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踏访边关重镇古北口,探寻错综复杂长城--两日穿越古北口长城之蟠龙山龙峪口

(二)第二天行程

古北口的夏夜,宁静而清凉,一轮清辉,洒在古老的边关之上,边墙高耸,雄峙在卧虎山之上,潮河岸边。站在农家院前的乡镇公路上,凉气袭人,需要披上长袖衣衫。

未能当天返城的一众驴友,包括信君,骆驼,老夏,风风筝,沁儿,瀚鱼,我,共计7人。等待农家院主人给我们做饭的时候,一边谈及瀚鱼的过度透支的体力与疲惫的身体,还好,脸上有了点笑容;一边敲定了第二天继续行走古北口长城的成员,信君,骆驼,风风筝,我,共计4人。骆驼是行走长城的强驴,经常一个人独行。他的意见,是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连穿,老夏给了个建议,穿过金山岭以后,从司马台景区出(预计无法走完司马台景区的全程了,时间可能不够);这个方案里,将会把蟠龙山-姊妹楼之间的长城支线给撇下,肯定顾不上往那边去了;另外,此司马台指景区,不含北京长城最为险要的司马台单边墙。

顺时针方向,从左向右分别是:瀚鱼,沁儿,风风筝,骆驼,信君,老夏,我。

次日早早吃了早饭,乘公交往古北口站,然后步行登古北口古城与蟠龙山长城。往公交站去的路上,向西可远眺昨日攀爬的长城。

连接卧虎山西沟-古北口长城段。

在那段长城之上,最高处是连结卧虎山西沟长城与八大楼子长城的结点,骆驼所称“密云结”南侧的又一个三叉结点,形成连续两个结点(类似箭扣段长城,不过,箭扣段存在多个结点:结点1是最著名的北京结;结点2是北京结北边的九眼楼,是内长城、外长城、南山路边垣的结点;结点3是北京结西侧庄户长城与耷拉边长城的结点“穿过”;结点4是北京结往南的鹰飞倒仰,连结箭扣与“秦皇旧址”段的结点;结点5在“穿过”往西的藏碑楼,是明长城与北齐长城的结点;结点6是旺泉峪继续往西,蝴蝶结与响水湖长城之间的一座敌楼,是另一处明长城与北齐长城的结点。就是说,箭扣段附近至少数得上来的,已经有6个结点)。古北口处的结点,除上述两处外,还有姊妹楼处(卧虎山长城、潮河水关、铁门关瓮城)、蟠龙山与连结蟠龙山卧虎山支线长城的结点,共计4个结点;还有一个结点位置不明,即姊妹楼向北东延伸的支线长城,最终应在金山岭或司马台附近有一个结点。

卧虎山的两只老虎与山巅之上的敌楼。

卧虎山长城。

在古北口二站下车,穿过古镇的街道,沿途是早市的商贩。

途经三眼井,南行至杨令公庙。这一段4月份与老夏走过一次,不再详细介绍。详情可参见之前的游记《风起云涌古北口,降龙伏虎蟠龙山--古北口古镇至蟠龙山长城穿越》(本游记末尾附链接)。

出杨令公庙南行,是两步三座庙的药王庙、关帝庙、观音庙。此处的药王庙指的是神农氏,或称炎帝。其实,在上古的传说中,有关炎帝和神农氏的传说是混乱的,二者身份有时并不一致。

关公的忠义可靠,被赋予诚信的内涵,以至于在民间又化身为财神的象征。

观音庙坐落于古城城墙之下,观音在民间诸神中,是最为亲民的一位,几乎无所不能地对普通百姓在百事不顺时皆能予以护佑。不过,其被寄予的最大心灵寄托,还在于求子求嗣上。

登上重修的古北口古城北门城楼,可以眺望对面的卧虎山。第一次来时,我就被北侧卧虎山长城与潮河南岸的古北口长城的走向弄糊涂。直到后来,才逐渐明白这是古北口长城的双线长城。

