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8月12日)

  8月12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做梦,在一家公司。公司很大,光建筑就有好几座楼,很高的那种。这会儿,我坐在董事长办公室里,等待董事长接见。办公室特别豪华,正喝茶,有电话过来,说董事长在顶楼会议室,请我过去看演出。乘电梯到顶层,人不少。后面座位,已经满了。有人在前面招手,让我过去。我想找个位置坐下,终也没能如愿!

  ●人民微博:近日,苏州吴江某小区,一男子从18楼扔出电炒锅、锅盖、裤子、衣架等物品,险些砸伤居民。该男子称,因为看了《断舍离》,也想做到断舍离。为了图省事,便将杂物从窗口扔下。目前,男子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我说:这不是断舍离,而是断智商。高空抛物,说白了,就是变相杀人!必须严惩!

  ●车上路上走,导游让注意旁边或远或近的民居。白族民居,外观整齐庄重,白墙青瓦,古朴大方。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墙基、门头、窗头、横梁皆用石头砌成,屋顶以板瓦为沟、筒瓦为顶。内部庭院,大体有4种形式,即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白族男人一生最大心愿,就是盖一座好房子!

  ●白族民居,尤为讲求盖门楼。通常盖门楼形式为一滴水,即为普通坡屋,朴素大方。而另一种形式三滴水,则显现了一种华丽,建筑十分精美,飞檐翘角,宏伟壮观。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显现了中原特色。照壁是装饰性建筑,象征了吉祥、福禄与安康。看白族民居,突然想到了民勤街门门楼。导游解说,特别详细!

  ●白族宗教信仰,为本主崇拜。形成于南诏时,之后不断完善。本主崇拜是一种多神崇拜,每个村寨都有自己本主神,也有几个或几十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神。本主神也多种多样,自然本主有石头、水牛、猴子等;神灵本主有山神、谷神、太阳神等;英雄本主有杜朝选、段赤诚等;佛教与道教本主有观音、李靖等!

  ●由白族民居,导游说到了大理风水。她说大理跟南京一样,从风水角度说,是块风水宝地,但却是一块阴地。因为是风水宝地,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常争之地。战争多,死的人自然多,阴气也就重。大理曾经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什么后来搬到昆明,就是这个原因。政府部门搬走了,老百姓还得住下来!

  ●老百姓住下来,建造房屋,就特别讲究风水,讲究镇邪。于是,导游就提到了貔貅。说在大理,貔貅是最常见的镇邪之物。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有传说称,貔貅除了开运、辟邪功效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

  ●人民微博:陕西汉中,一火锅调料厂负责人彭某,因在生产粉皮时添加明矾超标,获刑6个月。但彭某刑期结束后,仍继续经营火锅调料厂。市场监管局决定,吊销涉案火锅调料厂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负责人彭某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我说:判轻了!人家换个身份,找个替身,是件很容易的事儿!

  ●貔貅,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神兽,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不料貔貅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此典故传开来后,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很多中国人佩戴貔貅玉制品正是因此典故!

  ●貔貅,身形如虎豹,首尾似龙状,色泽亦金亦玉,肩上长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头生一角并后仰。有雄雌之分,雄性为貔,雌性为貅。在古时,分一角或两角。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后世貔貅造型,多以单角为主。在南方,有人将它称为怪兽或四不像。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钟纽等物,常用它为饰!

  ●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当成自己坐骑。带着它打仗,屡战屡胜。周武王见貔貅如此神奇,就给他封了官。貔貅每天食量惊人,却从不大小便。唯一排泄系统,就是从全身毛皮里分泌出奇香汗液,动物闻到后争先恐后,跑来争食,结果反被貔貅吃掉!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从地下挖出一对貔貅。因貔貅乃龙王九太子,故命人在灵谷寺旁边建貔貅殿,供奉这对貔貅。朱元璋修中山门,国库无钱财,丞相刘伯温建议用貔貅来纳财。朱皇帝在国门放一对世间最大貔貅,两江士绅纷纷捐款,大动土木,场面宏大,让他惊喜万分。他感慨,大明臣民如此忠心,江山必然万载!

  ●我第1次知道貔貅这个概念,还是在北京。屈指算来,也是15年以前的事了。那阵儿,高三学生毕业,高考结束,带高三课老师,有一次外出考察机会。间隔时间,是5年。在天安门广场,在天坛公园,就有卖貔貅的。有的地方贵,有的地方便宜。当时有些好奇,就买了一对儿。是不是石头材质,也不知道。至今还在!

  刘新吾,甘肃省民勤县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非虚构写作者,摄影爱好者,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民勤县四中。2009年前,主攻诗歌,兼习随笔,在多家报刊发表2600多首(篇)。著有诗文集多部。2010年后,辞掉所有头衔,致力于《原生态笔记》创作,亦名《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每天2100字,日耕不辍。在各路媒体,发表文字700多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云南的白族门楼
白族名院的镇宅两宝
骑游日记
大理白族民居
白族门楼
人居大观——白族民居(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