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列腺肥大并发尿潴留


 前列腺肥大并发尿潴留是老年泌尿外科的常见急症,属于中医“癃闭”范畴。柴浩然治疗本病,有胆有识,学验俱丰,常能化险为夷,避免手术痛苦,颇受患者称道。

一、辨证要点

1.热结水府,证分虚实 前列腺肥大并发尿潴留,症见小便涓滴不通,灼热疼痛,甚或点滴全无,小腹胀急满闷,伴心烦急躁、咽干口燥等症,多为热结水府,膀胱气化失常,发为癃闭。柴浩然认为,热结水府所致癃闭,临证有实热与虚热的不同。
(1)实热:多由情志不畅,五志化火,内热炽盛,结于水府,以致尿闭不通。除上述主症外,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或弦数有力为其辨证要点。 此时,因热结而尿闭不通,尿闭则火无由而泻,治当清热泻火,滑窍通闭。 方用自拟经验方:鲜白茅根45g,丝瓜络30g,马尾连9g,鱼腥草15g,海金沙9g,瞿麦9g,滑石粉12g,萹蓄9g,淡竹叶9g,生栀子9g,甘草6g。

(2)虚热:多由膀胱积热日久,肾阴受损,以致虚热内结水府,尿闭不通,除上述主症外,舌质绛红、舌根黄腻苔、或间有剥脱、脉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此时,虚热不清则邪气留恋不去,肾阴未复则膀胱气化不行,治宜清热滋阴,通窍利水。方用知柏地黄汤化裁。 基本方:知母9g,黄柏9g,生地18g,女贞子12g,山药12g,茯苓12g,泽泻9g,牡丹皮9g,怀牛膝24g,车前子9g,海金沙9g,路路通9g,淡竹叶9g,甘草6g。

2.湿热内蕴,治有缓急 前列腺肥大并发尿潴留,症见小便灼热不畅,涓滴迫急,甚或点滴全无,小腹胀急难忍,伴口苦黏滞,口渴不欲多饮,大便不畅或干结,舌质深红,苔黄滑或黄厚而腻,脉滑数,或弦滑而数,或沉实而数。此为湿热内蕴,下注膀胱,气化不利发为癃闭。柴浩然认为,湿热内蕴所致癃闭有渐发与暴发的区别。

(1)渐发者病势较缓,癃闭时轻时重,轻时小便灼热不畅,涓滴迫急;重时点滴全无,用药或留置导尿管可暂缓癃闭之急。对此治宜清泄湿热,通关滑窍。方用自拟经验方“将军散”。 基本方:生大黄60g,滑石粉30g,黄柏30g,晚蚕砂30g。共为细末,每服3g,1日4次,温开水送服。 (2)暴发者病势较急,病作即见小便点滴不通,小腹憋胀,尿意迫急,痛苦异常。此时散剂犹恐效缓,急宜汤剂荡涤湿热,以速其效。常用方剂有二: 一是选用八正散加味,重制其剂:木通15g,车前子(包煎)30g,萹蓄15g,生大黄9g,滑石30g,甘草6g,瞿麦15g,生栀子9g,路路通9g,青、陈皮各9g,广郁金9g。 二是自拟经验方:川牛膝30g,滑石24g,海金沙12g,茯苓18g,瞿麦9g,冬葵子12g,川大黄4.5~9g,甘草6g。

3.瘀热互结,泄热行瘀 前列腺肥大并发尿潴留,症见小便点滴不通,或艰涩涓滴不尽,小腹胀急难忍,按之急结疼痛,大便干结难下,舌质暗红,边尖有瘀点、瘀斑,苔黄而厚,脉沉弦而涩。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多为膀胱热结日久,气化不行,渐及血分,以致瘀热互结,蓄于下焦,渐发癃闭。 柴浩然认为,瘀热互结所致癃闭,治当泄热通便,行瘀散结,首选桃核承气汤合五淋散泄热通腑,行血利水;待大便通畅、小便渐利之时,再用五淋散酌加桃仁、怀牛膝、海金沙、川大黄、滑石等活血化瘀、利水通淋之品;病情缓解之后,侧重于活血化瘀,行滞散结,以治其本。