这红衣大炮,该是清朝才普遍投入使用。

离开北门城楼,沿古城城墙东行。潮河在群山之间蜿蜒,长城伫立于潮河两岸,北侧万山耸峙,南侧低山环伺,京师销钥之势彰显。如此险峻之地,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北口是多起重大战争的发生地, 直至现代战争的古北口抗战。

长城,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柱,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不屈于外族奴役的象征,如果再有一场外族的凌*辱,他必然是激起强烈的民族自尊激励国人奋起抗争的精神力量。

这段城墙虽然残破,但墙体坚固,外侧又居于陡坡之上,因此城墙内外落差悬殊。夏季草木旺盛,远处几乎看不出脚下是砖墙。

目光越过脚下的低山,越过一段山间盆地,对面南侧的山岭山,可见一段残墙与数座残存的敌楼,那是古北口古城的南城墙。上次来时,雾气浓重,能见度低,分辨不清,本次才清晰看到。

远望北部的低山岭上,有数座敌楼分布,只看得到孤楼,看不到城墙,或许是没有修筑,或许是早期长城的毛石干叉墙体坍塌湮没在灌木荆棘荒草丛中,难以分辨。

从东城墙下看这段高大宏伟坚固的城墙。

夏季草木茂密,沿城墙的路已被遮蔽,4月份时一路都是沿城墙行走,这次从城墙北侧小路,正好可以遮挡强烈的日晒,多了一份阴凉。

前方长城上左侧的凸出处,类似一座角楼,是连结蟠龙山长城与姊妹楼之间的支线长城的三叉结点。

从三叉结点处俯视支线长城与潮河河谷、姊妹楼。

过角楼,长城向东偏南方向。这段长城修建得相当坚固,保存得却尤为残破,城墙垛口基本没有保留下来,古北口长城抗战的激烈战斗是导致这段长城毁损的主要原因。

四眼楼,几乎每个券门都有损毁。

高大而坚固的城墙,满目疮痍。

可以远眺二十四眼楼。这是长城是不可多得的三层楼,每面6个券门,共计24座券门。但保留基本完整的,只有两面,而且用钢筋支架进行了支撑加固,不然,可能早已经倾倒成为一堆残砖碎石,无法想像其雄峙于蟠龙山上的雄姿了。--也是11路军说起姊妹楼北侧的三层楼时,竟然不知道不远处有这么一座宏伟的三层楼,两座三层楼相距并不远,而且同属于古北口长城段。

除此之外,我在别处尚未听说三层楼--如果有,也不奇怪,万里长城之上,一定还有着更多的创造性的历史遗存,只是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成本去走得更远,探索得更多。虽是孤陋寡闻,我只如实记录我的所见。

回望卧虎山长城-姊妹楼-姊妹楼向东北的支线长城,那条未探明长城。城墙跃过潮河,曾经宽阔水急的河流,翻过卧虎山,直上卧虎西山,直插云霄,气势不凡。京师锁钥,果然是京师锁钥。

东北方向,距离姊妹楼北偏东方向的孤楼距离很远的地方,外侧的低山顶上,发现一座敌楼。周围看不到城墙,但放大图片,敌楼左侧尚不能排除是密集的灌木荆棘掩盖的残墙。

这座孤楼很有意思,按说不应当孤立地存在,那只有与姊妹楼北偏东方向的孤楼(也许并非孤楼呢?也许有断续的城墙呢?黑谷关北侧的寡妇楼段长城,在对面的五虎门长城上遥望,也都是孤楼,但根据驴友拍回的照片,除断崖处无须筑墙外,也是部分有墙体的)联系起来,与古北口的双线长城联系起来,那这样的话,姊妹楼向北偏东方向的支线长城、蟠龙山外侧的敌楼,应当是同一道长城防线的一部分,这段长城目前的路线、走势并未探明,即如第一天行程中所记载的图示的情形:

