这又另当别论。
再比如,三七是一味活血化瘀的药,它肯定要入血分。三七是什么颜色?它外表是灰白色或是黄色的,里面则是墨绿色的,而且很坚硬。没听说它是红色的,但是依然走血分。

★药的行走速度★
药的行走也有速度。有的药走得快,有的药走得慢;有的药是走而不守,有的药是守而不走。
比如大黄,它在人体内走得非常快,从来不停留,就像关公过五关斩六将那样,那就叫做走而不守,从东岭关到黄河渡口,他不会占领了哪个关就守在那儿不走了,这味药下肚会迅速从上往下通,夺关斩将而出。
有的药则是守而不走,喝下去了以后走得特别慢,甚至会在在某个地方守一阵子。比如甘草。其实很多甘甜的药都喜欢守;而很多苦药,它都走得相对快一些。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黄连走得就慢。黄连、甘草都是守而不走的。尤其是小剂量的甘草,它走得尤其慢。
这些药怎么配伍呢?要相互牵引。就好比两个人,如果他们都是急性子,会互相催促着赶紧走,大黄和芒硝在一起就是这样,喝下去了马上就要大便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厚朴、枳实这两个下行的药,它们就走得更快了,这就是大承气汤。有时候我们并不想让他们走得那么快,拉肚子拉的太厉害了,人会受不了。这时候可以配点甘草,它走得就慢了,走得慢了,它们就会在路上把涤荡污浊的工作做得更细。这就是调胃承气汤,用甘草来牵制大黄和芒硝。大黄和芒硝要走,甘草不走,怎么办?我等你一会儿,大黄和芒硝行走的速度就慢下来了。当然也不会太慢,甘草想守在这里,大黄和芒硝说“我们走了,你怎么不走啊?”甘草只好说:“你们走我也走吧,你们等我一会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老中医赵绍琴临床经验 经验方】
《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学习交流
第一章·伤寒要义3
本草述钩元 卷五 石部石膏
中医入门三字经(一)
伤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