4.瘀阻窍闭,内外兼治 前列腺肥大并发尿潴留,有跌仆或外伤病史,症见小便点滴全无,小腹胀急难忍,舌质暗紫,或有瘀点,脉沉涩者,多由瘀血阻滞、尿窍闭塞发为癃闭。柴浩然认为,此时急当行瘀散结,通窍利尿,方用《证治准绳》之抵当汤合六一散化裁。 基本方:当归12g,大黄9g,炮甲珠9g,生地9g,桃仁12g,怀牛膝18g,滑石15g,海金沙9g,甘草6g。 同时,因病情急迫,唯恐内治效力较逊,可配合葱麝熨法:葱白250g,捣泥,加麝香少许,炒热后纱布包裹熨脐,冷则易之。以此内外兼治,意取力宏效速之功。 待病情缓解,改用自拟经验方:怀牛膝15g,桃仁9g,琥珀(研末冲服)3g,路路通9g,甘草6g。善后治疗,以资巩固。

5.阳虚寒凝,探源求本 前列腺肥大并发尿潴留,症见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小腹憋胀,伴腰膝酸软无力,四肢不温,大便自调,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迟、两尺尤弱等症,多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虚不化,寒凝尿阻发为癃闭。 柴浩然认为,此证多患于年高体衰之人,治宜温肾助阳,化气利水。为避温燥耗气伤阴之弊,则用《金匮要略》之瓜蒌瞿麦丸辛温寒润之法,改丸为汤。 基本方:熟附子6~9g,瞿麦9~15g,天花粉15g,茯苓15g,炒山药30g。 有条件时,酌加乱发9g(或用血余炭4.5g代之),盘龙草(旧草帽贴近头部者)15~30g。《本经》谓乱发“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金匮要略》之滑石白鱼散中亦用乱发治小便不利。柴浩然体会,乱发含头油脂垢,为滑窍利水佳品,盘龙草与之同理。此二物现已不多使用,但证之临床,确有佳效,可供同道参考。待病情缓解后,还应探源求本,用《金匮要略》之肾气丸善后治疗。

二、病案举例


病例一五志化火,热结水府 李某,男,58岁,1977年5月8日初诊。 素患慢性前列腺肥大,近因工作紧张,操劳过急,出现小便淋沥不畅,灼热疼痛10天,日渐加重,以至排尿点滴难下,或点滴全无,小腹胀急。某医院诊为“前列腺肥大合并尿潴留”,静脉点滴青霉素3天,两次导尿,仅能暂缓一时。 诊时症如上述,伴心烦急躁,咽干口燥。舌质红,苔薄黄而燥,脉洪数有力。 证属五志化火,热结水府。治宜清热泻火,滑窍通闭。 处方:鲜白茅根45g,丝瓜络30g,马尾连9g,鱼腥草15g,海金沙9g,瞿麦9g,滑石粉12g,萹蓄9g,淡竹叶9g,生栀子9g,甘草6g。3剂,水煎服。 5月11日二诊:小便渐畅,灼热、疼痛减轻,药既应证,守方再服3剂。 5月14日三诊:小便正常,舌苔薄白,脉弦略数,处知柏地黄丸善后而愈。 按:本案证属五志化火,热结水府。柴浩然所用自拟经验方,既取导赤散清心利水与八正散泻火通淋之意,又避其过于苦寒。其中,重用白茅根、丝瓜络清热利水;配合马尾连、鱼腥草、生栀子、竹叶清利三焦之热;海金沙、瞿麦、滑石、萹蓄、甘草滑窍通闭。该方用于热结水府之证,常有较好疗效。