与骆驼讨论过探索这一段长城的话题,虽然骆驼信心满满,但我对此不敢乐观,因为我曾与老夏、风风筝等 6人尝试过探索旺泉峪外侧的那段北齐长城的三座烽火台,山脊上线路清晰,也有农家果园,但一路都是荆棘矮树乱树丛,钻进去密不透风,不辨方向,难以走得通;何况旺泉峪外侧的三座烽火台分布距离很近,而古北口的这段未探明长城却绵延应在十公里左右,探索其中一段还行,如要全程探索,没有后勤保障,难度极大。除非有政府文保部门或旅游部门支持,有人协助,有人开路,才比较现实。

再找机会吧,古北口长城毕竟还留有八大楼子,姊妹楼与蟠龙山之间的支线长城,金山岭长城没有走完,有机会时再作考虑。

残破的敌楼,曾经历多少风雨侵蚀,承受多少战争的硝烟,见证多少历史变迁,记载了多少催人泪下的戍边战士的苦与血汗,牵挂多少百姓家庭的聚散悲欢,保佑着中原农耕民族的生存繁衍。

将军楼,古北口抗战的指挥机关所在地,内部空间多棱柱体,一二层隔层的墙砖有很多层,因此敌楼非常坚固,这应当也是选择其做为指挥机构所在地的原因。因此其遭受的炮火也尤为严重,顶部被炸塌一个大洞。

如今被炸塌的顶部进行了适当修复,内部用钢筋支架进行了支撑,甚至加了装饰作用的木吊顶。这样,这样的修复方式与装饰,倒让人觉得别扭。

将军楼前面的残楼,有半面残墙,危墙耸立,摇摇欲倾,上次经过时正在施工,如今也已经被加固。不过,加固也失去对历史沧桑的感触。

这座残楼侧边,有一段北齐长城,脱离了现有明长城的线路,出露地面,如今也因林木遮蔽看不到了。

再前面的座楼也在修复之中,尚未完工,不过,这种修复方式,更觉难以接受。

路遇美丽的女子,背影很清纯,转过来,却是惊艳的妖娆,飘逸。

东北方向,再次看到一座敌楼,坐落于低山岭山脊线上的低凹处,从位置上看,明显与先前那座并非同一座敌楼。

在此附近,还有一段类似桥梁形状的裸露在外的石坡,在这荒郊野岭,似乎不像有建设现代工程分布。并且这段疑似人工构筑物面对我们的似乎是直立面,现代的道路,会充分利用自然的山体坡道,一般不会修筑直立的道路立面,倒是城墙往往修成直立在。那么,这会是一段城墙吗?--骆驼的意见与我不同,不过,这并没有打消我的联想,只有实地勘察,才能证实这是什么,也就解决了未探明长城的线路与走势。

 

这座敌楼内部狭长,属于“夹扁楼”式的敌楼。

 

看起来雄伟的四眼楼,其东南面的券孔却都毁损严重,券孔暴露在外。

 

四眼楼前面的这座敌楼,看似不起眼,内部空间却非常高大。这是印象是所见过的层高最高的一座敌楼了。

 

二十四眼楼,在损坏之前,规格尺寸都是非常宏伟,至今从外观上看,规模也是非常大的一座敌楼。

内部被加了钢筋骨架进行支撑,多处墙体出现裂纹,没有支撑的话,似乎马上就会塌倒。

 

信君在此放飞了无人机。

 

视频的资料,才能更全面地记录二十四眼楼的状况。

又一位女子,相貌端庄,温婉大方,不由让人心动;却有点不苟言笑,甚至郁郁寡欢。相伴一伴外籍人士,老外对长城应该是非常有兴趣,对户外有热情和乐趣,而女子虽也是户外装扮,却似乎没有融入到他的生活中去,像油浮在水面一样,若即若离。这里面又有怎样的故事,让人浮想联翩,让人哀怨?

