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中涎唾多

口中涎唾多

口中涎唾多是指病人自觉口中唾液多,不能自控,必须时时吐出为快。

中文名口中涎唾多

含 义病人自觉口中唾液多

脾胃受寒  感受客寒,寒邪入侵

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之人,中阳不健

单验方益智仁,每取1粒,口中细嚼

饮食宜忌不要吃生冷食品

更多

    基本内容

    口中涎唾多是指病人自觉口中唾液多,不能自控,必须时时吐出为快.

    概述

    口中涎唾多是指病人自觉口中唾液多,不能自控,必须时时吐出为快。多与胃寒胃热及中风脑病有关,小儿则往往与蛔虫有关。是为体内津液代谢障碍,分泌物过多,化生痰水,从口腔而出,是一种病理产物,必须掌握其病源,找出化生痰涎的病根所在,方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涎唾过多之苦,否则徒消其涎沫,随消随长,反致人体津液外渗过多而成津枯之痰。本病首见于《灵枢·口问篇》:“黄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饮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

    病因病机

    1.脾胃受寒

      感受客寒,寒邪入侵,中阳被郁,运化失常,水湿上泛口而为口涎唾。

    2.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之人,中阳不健,脾胃运化无力,水湿易停。

    3.胃中湿热

      感受湿热之邪,湿热蕴中,水湿停骤,上溢于口,而为口涎。或腹内有虫胃热涎下。

    4.中风中脏腑

      中风中脏腑之人,机窍失灵,津液不能正常运转、输布。则口中亦流涎不止。

    辨证施治

    分型论治

    1.脾胃受寒

    主证:有明显受凉或过食生冷史,口中吐清水或清涎,伴有胃脘痞胀隐痛,嗳气,纳差,或兼腹泻,腹胀,若夹外感则有恶寒发热,头痛,关节酸困等不适,苔白腻,脉紧。

    治法:温胃散寒

    方剂:正气天香散藿香正气散加减

    2.脾胃虚寒

    主证:口中泛涎不止,喜唾涎沫,久不了了,或值大病之后,其人喜唾,时时发作,纳呆,面色黄白,头昏乏力,身倦思睡,苔薄白。脉沉小弱。

    治法:温补中焦

    方剂:理中汤吴茱萸汤加味

    3.痰饮内停

    主证:呕吐痰涎,口中常唾浊厚涎沫,心下痞满,胸胁苦满,气上冲心,小便短少,或伴有咳喘吼鸣,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温化痰饮

    方剂:苓桂术甘汤或小青龙汤化裁

    4.胃中湿热

    主证:口中吐涎色黄,质厚,味臭,或伴泛酸水,脘中痞闷,纳差,泛恶,口苦口干,口中黏腻,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化湿热

    方剂:黄连平胃散加味

    5.中风中脏腑

    主证:病人于中风后半月至一月或更长时间,口中流涎不止,口眼歪斜,语言欠利,手足不遂,肢体痿软,舌质偏歪,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益气和营血,通络利窍

    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胃强脾弱,积食内热重、大便干燥,要养好脾胃,减少津液损耗
    手足汗症
    《伤寒论》温中益津法探析
    中医对于小儿呕吐的辩证与调理思路浅析
    脾胃虚寒,中阳不运,温中补脾,治疗便溏
    病案 | 睡觉时咳得停不下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