病例二湿热内蕴,下注膀胱,溲窍癃闭 姚某,男,68岁,1978年9月9日初诊。 患者素体丰健,于8天前感到小便不利,有灼热感,渐至点滴不通,小腹憋胀拘急,以“前列腺肥大合并尿潴留”住某医院治疗6天,施用肌注青霉素、链霉素和葡萄糖输液,以及内服己烯雌酚片等药,并留置导尿管排尿,疗效不著。病人因害怕手术,遂求中医治疗,但不愿服用汤剂。 诊时症见小便点滴全无,已成癃闭之病,仅靠导尿管排尿,大便不畅,口干且苦,舌质深红,舌苔黄厚而腻,脉象沉实而数。 证属湿热内蕴,下注膀胱,溲窍癃闭。 治宜清泄以逐湿热,苦泄通关滑窍。方用自拟“将军散”。 处方:生大黄60g,滑石粉30g,黄柏30g,晚蚕砂30g。共为细末,每服3g,日服4次,温开水送服。 9月11日二诊:患者服药2天,因导尿管自动掉出,未及再插,但见小便点滴排出渐增至少量排出。于今晨小便通畅且正常。 嘱将原方减少为2次,改为早、晚空腹各1次,继服1周,并嘱饮食清淡,忌辛辣刺激厚味等品。 2年后随访,病未再作。 按:湿热内蕴,阻滞下焦,影响膀胱气化,以致窍阻溲闭。由于病人不愿服用汤剂,故处以自拟“将军散”,首选生大黄,号称将军,以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功;滑石粉清热通溲,滑利溲窍;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泻膀胱,利水结;晚蚕砂浊中有清,善化胃肠湿浊。四药合用制为散剂,虽云“散者散也”,但疗效之速,出人意料。

病例三瘀热互结,溲阻癃闭 郭某,男,62岁,1975年11月25日初诊。 患者小便不利、小腹憋胀难忍14天,从昨晚病情转重,小便点滴不通,于1975年11月25日住院。检查:发育正常,营养差,急性病容,小腹部胀满,压痛(++)。肛查:前列腺II度肿大,中央沟消失,质软,压痛(++)。血化验:血红蛋白78%,红细胞390万,白细胞14000/mm3,中性粒细胞74%,淋巴细胞26%。尿化验:淡黄色,清晰,蛋白(+),红细胞(++),脓球(+)。临床诊断:尿潴留、前列腺肥大。患者于1975年11月10日开始小便不畅,小腹憋胀难忍,经用抗生素治疗,稍有好转,从11月24日晚,小便点滴不通,胀急难忍。11月25日住院后即予留置导尿,肌注青霉素、链霉素,口服乌络托品、乙烯雌酚、维生素B1、维生素C、呋喃呾啶治疗,至12月3日小便仍不通,膀胱仍有潴留尿液,继续保留导尿管。因病情不见好转,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惧怕手术,故要求中医治疗。 诊见患者小便不通,大便干结,小腹胀满,按之急结疼痛,舌质深红、苔黄根厚,边尖可见紫点,脉象细沉有力。 证属瘀热结滞,溲阻癃闭。 治宜疏下焦,通腑气,行瘀血,利水道。拟桃仁承气汤合五淋散。 处方:当归15g,杭芍药15g,茯苓24g,栀子9g,甘草9g,川大黄12g,桃仁30g,芒硝12g,桂枝6g。1剂,水煎,分两次服,4小时服1次。 12月4日二诊:昨日下午5时服药,7时许即大便1次,大便质地尚干,能小便少许;当晚9时服二煎,至天明大便5次,粪便渐稀量渐多,每次大便均能小便约半碗(250ml)。次日天明至中午,再未大便,单独小便5次,尿量同上,小腹渐舒,按之无急结疼痛感,脉象稍和。续以清热利尿、行瘀散结之法,用五淋散加味。 处方:当归15g,杭白芍15g,茯苓24g,炒栀子9g,桃仁30g,怀牛膝30g,海金沙9g,川大黄4.5g,滑石18g,甘草6g。2剂。水煎去渣,每6小时服1次。 12月5日三诊:患者昨天中午至今日中午,24小时服药期间大便两次,色呈黄色,半稀便夹干结粪块,小便9次,每次仍约半碗(250ml)。 药证相应,仍处原方5剂,改为每日1剂。 12月10日四诊:患者小便渐畅,但膀胱仍有残余尿并尿时急迫感,大便呈稀溏,有时稠干,每日5~6次,色黑黄。治则仍宗前法,稍作调整。 处方:怀牛膝30g,桃仁30g,肉苁蓉18g,茯苓15g,路路通9g,瞿麦12g,王不留行12g,甘草6g。10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空腹服。 12月23日五诊:患者因病情好转,于四诊后12日已出院,在家仍继服上方,现除小便排尿无阻外,每天下午仍觉小便有不舒感,但不灼热疼痛,大便日行两次,别无明显不适,舌苔渐化,脉象渐和,但瘀热虽退未清,仍守上方,略作损益。 上方去肉苁蓉、瞿麦,加丹参24g,海金沙12g,滑石18g,川大黄4.5g。 处方:怀牛膝30g,桃仁30g,路路通9g,茯苓15g,王不留行12g,丹参24g,海金沙12g,滑石18g,川大黄4.5g,甘草6g。5剂。每日1剂,水煎服。 12月31日六诊:患者病情均好转,大便润,小便畅,溲时已无不适感,舌苔已化,舌边紫点退而未净。为了“祛邪务尽”,仍处上方,加琥珀(研冲)4.5g,再服5剂,停药静息可也。 1976年1月中旬,患者家属来告知:自服完药后诸症皆愈,二便通调,食眠俱佳,能参加劳动,病已完全告愈。 按:本例患者为膀胱热结日久,气化不行,渐及血分,以致瘀热互结,蓄于下焦,发为癃闭。柴浩然标本兼顾,泄热通便与行瘀散结同施,前后五诊,辨证用药恰到好处。一诊选用桃核承气汤合五淋散,泄热通腑,行血利水。二诊待大便通畅、小便渐利之时,再用五淋散酌加桃仁、怀牛膝、海金沙、川大黄、滑石等活血化瘀、利水通淋之品。三诊、四诊效不更方,巩固药效。五诊待病情缓解后,侧重于活血化瘀,行滞散结,以治其本。