 

回望走过的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果然是卧虎蓄势,似有吼声震天,蟠龙盘踞,几欲腾空而去,气势万千。

 

蟠龙山景区至二十四眼楼而止,前面就应当是金山岭长城了吧?前面长城上道路不通,我们选择从左侧的山路往金山岭长城景区穿越,也做好了景区补票的准备。

 

只是,因为对金山岭长城并不了解,穿越金山岭长城也是临时起意,未知后面生出许多不顺。不过,这种体验,也着实难得,甚至可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历程。

山路始沿长城并行,不久出现一处岔路,信君对照路网,应沿山路下至山谷中前行。前行不远,逐渐偏离了长城,骆驼随口一句,这要错过好几座敌楼啊,信君立马调转方向,改按刚才岔路口的小路前行。我也看了一下路网,贴近长城的轨迹只有两条细线。

灌木越来越密,山路为林木遮掩,需要仔细寻找。这都好说,只是这一带的树上怎么这么多活蹦乱跳的肉虫子,多是灰色的身躯,张大了嘴巴,后足抓紧了树叶,前肢腾空,似乎在寻找机会腾跃,寻找媒介可以带往其他树上寻找新的食物来源;也有少量青虫以及白翅膀的漂亮蝴蝶一样的毛拉子。顿时神经紧张起来,我一向害怕这些小东西,不久真的在骆驼身上发现两只,不久在每个人身上也都有发现。有一只还爬到了我脸上,让骆驼看一下,证实是虫子,让他给摘掉扔了。信君与骆驼在前面用树枝扫荡驱赶这些虫子,两人过去以后,一株小树上有四只做好了姿势准备起跳。我用手杖把树枝拨开,人过了以后,还是有两只虫子落到了我身上--如此迅捷,如果不是跳过来的话,应该没有这么快一下子落身上两只。钻树木的经历,对我构成了心理障碍。

 

终于走到城墙之下。观察了一下,这一段应还不在金山岭的核心景区之内,并未见到游人。沿城墙走不远,有一座敌楼,距地面有四五米高,骆驼先抠着砖缝上去了。信君尝试了一下,没有问题,先下来征求我与风风筝的意见。风风筝体轻,有骆驼和信君协助,应该问题不大,虽然她也中途想放弃,但在信君的鼓励与帮助下,爬到一定程度,上方的骆驼接了上去。我知道自己体力有差距,身体又不灵活,并且有昨天的17公里做垫底(想一想,昨天从刚开始爬山,就状态不正常,刚过姊妹楼,就口渴难耐,不是平常爬山应有的状态),今天一开始腿就酸痛,体力也有些差距,速度一直跟不上来;所以一开始就不抱信心,直接要求绕行。信君让我还是尝试一下再做决定,在他的推送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被骆驼接应上了城楼。

果然这段长城还不在景区之内,举目四望,不见人烟。

前面的这座敌楼,简直是宾馆一般豪华。穹顶的高度,不亚于在蟠龙山段长城见到的那座敌楼,关键是内部空间宽阔敞亮,如同议事大厅一样,被大家分别命名为议事厅,聚义厅,大礼堂,等等。

右侧墙上,用暗红色的油漆,写着“同是长城落难人”几个字,不由得让大家讥笑。能够到达这样难得一见的景观,何来如此悲观情绪?

岂不知,落难二字,其实是一种提示与预兆,只是我们当时不知,当时不解。

而同是二字,是我们重复了他人经历过的无奈。

 

在长城上行走,植被少了很多,因而虫子的袭扰也少了很多,不多的一些虫子就好规避了。

这段长城,除了外观精美、坚固整齐以外,还有就是很有自己的特点:内侧女儿墙为锯齿状,外侧在甬道上每隔数米,就有半截挡墙,并且挡墙上设计有数只箭孔。这种设计,不但要防御长城之下的敌寇,还要防御已经攻上长城的敌寇;甬道上的挡墙,还起着阻拦马匹马匹快速通行的功能。

 

长城在山谷略上方的一个敌楼处,甬道再次被墙体阻断,正常情况下,应沿敌楼处的上兵道绕行至对面山坡上的上兵道登城,但对面敌楼处明显有铁丝网阻拦。信君从敌楼向下的窗口处观察了一番,建议从窗口处跳出长城,回归到山谷中那条路网的主路。我看了一下,高度有点大,不敢跳。其他人也建议沿上兵路从山林中寻路绕行。