病例四瘀阻尿窍,发为癃闭 樊某,男,72岁,1978年8月2日初诊。 患者年届高龄,素体尚健,10天前不慎滑倒,臀部着地,即觉臀阴间隐痛不舒感,时有小便不畅,阴茎抽急,突于两天前小便点滴全无,小腹胀急难忍,西医诊为“前列腺肥大并发尿潴留”,曾3次导尿均未成功,建议膀胱造瘘或行前列腺摘除术。因病人坚持己见,要求先用中药治疗。 症见小便点滴全无,小腹胀急,按之如覆大碗,坐卧不宁,舌质边暗,苔腻微黄,脉沉涩。 证属瘀阻尿窍,发为癃闭。 治宜行瘀散结,通窍利尿。因病情急迫,导尿未果,采用内外兼治,以求速效。内服方用《证治准绳》之抵当汤合六一散化裁。 处方:当归12g,大黄9g,炮甲珠9g,生地9g,桃仁12g,怀牛膝18g,滑石15g,海金沙9g,甘草6g。4剂,水煎两次,令匀,分3次服,每4小时服1次。 外治配合葱麝熨法:葱白250g,捣泥,加麝香少许,炒热后纱布包裹熨脐,冷则易之。 8月6日二诊:经内外合治,至翌晨小便点滴而出,尿量逐渐增多。继用上方4剂,服法同前。 8月10日三诊:小便畅通无阻,唯尿后有拘急不适感,脉症大减。 疏用柴浩然自拟经验方:怀牛膝15g,桃仁9g,琥珀(冲服)3g,路路通9g,甘草9g。3剂,水煎服。药后病愈,未再复发。 按:本案病例为瘀阻尿窍,发为癃闭。柴浩然采用内外兼治,内服方用《证治准绳》之抵当汤合六一散化裁,外用葱麝熨法,取得速效。其中葱麝熨法既通阳化气,以助膀胱气化之功;又通窍祛瘀,可佐祛瘀散结,其法可效。内外合用,故而取效。另外,柴浩然自拟经验方,临床使用效果很好,可资借鉴。

病例五肾阳不足,寒凝尿阻 邵某,男,70岁,1980年5月10日初诊。 宿有腰膝酸困疼痛,近因家事纷繁,忽于月前小便点滴不通,小腹憋胀,先后经中西医诊治,虽有小效,旋即闭塞如故,某医院诊为“前列腺肥大并发尿潴留、泌尿系感染”。用抗生素及乙烯雌酚等药治疗,效果不显,故留置导尿,请中医保守治疗。 症见小便癃闭,点滴不通,腰膝酸软无力,四肢不温,小腹胀闷,大便自调,舌淡、苔薄白,脉沉迟而细,两尺尤弱。 证属肾阳不足,寒凝尿阻,发为癃闭。 治宜温肾助阳,化气利水。方用瓜蒌瞿麦丸易汤加味。 处方:天花粉15g,茯苓30g,山药30g,炮附子9g,瞿麦15g,乱发9g。5剂,水煎服。 5月15日二诊:药后平适,因留置导尿,不知小便利否,仍用原方5剂,去导尿管观察效果。 5月20日三诊:导尿管去掉当日即有少量尿液排出,尿次较频;次日小便渐畅,尿次减少;药尽小便通利,为巩固善后,改用肾气丸易汤合滑石白鱼散。 处方一:熟地24g,山萸肉12g,山药12g,白茯苓18g,泽泻9g,牡丹皮9g,肉桂6g,熟附子9g。10剂,水煎服。 处方二滑石白鱼散:滑石粉10g,血余炭5g,白鱼100个(白鱼即书纸中或衣物中小白虫,故又名衣鱼)。共为细末,分12包,每日3次,每次1包。 此后寿延数载,病未再发作。 按:本案病例为肾阳不足,寒凝尿阻,发为癃闭。肾主水而司气,肾气不化,则小便不利,水气内停;气不化水,则津不上乘。柴浩然认为:阳虚溲闭日久,容易夹湿夹瘀。本例因高龄之人,下焦元阳本虚,以至不能蒸化津液,化气行水,故见癃闭、口渴、小便不利又兼涩痛、尿浊。对此,柴浩然将《金匮要略》之瓜蒌瞿麦丸改丸为汤剂,以温阳化气,利水润燥,取其汤荡效速之功。其中又加用乱发,为滑窍利水佳品,故而确有奇效。近些年来,因乱发不易采取,临床每用血余炭代之,或酌用滑石取代。本案善后所用肾气丸易汤亦取“汤者荡也”之意。以滑石白鱼散化瘀利湿滑窍,临床因药应证,使病迅速获愈。

病例六肾命火衰,阳虚癃闭 潘某,男,65岁,1982年7月6日初诊。 患者自觉小便不畅,尿急量少,早轻晚重,已1个月有余,某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炎”,用抗生素10多天,效果不明显,始来柴浩然处求诊症见素体较差,尿意急迫,小便不利,晨起症状较轻,晚则病情增重,口舌干渴,舌质正、苔白薄,脉象沉迟,两尺涩微。 此为肾阳虚冷,水气不化,诊为肾命火衰,阳虚癃闭。 治宜温下焦,滋上焦,用辛温寒润法,处《金匮要略》之瓜蒌瞿麦丸(改汤)。 处方:炒山药30g,茯苓15g,天花粉15g,瞿麦15g,熟附子9g。2剂,开水煎服,每天1剂。 7月8日二诊:患者服上方2剂,自觉有效果,小便渐畅,口渴亦减。因药已应证,勿事更张,即守方不变,仍处上方10剂,1日1剂。共服12剂,诸症皆平,随访效果良好,已康复无恙。 按:肾为水火之脏,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二阴(即二便),水火偏盛偏衰,均可致病。本例小便不利,主因肾阳不足,肾阳虚则不能温化水气,寒结于下,则小溲不畅。肾阳虚火衰,亦不能蒸化津液,津液不能升布,则口舌干渴,故用瓜蒌瞿麦汤辛温寒润,并行不悖。方中附子温肾阳化水气;天花粉、山药滋阴润燥;茯苓、瞿麦行水气,以逐膀胱癃闭之水。12剂药后,肾阳渐充,肺阴以润,上下相通,其病自愈,足证经方组合之精,大有不可思议之妙。柴浩然认为,此方与肾气丸相比,因无熟地滋腻和牡丹皮凉血之品,又有瞿麦逐水之品,所以对此类病例本方最为合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如何治疗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
八 正 散
八正散*湿热下注
八正散
八正散 【组成】 车前子 ,瞿麦,...
方剂歌诀详解——八正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