再次钻入山林,在面对肉虫的心理扭曲中与其对抗。或是山谷与地图上的长城的走势、较细的路网记录的走势偏离逐渐加大。信君建议向上切过去,贴近长城的时候,上方有人说话,原来这一段长城一直是不开放路段,有单位驻守这段长城,告诉我们走不通,让我们原路返回。不得已,我们回撤山谷之中,继续绕行。上方的喊话声一直遥遥相伴:原路返回--,原路返回--。再次对照地图,发现偏离的距离更大了。

此时已经前无进路,后无退路。信君再次决定向上切。我意识到了信君与骆驼的想法,如果再次被发现,就明确告诉对方,我们迷路了,误入未开放长城,能够通过的话,就行个方便;不让通过的话,正好让对方给提供一条下山之路。

  

事情果然按所猜想的方向发展。进入前方景区果然还是不通,只好请他们给我们指条道返回了。

 

还好,没有为难我们,还把我们送到了古北口镇--正好还赶得上回北京的火车。

因为通过未开放区域,还把风风筝连同疲劳带紧张,出现中暑症状,身体不适,喝了霍香正气水,又好好休息了一番,才慢慢恢复正常。另外,在这个过程中,信君把眼镜给弄丢了,也是破财。

事后根据我爱我的小红马提供的信息,原来我们迷路的这段长城,在金山岭长城的浏览图上叫龙峪口,因为未向社会开放,一般驴友难得走到,也算中了彩。

 

回顾二日穿越古北口长城的经历,第二天我们又走了一个大环线全程18公里。两天两个大环线,第二天的大环线如下图所示:

 

两日连穿的轨迹连线如下图所示:

 

后来在回顾这段经历时,信君再次提起墙上那段血红的字迹,“同是长城落难人"!果然如此,为何当初没有理解,还要嘲笑一番?

 

最后,仍以信君整理后的视频(最终的高清版由于占空间太大而无法上传)作为总结:

附:
骆驼本次两步路的游记:《卧虎在山 蟠龙于天 关锁古北口2019-08-17 10:16长城卧虎山~古北口~蟠龙山两日记》https://www.2bulu.com/community/gotohuatinfo.htm?id=PzX0PDKRvSHSeU8nmVUuMg%3D%3D

我爱我的小红马本次两步路的游记:《姊妹楼畔沧桑变,卧虎峰上行路难》https://www.2bulu.com/community/gotohuatinfo.htm?id=JDZ3E2seSDvSeU8nmVUuMg%3D%3D

风风筝本次两步路的游记:《卧虎山长城行》https://www.2bulu.com/community/gotohuatinfo.htm?id=KClEEDX5hXTSeU8nmVUuMg%3D%3D

我自己第一天的游记:《 踏访边关重镇古北口,探寻错综复杂长城--两日穿越古北口长城之卧虎山》https://www.2bulu.com/community/gotohuatinfo.htm?id=rvgW6VtDndPSeU8nmVUuMg%3D%3D

另有:上一次行走卧虎山西沟长城的游记:《踏寻北京罕见圆形敌楼,看三城并立,五城相交--行走古北口卧虎山西沟长城》https://www.2bulu.com/community/gotohuatinfo.htm?id=aUPGzQzW%2BLPSeU8nmVUuMg%3D%3D

   上一次行走古北口古城-蟠龙山长城的游记:《风起云涌古北口,降龙伏虎蟠龙山--古北口古镇至蟠龙山长城穿越》https://www.2bulu.com/community/gotohuatinfo.htm?id=3F5pxSptlQ7SeU8nmVUuMg%3D%3D

2019-8-19,24日补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里长城——蟠龙山
残长城游记(六)——蟠龙山长城
古北口镇
蟠龙山长城,宛然一条依山盘旋着的巨龙
过古北口长城
【名家看台】​周铁株 :​铁血古北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